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铁在地壳中是含量第四丰富的元素,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基建、制造和生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1)、焦磷酸铁 Fe4P2O73可作为营养强化剂,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焦磷酸铁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其中 Fe的化合价为
    (2)、高纯度氧化铁 Fe2O3可用于光学玻璃或金属表面的精密抛光。高纯度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纳米级四氧化三铁 Fe3O4可作为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增强肿瘤组织的成像对比度。若有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16g,则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 2、某校科学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思路】先确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再比较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1)、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乙的方案: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交流反思】该实验中,必须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再称量的目的是
    (3)、要确认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同学认为气球膨胀这一现象就足以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反应结束后,若有部分白磷未参与反应,依然能得出正确结论。请根据图丙的思维模型,推理解释:因为实验测得反应前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相等,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3、科学小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研究。

    (1)、小组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图甲是两位同学组装好的仪器,其中正确的是(填“A”或“B”)。实验开始后,在装药品之前需完成的步骤是
    (2)、收集到2瓶相同体积的氧气后,同学们进行图乙中的实验。点燃系在铁丝上的火柴,待火柴时,用不同的速度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发现C中铁丝燃烧时间短且现象不明显。查阅资料后得知,快速伸入会使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导致C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较D中(选填“多”或“少”)。
  • 4、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 Hp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当被检测者服用含 13C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 Hp的影响下产生 13CO2,然后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含量变化,若 13CO2显著增多,则判断被检测者为 Hp阳性(即已被感染)。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决定用途。¹3C可以用来检测,而常见的¹2C不能。它们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原子内不同。¹3C和¹2C互为原子。
    (2)、呼气试验时,被检测者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3)、该检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13CO(NH2)2+H2O=2X+1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5、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验证假设、探究规律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甲:验证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B、乙:验证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C、丙: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反应 D、丁: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6、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关系,为化学研究、科学理论发展及工业应用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X代表的元素信息空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9F

    19.00

    16S

    32.06

    x

    A、X原子内有17个中子 B、氟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元素与氟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 7、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三个阶段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阶段容器中物质为单质 B、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C、b、c阶段容器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变化Ⅱ中分子间隙缩小
  • 8、对科学概念进行分类,是认识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加热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C、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 9、由于山火燃烧时破坏力极强,传统灭火方式很难控制住火势,消防员常采用以火灭火的方案,将马上烧到的地方提前点燃,以此制造出一条隔离带。该方案的原理是 ( )
    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着火点 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10、“安全用电,珍惜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如图,甲、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丙站在地上。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都会触电 B、甲、乙会触电,丙不会触电 C、甲、丙会触电,乙不会触电 D、甲会触电,乙、丙不会触电
  •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三个钠离子的是 ( )
    A、Na3 B、3Na+ C、3Na+¹ D、3Na-
  • 12、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 , 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Pa , 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 13、如图甲所示,一个体积是0.8dm3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细线拉直,如图乙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g=10N/kg)。

    (1)图丙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状态。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4)请在丁图中作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浮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大致图象。

  • 14、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 , 如图1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2)若将做成的密度计,将其放入密度为0.9g/cm3植物油中,静止时,液面可能在图2中(选填“A”或“B”)处。

    (3)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只做以下一项改进,其中可行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 15、为了估测当天大气压究竟有多大,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吸盘有重力)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并多次挤压吸盘;

    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③记录刚脱离板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0=41N,可视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

    ④量出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S=4cm2

    ⑤计算大气压。

    (1)步骤①中“多次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2)根据甲实验设计,可能会引起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的原因是

    (3)若按图乙中的两种方式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均相同,则选择图乙中的(填“左”或“右”)图这种方式更合理。

  • 16、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60克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实验操作⑤中的错误是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3)、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来配制了60克10%氯化钠溶液,可用量筒量取水54mL,在用天平称量食盐的操作中,应先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4)、配制完成后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5克以下用游码)
    A、称取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 B、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 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
  • 17、某科学小组欲配制16%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配制200g16%的氯化钠溶液,应选用规格为(填“100”“2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称量纸上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
    A、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8、如图甲所示为高压锅,它利用了液体的表面气压越大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实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两根平行的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水平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选填“靠近”或“远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 19、如图是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天气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若风向标显示风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则此时的风向为风。
    (2)、观测降水量时,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把雨量筒内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它的刻度单位是____。
    A、毫克 B、毫升 C、毫米
    (3)、在气象观测中,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中?
  • 20、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底(图甲),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将其放入水中,橡皮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图乙),两次橡皮泥所受的重力GG , 两次受到的浮力FF , 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V(以上均选填“>”“<”或“=”)。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