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蓝青学校2024年4月初三校内加试考(强基选拔考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调研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学科竞赛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中学曙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竞赛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科竞赛月考科学试题
- 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学科素养竞赛试卷九年级科学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八下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卷
- 6 材料的利用和发展
- 5 物质的转化
-
1、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托盘中有50g、20g、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他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A、73.0g B、77.0g C、77.2g D、72.5g
-
2、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
3、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②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③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④图1中3是孕育胎儿和受精的场所
⑤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⑥图2中甲表示女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曲线
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⑥ -
4、钺是一种罕见的稀土元素,且全球大部分的钺供应都来自中国。如图是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元素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钺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钺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5 C、一个钺原子中含有65个中子 D、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8.9g
-
5、菟丝子是一种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可通过吸器刺入其他植物的茎,并从中吸取营养物质。菟丝子吸取有机物,其吸器应刺入到植物木质茎的( .)A、髓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韧皮部
-
6、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
选项
①
②
③
A
岩石圈
地壳
软流层
B
胚
胚芽
种子
C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D
组织
系统
动物体
A、A B、B C、C D、D -
7、用金属勺盛一些干冰(固态 CO2),发现金属勺周围出现了白色固体。下列关于白色固体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周围空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D、二氧化碳气体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
8、将宏观与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
9、近年来,乡村旅游兴起,游客在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碎豆子 B、采摘茶叶 C、压榨甘蔗 D、酿制米酒
-
1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e B、O2 C、Cu2+ D、2H
-
11、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及智力发育。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补碘。 “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材料二: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淀粉遇碘变蓝色。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填“碘元素”或“碘单质”);(2)、KIO3中Ⅰ的化合价为;(3)、取少量的“加碘食盐”溶解在水中,用馒头蘸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 “加碘食盐”中(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4)、取少量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
1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①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了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实验现象如图乙。(1)、如图甲,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2)、请分析产生现象“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①原子核很小;②;(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点(用字母表示);(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
13、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改善视力等多重功效。(1)、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每个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3)、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4)、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请列式计算)(5)、若将蓝莓制成蓝莓酒,下列制作蓝莓酒的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 B、破碎压榨 C、发酵 D、过滤 E、装瓶
-
14、将质量为178g的铜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内,利用排水法,测出铜球的体积为30cm3。(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是空心的,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则注入后球的总质量变为19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
1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使之成为氢氧化钠溶液来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的因素,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s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知识链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的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比值。
(1)、本实验使用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和;(2)、本实验通过比较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3)、使用量筒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4)、图乙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5)、小组同学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反应速度会变快”,请结合实验数据说出该预测的理由。 -
1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器材组装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2)、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 目的是:①使该固体受热均匀;②使该固体升温 , 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2
(3)、上表中记录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当此物质温度为48℃时,它的状态为 (第26题图)(填“一定是固态” “一定是液态” “一定是固液共存态”或“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都有可能”);(4)、如果实验中,该物质熔化的时间过短,将不便于观察现象。请你为此提出改进方法:。 -
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知识链接:①浓氨水易挥发;②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烧杯中的液体没有变化。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2)、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 目的是;同学们想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如图丙①所示的装置,并用注射器吸取2mL 酚酞试液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另一端插入吸取了2mL 浓氨水的注射器。另取一套与丙①相同的装置,将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如图丙②所示。同时将注射器内的2mL 浓氨水注入两支U形管中。(3)、按照图丙所示的①②实验装置进行操作,预测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的现象是;(4)、出现该现象说明了。 -
18、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后,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进行平衡调节,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2)、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计算油的密度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
c.调节天平平衡 d.将烧杯中的油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e.烧杯中盛适量的油,用天平测出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3)、小组同学按正确步骤和规范的操作进行实验,仅在步骤d时,不小心将部分油洒到了外面,则测得的油的密度将会(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4)、不用量筒,借助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用已调好平衡的天平也可以完成油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体积都为V的水和油,如图乙所示;
②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装有油的烧杯放在右盘,如图丙所示;
③调节标尺上的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 m1。
计算油的密度: ρ油= (用V、m1、ρ水表示)。
-
19、“蚁巢土”是指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小科设计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土壤采集:
土壤编号
土壤来源
采集方法
①号土壤
“蚁巢土”
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 10cm范围的土壤
②号土壤
蚂蚁窝附近的土壤
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
【步骤二】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两组,将等量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花盆中。
【步骤三】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喷洒蒸馏水。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还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该实验还可以怎样改进? 。 -
20、如图所示为某容器内某种液体的体积V与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容器的质量是g;(2)、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3)、当容器内装120cm3的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