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代诗文阅读

    风雨游记

    [清]裕瑞

    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眩目。土人告余曰:“暴雨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遂登石桥。历数十级,始及其顶。俄而烈风大作,湖水壁立,老木欲拔。加以雷声殷殷 , 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急雨倾盆,打头扑面,须臾路没矣。余与从者共联臂挟行,衣履湿透,路皆焦泥,滑而且陷。阴夜迷漫,复怀倾坠之危,踉跄归馆,状致淋漓。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心怡然有得于中。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灯下走笔为记,题其名曰《风雨游记》。

    (有删改)

    【注释】①这篇游记,记风雨中游北京昆明湖情形。作者裕瑞是清朝文学家、书法家。②土人:当地的乡人。③旋:返回。④殷殷:众多的样子。

    (1)、文章记叙了作者风雨中游北京昆明湖的情形,下列选项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

    (2)、雨中游湖艰辛且狼狈,作者却说“雨行颇饶佳趣”,文中“”语句与此相照应。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登石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焦泥                水缥碧(吴均《与朱元思书》) C、复怀倾坠危        实是欲界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D、从者共联臂挟行        未复有能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2、阅读

    长城秋雨夕

    贾宝泉

    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

    ②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

    ③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是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

    ④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如今,紫塞内外飘扬的是同一面旗子。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扛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不是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⑤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并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⑥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追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远方,还是云……

    ⑦长城的外边是花是草是树,塞外的花、草、树。高挑的白桦树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武功,柿和枫执拗地持守霜重色愈浓的性子,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岁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我行我素地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⑧树外的古道两旁,小桥流水隐约,竹篱人家宛然画图。古道上有汽车竞赛长跑,在山腰写着一个又一个“之”字。古道用它历经风雨的肩膀扛起现代文明。

    ⑨当年筑造长城的流民和兵卒,未必想得到他们给后世留下珍宝。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

    ⑩秋雨渐渐地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山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身边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紫塞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

    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

    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②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错杂,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 B、文章以秋雨中“伞的花”将视角自然引到了各国游人,“花圃”一词写出了游人之多。 C、文章第⑦段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柿树、枫树,托物言志,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D、文章写景很有画面感,“秋雨”“秋夕”两幅画面分别突出了雨中和雨后的色彩和情态。
    (2)、下列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及线索,作者没有运用到的一项是        (  )
    A、本篇游记从雨中写到雨后,突出雨中登长城的时间变化。 B、作者从长城之上远眺长城之外,突出观察视角的空间变化,游目骋怀,由历史的苦难写到现实的美好。 C、本文以雨中画面为切入点,与一般游记作品一样,以游踪为线索。 D、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叙事抒怀。
    (3)、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梳理作者所见所感。

    秋雨变化

    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人或事

    秋雨

    点点滴滴

    秋雨

    越来越浓

    秋雨

    渐渐地停了

    看到雨后长城上的游人和景色,想到长城赖以存身的黄土地

    (4)、文章开头,作者说“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中“无限意”的丰富意蕴。
  • 3、现代文阅读

    两进虎跳峡

    张鸿源

      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连绵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战栗着探行。

      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漩涡套着漩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的公路。

      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滇域探秘》,有删改)

    (1)、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下面所见景物及特征不属于上峡的一项是        (  )
    A、雪山高耸 B、山路崎岖 C、礁石密布 D、江水震响
    (2)、下面关于虎跳峡的描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
    A、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 B、虎跳峡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C、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江心的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 D、下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下江边挨近虎跳石。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
    (4)、好的游记,写景的同时自然生发出感受与思考,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摄取所见,又不单是写实,处处流露作者的情思”。文中两次写到马帮,请你分别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 4、小文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用表格整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事件及相应性格特点,请帮他补出表格空缺的部分。

    人物姓名

    典型事件

    事件体现的性格特点

    毛泽东

    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死里逃生后,继续工作

    彭德怀

    爱护部下、平易近人

  • 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古人常常用号或年号命名著作。如陶弘景的《陶隐居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他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D、《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 7、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②夕日欲颓,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④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⑦崔颢《黄鹤楼》“”两句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 

    ⑧《野望》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  。 

  • 8、阅读

      院子前面是一条长河,已是深秋,水尚不见kū①____涸,反而因渐凉的空气愈发映得澄净 , 如明镜一般。 

      院子背后,重岩叠嶂 , 林木cōnɡ②____郁,互相xuān miǎo③____。近处流水潺潺如歌,远处青山隐隐如黛。 

      好一处鹤立鸡群之地!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缥碧 B、重岩叠嶂 C、隐隐 D、鹤立鸡群
  • 9、我们读鲁迅写的《藤野先生》,读懂了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与对“我”的关爱;朱德写他的母亲勤劳聪明、平易和蔼,回忆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茨威格不仅刻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而且写出他的天才灵魂;艾芙·居里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写出了他们的坚守与乐观。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从自己的视角为他(她)写一篇600—700字的传记。可参考的题目:《原来我没懂》《    ▲     的二三事》《我的    ▲    》《他(她)的    ▲    》(横线处可填人物名称、人物特点)。 

    写作提示与要求:突出人物特点;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 10、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八年级(1)班发起了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各位同学一起参加,身体力行,做诚信中学生。
    (1)、育才中学将举行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语为本次活动拟写了通知,格式上和内容上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全体师生:

    我校定于2024年10月28日下午2:00举行“人无信不立”演讲比赛,请全体师生提前10分钟到学校报告厅。参赛选手、评委一定务必提前半小时到场。

    2024年10月10 日

    育才中学

    格式修改意见:

    内容修改意见:

    (2)、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②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③“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④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诚实做人,讲求信用。

    ⑤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A、①⑤②③④ B、③⑤②①④ C、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④⑤②
    (3)、【核心素养·语言运用】你的同桌小王经常借他人物品不归还,有时甚至偷偷据为己有,请你劝说他改正这个坏习惯。为了让劝说更有说服力,请你至少引用一则有关“诚信”的名言。
  • 11、阅读

    章台夜思

    【唐末五代时期】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 , 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境内。②该诗选自《唐诗三百首》。③楚角:楚地的号角声。 ④殊:尚,还。

    (1)、立象尽意。下列不是首联、颔联中的意象的一项是(       )
    A、清瑟 B、孤灯 C、芳草 D、残月
    (2)、叙事传情。这首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寄慨。请你说说诗人叙事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 12、阅读

    在希望的田野上

    侯发山

    女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在实习的问题上与母亲产生了分歧。母女俩在视频电话里你一言我一语。

    女儿说:“妈,我在上海上大学,大学生多了去,显不着咱,还不如回去。”母亲心里荡漾了一下,她知道女儿的心思,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孤单。 闺女四岁那年,她爸因意外去世了,是母亲累死累活把她拉扯大的,她比一般的孩子更懂得感恩和孝顺,这样的孩子要是能陪伴在身边,那多好。但是,当妈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像雄鹰一样飞出去,能飞多远就飞多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 想到这里,母亲稳定了一下情绪,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傻闺女,好不容易走出去了,咋能再回来呢?”

    “妈,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海能纳百川。 您一直没走出村,不也是过了大半辈子?”

    “别跟妈贫嘴! 妈吃的苦你知道? 脸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妈,都是老皇历了,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就别再提了。”

    其实,大前年,村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了一个名叫李希望的回乡创业大学生,每户人家每个月从李希望那里领租金。这比种地还划算,自己不用操心,一年还能拿不少钱。母亲不吭声了。

    女儿说:“妈,李希望租了一千多亩地,都弄啥哩?”

    母亲说:“弄了个叫啥观光农业园的。喀! 妈也搞不明白。需要钱不? 妈给你转。今年的地租,希望前天转给我了。”

    女儿说:“妈,给您说过,我在大学勤工俭学,有奖学金,用不着。对了,现在不种地了,家也没啥事,您可以出去转转看看啊。”

    “我天天转,天天看,还不花钱。”母亲说着把手机摄像头对准桌子上的地球仪,这还是女儿上学时买的。

    女儿“扑哧”笑了,说:“妈 我给您说正经的。”

    “妈听你的,出去旅游;但你也得听妈的,就在上海实习,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好。”女儿忙不迭地答应了。

    一星期后的一个晚上,女儿给母亲打视频电话.母亲看到女儿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忙问:“闺女,你这是去哪儿?”

    “妈,我在火车上实习。”

    “啊? 你学的是农业,咋在火车上实习?”

    “妈,您不是让我留在上海吗? 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只好找了个在火车上实习的机会,乘务员,也不是很累……不过,白天忙,不能聊天,只能晚上啊。”

    “好,好,好,妈天天晚上给你聊。”

    就这样,每天晚上,女儿和母亲都视频电话聊天。母亲看到,每一次,闺女都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这倒也好,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不过,实习结束后干啥呢? 当乘务员?母亲想从女儿的话里套出话来,可是,女儿说话每次都是断断续续的,像吝啬鬼发红包似的,一次说一点,一次比一次的信息量少。

    母亲在家闲着无事,就到希望的农业园找了个事,干保洁。上班的第一天,大约是上午十一点,母亲正在农业园的草坪里捡拾垃圾,忽然接到女儿视频电话聊天的请求,她忙挂断了。她东张西望了一番,有了主意,跑到那个水泥站台上,两边停放的是火车——希望买的是几节报废的火车车厢,简单装修了一下,让员工以及来这里拓展训练的客人当宿舍用。母亲神了神衣服,拍打了两下裤腿——其实 上面也没有尘土,之后,她接通女儿的视频电话。

    “妈,您干啥呢?”女儿还是在火车的卧铺车厢里。

    “你不是说让我出去旅游吗? 瞧,我在站台上。”母亲说罢,用手机的摄像头照了照身前身后的火车。

    “妈,您这是要到哪儿旅游?”“北京,妈还没去过北京呢。”“妈,您是不是上错站台了?”

    “没有啊,就在县城的火车站,巴掌大的小站我还能上错?”女儿忍住笑,说:“妈,您看看您身后的站牌。”

    母亲扭头一看,只见后边竖着的站牌上写着“希望站(起点)——幸福站(终点)”。她不自然地笑了,然后对着手机说:“闺女,这是李希望的现代农业园,我来这里真是长了见识,大棚里的豆角两米多长,吊在架子上像蛇……听李希望说,有个学农业的大学生来这里实习,农业园就是这实习生谋划的。”

    正说着,母亲身旁的车厢门打开了。

    “妈!”女儿从车厢走了出来,她笑吟吟的脸蛋在阳光下如花朵般。母亲又惊又喜,什么都明白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选文中,母女之间的分歧是(      )
    A、女儿想在上海工作,母亲要她回到老家 B、女儿想回老家实习,母亲要她留在上海 C、女儿想去北京旅游,母亲要她打工挣钱 D、女儿想要勤工俭学,母亲不想让女儿去
    (2)、选文末尾,母亲“明白”的是(     )
    A、女儿居然在火车上实习 B、女儿当上创业园的主管 C、女儿去北京勤工俭学了 D、女儿回家乡谋划农业园
    (3)、若用“分歧”作为选文标题,也切合文本内容。请根据全文内容,推测作者用《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标题的理由。
    (4)、“谎言”在词典中解释为“虚假的、欺骗人的话”,那么“谎言”就应全部否定吗? 请就选文中母女相互隐瞒实情的用意,阐述你对生活中“谎言”的理解。观点明确,阐述有逻辑、有条理。
  • 13、现代文阅读

    ____

    ①新华社沈阳9月17 日电(记者汪伟、米思源)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7 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位志愿军英烈在祖国大地安息。

    ②安葬仪式在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举行。10时许,军乐队奏响《思念曲》,仪式正式开始。在解放军战士持枪护卫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③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27 名礼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④《思念曲》再次奏响,礼兵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全场人员肃穆站立,凝视棺椁,送别英雄。参加仪式的人们排起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⑤70 多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截至2022年,中韩双方已连续9年进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将825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⑦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家属、部队官兵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仪式。

    【注:2013年,中韩两国经过磋商,达成志愿军遗骸回归中国共识。从2014年开始,每年一次。】

    (1)、第①段是本则消息的导语,下列不属于其作用的一项是(      )                
    A、概括交代了时间 B、概括交代了地点 C、概括交代了事件 D、概括交代了背景
    (2)、下列对第⑤⑥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⑥段属于消息的主体部分 B、交代了烈士壮烈牺牲的原因和意义 C、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消息的前因后果 D、增加对烈士们的敬仰之情
    (3)、请为这一则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 (不超过25个字) 
    (4)、“截至2022年,中韩双方已连续9年进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将825 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句中“连续”一词能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 14、 整体书阅读
    (1)、下文摘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  )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爱护部下,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2)、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至少两个令你对他感到非常钦佩的事件。 

    备选:毛泽东   周恩来

  • 15、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的内容。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②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④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⑦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 

    ⑧《龟虽寿》一诗中托物言志,表现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的诗句是:。 

  • 16、阅读

    屯堡村落的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是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古pǔ①____的村寨,石头筑成的民居、碉楼、城墙等军民两用的建筑鹤立鸡群。屯堡人家因地制yí②____,用易于开采、剥取的石灰岩搭建出一座座巧妙绝伦的“石头城堡”,让人不得不由衷赞叹屯堡人的智慧。

    六百余年的岁月xǐ dí③____了屯堡的建筑,却没能抹去黔山秀水之中的江淮余韵。沿袭江南四合院特点的民居,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构建起屯堡人家的一方欢愉天地。屯堡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沉淀与演绎着历史文化。

    (1)、 请根据上面文段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鹤立鸡群 B、巧妙绝伦 C、由衷 D、欢愉
  • 17、“我明明比别人学习更努力、刷题更多,为什么一到考试就倒数?”“我连放假时都在努力,一点儿不敢懈怠,为什么还是没做成这件事?”也许是不得其法,也许是作秀表演?它们是成功路上的一堵墙,粉刷着“勤奋”的漆迷惑你。请结合导语和漫画,以“这一次受挫后,我决定推倒‘勤奋’之墙”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明确“这一次受挫”的事件,交代决定“推倒‘勤奋’之墙”的原因;详略得当,充分表现“这一次受挫”的过程;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 18、为致敬航天英雄,学校开展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主持人小语拟写了下面一段主持词,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你找出并修改。

    ①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何为“君子”?③君子应当有朝气,坐地观天有方圆,不得有失淳正,不得有折礼数,不可逾越规矩。④何为“自强不息”?⑤自强是奋发图强、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息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毅力。⑥自强不息是成功之基石,它使我们不断战胜自我,成为更好。

    (2)、下面是小文围绕活动主题,搜集到的关于航天科学家孙家栋的资料。小语根据表中的资料设计了采访问题,其中都合适的一项是                      (   )

    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①在60多年的工作中,面对挑战,是什么支撑着您坚持下去?

    ②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您内心是怎样想的?

    ③与我们国家相比,您认为外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有哪些特点?

    ④您是如何带领团队在航天工作中攻坚克难、不断向前的?

    ⑤在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您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3)、班委会准备在班级内组织一次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下图是活动方案的框架图,请你向同学们解说活动流程。要求:信息完整,条理清晰,语言简明。

       

  • 19、阅读

    曲江二首(其二)

    杜 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 暂时相赏莫相违。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写于乾元元年(758),其时京城虽然收复,但安史之乱兵革未息。②朝回:上朝回来。③典:押当。④风光:春光。⑤共流转:在一起逗留、盘桓。⑥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⑦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⑧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1)、下列情境在两首诗中都出现的一项是(   )
    A、典衣换酒 B、娇莺啼鸣 C、繁花压枝 D、蝴蝶翻飞
    (2)、小语在阅读这两首诗时,发现叠词为诗歌增添了很多光彩,她将诗中的叠词整理成表格,请你帮她完善表格的内容。

    诗歌

    叠词

    内容效果

    《曲江二首》

    (其二)

    “深深”

    “款款”

    通过描写蛱蝶和蜻蜓翩飞的情态,表达了作者①的心情。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时时”

    “恰恰”

    通过描写蝴蝶翻飞、莺啼娇脆的情景,表达作者②的情感。

  • 20、古代诗文阅读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厓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苏)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播越:流亡不定。②庶事:各种政事。③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上面可记事。④井澳:港名,又名仙女澳,在广东省横琴山下。⑤度宗:赵禥,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陆秀夫感叹君上的处境艰难,常常凄然落泪,沾湿官服。 B、皇帝崩殂,群臣想离去,陆秀夫坚持拥立其子卫王为帝。 C、陆秀夫被任命为丞相后,对外筹划战事,在内调动工役。 D、厓山被攻破,妻子儿女逃跑,陆秀夫背着卫王投海而死。
    (2)、陆秀夫被称为“南宋英雄”。请结合内容,谈谈这样说的原因。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朝衣拭泪        属予作文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B、置之          且置土石       《愚公移山》 C、今百官有司皆    则第二板已      沈括《活板》 D、天若未欲宋      湖中人鸟声俱    张岱《湖心亭看雪》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