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李白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江水2. 如图所示,小虞静止站在商场的电动扶梯上,随电动扶梯一起匀速上升;保洁员站在地面上擦电梯扶手,将抹布放在扶手的A端,手和抹布都保持不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以电动扶梯为参照物,小虞是运动的 B、以保洁员为参照物,小虞是运动的 C、以小虞为参照物,抹布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保洁员是运动的3.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跟物体的运动一样,能量也有多种形式。下列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奔跑的猎豹具有机械能 B、人的食物中储存有化学能 C、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具有电能 D、雷电爆发时具有电能、声能、电磁能等4.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获得10米双人跳台金牌,如图为两位运动员以相同的速度同时落水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陈芋汐为参照物,全红婵是静止的 B、以全红婵为参照物,陈芋汐向下运动 C、在两位运动员看来,泳池水面是静止的 D、在观众看来,两位运动员都是静止的5. 比值定义法是通过两个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量的方法。下列事例不属于比值定义的是( )A、速度=运动路程/所用时间 B、电扇转速=风扇转动圈数/转动时间 C、近视率=班级近视人数/总人数 D、课本长度=多次测量长度总和/次数6. 乘客乘垂直升降的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做曲线运动 B、0~20 s内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 C、0~5 s内电梯的平均速度大于5~10 s内的平均速度 D、0~5 s内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 s内的平均速度7. 诗词中常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诗句中,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有关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A、甲物体在0~2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2~4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0米/秒 C、乙物体在0~2秒内,做加速直线运动 D、乙物体在2~4秒内通过的距离是80米9. 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10. 甲、乙两辆相同的车在相同的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如图是两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示意图,下列关于两车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从图中的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相对于乙一直在前进 D、乙相对于甲一直在后退11. 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竖直地向上飞。某次发射中水火箭的飞行速度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水火箭飞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第5秒时速度达到最大 B、第8秒时高度达到最高 C、0~5秒时速度不断增大 D、5~8秒时高度不断降低12.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神舟十九号上的航天员看到空间站向自己靠近,此时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九号 B、空间站 C、月球 D、地球13.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图中黑点表示物体,箭头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14.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 凸形,一个为 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 , 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 B、t1=t2 C、 D、无法判断1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方形操场的四个角上。若他们分别以大小相同的速度v同时做追逐游戏。甲追乙,乙追丙,丙追丁,丁追甲。并且每位同学分别都朝着追逐同学所在位置的方向运动。则( )
A、不能追逐到 B、能追逐到,相遇点不能确定 C、速度较大时才能追逐到 D、能追逐到,相遇点在操场中心位置二、填空题
-
16. 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1)、第7秒时,甲车的速度为。(2)、第10秒时,甲、乙图像相交的点表示的含义是。(3)、乙车从开始到5秒末通过的路程为。17. 小武和小康一起乘同一部电梯上楼。(1)、小武说小康是静止的,小武选的参照物可能是;(2)、而小康却说小武是运动的,小康选的参照物可能是。18. 明朝的诗人契逊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山雨》。“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涨,只觉钓船高。”是说,第二天早晨,似乎看不出溪中的水已经涨起来了,只是觉得浮在水面上的渔船,位置比原来高了一些。诗人描述的“不知溪水涨”是以为参照物的;若以岸为参照物,水的运动状态又不同,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19. 科学家利用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媒介,成功让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为真空中的两千万分之一,此时光速接近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此成果在光计算机、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家正在努力将光速降低到几乎与蜗牛爬行的速度相当。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光在超低温原子云中的传播速度为m/s。(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20.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火箭发射时,飞船从静止到运动获得了能。(2)、选择飞船为参照物,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的。 (填“运动”或“静止” )21. 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1)、奔跑的猎豹具有 ;(2)、汽车中的汽油具有 ;(3)、电池放电时能释放 ;(4)、遥控器发出的电磁辐射具有 。22. 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车的s﹣t图象(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需时间之比是。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23. 小科乘飞机从左侧舷窗看到“天地分界线”如图甲所示。以小科为参照物,旁边的乘客是;当小科从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写出运动方向)运动。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4. 某兴趣小组开展“影响纸锥下落速度因素”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①制作一个纸锥:取一个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然后将纸片剪口粘贴成纸锥(如图甲);

②从一定高度自由释放纸锥,同时开始计时,当纸锥落到地面时,结束计时。重复三次操作,数据记录表:
实验次数
下落路程/m
所用时间/s
下落速度/(m/s)
第1次
2
1.55
1.29
第2次
2
1.58
1.27
第3次
2
1.55
1.29
③另取一个大小相同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更大的扇形,按同样方法粘贴制成纸锥(右图乙),重复步骤②的操作。
(1)、步骤②中,该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该实验研究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是。(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方案设计中没有控制两个纸锥的质量相同,原因是。25.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甲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且测得AB间距离为5cm,BC间距离为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3)、乙图中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选填字母)。(4)、小球在AD段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选填“>”“<”或“=”)v2。四、综合题
-
26. 港珠澳大桥(如图)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 100km/h 行驶时,它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27. 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3)、汽车的速度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