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湖南茶文化底蕴深厚,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多元形态。点茶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沏茶方法,运用点茶技法,茶汤表面可显现雪沫乳花。古人们在茶面上点染图案,吟诗品茗,点上一只青鸟飞过山峦,抒写“(1) , ”的深情厚谊(李商隐《无题》);点上一个樵夫看棋的场景,感悟“怀旧空吟闻笛赋,(2)”的无限惆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上一艘小船,体验“(3) , ”的豪情壮志(李白《行路难》)。
-
2、材料一
2025年4月14日,第二届湖南省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暨世界量子日科普活动在长沙顺利举行。大会现场,成立了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作为聚焦量子测量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该联合体由长沙量子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南大学、中电长城科技等18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促进人才链、创新链等多链融合发展,提升量子测量应用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打造量子测量产业集群;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区域量子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材料二
湖南省委、省政府超前布局,将量子科技列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的四大核心方向之一。“新区将一如既往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做到‘三个’突出:突出集聚发展,依托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量子产业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保障。突出场景开放,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让量子科技在实际场景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突出成果转化,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好‘投贷补’金融组合拳,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湘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先民表示。
材料三
目前,湖南已布局近十家国家级、省部级量子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十四五”以来,湖南通过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量子科技产业链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累计支持科研项目经费达到1.71亿元。
湖南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不仅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为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贡献湖南力量;当前,湖南正以坚定步伐,在量子科技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赛道上奋勇前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相关理解和探究,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是聚焦量子测量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B、湖南省委、省政府超前布局,将量子科技列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的唯一核心方向。 C、目前,湖南已布局共十家国家级、省部级量子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D、湖南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持续深耕,已经成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 -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湖南民俗文化宛如一部镌刻着岁月印记的厚重典籍,其内容丰富多元,涵盖衣食住行、节庆仪典、民间技艺等诸多领域。如郴州东江湖,宛如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清澈透明的湖水被青山_______(①环绕 ②缠绕),雾漫小东江的“仙境”景观与“一抹青绿”“非遗渔灯”等活动相yìng成趣;②仰天湖大草原的草原骑马、射箭、滑草等项目,可以感受到南方高山草原的独特魅力。“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是岳阳的标志性景点,③岳阳楼不仅拥有着绝美的湖光山色,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游客来岳阳必去的打卡点。景区内,游客们或驻足_______(①浏览 ②观赏),或拍照留念,尽情感受着这份历史与自然的________(①汇聚 ②交融)之美。④在娄底,新化渠江源则以千年茶寿文化为核心,通过傩舞剪影剧场、古建实景演绎沉浸式茶寿故事,打造光影交织。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镶 yìng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4、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见不同的人、事、景、物,这或短暂或长久的“遇见”,如春日微风,拂动心灵,似暗夜星光,照亮前路。它可能是在清晨街角邂逅的一只流浪猫;可能是在图书馆倒遇的一本旧书;也可能是在旅途中结识的一位陌生人;亦或是在失退时看到的一抹绚烂晚霞……
请以“遇见”为话题,结合你生活中亲身经历的“遇见”,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2)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字数不少于600字。
-
5、【片段一】
周进在省城看贡院,见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众人慌了,取水来灌醒。他醒来又哭,哭了又吐,满地打滚,众人拉他不住,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片段二】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马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片段三】
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严监生临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1)、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通过周进在贡院的激烈反应,生动刻画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精神摧残。 B、片段二写胡屠户对范进的辱骂,展现了世态炎凉,这与他在范进中举后的态度形成巨大反差。 C、片段三以严监生死前仍惦记灯草的细节,表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虚伪与贪婪。 D、以上三个片段以夸张的笔法描写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体现了讽刺小说的特点。(2)、有人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讽刺小说,请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层面分析它何以能成为“伟大”的讽刺作品。【链接材料】
吴敬梓(1701-1754)出身于科举世家,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年间探花。他早年也曾应试科举,但始终止步于秀才,最终因看透科举虚妄而绝意仕进。晚年移居南京,生活贫困,靠卖文度日。《儒林外史》创作于其人生最后十年,书中对周进、范进等科举士子的刻画,既源于其家族见闻,更融入了自身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
-
6、张栻,字敬夫,号南轩。父浚,南宋名相,以忠义闻天下。栻承家学,少负大志。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①中原之涂炭,惕然②于中,而思有以振之。愿益加省察,而稽③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年三十三,主教岳麓书院,倡“传道济民”之学,湖湘士子慕名从者数千学风大振湖湘学派自此兴焉。栻治学严毅,尝谓门人曰:“为学当务实,不欺为本。”每讲经义,必推明圣贤之道以正人心,斥空谈浮华之弊。
时朝廷偏安江南,栻忧国事,上疏言:“修德立政,复仇雪耻。”然当路者④沮其议,遂退居潭州,专意讲学。淳熙七年卒,年四十八。理宗诏从祀孔庙,后世尊为“宣公”。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有删改)
注:①同“悯”,怜悯;②惕然:忧惧警惕;③稽:查考;考核;④当路者:当权者。
(1)、理解文言词义的方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有①因为;②凭借;③用,拿,把;④认为等用法和意义,“以忠义闻天下”的“以”应当译作“把” 。 B、《陈涉世家》中“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的“间”为“秘密地、私下”之意,“间以军事入奏”的“间”与之一致。 C、“愿益加省察”中“愿”字,可在其后添加主语“陛下”理解,表明这是臣子对君主的劝谏。 D、“孝宗异其言”的“异”是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奇特”与《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的“异”用法相同。(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湖湘士子慕名从者/数千学风大/振湖湘学派/自此兴焉。 B、湖湘士子慕名/从者数千/学风大振/湖湘学派自此兴焉。 C、湖湘士子慕名/从者数千学风/大振湖湘学派/自此兴焉。 D、湖湘士子慕名从者数千/学风大振/湖湘学派自此兴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
(4)、张栻被誉为“东南三贤”之一,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被誉为“东南三贤”的原因。 -
7、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 , 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淡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震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可见常道士隐居之处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 B、颈联诗人并没写出雨后松林的具体颜色,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尾联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痕迹,诗人陶醉于美景物我两忘。 D、全诗表达了诗人因为寻找常道士未能如愿而失落、惆怅、遗憾、苦闷的心情。(2)、根据本诗内容,填写表格。词句
画面描绘
情感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山路静谧,路上莓苔遍布。
②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①
-
8、追风少年
①认识小崔,是在我家的装修工地上。
②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听到窗外有摇滚乐的声响。两个儿子都去上大学了,家里一直静悄悄的,很久没有听到这种年轻的声音了。顿时有些好奇,赶紧跑出去看,只见窗台上放着小音箱,里面“咚咚咚”响着音乐。
③我问谁在听音乐?正在干活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赶紧关掉音响。我说没事没事,我也喜欢听。我生怕他误解,因为他在我家干活,很怕不小心伤害年轻人的自尊心。但他还是没有继续播放。
④小伙子很年轻,浑身上下都是泥土,却掩盖不住青春的面庞。他跟着老师傅干“小工”的活儿。师傅贴瓷砖,他递工具、拌水泥,还有撇砖、扫地,等等。我注意到小伙子勤快,眼里有活儿,有时也会机灵地给师傅耳朵上夹根烟。
⑤有一天,我网购的窗帘到了。因为窗户很高,腰病让我无法站到梯子上,恰巧那天家里人都不在,于是我跟师傅商量,可否让小伙子帮个忙,帮我把窗帘挂上?师傅爽快地答应了,喊小伙子过来。
⑥等了半天也不见人,刚想再催一下,小伙子已经站在门口。我吃了一惊,像魔术的“大变活人”——小伙子跟平常判若两人,白色翻领T恤衫、牛仔裤,干干净净,加上清清爽爽的笑容。后来几天我才注意到,他每天早上来,都把干净的衣服换下来装到一个塑料袋里,傍晚走时收拾完再换上。
⑦午后的阳光穿过窗外的银杏叶,在刚铺好的瓷砖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细碎的光斑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跳动。看着他一丝不苟地研究挂窗帘的方法,对我的要求很快就领会,并且精益求精,如果哪个挂钩比例不对,一定要重新来一遍,我很是欣慰。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干活。他说他是大学生,这又让我吃了一惊。在我的印象里,装修工人大多学历不高,大学生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原来,他暑假来看望母亲,母亲在北京做家政。“我想多了解些行业,也锻炼下自己,”他笑着说,“我学的是土木工程,将来想往工程管理方向发展。现在从最基础的干起,能学到学校里没有的实践经验。”闲聊中,他说很喜欢自己的专业,跟宿舍的同学相处得很好,因为他不喜欢睡懒觉,有时候就早起帮室友买早点带回宿舍。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善良且有想法的小伙子。
⑧有一天我发现他们没有水喝了,就用微信转了点钱:“小崔,中午和你师傅去吃点好吃的,再买些水。”他回复说:“我们手里有钱,谢谢您的心意啦!”我一再坚持,他才收下。后来有一天我发现小伙子没有再来,正纳闷时,小崔发来信息:“程老师,与您相遇是缘分,相识更是万幸。昨天我离开得匆忙,现在已经到达新的工作地址,或许人生亦是如此。我认为您和我师傅还有我在北京所认识到的人,都可能成为我未来人生中的伏笔。希望您一切安好,期待下次相逢。”我回复说,希望知道他未来发展的前景,并告诉他:“我看好你,小崔!”
⑨秋天来了,远山的秋色很浓郁,我拍了张照片,配了一句话发到朋友圈:“秋声不动色。”不久收到小崔的信息:“程老师,借您句子一用。”紧接着发来一首诗:“秋声不动色,风来卷起思。窗前听雨落,寒意需会知。”他说,一直在纠结是“听雨落”还是“观雨落”?我说,我个人认为“听”更有意境。他接受了。我说,趁年轻好好体验生活,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他说会努力,并说:“秋意渐浓,早晚记得添衣,程老师。”我很感动,从小崔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一个暖意少年,更看见他的才情与活力。
⑩冬日的一天,看到小崔发了一条朋友圈,像是给同学的毕业赠言,我在下面点了一个大大的赞,问:“提前毕业了小崔?”他回复:“正常毕业时间是在明年的6月份,但是我们已经实习了。我报了明年春季的征兵申请,现在正在学校这边体检。您知道的,我一直对国防事业很向往,也希望能通过部队的历练,为将来从事工程管理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培养责任心和执行力。”我说,大学毕业当兵,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是宝贵的人生历练。
⑪新年收到小崔的新春祝福。他比我儿子还小,在我眼里还是个孩子。但是这孩子这一年就要经历人生重大的转折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确信:这小伙子,行!
⑫两年后,我收到一封盖着部队邮戳的信。小崔在信中写道:“军营的磨砺远超想象,但让我飞速成长。得益于之前的工地实践和大学专业,我被选入营区基建项目小组参与管理。这让我离当初跟您说的‘工程管理’梦想又近了一步。去年夏天,我主动请缨参加了抗洪抢险。当跳进冰冷的河水与战友们筑起人墙时,呼啸的风声和肩头的责任让我明白:真正的追风,不仅是奔向自己的远方,更是为了守护需要守护的人而逆风前行。这份守护,也是我未来工程管理的信条——建起的不仅是楼房,更是人们的庇护所。”信的末尾,他署名:追风少年小崔。
⑬小崔曾在朋友圈发过一首歌《追风少年》。他在旁边写道:“频频别离事,少年应如风。”我瞬间想起那句“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送给小崔。
⑭加油,追风少年!
(摘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23日)(有删改)
(1)、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A、文章开篇以“摇滚乐声响”引出主人公小崔,既打破了“我”家中的寂静,也暗示了小崔身上未被泥土掩盖的青春活力与个性,为后文揭示其大学生身份埋下伏笔。 B、文章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通过“挂窗帘”“微信交流”“诗词互动”“朋友圈关注”“新春祝福”等具体事件,层层深入地展现小崔的形象以及“我”对他的情感变化。 C、第⑥段描写小崔挂窗帘时换上干净衣服后“判若两人”的形象,与平日“浑身上下都是泥土”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崔平时也有爱慕虚荣的一面。 D、第⑧段中,小崔对“我”微信转账买水和食物的钱先是“回复说有钱”,后“我一再坚持,他才收下”,这一细节主要突出表现了他经济上的困窘和接受帮助时的勉强与无奈。 E、结尾“加油,追风少年!”既呼应了小崔朋友圈“频频别离事,少年应如风”的自勉以及“我”赠予他的诗句“鲜衣怒马少年时”,又点明了文章主题,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2)、请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划线的句子。午后的阳光穿过窗外的银杏叶,在刚铺好的瓷砖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细碎的光斑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轻轻跳动。
(3)、请结合文章内容主旨和链接材料,探究“追风少年”这一称谓所体现的丰富内涵。【链接材料】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年少时便对机器人充满热爱。虽曾因英语失利与浙大失之交臂,但为热爱的机器人梦想,他坚持攻读相关专业。毕业后,他放弃外企高薪,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却忠于内心的道路——投身当时国内空白的消费级机器人创业。历经艰难,凭着满腔热爱,他带领团队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最终研发出全球领先的四足机器人,让中国机器人震撼业界。王兴兴证明:追风少年,是为热爱孤身奔赴,于无人区踏出通途。
-
9、湖南花鼓戏
材料一
(图表1)2019-2024年湖南省花鼓戏演出市场数据
指标年份
专业院团(个)
演出场次
观众人次(万)
财政补贴(万元)
2019
32
1580
86.5
1200
2021
28
1320
72.3
1500
2024
24
1050
61.8
1800
(图表2)2024年观众年龄结构调查
年龄段
占比
观演频率(次/年)
18岁以下
6.5%
1.2
18-35岁
18.3%
2.1
36-55岁
42.7%
3.8
56岁以上
32.5%
4.5
材料二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在《花鼓戏传承困境调研报告》(2024)中指出,造成当前观众接受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剧目内容与时代脱节,现存300余个传统剧目中,反映现代生活的不足20%,且表演形式数十年未有突破;其次,传播方式滞后,超60%的县级剧团仍以“海报+大喇叭”的传统方式宣传,未能有效触达年轻群体;最后,人才培养断层,全省花鼓戏演员中35岁以下者仅占27%,编创人员平均年龄达51岁,导致难产出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报告特别强调,新媒体传播存在“碎片化”问题,观众更愿意观看3分钟精彩片段而非完整剧目。
材料三
①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花鼓戏传承发展。1在人才培养方面,省文旅厅启动“新蕾计划”,每年选拔30名青年演员进入省花鼓戏剧院跟团学习,并设立专项奖学金。
②剧目创作呈现新气象。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中心联合高校戏剧系,改编传统剧目《补锅》为青春版,融入现代舞美设计,在高校巡演20场,场场爆满。
③数字化传播成效显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已完成《刘海砍樵》等12部经典剧目的4K高清录制,在“湖南非遗”平台点播量突破300万次。益阳市花鼓戏剧团在抖音开设账号,通过短视频展示后台化妆、唱腔教学等内容,半年内吸引粉丝15万。
④校园里的花鼓戏新芽。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自2022年成立花鼓戏社团以来,已培养学员80余名,排演的《少年花鼓谣》在市级艺术节获奖。据省教育厅统计,全省已有120所中小学开设花鼓戏课程,组建学生社团65个。但传承仍面临挑战。省花鼓戏剧院院长指出:“现在能独立创编新剧目的演员不足三成,很多年轻演员只会演传统片段。”为此、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计划开设花鼓戏编导专业,预计2025年招生。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财政补贴逐年增加,所以花鼓戏的专业院团数量和观众人次也在增加。 B、目前县县级剧团都是以“海报+大喇叭”的传统方式宣传,未能有效触达年轻群体。 C、青春版《补锅》融入现代舞美设计,在高校巡演时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D、全省已有120所中小学开设花鼓戏课程,组建学生社团65个,很好地解决了传承问题。(2)、结合三则材料,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新蕾计划”若能持续实施,将有望改善材料三中提到的“能独立创编新剧目的演员不足”问题。 B、线上数字化传播的快速发展预示着线下演出模式会受到一定的挑战。 C、学校社团的实践表明,青少年对花鼓戏的接受度可以通过恰当引导提升。 D、通过校园推广,18岁以下观众已成为花鼓戏最主要的观演群体。(3)、湖南花鼓戏要实现更好的传承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
10、班级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开展前,老师对同学们积累古诗词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主动
老师提醒
从不
是否摘抄古诗词名句
10%
80%
10%
是否背诵
15%
72%
13%
(1)、【调查】通过以上调查,你认为同学们在积累古诗词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倡议】假设你是语文课代表,请你写一段发言稿,引导同学们重视古诗词积累并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80字以内)(3)、【宣传】班级将开展“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展示活动。作为班级宣传委员,请设计一则标语。(4)、【展示】古诗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请仿照示例,为古诗学习再设计两种艺术活动。示例:形式一:用绘画呈现古诗
形式二: 形式三:
-
11、“文史联盟”准备打造【文化长廊】,下列材料中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美国作家,是美国文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 B、“晋太元中”(《桃花源记》)中“太元”是年号,“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中“丙辰”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 C、“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如“伯夷叔齐”,伯夷是老二,叔齐是老大。 D、明清科举考试,童生经过县里的考试选拔,考取的叫进学,也就成了举人。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考中的就是秀才。
-
12、“丹青画社”开展了“我为图画配诗文”的活动,请你根据画面和情感匹配诗文。
画面
意境与情感
诗文
教室里,有的学生在认真学习,有的在作思考探究状。
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
① , 。(《论语》)
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洁净而庄重。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② , 。(周敦颐《爱莲说》)
-
13、下面是“青竹广播站”的广播稿,对这则广播稿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赵钱孙李,周昊郑王……”朗朗上口的《百家姓》虽然将各个姓氏排列得简单好记,但是并非每个姓氏都能被人们读正确。比如著名的主持人撒贝宁 , 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为董事长任正非 , 数学家华罗庚,唐初大将尉迟恭,唐朝重臣长孙无忌。也还有很多地名也容易读错,如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 , 如古代德国首都柏林。
A、“撒贝宁”应该读“sǎ”,“任正非”应读“rén”。 B、“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C、“朗朗上口的《百家姓》虽然将各个姓氏排列得简单好记,但是并非每个姓氏都能被人们读正确。”这句话没有语病。 D、“曲阜”应读“qǔ fù”,“柏林”应读“bǎi lín”。 -
14、请以“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1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生活恰似一段五彩斑斓的奇妙旅程,而兴趣爱好则是装点这段旅程的璀璨星光。它可能是在书页翻动间探寻未知世界的阅读,可能是于音符跃动中抒发内心情感的演奏,也可能是在山水跋涉里领略自然魅力的徒步……兴趣爱好,让我们在平淡日常中寻得热爱,在热爱里找到闪闪发光的自己。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松树金龟子的幼虫有烂叶、朽木吃就足够了。成虫也只是啃啃松针,从不贪得无厌。如果我是松树林主人的话,我对它造成的小损失不会太放在心上。茂密的松树被吃掉些树叶,损失点松针,算不得重大事件。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昆虫记》为什么既是一部科普巨著,又是一部文学经典?
-
17、请从《简·爱》或《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以人物经历或思想情感为依据,谈谈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
18、赏析古诗,完成题目。
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③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闻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典故。
(1)、本诗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秋天夜景的①(填特点)。颈联中“②”本是形容道路、山川蜿蜒曲折,此处暗示诗人实现抱负遥遥无期。(2)、本诗的尾联与《过零丁洋》的尾联相比,从抒情方式或写作手法方面,谈谈两首诗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
1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 , 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②传鬻(yù):转卖。③缪公:秦穆公。
(1)、解释下列加点词。(1)悉以咨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公孙枝得而说之 (4)缪公遂用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事无大小 无乃为天下笑乎 B、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贤而任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传鬻以五羊之皮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举必有功(3)、翻译下列句子。(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4)、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1)【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文回答)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甲】【乙】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
-
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传统文化类作品何以频频“出圈”
于园媛
①近些年,传统文化类作品“出圈”的例子比比皆是。国画传世珍品《千里江山图》引发“故宫跑”,其山水图像与青绿色彩延展到服装、器具、装饰、舞美等众多领域;《中国诗词大会》以精彩的诗词接龙和“飞花令”,增强了节目的冲突感,在社会上掀起一波吟咏诗词的热潮;《国家宝藏》邀请影视演员演绎文物故事,让历史文化得以鲜活呈现……传统戏曲、国风音乐、古典诗词、非遗工艺、古籍书画、民族民间舞蹈等,不断突破特定圈层,走向更广阔的受众,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这让传统文化不再是“故纸堆”“老古董”,而变得新潮、时尚、有趣味。
②传统文化类作品何以频频“出圈”?
③首先,内容和形式创新是根本。有学者提出,近年来“出圈”的传统表演艺术多以“熟悉嫁接陌生”的形式展现,形成“反差式创新”。京剧、越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都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精彩唱段,形成了固有的唱念做打表演程式,长期以来,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的就是一句唱词、一个身段里展现的韵味和风采。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套路化的弊病,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对传统艺术守正传承的同时,还要有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创新。比如,白先勇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情、造型、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对传统昆曲进行改造,为昆曲创新开辟出新的道路。
④其次,形象传达必不可少。触屏时代,信息传播以秒计时、以“短平快”为特点。文艺作品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一个“高光时刻”、一位“亮点人物”、一套醒目的“包装”,这能大大提升作品的辨识度,让其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吸引众人的目光。比如,在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一句“十八岁少年的千古绝唱”,就让《千里江山图》与画家王希孟令人震撼的传奇故事一起抵达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内心。在文艺作品传播过程中,高光时刻、优秀人设,能为作品抵达观众内心之路照明——那一束光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牵引着观众走完整个审美旅程。
⑤再次,适应平台属性变化非常重要。从剧场、影院、电视到PC端,再到手机等移动平台,每次媒介形式的变化都会带来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许多现象级的传统文化类作品都借助新媒体和短视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形成跟观众的情绪有关。观众观看相关作品短视频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情绪消费。当相同的情绪集聚到一起,就会形成情绪共振,助力相关作品迅速“出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视频的形式和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视频带给人的心理和精神价值会越来越多元,喜欢看视频的网友会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类作品面临的传播环境也会越来越复杂。
⑥各种要素交织共存的传播生态给传统文化类作品“出圈”提供了多重机会,也带来更多挑战。唯有把握机会,适应变化,方能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破圈”成功。
(1)、有同学认为本文第①段并未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且与中心论点无关,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学校邀请宁夏秦腔剧团团长来校开展弘扬非遗文化讲座,除宣讲秦腔艺术魅力外,团长也提到了剧团目前面临的观众锐减的困境。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给剧团团长提一条建议。(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唯有把握机会,适应变化,方能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破圈’成功”。 B、在以“短平快”为特点的触屏时代,传统文化类作品只要有高光时刻和优秀人设就可以获得成功。 C、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破圈”的原因,层次清晰,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并重,论证有力。 D、文章语言浅近,“出圈”“破圈”等网络用语既新奇有趣也贴近生活,使读者有继续阅读的兴趣。(4)、若将下面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说明理由。爆火的《新龙门客栈》在越剧创新上大胆尝试,在演出方式上推出一个新概念——环境式越剧,采用沉浸式场景,剧场是一间布满机关暗道的客栈,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演员表演时可与观众互动,大大增强了戏剧观赏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