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豆腐是台州传统特色美食,制作工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胚乳中 B、浸泡时,大豆吸收水分质量会增加 C、煮浆时水分减少,是由于水发生汽化 D、豆腐中富含青少年生长所需的蛋白质
  • 2、秋冬季节,汽车玻璃会起雾,请判断雾形成在玻璃内侧还是外侧;为了使雾更快散去,驾驶员所选的除雾档为热风档还是冷风档( )
    A、内侧 热风档 B、外侧 热风档 C、内侧 冷风档 D、外侧 冷风档
  • 3、小玉用两片等大的马铃薯片,分别浸入盛有等体积液体的甲、乙烧杯中,静置30分钟后取出。观察到甲烧杯中的马铃薯片体积增大、质地变硬,乙烧杯中的马铃薯片体积缩小、质地变软。甲、乙烧杯中的液体可能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10%盐水; 清水 C、10%盐水; 10%盐水 D、清水; 10%盐水
  • 4、小玉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食盐配制盐水,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上图所示,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继续添加食盐 D、取出部分食盐
  • 5、见手青(如上图)为牛肝菌科中的一种食用菌,生吃会使人产生幻觉。以下关于见手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开花结果 B、属于多细胞生物 C、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进行孢子繁殖
  • 6、玉环大鹿岛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下图所示,其东南侧海岸线岩石形态多样,看上去宛如“五百罗汉”,十分壮观。形成这一独特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冰川 B、波浪 C、生物 D、地震
  • 7、锆被誉为原子时代的“第一号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铸造等领域。如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从中不能直接获得该元素的信息是( )

    A、原子质量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原子序数
  • 8、 “建模”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原子结构 B、  扔垃圾 C、  水分子 D、v=st   速度公式
  • 9、种植丝瓜时,丝瓜藤会借助卷须沿着物体爬向高处,我们把丝瓜这一类茎归为( )
    A、直立茎 B、匍匐茎 C、攀缘茎 D、缠绕茎
  • 10、下列四位同学对化学用语的含义进行交流,其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澳大利亚公司 Cortical Labs开发的全球首款合成生物智能计算机CL1 , 能从人体提取血液样本培养出干细胞,再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以下能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 12、小玉母亲怀了第三胎,这个新生命的起点是()
    A、精子 B、卵细胞 C、胚胎 D、受精卵
  • 13、绍兴黄酒闻名中外,小柯想知道黄酒的密度?

    (1)、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 调节天平平衡
    B. 计算黄酒的密度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黄酒的质量
    D. 将烧杯中的黄酒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黄酒的体积
    E. 烧杯中盛适量的黄酒,用天平测出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
    (2)、在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如图甲的情况,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3)、在(1)中步骤C测得质量为48.4克,步骤D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丙所示,步骤E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黄酒的总质量为克,黄酒密度为克/厘米3
    (4)、小柯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哥哥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黄酒的密度。于是小柯添加了两个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③将烧杯里的水倒干净再装满黄酒,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黄酒的总质量为 m2

    ④计算黄酒的密度:ρ=(水的密度为ρ水)。

    (5)、哥哥还向小柯科普,酒用粮食酿制而成的,粮食分解后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C4H12O6.请计算1800千克葡萄糖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千克酒精 C2H6O中碳元素质量相等?
  • 14、青花瓷是中国的传统名瓷,颜色是天青色,古时只能在烟雨天1300℃的窑炉中烧制出来。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瓷器的胎土土壤类型属于(选填“甲”、“乙”或“丙”)。
    (2)、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出所需图案,氧化钴中钴(Co)的化合价为+2价,氧化钴的化学式应为
    (3)、某校开展瓷器制作工艺课,需购买窑炉,结合实际,下列四种窑炉应选择( )
    A、柴窑(燃料为松木) B、煤窑(燃料为煤炭) C、气窑(燃料为天然气) D、电窑(使用交流电)
  • 15、小柯在学习了《地形与地形图》一课后,用超轻黏土制作了一个山峰模型,在山峰不同高度按一定的高度差依次画上等高线(如图甲所示),沿等高线用细线水平切割,将切割后的地形块逐层平铺在画纸上,描绘轮廓线,绘制出该山峰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乙所示)。

    (1)、说出图乙中的地形名称: C;D
    (2)、请你帮小柯选择a或b两条路线的其中一条来攀爬B山峰,并说明理由
    (3)、自制山峰模型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如下。根据评价量表,本项目的等级为 , 并阐述理由: 

    自制“山峰”及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模型与草图

    自主设计山峰模型包含多种地形,等高线草图标注规范、准确

    设计模型有2种以上地形,等高线草图标注缺少、不准确

    设计模型地形单一,草图有错误

  • 16、坎儿井作为我国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或灌溉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儿井位于山麓、冲积扇边缘地带,主要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图甲为坎儿井剖面结构示意图。

    (1)、新疆吐鲁番每天日照较强导致气候干旱,陆地上的水极易蒸发导致缺水严重。而坎儿井可以将水引入地下暗渠中流动,最深的井可达地下90m以上,井内的水在夏季时温度比外界低5-10℃,这样可以通过来减少水的蒸发。(写出1点即可)
    (2)、吐鲁番常年会有风沙侵袭,为避免风沙侵入影响暗渠中的地下水,从坎儿井的组成结构分析,的做法可以有效防止风沙侵入。
    (3)、暑假,小柯和朋友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玩,听说坎儿井的水源十分甘甜,在参观了坎儿井之后从蓄水池中取了一部分水加热煮沸品尝,并利用温度计记录了水温度的变化,从图乙中可以判断,此时水的沸点为 , 4min后水吸热(选填“停止”或“继续”)。小柯观察到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水的液面在降低,由此推断水变成了其他物质,因此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小柯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7、学习了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后,发现不同的土壤渗水能力是不同的。小柯同学把纱布包在漏斗的底端,再用橡皮带扎紧。在三个漏斗中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每个漏斗的上部留有相同的空间。把三个漏斗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上,分别往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等量的足够的水 (如图甲所示),当漏斗底部开始有水渗出时按下秒表计时。

    (1)、三个漏斗中分别放入体积相同砂粒、黏粒和粉砂粒。这样做的目的是
    (2)、根据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砂粒的渗水性最强。
    (3)、三个装置中呈现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请作出解释:
    (4)、“桃蛋”(如图乙所示)是一种耐旱性强的多肉植物,适于生长在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中。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 18、小柯同学为研究分子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室温下,向一端封口的细长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再加入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然后用手指堵紧开口一端,上下颠倒多次,观察到混合后溶液总体积减小(如图甲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实验中玻璃管要“细长”,目的是

    (2)、小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用相同的烧杯,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同时注入等量的红墨水(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3)、探究分子间存在引力。在铜丝框上宽松地系一根细棉线,再浸入肥皂水中慢慢地提起,框中会形成一层肥皂膜(如图丙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上侧的肥皂膜,请在框里画出线的形状.
  • 19、小柯同学为了研究植物运输水分的方式,把一根杨树的枝条插入到稀释后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20分钟后,对枝条进行了横切和纵切,横切切面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分钟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2)、再观察茎的纵切面,现象是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4)、小柯想进一步研究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10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加蒸馏水,B组加含氮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小柯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20、扯白糖是绍兴传统地方小吃,被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柯参观了安昌古镇的扯白糖后,了解到扯白糖的主要原料为麦芽糖,于是他开始研究“麦芽糖制作”,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1)、任务一:培养麦芽

    小柯为探究小麦种子的萌发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30粒饱满、结构完整的小麦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

    黑暗中

    温度

     20°C

    20℃

     20°C

     20°C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情况

    29粒

    0粒

    30粒

    0粒

    比较AC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小柯得出“光照不是小麦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则C中“?”处应填。(选填“日光下”或“黑暗中”)

    A组种子有1粒未萌发,原因可能是

    (2)、任务二:发酵

    小柯将糯米煮好降温后,加入麦芽搅拌均匀保温发酵6小时,再过滤取汁。

    到了晚上,为不影响休息,小柯暂停了制糖,将滤汁置于冰箱冷藏。

    置于冰箱冷藏的操作目的是

    (3)、任务三:加热制糖

    先大火煮沸滤汁,煮到有气泡时不断搅拌,煮至挂起状态即为麦芽糖。

    项目思考:由于制糖耗时较长,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帮小柯缩短工期。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