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暑假期间,凌非同学和妈妈到杭州西湖旅游。她们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柳浪闻莺——雷峰塔——花港观鱼——小瀛洲——____

    第二天:曲院风荷——岳王庙——西泠印社——孤山——____

    (1)、从上面的行程安排中,我们知道凌菲和妈妈在游完“雷峰塔”后,下一个要去的景点是。第二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
    (2)、西湖有十景,请将行程安排中缺少的景点补全。
    (3)、岳王庙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让游客深深怀念精忠报国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西湖的对联?请写一副:
    (4)、在西湖边,凌菲看到了这样的简介,

    白堤:东起“断桥残雪”,西至“平湖秋月”、唐代称白沙堤、沙堤、宋、明称孤山路、十锦堂。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钱塘门外修筑堤岸,留下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苏堤:旧称苏公堤,长2797米。北宋苏轼任杭州知府组织民工疏泼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从简介中得知,“白堤”与诗人有关,“苏堤”与诗人有关。修筑苏堤是为了。游览苏堤,不由让人想起苏轼写西湖的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

  • 2、阅读新闻,完成练习。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北京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故宫博物院2019年接待游客数量首次突破1900万,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2009年,故宫博物院年度接待游客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之后参观人数逐年攀升。2012年突破1500万,2016年突破1600万,2019年首次突破1900万,故宫博物院不断刷新年度参观人数纪录。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根据《故宫博物院》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中心 B、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故宫有一千年的历史了 D、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至2019年,到故宫博物院参观的人数呈趋势,这说明
  • 3、语文与生活。

    (1)、天文馆一层有个展馆和个剧场。
    (2)、从平面示意图上看,宇宙剧场在服务台的边。
    (3)、如果你参观累了,可以到休息,还能到看看有什么商品。
  • 4、句子练习。
    (1)、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生物的进化演变,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市里的自然博物馆。在那个巨大的霸王龙标本前,同学们纷纷驻足凝视。乔乔紧紧地贴着玻璃,;木木;旁边的小语呢,。(补全描写同学们入迷的样子)
    (2)、走在大街上,你的好朋友小明把香蕉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请你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对他进行劝说。
    (3)、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留下;风从秋走过,留下;雪从冬走过,留下……(续写句子)
    (4)、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中可能存在生命。(概括句意,不超过20个字)
  • 5、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下列对阅读方法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浏览   ②寻找中心句   ③提取关键信息   ④查找资料

    ⑴为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进行阅读。

    ⑵对文章中的某个信息有疑问时,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寻求解答。

    ⑶想要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可以从相关材料中____。

    ⑷想要抓住某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____的方法。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划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7、下列对句子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泰山可谓雄伟壮观,相比之下,峄山就没有如此之气势了。(作比较) B、鳕鱼一次产卵达百万粒,真正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列数字) C、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浮在碧水之上。(打比方) D、雨季涨水时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举例子)
  •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华数学考试得了满分,爸爸看着成绩单心满意足地点着头 B、邻居家未满周岁的小孩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 C、弟弟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 , 真不谦虚 D、建立了赫赫伟绩 , 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 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出心:裁剪 B、技高一: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C、弄巧成:笨 D、赫有名:显耀、盛大
  • 10、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空气gān zào , 空中弥漫着花粉,如果你的皮肤上出现了红色的小bān diǎn , 或是很痒的小gě da , 可能是皮肤过敏了,要shì dàng地减少室外活动。
    (2)、这件微diāo作品,不过火柴盒大小,然十几个人物姿态各异,或蹲或pǎ , 或拍手duò jiǎo , 或手持bīng gùn , 或jǔ sàng懊恼,或tuí rán至极,不一而足。
  • 11、习作。
    种花,可以颐养身心,达到忘我的境界;旅行,可以愉悦心情,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些都可以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它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请你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
  • 12、阅读(二)

    ____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苗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苗。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茵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 , 还有10%的潜力可挖据。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柴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苗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绍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苗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有机酸等,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收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屯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下列适合作为短文标题的一项是(   )。
    A、细菌发电 B、细菌的用途 C、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 D、可爱的细菌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这样”指的是

    ②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的优点

    (3)、短文第②段中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4)、短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5)、下列对短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对细菌发电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液就可以了
  • 13、阅读(一)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语段一】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婚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语段二】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一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苗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语段三】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5%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的磁场非常弱,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可以直接轰击火星表面。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1)、如果你想探究“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个问题,就要重点阅读语段

    如果你想探究“天体有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个问题,就要重点阅读语段

    (2)、天体有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从选文中提取信息简要概括。

    (3)、语段二开头的两个问句起的作用。
    (4)、语段三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5)、关注两段二中的加点词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阅读经典书目,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二是;三是

  • 14、语文与生活。

    学了《竹节人》一文后,亮亮在网上查找到一则访谈作者范锡林的资料。联系课文及下面的访谈资料,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范锡林:我童年的那个时代,家里能有钱给孩子买玩具的很少,我们的玩具大都只能自己动手做。竹节人做法简单,一般人都可以做。做竹节人是一件乐事,斗竹节人更是乐趣无穷除了竹节人,我们还用钢丝做皮筋枪,用竹筒做喷水枪,用纸折驳壳枪等。这确实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我的想象力。这一段童年生活,对于我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非常宝贵。(有删改)

    A、“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每个招式后都用上“!”,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竹节人打斗得非常激烈 B、大家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使竹节人显得更加神气威武 C、那个时代的玩具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童年时代生活条件的简陋,感叹现在儿童生活的幸福 D、竹节人是作者玩过的玩具之一,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是他儿时的美好记忆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春日》中,“”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观赏春景的地点及获得的初步印象,“”两句诗抒写了寻芳所得。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我们学过他的《观书有感》,其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2)、《宇宙生命之谜》从讲起,引出了“”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科学家们展开了艰难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本文展现了科学家的精神。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2)、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现代化皇家宫殿。(修改病句)
    (3)、破课桌,俨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 俨然

  • 17、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大量的全景镜头,尽可能地展现文物修复的场景,让观众____。除此之外,该片还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展现文物修复师们用区心努力修复文物时的画面。

    A、欣赏故宫的景色 B、了解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 C、知道故宫的历史 D、切身感受文物“重生”的现场氛围
  •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B、阅读《竹节人》一文,如果要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则要关注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C、如果你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故宫博物院》中的材料二和材料三. D、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19、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冰消雪融,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进植物____、____,肥沃的土壤____出种类繁多的作物。

    A、成熟  发育  滋养 B、发育  滋润  成熟 C、发育  成熟  滋润 D、发育  成熟  滋养
  • 20、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火星上非常干燥,____它的大气中有水汽,____含量极少;____火星的磁场非常弱,____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可以直接轰击火星表面。

    A、虽然  但  因为  所以 B、即使  也  不但  而且 C、虽然  但  不但  而且 D、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