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文言文阅读;阅读[甲] [乙] 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弃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名之者谁 名:
②乙卯乃雨 雨: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为亭于堂之北而岔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4)、甲乙两文中主人公分别表现出“乐”和“喜”,请辨析两位主人公的喜乐有何异同。 -
2、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②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③沧溟④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⑤ ,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yōng):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区)人。唐朝大臣、 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②假令:假使,即使。③簸却:激扬。④沧溟:大海。⑤殊调:格调特殊。⑥宜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宜父。
(1)、请根据提示,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在《行路难》中,诗人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先是一连使用了“停”“投”“①”“顾”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接着用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象征自己人生道路中的②;还巧用了“垂钓渭水”和“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③的情感;最后则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呐喊中一扫阴霾,挥洒豪情。
(2)、甲诗和乙诗创作于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但相同的是,两首诗中都出现了“风”的意象,且都出自典故。请结合两首诗中划线句子的内容,谈谈这两处“风”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小题。
圆 梦
①多年前,顾成华刚踏入军营,新兵班长问他想去什么地方,顾成华脱口而出:“发射一线!”班长笑了:“人人都有发射梦想,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号手。”
②新训结束,顾成华站在队列里等候分配命令,心中充满了期待。“一线”人员名单念完了,没有他,他开始不安起来:“我会去哪儿?”
③终于,在“二线”人员名单公布时,顾成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来接他们的是个上等兵,刚上车就给新兵们打“预防针”:身处深山老林、手机没信号……一开始,顾成华不以为意,只要能操控长剑飞天,这些根本微不足道。
④终于到了驻地。窗外,几乎看不见绿色,只有光秃秃的山和同样光秃秃的树杈。顾成华努力说服自己,导弹发射车兴许就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处等着自己呢,这样想,他也就释然了。
⑤当晚,顾成华思来想去,睡意全无。他向下铺伸长脖子问:“班长,你说我什么时候能成为一名号手,亲手发射导弹?”
⑥班长看了顾成华一眼,扭过脸去:“睡吧。”
⑦顾成华撇撇嘴,用被子闷着头,不吭声了。
⑧清晨,顾成华跟在班长后面,顺着蜿蜒的小路走向大山深处。
⑨来到“龙宫”入口处,班长停住脚步。顾成华一时没反应过来,想着即将一睹大国长剑的真容,仍满心欢喜地迈步往里走。还没走到安检机,两位岗哨把枪一横:“同志,请出示证件!”
⑩“证件?”顾成华扭过头看向班长。
⑪“你干啥去?”
⑫“班长你不是带我上岗吗?”
⑬“这就是了。”班长指指门前一个哨亭,“接岗。”
⑭安检机旁一名军士哈哈一笑,拍着顾成华的肩膀说:“你是守导弹的,不是操作导弹的。”
⑮那天,顾成华甚至不知道是怎么上的岗,脑子里嗡嗡的。
⑯晚上,顾成华辗转反侧,爬起来壮着胆子委屈地问:“班长,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的第一志愿……”
⑰没想到,班长回答得很干脆:“不是!”随后,他又意犹未尽地补了一句:“而且,你以后也很难见到发射车。”
⑱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⑲接下来的日子,顾成华每天就立在那小小的哨亭里,除了班里换岗的战友,与他相伴的就只有无言的大山。
⑳顾成华在日记里面写道,我被一年四季从未停歇的狂风吹凉了心,壮美的群山在我眼中变得死气沉沉,连群星闪烁的夜空也是那样单调乏味……
㉑顾成华在一次站岗时,将想法告诉了班长,班长当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地仰头望着大山。
㉒一天晚上,正准备就寝的顾成华被班长一把拉起来:“穿上大衣,跟我走!”他有些疑惑,但还是以最快速度整理好着装,跟在班长后面跑出营房。
㉓“班长,今晚没我的岗啊!”走在熟悉的山路上,顾成华忍不住询问。
㉔班长只轻声说了一句:“是我的岗,我已经向连队申请让你一起站这一班岗。”然后,班长加快了脚步,这让顾成华越发迷惑起来。
㉕在落针可闻的深夜里,顾成华的感官似乎被无限放大。临近阵地时,他听到一阵细微的齿轮转动的声音。他问:“班长,你听到了吗?”
㉖班长没有说话,指示顾成华接岗。刚刚站上哨位,顾成华的疑惑便全部解开了。
㉗他听见背后的铁门缓缓打开,回头望去,只见巨大的工业灯泡照得“龙宫”亮如白昼,顶上的换气扇正铆足力气为“龙宫”泵入干冷清冽的空气。那一瞬间,他的心仿佛都要蹦了出来。
㉘数辆猛士车之后,高车长剑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缓缓驶过岗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顾成华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眼眶瞬间湿润了。
㉙回营路上,班长对顾成华说:“以后要打起精神来,我们这个岗位虽然守在深山里,却是背靠大国长剑……”
㉚高原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顾成华似乎能感受到班长希冀的目光。那一晚,顾成华梦到钢铁长龙穿过戈壁卷起滚滚烟尘,呼啸而起的雷霆带着白练般悠长的弹道划破天际……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12月19日)
(1)、【初读·梳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顾成华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经过严酷的训练,终于获得心灵的成长。 B、文中两次写到顾成华睡不着觉,失眠的原因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因不知道具体工作而担心害怕,第二次则是绝望难过。 C、小说中的班长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战士,他直率、质朴、善解人意,工作细致有方法,擅长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 D、小说以梦境结尾,既总结了全文,也呼应了标题。表现顾成华内心焦虑不安、渴望保卫祖国的急切心情,意蕴丰富。(2)、【精读·探究】小阳在阅读中发现文中多次提到“山”,他认为山是文章的线索,你赞同小阳的说法吗?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请将你的理解写下来。(3)、【精读·赏析】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4)、【研读·质疑】小阳质疑:顾成华的梦想是到发射一线去,然而通观全文,顾成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小说的题目为什么是“圆梦”呢?请你给小阳解答疑惑。 -
4、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5年1月20日,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上线全新推理模型DeepSeek-R1,迅速在全球AI领域引发轰动。该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精准理解复杂问题并给出高质量回答,还可辅助编程,有效提升代码生成效率;在数学解题方面也表现出色,可解答各类高等数学难题。DeepSeek-R1的训练仅耗费558万美元与2048个计算机芯片,用时两个月,成本远低于同类模型。上线10天,它便积累了足够流量,在全球AI产品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仅次于ChatGPT,其移动端产品于1月25日推出,5天内登上全球AI产品排行榜第14位,2月更是飙升至第2位。
(来源:中关村在线《中国AI应用崭露头角》)
【材料二】
对比项目
DeepSeek-R1
OpenAI-o1
训练成本
558万美元
约7800万美元-1亿美元
训练时长
2个月
半年以上
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评分
8.5
9
代码生成能力(解决复杂算法问题成功率)
80%
90%
数学解题准确率(高等数学难题)
82%
88%
全球AI产品排行榜排名(2025年1月底)
第2位
第1位
月活跃用户排名(2025年2月)
第2位
第1位
【材料三】
① DeepSeek-R1的出现,为AI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它采用创新的混合专家系统MoE架构,模拟人类大脑分布式处理机制,大幅提升推理效率与准确性,打破了传统大模型对巨额成本和海量算力的依赖,为后续AI技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②在产业应用上,其低门槛和高性价比使中小企业与个人开发者能更轻松地涉足 AI领域,加速了AI在各行业的普及。比如在医疗领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教育领域实现个性化学习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然而,随着 DeepSeek-R1的广泛应用,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国家以数据隐私、国家安全等理由对其进行调查、限制使用,如美国政府考虑多项措施限制DeepSeek,意大利要求其提供数据使用解释并使其在当地下架。未来,AI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与安全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AI技术在安全、合规的轨道上服务人类。
(来源:综合科技评论与报道整合)
(1)、下列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的一项是( )A、DeepSeek-R1模型训练成本低,仅耗费558万美元与2048个计算机芯片,训练时长为两个月。 B、材料二运用列图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清晰地展示了DeepSeek-R1与OpenAI-ol在多项关键能力指标上的优劣。 C、DeepSeek-R1移动端产品推出后发展迅猛,月活跃用户不断提升,2月的排名提升了2个位次。 D、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对DeepSeek-R1进行调查或限制使用,原因之一是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DeepSeek-R1采用创新的MoE架构是其实现高效、低成本训练的技术因素之一。 B、DeepSeek-R1的代码生成能力与数学解题准确率均超过OpenAI-ol,但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稍逊。 C、DeepSeek-R1的低门槛和高性价比特性,有助于推动AI技术在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中的普及。 D、材料三中加点词“部分”,在范围上起了限制作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3)、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通过哪些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科技发展? -
5、综合性学习;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小语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下列诗句,其中不含“自强不息”精神的一项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C、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学校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学生会邀请唐老师担任评委,下面是拟写的邀请函。
邀请函
唐老师:
为加深同学们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兹定于11月30日下午3:00在学校礼堂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特邀请您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期待您的到来。
校学生会
2023年11月28日
①邀请函有处格式错误,请你修改。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在“寻找自强不息人物”活动中,小文同学采访了学校“自强不息之星”小强同学。下面是采访过程的对话,请你补全。
小文:小强同学,祝贺你被评为“自强不息之星”!请问,你觉得A?
小强:学校评选“自强不息之星”,可以弘扬自强的时代精神,给同学们以教育和启迪。
小文: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认为作为中学生,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小强:B。
-
6、名句名篇默写;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何为君子之志?就像范仲淹的“①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心系朝堂;就像刘禹锡的“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贬谪中乐观向上的坚守;就像欧阳修的③“ ,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忘身山间四时,沉醉春夏之景;就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 ”(《行路难》)冲破万重阻力,扬起高帆远航;就像苏轼的“但愿人长久,⑤ 。”(《水调歌头》)打破时空阻隔,发出美好祝愿。
-
7、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的柳叶湖,水光潋滟,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似在诉说着过往。湖畔的亭台旁,立着一尊刘禹锡的雕像,他身着长袍,神情安然,仿佛仍在回味着与友人唱和的时光。遥想当年,刘禹锡虽历经坎坷,却始终心怀豁达,如《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①xiāo ____ ”所写,尽显君子的坦荡与豪情。如今,柳叶湖的美景依旧,漫步湖畔,我之所以常在此驻足,是因为能感受千年前这位君子的博学与风骨的原因——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坚守,恰如这湖水,历经岁月,沉淀出愈发②醇____厚的韵味,让人心生敬仰。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画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8、 作文
生活中,我们时常沐光而行。
百草园中生趣盎然的动植物们是落在儿时鲁迅生命里的光,给他带来无限的快乐:充满爱心与耐心的莎莉文老师是落在海伦·凯勒生命里的光,带她冲破迷雾,寻得光明……总有一缕阳光,曾经照亮过我们心中阴暗的角落;总有一缕阳光,曾经融化过我们心中的那份冰凉。
一个热切的眼神、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在我们跌倒时伸出的双手……阳光,正以她炽热的温度,温暖着我们的记忆。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难忘那一缕阳光》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表达真情实感。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9、 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小说集。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狗·猫·鼠》等篇目都出自《朝花夕拾》。
C. 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半夜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 《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无奈与厌烦。
E. 书中还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主题。
(2)、同学们在通读《朝花夕拾》后,为作品中的“他”和“她”申请了微信头像,置顶了星标朋友,设置了通讯录黑名单,并发布了朋友圈。下面两幅图是同学们为“回望来时路”置顶的星标朋友和设置的通讯录黑名单,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结合人物特征及相关情节,说说设置的理由。通讯录
星标朋友
范爱农
长妈妈
寿镜吾先生通讯录黑名单
衍太太
陈莲河 -
10、 文学作品阅读
青春里我与牙齿的斗争
李佳炜
①爸爸给我起的昵称叫“牙怪”,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②牙齿怪异当然不是天生的,小时候我的牙不仅不歪,还很漂亮。大人们见到我会夸:“哇,小姑娘长得真漂亮!”这时 , 我就会朝着他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露出雪山般洁白耀眼的牙齿,心里美滋滋的。小学一年级表演节目时,我永远站在第一排的“C位”。老师招手说:“看镜头,大家笑一个!”最后照片里最显眼的一定是我的小白牙。当然,这些都是曾经的曾经了。
③大概从三年级开始,我的牙齿异常活跃起来。记得我用舌头去舔一颗摇摇欲坠的牙齿时,触到了一个奇怪的小三角,用手一碰,硬硬的。我张大嘴巴去找妈妈,妈妈仔细一看:“哟,新牙都长出来了,得去医院把上面的牙拔掉。”我稀里糊涂地进了医院,当我的屁股一坐上牙医的椅子时,潜藏在血液里的恐惧猛然苏醒,我哭着闹着不肯拔牙。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我咬着棉花球抽泣着走出医院。这是我与牙齿的第一次斗争,毫无悬念地打了败仗。
④那以后,又有几颗牙出了事,我进牙科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当有牙齿松动的时候,我便每天至少要检查十几次,看看有没有讨人厌的小三角冒出头来。但是,我还是太天真了,就算提前长出来的牙齿被发现得再早,它还是会长歪,我的内心沮丧极了。
⑤换牙结束,我找出保存旧牙的袋子,悲哀地发现自行脱落的牙齿屈指可数,旧牙中十有八九都是人工拔掉的。而我口腔里的牙齿也已基本定型,歪七扭八,好像这二十几颗牙齿互相吵架了,都扭着头,互不理睬。而我也开始遭受来自牙齿的第二轮攻击。长“飘”了的大门牙导致我的嘴唇难以合拢,需要刻意控制才能把嘴巴抵起来。当我不受控制地嘴巴微张时,整个人就会显得傻里傻气,在公共场合尤其如此。每到这时爸爸总会送来善意地提醒,我乖乖闭上嘴,却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
⑥来自牙齿的不良影响甚至蔓延至我的校园生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上课地理老师介绍自己记住同学们的方式,讲了一个笑话,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老师又接了下一句:“有的同学我是靠外貌特征记住的,比如他的牙齿豁了个口子。”大家又是一阵爆笑,我却赶紧闭上了嘴巴,笑容凝固。或许老师说的不是我,但我的上排牙齿里有一颗歪得看上去真的像豁了个口子。窗外的小鸟发出阵阵聒噪的啼鸣,风吹过树梢,树枝正在左摇右摇,它们似乎也在嘲笑我,甚至笑得前仰后合。慢慢地,耳边声音渐渐消失,我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难过地垂下了头……
⑦于是,那年夏天,妈妈带我去上海检查牙齿,那是我度过的最恐怖的一个夏天。头发花白的老牙医带着一群年轻实习生在看牙,我熟练地躺下,眯着眼看明亮的无影灯,大张着嘴。没承想听到一声惊呼:“哦哟,你这个牙齿老复杂!”一群实习生立刻围过来观摩。老牙医扒拉着我的嘴,和妈妈解释:“你看一看,这个是融合型多生牙,这么复杂的我也是第一次见。”了解情况后,我被迫接受了现实:我的门牙下面不仅多长了一颗畸形的牙齿,这颗牙还与门牙和另外一颗长歪了的牙齿交错生长,没有办法拔除,只能动手术锯掉。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可悲极了,好像被关在动物园里的动物。这次看牙经历化作噩梦,缠绕了我好几夜。
⑧动手术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原因是术后需要每个月去一趟医院,但我已经到了要抓学业的关键时刻,腾不出时间每月跑去上海,只好等到上大学后再处理。说来也怪,这次风波之后,我开始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这一嘴歪七扭八的牙齿,就好像历尽人间磨难的老者最后选择隐居山林一般。有的时候,我甚至会对着镜子咧嘴一笑,嗯,牙齿不齐,但至少笑容很灿烂。
⑨现在的我不会再因为牙齿的不整齐而自卑,彻底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人。我发现,当我用笑容感染别人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说我的牙齿不好看。我与牙齿的斗争也在岁月中渐渐平息了,我学会了和它和平共处,我的自信乐观也是它教给我的。虽然它曾在我的青春无数次掀起万丈狂澜,但我还是学会了接受它,这就是成长。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补全下表。时间
情节
我的表现或心理
小时候
牙齿洁白整齐,大人们夸我长得漂亮。
①
②
牙齿开始长歪,多次进出牙科医院,最终败下阵来。
内心沮丧极了
换牙结束
牙齿基本定型,门牙长飘,父亲提醒我随时闭上嘴巴。
③
④
牙齿成为老师记住学生姓名的外貌特征,我对号入座。
难过地垂下了头
那年夏天
牙齿结构复杂,畸形牙与门牙交错生长,需要动手术锯掉
感觉自己可悲极了
(2)、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青春里我与牙齿的斗争”设置悬念,题目新颖,吸引读者。 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我”和牙齿之间的多次较量,也记录了“我”的成长过程。 C、文章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用小鸟的啼鸣、树枝的摆动衬托“我”难过的心理。 D、爸爸、老师、医生都是“我”与牙齿斗争过程中的帮凶,故意说穿“我”的缺点,让“我”更加伤心。(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我就会朝着他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露出雪山般洁白耀眼的牙齿,心里美滋滋的。
(4)、文章结尾说“这就是成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成长的具体表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读了这篇文章,你在成长方面获得哪些启示?(至少谈两点) -
11、 文言文阅读
小语在学习《世说新语》时读到了《何氏之庐》的故事,请你和小语一起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何氏之庐
何晏①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②知之,即遣还外。
(出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何晏:人名。何晏的父亲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②魏武:曹操。
(1)、甲乙两文中有些字词小语不理解,请结合所学的方法帮他解释。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字典查阅
骤:①马奔驰。②快速,急速。③屡次,多次。
①俄而雪骤:(写序号)
成语推断
因势利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语境推断
联系这个字的前后文,结合语境推断它的意思。
③人问其故:
课内迁移
知之为知之
④魏武知之:
(2)、小语在翻译文章时遇到了问题,请你帮忙翻译。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3)、小语发现甲文的兄女(谢道韫)和乙文何晏有共同点,他们都很 , 分别表现:。 -
12、 诗歌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通过实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大雁、江潮、瘴气、梅花等景象,旨在写“愁”贬谪之伤,情致凄婉,愁绪满怀。 B、“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诗歌中“殊未已”“复归来”“望乡处”等词语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C、前两联用“南飞雁”和诗人形成对比。“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 D、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尾联借此典故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2)、请说说颈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描述。 -
13、 新学校,新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文学社决定于本周五下午4点在七年级8班教室内组织召开“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1)、设计活动:请你紧扣本次综合性学习帮他们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
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2)、你的同学小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或格言、诗句) -
14、 文学社举办了“明月照我还”主题诗歌朗诵活动,请你运用所学,完成朗诵的准备任务。
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
学习任务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同学们打算在朗诵左侧方框内的诗句时插入两句古诗词来烘托氛围,你认为最相呼应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A、A B、B C、C D、D -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
16、 下面是文学社对中秋“超级月亮”的介绍,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超级月亮”一词由美国占星家理查德·诺艾尔创造。②“超级月亮”是指在近地点附近的满月,月球距离地球近,所以看上去比平时大一些。③与一般满月相比,“超级月亮”看起来大7%。④“超级月亮”每年出现大约3~4次左右,并不罕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17、 文学社准备制作诗画书签,请你根据画面和寓意匹配诗句。
画面
寓意
诗句
海上日月星辰
宏伟志向与宽广胸襟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海边日出
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中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月下遥望
关怀、劝慰、思念友人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秋日夕阳
游子思乡之情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8、 下面是小泽为活动写的宣传文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中秋,大家都期待着欣赏朗润的“超级月亮”。月光皎洁,人们精神抖擞 , 呼朋引伴地外出赏月:江风宛转,与家人漫步在湘江边,令人安适;夜色静谧 , 莅临岳麓山顶远望,长沙城一派灯火烂漫。
A、“朗润”的“朗”读“lǎng”,“静谧”的“谧”读“mì”,“抖擞”的“擞”读“sǒu”。 B、“安适”“烂漫”均书写有误。 C、“呼朋引伴”“宛转”“莅临”在文段中的使用,都没有规范使用。 D、文段语言优美,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 -
19、《现代汉语词典》对“值得”的解释是:①价钱相当;合算。②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
一年四季,早出晚归的日子里,接受学习生活的磨炼,我们收获了成长,值得。
弹琴绘画,打球健身的日子里,倾情投入辛苦地训练,我们陶冶了性情,值得。
主动上前,费尽心力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的日子里,我们体验到快乐,值得。
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值得”的回忆的日子。
……
请你以“值得回忆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500字以上②不抄袭、不套作,不透露个人信息。
【提示】①写清楚。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有感情。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说清楚为什么值得,最好能给人以启迪。③有细节。适当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丰满,或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
2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两虎诤①人而斗者,管庄子②将刺之,管与③止之曰:“虎者,戾虫④;人者,甘饵⑤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①诤:同“争”,争夺。②管庄子:人名。③管与:人名。④戾虫:凶残的野兽。⑤甘饵:动物的美食。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庄子将刺之 将:将要 B、管与止之曰 止:阻止 C、子待伤虎而刺之 子:儿子 D、子待伤虎而刺之 之:代指老虎(2)、对文中划线句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B、没有刺杀一只老虎的力气,却有刺杀两只老虎的名气。 C、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可以说刺死了两只老虎。 D、没有刺杀一只老虎的力气,却想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名气。(3)、本文中管与建议管庄子“子待伤虎而刺之”,这也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