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培优)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拔高竞优卷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基础巩固卷
-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科学(生化部分)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聚仁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1)
-
1、科学兴趣小组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A、
B、
C、
(2)、将采集到的土样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是。作物
大蒜
胡萝卜
西瓜
海水稻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5.3~6.0
6.0~8.5
7.5~8.5
8.0~8.7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对于pH<7的土壤可通过施加适量的(填“烧碱”“熟石灰”或“汽水”)将其改良成中性土壤。(3)、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盐、食醋、酱油、料酒”这些厨房中的调味品,其中可用于除水垢的是。
-
3、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OH- , 所以也能与酸反应
-
4、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试剂可能是稀盐酸、稀硫酸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取样后,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以鉴别?()A、硝酸银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D、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
5、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坐标是滴加的盐酸体积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C、c点溶液中的Na+和Cl-个数比大于1 D、可根据溶液pH值逐渐增大且大于7得出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6、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溶液通性的是()A、
B、
C、
D、
-
7、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Zn2+、NO3- B、CO32-、K+、Cl- C、OH-、Al3+、SO42- D、Ba2+、Mg2+、SO42-
-
8、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
-
9、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都正确的是()A、熟石灰—CaO—氧化物 B、火碱—NaOH—碱 C、胆矾—CuSO4—盐 D、苏打—NaHCO3—盐
-
10、民间俗语“氮肥壮叶,磷肥壮根,钾肥壮茎”。某农作物出现叶色发黄、倒伏现象,下列能同时缓解上述症状的化肥是()A、Ca(H2PO4)2 B、NH4HCO3 C、CO(NH2)2 D、KNO3
-
11、人体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钠,手触摸过物体后,指纹上的汗液就会留在物体上。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可选取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剂 B、AgNO3溶液 C、酒精 D、碘酒
-
12、下图表示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种类
柠檬
苹果汁
橘子
牛奶
白开水
豆浆
肥皂水
pH
2~3
2.9~3.3
3~4
6.3~6.6
7
7.4~7.9
9~10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强 B、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早餐饮料是豆浆 C、蚂蚁叮咬时会向皮肤注入蚁酸,可涂肥皂水减轻症状 D、测量苹果汁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测得的pH值偏小 -
13、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白醋的pH
B、闻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NaOH固体
-
14、举重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含有 MgO, Mg(OH)2 , 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分别取4.2克MgO、 Mg(OH)2 , 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拇回答问题。
物质
MgO
Mg(OH)2
MgCO3
“镁粉”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
121.8
m
58.0
61.9
(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2)、“镁粉”中不只含有 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3)、表格中m的值为?(写出计算过程)(4)、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兴趣小组补充了如下实验:取“镁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该种“镁粉”的成分是(写出推断的过程) -
15、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 .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请仔细观察下列表格和图象计算: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g。(2)、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3)、10%的CaCl2溶液可作为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
16、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十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0.9m2 , (g=10N/kg)。
(1)、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可使空载的电梯匀速上升?(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
17、某同学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氧化铜/g
硫酸溶液/g
硫酸铜/g
1
2.0
120
4.0
2
4.0
120
8.0
3
6.0
120
9.6
4
8.0
200
16
5
10.0
200
x
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列空格:
(1)、哪几次反应氧化铜有剩余?(2)、哪几次反应硫酸有剩余?(3)、表中x的值是。(4)、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18、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2.5g食用碱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含有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后制成100g溶液,逐次滴加浓度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0
136.0
154.0
M
190.0
210.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数据M的值为。(2)、请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随滴加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标明恰好完全反应时点的坐标)。
(3)、求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4)、第6次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19、某兴趣小组用二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1电路连接完整。(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2.0
0.20
2
2.5
3
2.8
0.28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V。 -
20、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图二是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4K2FeO4 △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1)、若用方案二制取并收集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的接口顺序是(填字母)。(2)、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可多选)。A、方案一发生分解反应、方案二发生复分解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后,反应后的剩余物质均可进行过滤分离 C、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D、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图二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可重复选用)。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