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金衢山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质量监测试题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1章科学入门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2节质量的测量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7节升华与凝华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精彩练习】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小测+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5节熔化与凝固
- 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甲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图甲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
- 2、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 3、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老师出示甬行码(如图所示);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甬行码,甬行码(填“是”或“不是”)光源。学生出示纸质的甬行证,我们能看到绿色的“甬行证”三个字是因为它们(填“反射”或“吸收”)绿光。(3)、放学后教室消毒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照射消毒灯和喷洒消毒液。喷洒消毒液前,要先进行稀释。现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消毒液g。
-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极(填“正”或“负”)。(2)、如何检验试管1中气体。(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检验两玻璃管中的气体后,可以得到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水是由组成。
- 5、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杯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100℃.(填“>”“<”或“=”)(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的作用是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 6、如图所示,小科找一个空的易拉罐,制成如图的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传播。(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3)、本实验中为了使烛焰所成的像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是将蜡烛(填“远离”获“靠近”)小孔。
- 7、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1)、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将t1℃时,等质量的乙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后,溶液中溶剂质量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
- 8、一定温度下,取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先按实验1将NaCl溶液分成两等份,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2)、完成实验2操作后,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饱和的是烧杯中的溶液。比较甲、乙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大小关系是甲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9、下列图象与水通电分解情况相符的是( )
(纵坐标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①表示H2 , ②表示O2)
A、B、
C、
D、
- 10、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1)、当F=10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N;(2)、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
- 11、小科在超市购物后,通过收银机“刷脸支付”完成付款,这种“靠脸”的付款方式相比扫码支付更节省时间。(1)、收银机通过摄像机来捕捉人脸信息,收银机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2)、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选填“远”或“近”)些。
- 12、有市民拍到一只白色的鸟儿在河水中悠然走动,呈现出两个影子,一白一黑( )A、黑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白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黑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白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3、音乐课上老师组织了“听音辨器”活动:“听一段音乐,判断出该音乐演奏的乐器。”同学们判断乐器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1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
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5、X2+离子、Y2﹣离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下列对于X、Y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都有10个中子 B、两种离子的质子共有20个 C、原子核内各有10个质子 D、X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Y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 16、摄入适当剂量的柠檬酸(C6H8O7)对人体无害,可促进体内的正常代谢。在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是由C、H、О三种原子构成的 B、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7个氧元素组成 C、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 D、柠檬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7、钱塘区2023年八年级科学实验监测的主题是“粗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应的实验过程如下:取石灰石样品4克,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已知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得到如表所示数据: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稀盐酸用量/克
5
5
5
5
剩余固体质量/克
3
2
1
1
(1)、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次。(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8、如图甲所示为一恒温水箱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R1为热敏电阻(置于水箱中),阻值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滑动变阻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中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
工作电路:R2为电加热器,L1、L2为红绿指示灯,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加热时红灯正常发光,停止加热时绿灯正常发光,红灯不亮。
(1)、在答题纸上按要求连接好工作电路。(2)、为了使恒温水箱内温度保持在60℃(水温低于60℃时电热器工作,高于60℃时停止加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多少?(3)、为了使恒温水箱内设定的温度降低一些,写出一种办法。 - 19、小应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2g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慢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0.5g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①?
二氧化锰受热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三
②?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①、②(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钱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实验来完善对“命题”的实验证明,其中之一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 - 20、小海在某次家庭劳动实践时发现厕所污垢通常用洁厕灵进行清洗,他对家里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实验研究。查阅资料可知洁厕灵(如图)的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利用溶液来测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洁厕灵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197.8
295.3
395.6
(1)、该洁厕灵呈(填“酸性”或“碱性”);(2)、第一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多少克?(3)、求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4)、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活动的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A、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时,需要规范操作 B、明白实验原理和安全事项后,有安全保障才开展实验 C、只要网上能买到的,可随意购买药品或器材进行各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