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重点词语解释。
    (1)、结庐在人境 
    (2)、悠然见南山
    (3)、烽火连三月
    (4)、家书万金
    (5)、浑欲不 
  •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不胜

  • 3、理解性默写。
    (1)、晏殊的《浣溪沙》中表达作者对光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又有对旧识重来的欣喜的词句是。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2)、欧阳修的《采桑子》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
    (3)、朱敦儒的《相见欢》中象征南宋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词人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句子是
    (4)、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句子是。写主人公为急寻归路,划船之声惊飞夜栖水鸟的句子是        。
  • 4、如梦令  李清照
    (1)、赏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5、相见欢  朱敦儒
    (1)、“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2)、下列对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试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 6、采桑子  欧阳修
    (1)、这首词的词眼是这一短语。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图景。
    (3)、赏析“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
  • 7、浣溪沙   晏殊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等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8、小组同学搜集了报道卢宅的信息,动手编了一则消息,主题是“卢宅灯彩:繁光缛彩映画堂”。

    ①此大堂灯全称“宝盖索络联三聚七彩穗羊角灯”,整体呈六角形,高4.05米,直径2.1米,重127.5公斤,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成,比《红楼梦》中荣国府的“联三聚五”大堂灯更胜一筹。

    ②癸卯春节,卢宅肃雍堂内,灯火辉煌,琉璃满堂——时隔3年,卢宅的大堂灯盛装复出,宝盖亭亭、彩穗飘飘的大堂灯气度雍容,吸引了数万人围观。

    ③1999年,此大堂灯被列入吉尼斯纪录。

    ④一同张挂的,还有160多盏各种材料与形制的彩灯,让人窥见了卢宅肃雍堂灯彩的一斑。

    ⑤“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正是卢宅灯彩的生动写照。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消息结构的语序是(   )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①②③④
  • 9、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昆曲最初的名字是“水磨腔”,可见,也是水的产物。水,有时是可以变为阳春白雪的。

    ①苏州人讲话是柔婉的,仿佛掺了蜜糖的糯米圆子,又如评弹和昆曲,听了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②那一条条河港水巷如丝带般飘逸着,水就在那里温柔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③苏州,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滋润着的

    ④渐渐地,这水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去了,苏州人待人接物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水的作用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 10、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技改变工作。从“朝九晚五”到远程办公,____;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生产,____。科技改变生活。从线下购物到网购狂欢,____;从传统家居到智能家居,____。

    ①科技让购物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②科技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③科技让生活更加舒适惬意        ④科技让工作地点更加灵活自由

    A、②④①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 11、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写句子,表达要有哲理,句式不限。

    示例:路——走直路,你避开了风雨,也错过了风景。

    备选事物:伞窗  墨镜

  • 12、为引导同学们践行绿色节能的生活理念,校团委面向全校学生发布“招募令”。请你观察下面句子的特点,再设计两个招募内容写在横线上。

    招募:在生活中节水节电节纸张,惜粮节能减排放的“节约小卫士”;能用心呵护每一片绿叶,让地球远离污染,重现碧水蓝天的“环保全能王”;

  • 13、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与之构成排比句。

    山水间有语文的图画。学语文,就要读灿烂且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又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与典雅的中国词。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

  • 14、【创新非遗打开方式】保护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从非遗名录里走出来,在人们的奇思妙想下,焕发新的活力。请你借助材料,结合生活经验,为你所熟知的一项非遗文化设计一种合适的“打开方式”,简要阐述做法及意义。

    打开非遗 浙江实践

    方式

    实例

    意义

    非遗+研学

    桐乡姑嫂饼制作

    姑嫂饼与研学结合,使研学不止是旅行体验,更能让人亲身参与它的制作,真切感知到它背后的人文底蕴和教育意义,从而乐意学习姑嫂饼的制作技艺,让它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①

  • 15、【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需要大家一起保护。小语收集资料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原因调查统计图”,请你根据图片内容,提出三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化建议。
  • 16、【介绍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小组要求同学们对家乡非遗文化进行探索,并介绍给班级同学。小语同学整理了“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相关资料,请你结合资料内容,帮他写一段介绍词。(120字左右)

    名称: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属地区:绍兴市

    所属级别: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级□

    绍兴是黄酒文化的发源地,绍兴酿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南北朝时,黄酒就颇负盛名,已被列为贡品,“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酒一般从农历七月开始,到次年立春结束,酿造流程包括十余道工序,发酵期长达八十多天,最终形成澄黄清亮、醇厚甘甜、馥郁芬芳的黄酒。绍兴黄酒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但不能自身合成的八种氨基酸,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

  • 17、【活动三:访“诚信”之人】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准备采访下面的诚信模范,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江苏省扬州市张明同学,在放学骑车回家路上,不慎撞坏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他没有逃走,而是在原处等了约半个小时。后来给车主留下一张纸条,这才骑车离去。不久后,车主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道:

    “尊敬的苏××(车牌号)车主:我是××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有一道划痕及左后视镜损坏,我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烦请您方便时与我联系,联系方式:×××。对不起!”

    车主看到纸条后深受感动,联系到这位同学,表示不需要赔偿。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我们的下一代若都如此,社会必有希望!”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

    【采访对象】张明

    【采访问题】

  • 18、【活动二:报“诚信”之事】请你阅读下面的新闻,并为其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

    8月28日至29日,以“弘扬时代精神,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成都举行。各界嘉宾齐聚蓉城,交流网络文明共建经验,发表网络治理专业意见,推动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为社会秩序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诚信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网民诚信认知提升,网络诚信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守法尊德、守信互信成为社会共识。

  • 19、小语建议以下边这幅漫画作为活动的宣传海报,请你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的构成和意义,字数在100字左右。(提示:下部隐藏着“诚信”二字。)
  • 20、【活动一:探“诚信”之义】小语所在的小组要搜集“诚信名言录”,请从以下名言中删去与诚信无关的一项,并说明原因。
    A.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C.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D.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删去名言的选项是 , 原因是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