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节 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同步练习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学校2025年 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初中联盟2025年 八年级期中考试 科学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初中联盟2025年七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卷
- 浙江省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 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卷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能诊断卷 科学试卷
-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测试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
-
1、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及智力发育。长期缺碘会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过量,进一步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补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 (填“碘元素”或“碘单质”)。(2)、 KIO3中Ⅰ的化合价为 。(3)、 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列式计算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既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数据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2)、 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0.01g) 。 (3分)(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3分) -
3、超载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周为交警部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为压敏电阻,其所受压力与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请将图甲连接完整,要求:不超载时,绿灯亮;超载时,红灯亮,同时电控照相机启动,抓拍违法车辆;(2)、当通过线圈的电流达到0.1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若某路段要求压力大于或等于2.0 时,报警系统启动,则R1的阻值应调为多少?(不计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3)、乡村道路的抗压能力一般比交通主干道弱得多,若把此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乡村道路,就要适当调低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可以将R1调 (填“大”或“小”)。该限载报警器能检测到车辆的最小质量为多少吨?(g取10N/ kg)
-
4、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 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3)、利用装置 A 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利用装置 B 制氧气时, 仪器③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其目的是: 。 -
5、项目学习小组想设计并制作一台家用制氧机。
【产品评价量表】
产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产生氧气
能
能
不能
指标二:观察氧气速度
能
能
不能
指标三:随时可关停
能
不能
不能
【收集资料】
④选用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为 314),过碳酸钠极易溶于水,常温下其水溶液几乎不产生氧气,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能产生大量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②过碳酸钠分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表:
组别
温度设置 (℃)
二氧化锰质量(克)
水的体积(毫升)
过碳酸钠质量(克)
10秒内收集的氧气体积(毫升)
1
5
5
100
20
22
2
25
5
100
20
50
3
25
5
100
15
40
【制氧机模型】
(1)、图甲是项目小组设计的一代产品,加料盒上的a和b刻度线是过碳酸钠的不同用量,以实现冬夏两季的制氧速度基本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在水量相同时,夏季过碳酸钠在加料盒中用量的刻度线是。 (填“a”或“b” )(2)、若在该装置加入157 克过碳酸钠 , 可制取氧气质量为 克。(3)、图乙是其二代产品,先在瓶内隔板的右边加入适量水,再将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通过加料口加入,打开阀门K,注射器将水注入隔板的左边即可获得氧气。二代产品中设置c管的作用是 。(4)、图丙是其三代产品,将装有二氧化锰的袋子用线挂起,既保证袋子下端能浸在液体中又不低于注射器导管下端,目的是为了实现评价量表中哪一项指标?答:。 -
6、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
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
(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 OP 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请结合评价量表,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二”所处的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 -
7、人类自从会用火之后,燃料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了不同时代的家用燃料,分析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项目活动一:认识化石燃料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多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80年代以燃煤为主;21 世纪初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1)、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写出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项目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加充分
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从前人们把煤砸成小块状后燃烧会更加充分,请你从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3)、在家庭中使用管道煤气时,由于管道泄漏,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请你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即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并不可取,理由是 。(5)、【任务2】了解家用燃料变化意义【查阅资料】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图所示。
请结合生活常识和上图信息,总结家庭燃料从煤升级成天然气之后有哪些优点。。
-
8、如图甲和乙为某兴趣小组分别用红磷和铁粉除氧剂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其中红磷需要用酒精灯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中。铁粉除氧剂直接涂抹在集气瓶壁,铁粉除氧剂中的其他成分不干扰实验。(1)、写出检查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 。(2)、图甲中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集气瓶中的水量不同,于是借助数字传感器,测得图甲实验、图乙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丁所示。请结合数据,从实验结果的精确度,说明选择哪种实验药品更为合理:。(4)、由图丙中的数据计算得知,红磷燃烧后倒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 而实际操作中发现进入的水量约为 ,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9、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 年8 月,国际上采用碳-12 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____。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
10、如图是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受热发红,不能燃烧,但是铁丝棉在空气中稍加热就能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2)、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3)、乙、丙两个实验事实的差异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关系最密切 ____ (填字母)。A、铁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
-
11、(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 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A、Fe-57和 Fe-5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 两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由 MgS、MgSO3、NaH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12、如图,要使石头滚下,山羊必须给石头一个足够“翻越小坡”的能量(E),当石头滚落到谷底时会释放能量,化学反应就如那块石头一样,反应物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翻越小坡”,反应才会发生。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降低“翻越小坡”需要的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等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1)、图1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是 (用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所需“翻越小坡”的能量是。(2)、图2中曲线a、b表示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曲线 (填“a”或“b”)表示一定加入了催化剂(催化剂会加快反应的速率)的反应过程。(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
-
13、合成氨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研究氨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具有重要意义。(1)、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液氨是由构成的。(2)、NH3在环境领域应用广泛。NH3可用于烟气脱硝,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14、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1)、 硫酸镁(2)、 2个钙离子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Ⅰ.打开K1 , 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 , 打开K2 , 通入O2 , 观察现象。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步骤Ⅱ与步骤Ⅰ对照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步骤Ⅱ中A、B装置中实验现象的对照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阻断燃烧可破坏能引发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可 -
16、是工业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 与一定质量O2反应时,NH3、H2O 的质量随消耗O2质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0gO2反应时, 生成X的质量为60g B、化学方程式中a和d的比为2:3 C、化学计量数b=5 D、X为NO2
-
17、 下列对化学方程式: 表示的含义或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加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等于氯化氢 B、参加反应的H2、Cl2和生成的HCl的分子个数比是1: 1:2 C、2g氢气和35.5g氯气反应, 会生成37.5g氯化氢 D、每1 份质量的氢气和1 份质量的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氯化氢
-
18、有关分解反应(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 B、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C、生成物一定只有两种 D、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
-
19、由Na2CO3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中,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65%,则在以下六个量中:①Na元素的质量分数,②Ca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的质量分数, 的质量分数, ⑥Na2CO3和CaCO3和的质量比。能确定的是 ( )A、只有③能确定 B、只有③⑥能确定 C、只有④⑤⑥能确定 D、都能确定
-
20、如图,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电路中电流变小 C、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