• 1、如图所示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模拟工业炼铁及其相关气体制备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 装置C的作用是 。
    (3)、装置D中硬质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
  • 2、某兴趣小组开展利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的项目化学习,他们经历了制取试剂、检验试剂和应用试剂三个环节的探索。

    【制取试剂】小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中物质分离的原理类似于 (填“沉淀”或“过滤”)。

    实验

    物质

    食盐水

    石灰水

    白醋

    颜色

    紫色

    紫色

    蓝色

    红色

    【检验试剂】小科将紫甘蓝汁液滴入 4 种物质中,现象如上表示所示,下列选项能证明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理想组合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应用试剂】现有蒸馏水、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三种试液。可以利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液鉴别出其中的稀硫酸。请写出鉴别稀硫酸的操作步骤和预期现象。①步骤

    ②预期现象

  • 3、某同学进行了《从自然界中的铜到纪念币中的铜》的项目学习。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有以下三种炼铜的方法:

    方法①湿法炼铜。具体流程如下:

    方法②干法炼铜。先用高温煅烧孔雀石得到氧化铜,再利用氢气来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如图为制取干燥氢气并用其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方法③生物炼铜。“吃岩石的细菌”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把硫化铜转化为硫酸铜,再进一步转变为单质铜。具体流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写出方法①中步骤2的化学方程式是
    (2)、方法②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方法②中制取干燥氢气并还原氧化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A .打开甲处分液漏斗活塞    B .点燃丙处的酒精灯

    (4)、方法③中生物炼铜的优点有(写出一点即可)。经测定某岩石由硫化铜(CuS)和其他不含铜元素的物质组成。现用该岩石制得3.2g铜,若不考虑铜元素的损耗,则该岩石中硫化铜(CuS)的质量为g。
  • 4、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 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2)、 试剂X的名称是
    (3)、黄色溶液中显黄色的离子是
    (4)、按照图中实验,已经验证了该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除了铁,还含有的成分是
  • 5、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园园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

    (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3)、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 6、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小科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B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3)、取C点之后,容器底部剩余的固体,将固体放入烧杯中并滴加盐酸,出现的现象为
  • 7、科技进步促进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发展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1)、牙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近代制作牙刷丝的材质从曾经的马鬃、猪鬃变为尼龙(一种合成纤维),制作牙刷柄的材质由骨棒、木棒发展为聚丙烯塑料,再转变为在自然界中易降解的聚乳酸塑料。

    ①马鬃、尼龙中,灼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②聚乳酸塑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无机合成材料    D.新型金属材料

    (2)、铝制易拉罐主要由铝合金制成,除铝外,还含有锌、铜、硅等。合金中各元素的配比不同会导致性能有差异。根据实际需求,罐盖硬度应大于罐体硬度。结合下图分析,生产易拉罐时,罐盖中铜元素的含量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罐体中铜元素的含量。
  • 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 “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百炼成钢”指生铁经过反复锤炼才成为钢,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元素的含量。
  • 9、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后,小新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请写出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列举熟石灰[Ca(OH)2]的一种用途
    (3)、X溶液能与 Ca(OH)2 , 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X的化学式
  • 10、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了,这体现了浓硫酸的性。
    (2)、实验中,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做气体的干燥剂,以下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
    A、氯化氢 B、二氧化碳 C、氨气 D、氢气
    (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
  • 11、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试射了一枚洲际导弹,成功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此导弹使用了燃料偏二甲肼(C2H6N2)和助燃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燃料完全燃烧以后会生成、水和氮的氧化物。(填写物质名称)
  • 12、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氯化钠溶液③食醋④汞⑤五水硫酸铜晶体⑥冰水混合物⑦稀硫酸⑧氢气⑨二氧化碳。(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化合物的是
    (3)、属于单质的是
  • 13、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 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 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 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

    丁: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 C、只有甲、乙和丙  l D、甲、乙、丙和丁都可以
  •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铜粉

    银粉

    加入过量 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蒸发结晶

    C

    CO

    CO2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

     BaCO3固体

    Ba(OH)2固体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过滤

    A、A B、B C、C D、D
  • 15、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种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④ B、①和③ C、①和② D、①②③④
  • 16、分类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为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物质的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类别选项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A.

    C60

    H2O

    纯碱

     KNO3

    盐酸

    B.

    Mg

    SO2

    烧碱

    胆矾

     AgNO3

    C.

    O2

    熟石灰

     MgSO4

    石灰石

    D.

    黄铜

    P2O5

     BaOH2

    NaCl

    波尔多液

    A、A B、B C、C D、D
  • 17、有机物有许多特性,常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中去,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炔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可用于金属的焊接 B、很多的有机物都是良好的溶剂,如可以用汽油来清洗油渍 C、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气态的丁烷通过降温液化来保存 D、羊毛、指甲或头发在燃烧的时候,都可以闻到一股臭味,因为它们都含蛋白质
  •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无色溶液中: K+、Na+、 SO2-、Cu2+ B、碱性溶液中: Cu2+、Ba2+、NO3、Cl- C、含有 Ag+的溶液中: K+、NH+、NO3、Cl - D、酸性溶液中: Mg2+、Na+、SO2-、Cl-
  • 19、沙特阿拉伯森林中有一种吃铁鸟,它特别爱吃铁,经解剖发现,这种鸟的胃液里盐酸含量特别高,吃铁后发生反应: Fe+2HCl=FeCl2+H2。上述反应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20、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的复合肥料有硝酸钠、磷酸铵等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可以促进植物茎秆强壮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效果最佳,既施了氮肥又改良了酸性土壤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