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以吾之家而母犹绩,吾不能事母乎?”其母叹曰:“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今尔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情,其何以避辟③?恐汝有废先人。”
(选自《国语·鲁语》)
[注]①公父文伯:鲁国大夫。②绩:织布。③辟:罪名。
(1)、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与成语“闲情逸致”中的两个“致”,意思不同。 B、“意与日去”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两个“意”,意思相同。 C、“其母方绩”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中的两个“方”,意思相同。 D、“择瘠土而处之”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两个“处”,意思不同。(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中的“之”与“劳其民而用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B、“静以修身”中的“以”与“以吾之家而母犹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 C、古人常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劝勉,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D、“庐”是简易的房舍,《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是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3)、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叙议结合,叙述详实,论证有力,阐明哲理,引人深思。 B、甲文句式整齐,读来富有韵律美:乙文以人物对话为主,人物形象鲜明。 C、甲文画线语句先正后反,论述了“静”与“学”“才”“志”之间的关系。 D、乙文中文伯之母察觉到儿子思想问题,及时劝诫,富有智慧,教子有方。(4)、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需要断句的选项标号下画“√”。(多选不得分)今尔在A下位B朝夕C处事D犹恐忘E先人之业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6)、传承家风家训,涵养时代精神,甲、乙两文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教诲。文中的教诲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除此之外,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还给了我们哪些重要的启示。(每文各答一条)
-
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中原句加以描述分析。 -
3、在下面横线中填写古诗文语句。
登亭台楼阁,赏大好河山。白居易在贾亭之西看到的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早春之景;崔颢在黄鹤楼看到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明丽之景;登亭台楼阁,感文人情怀。杜牧思铜雀台感叹“ ,铜雀春深锁二乔”;晏殊在旧亭台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陈子昂于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范仲淹在岳阳楼表达的是自己“ ,”的政治抱负。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辜负每一种食材,是云南人特有的智慧。无论是常见的花卉,还是难得的山珍漫步时光,寻味云南,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美食之旅。
②有一种美味,散发着玫瑰的馨香。云南人a____,以花入料,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鲜花饼。薄如蝉翼的酥皮与香气浓郁的花瓣相遇,书写出云南人的浪漫。
③有一种美味,藏匿于山林之间,它就是让人又爱又怕的野生菌。它色彩缤纷,看得人眼花( )乱。可食用的野生菌是一种粗纤维食品,只要吃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每到野生菌破土而出的季节,菜市场里购买野生菌的顾客总是b____。云南人根据野生菌的特点,探索出了不同的吃法:松茸需切薄片,蘸着酱油、芥末、调料吃,味道鲜美清甜;牛肝菌配火腿热炒,互相c____相得益彰( );羊肚菌香气浓郁,煲汤最能激发出它的鲜美……山风拂过,野生菌的盛宴里,藏着云南人的倔强。
④食物在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风味,对待食物的虔诚d____在每个云南人的心中。让我们感受美食的魅力,将云南优秀的美食文化发扬和继承下去!。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应填入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 纤(xiān)维 巧妙绝(仑) 倔强(juè) B、眼花(缭)乱 纤(qiān)维 巧妙绝(仑) 倔强(jué) C、眼花(瞭)乱 纤(qiān)维 巧妙绝(伦) 倔强(juè) D、眼花(缭)乱 纤(xiān)维 巧妙绝(伦) 倔强(jué)(2)、文中横线a~d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a妙手偶得 b络绎不绝 c映衬 d雕刻 B、a妙手偶得 b车水马龙 c反衬 d镌刻 C、a自出心裁 b络绎不绝 c映衬 d镌刻 D、a自出心裁 b车水马龙 c反衬 d雕刻(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
5、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①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岁②不成!”农夫闻之,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②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扑于田。徐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③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选自《浑然子》,有删改)
[注释]①呼吸;②终岁:整年。
(1)、下面是阅读文本时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错误的是( )A、甲文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公亦以此自矜”中的“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B、成语“爱莫能助”中“莫”解释为“不”,据此可类推乙文中“予莫知所以耕”中的“莫”也为此意。 C、“颔”字是形声字。从“页”,表示与头有关,甲文中“但微颔之”中的“颔”,意思是下巴。 D、字典中“术”有“道路”“方法”“计谋”“学问”等义项,乙文中“乃子之术误矣”的“术”应为“方法”之意。(2)、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扑于田 B、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扑于田 C、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扑于田 D、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扑于田(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卖油翁“但微颔之”,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B、【甲】文选自《归田录》,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C、【甲】文虽然短小,但记述清楚简洁,对卖油翁酌油写得简略,对陈尧咨射箭则记述得比较详细。 D、【乙】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懂耕田方法的人。(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徐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5)、简要说说陈尧咨和行者的性格特点,并谈谈对你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 -
6、诗词是案上的山水。请你完成下面的解说任务。
同水部张员外籍①曲江②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③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
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
有底忙时不肯来?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唐·白居易
小园新种红樱树,
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
冲泥蹋雨曲江头?
【注释】①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②曲江: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③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曾任中书舍人。
小智:两位诗人为了什么事互相写诗酬答?
小慧:。
小智:哦,原来如此。我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为你描绘韩愈诗中所写的美景:
小慧:我还读出了韩愈在诗中的情绪,在最后的轻轻一问中,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 , 写得非常含蓄巧妙。
小智:我发现白居易的最后两句,采用了应对技巧。
A自我解嘲 B.针锋相对 C.巧换概念
-
7、在开幕词中,小语想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诗韵山河如同一幅穿越千年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春天和谐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如秦观所言 “树绕村庄,”(《行香子》);夏日的莲花在水中洗濯,不显妖艳,保持自然本色,正如周敦颐描述的 “ , ”(《爱莲说》);秋天早晨的三峡景色清新而略带寒意,让人想起郦道元的 “ ,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三峡》);冬日的塞外雪景壮丽,让人想起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漫步西湖,莺燕报春,让人想起白居易所说的 “ , ”(《钱塘湖春行》),秋日漫步于古镇,让人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用一幅清雅、安适的画面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诗韵山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如它见证了世事的变化沧桑, “ ,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承载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如杜甫的 “ , ”(《春望》)利用花开鸟鸣反衬感伤时事的悲伤。在这些诗行中,我们读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国的忧虑,对理想的追求。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甲】最持久的情感。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青春,是什么样的【乙】百余年前的峥嵘岁月里,一群青年站在风口浪尖上,面对暴风骤雨的阻碍,发出了振聋发kuì的呐喊,书写了属于觉醒年代的答案。今天的我们,不能只是miǎn怀,更不能袖手旁观,我们要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给出属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答案:是奥运赛场上的拼搏,是实验室里的坚守,是不同岗位上的全力以赴【丙】不同的答案,相同的信仰:让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
(1)、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或给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的“峥”应读作“zhēng”,此处用来形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B、“暴风骤雨”的“骤”应读作“zhòu”,此处指百余年前的青年所面对的恶劣环境。 C、“振聋发kuì”的“kuì”应写作“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D、“miǎn怀”的“miǎn”应写作“勉”,意为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2)、语段中【甲】【乙】【丙】三处缺少标点符号,下列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________ C、?…… D、,!________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他们或带给我们温暖,或给予我们力量,或激发我们的斗志…… 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请以 “ ▲ , 让我成长”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一句。(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更刮目相待
冕因去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冕因去 未若柳絮因风起 D、曷不听其所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4)、【甲】【乙】两文都写了劝学或求学的故事,请结合内容分析吕蒙和王冕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各 题。
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 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 “文化大革命” 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 1000 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 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 “龙门” 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 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 年 4 月 16 日晚于大连。” 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 年 6 月 2 日。” 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 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 “窃” 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1)、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晒书的目的是什么。(2)、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文章以 “晒书” 为题,却详写了 “我” 与母亲一起读 “小记” 的事,有什么作用? -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 题。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 “之” 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赏析第①段中 “奇观” 一词的表达效果。(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⑪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
14、综合性学习
某校七年级开展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具体的活动形式。(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子路借米奉亲,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孝敬父母。
材料二:某中学调查显示,80% 的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 10% 的学生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3)、【口语交际】当你看到同学小强对父母大声吼叫时,你会如何劝说他? -
15、古诗文默写(1)、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4)、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6)、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7)、《爱莲说》中象征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
-
1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 “乐府双璧”。 C、《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有 “诗豪” 之称。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 “诺第留斯号” 潜艇在海底探险的故事。
-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的错误。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 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B、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不折不挠。 C、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 , 扣人心弦,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D、他总是不以为意 , 对别人的意见充耳不闻,这种态度让人难以接受。
-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霄 震悚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B、烦躁 愧怍 大庭广众 忧心忡忡 C、茏罩 闲暇 千钧重负 惊心动魄 D、拖沓 缈小 诲人不倦 悲天悯人
-
2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选聘(pìn) 殷红(yīn) 取缔(dì) 锲而不舍(qiè) B、亘古(gèng) 污秽(huì)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àng) C、校对(jiào) 哺育(bǔ) 猥琐(wěi) 屏息凝神(bǐng) D、矜持(jīn) 炽热(zhì) 修葺(qì) 海市蜃楼(s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