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诗文阅读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四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手法,展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边塞战场的艰苦环境。 C、四句诗节奏紧凑,既写出木兰征战的豪迈,也暗示了战争的漫长与残酷。 D、这四句诗主要表现木兰对故乡的思念,为后文辞官还乡埋下情感伏笔。(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几还故乡”这两句话,分别体现了木兰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
2、现代文阅读Ⅱ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A】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B】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⑨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
⑩“还不到半年。”
⑪“家乡的日子怎么样?”
⑫“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 一脸自豪。
⑬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⑭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⑮我满口应承照办,然而过后事一多,所诺之事竟彻底忘了。
⑯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⑰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有删改)
(1)、梳理文中人物与女人交往的事件,完成下图。人物
交往事件
对女人的态度
胖女人
①
②
“我”
免收“我”的存车费
感激
坚持不收“我”存车费,帮我推车
摄影师
③
感动
通过以上梳理,小语发现:这是一个④的女人。
(2)、文中反复出现“一笑,很不好意思”,内容几乎相同,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①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②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3)、小文对第11题表格中“我”对女人的态度仅用“感激”一词产生质疑。结合文中A、B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4)、结尾处为什么说“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谈谈你的看法。 -
3、现代文阅读Ⅰ
鲁迅有一句名言: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世上鲜有超级英雄,普通人亦能发光。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关注并继承“萤火”精神,让自身发光发热。
【材料一】
2023年3月,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在陆鸿的带领下,相册工厂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选自百度)
【材料二】
①30岁的胡雷是宁夏中卫人,自小父亲离世母亲改嫁,患小儿麻痹症,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从2008年开始做公益,据他统计,至今已捐出100多万钱物。
②2023年12 月,胡雷因一则视频走红。视频中被资助的女孩看见资助人胡雷之后泪崩的场景,令无数网友感动。胡雷回应称: “我去(资助过的)学校看看,看看学生吃饭、学习、教学怎么样。那个姑娘看到了就一直跟着我,她说叔叔希望你永远平安,说着说着就哭了。 ”
③视频发出后,网友感动不已。很多人好奇胡雷哪里来这么多钱?胡雷称,帮助别人的钱来自几个方面: (卖)工艺品、塑料瓶,还有国家的补助、低保和好心人给他的资助。他说自己的生活费一年一万块钱就够了,有时还花不到一万。
④为什么会去做公益呢?胡雷称他爷爷就喜欢帮助别人,经常帮助流浪的人。真正开始做公益是2008年,起因是看到一个流浪汉大叔就流泪了,想到爷爷奶奶不在之后,自己会不会还不如这个大叔。然后就开始帮助这个大叔和其他流浪汉,随后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见不得别人比我苦”。
⑤做公益多年,当被问到帮助最多的是哪一类人,他称帮助留守儿童最多, “农民为了打工几年不回家,孩子就没有关爱了,慢慢的思想就不太好了,不能让他们心灵倒了。我不懂资助是什么,就是拉他们一把。”
⑥回想起自己的经历,胡雷感念自己被很多好心人帮助。他说当地人经常帮助我,没有那些好心哥哥姐姐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大家帮助我,让我学会了善良;不好的人欺负我,让我学会了坚强。
(选自2024年1月九派新闻,有删减)
(1)、下列对陆鸿和胡雷的共同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都身有残疾,经历过生活的苦难。 B、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C、他们都积极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他们都是因为获得了 “感动中国” 的荣誉而被大众熟知。(2)、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梳理回答。(3)、胡雷拾荒16年,慈善捐款累计超过100万,被《人民日报》点赞。当地政府欲向胡雷授予“慈善达人”的奖章,请你参考示例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100字)示例: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颁奖词】)
-
4、某中学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其中一个任务。
【写推荐语】小丽想制作一本家乡美食集,请你帮她仿照下面示例写一则家乡美食的推荐语。
美食:烧鸭粉
推荐语:烧鸭粉精选农家土鸭,优质稻米,经传统秘方精心烹制而成。粉,柔韧弹牙;鸭,皮脆肉香;汤,醇厚回甘。风味小吃,香飘四方。
美食:
推荐语:
-
5、诗歌充满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思,某同学对古诗进行了收集,请你完成填空。
古诗文如一道光,引领着我们成长。 自然万物一经诗人的笔墨,便有了情思。王维《竹里馆》里独坐竹林,独具雅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神往,“ , ”。韩愈《晚春》中草木有情尽显才思 “ , 惟解漫天作雪飞”。文人的笔是有感情的,岑参《逢入京使》中,东望故园,泪雨滂沱,表达了对故园的情思“ , ”。李白在 《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闻笛,也表达了无尽的乡思,“此夜曲中闻折柳,”。
-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仰望历史的星空,从古至今,我们不但看到了“优秀学者”闻一多,深①xiāo灯火,锲(A. qiè B. qì)而不舍 , 潜心贯注凝硕果 , 但是看到了“可爱战士”志愿军 , 坚②rèn刚强,淳朴谦逊,勇赴疆场抛头颅、洒热血。中华崛起之时,我们看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勋惠泽人世间……
当我们俯首细察人间微光,会发现平凡处亦有星辉跃动。阿长笨③zhuō却滚烫的关怀,融化鲁迅心中冰封的童年;《台阶》里父亲佝偻的脊背,承载(A. zǎi B.zài)着中国农民最朴素的尊严。这些“小人物”不经意间迸发的善良本真,恰似暗夜里的流萤,用微弱却温暖的光亮,教会我们触摸生活的质地。生而平凡, 不甘平凡; 点点萤火, 汇成星河! , 。
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与伟大,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1)、根据拼音写出对应汉字。①深xiāo
②坚rèn
③笨zhuō(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锲而不舍(A. qiè B. qì) 承载(A. zǎi B. zài)
(3)、文中画线句是病句,请修改过来并抄写在横线上。(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而平凡,不甘平凡;点点萤火,汇成星河!____,____。
A、微光虽渺万丈成炬 B、平凡渺小 伟大崇高 C、萤火闪烁 星河璀璨 D、人生平凡 价值非凡(5)、根据上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为下面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闻一多潜心钻研凝硕果
下联:A、志愿军勇赴疆场洒热血 B、阿长送《山海经》暖人心 C、邓稼先鞠躬尽瘁泽人间 D、父亲修台阶承载尊严梦 -
7、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有这样一种美好,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让我们感觉美不胜收;有请这样一种美好,建筑、雕塑、绘画、表演,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有这样一种美好,得体的行为、美好的心灵、和谐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有这样一种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文题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
请以“心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8、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他缓慢而坚定地拿起笔,开始了艰难的创作。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行行字迹逐渐填满了空白的稿纸。病痛的折磨并没有让他停下,每写一个字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可他咬着牙,用那颤抖却执着的手继续书写着。终于,这部凝聚着他心血的作品完成了。当邮差将包裹带走的那一刻,他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日夜盼望着回音。
(1)、下列选项中关于作品主人公(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苦难的童年。十二岁那年,他被赶出了学校,在母亲的安排下去车站食堂干活,负责做一些粗活脏活。后来,哥哥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 B、初识革命者。他哥哥的朋友朱赫来住在他家,教会了他打拳,还时常给他讲一些革命道理。他偷了德国中尉的手枪,把它藏在老砖窑里。 C、第一段恋情。在池塘边钓鱼,他巧遇了富家小姐达雅,两人建立了友谊。后来达雅带他参观自己家的藏书室,在交谈中,互相产生了好感。 D、战场上搏杀。他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察员。在战争中,他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战斗时,被炸弹炸成重伤。(2)、 结合选段及原著内容,分析“他”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并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
9、语言运用
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积淀,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八年级(5)班决定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2)、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再设计两项活动。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二:活动三:诗中有画绘古诗
活动四:(3)、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经典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未来我们把数据存在哪里?
①怎样把记录的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
②苏美尔人在黏土板上存储信息,法老在石柱上刻象形文字记述自己的故事,黏土和石头可以保存记录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此后出现的羊皮纸和纸张,在精心保管的情况下,可以保存一百多年。电影胶片、照片在气候条件控制良好的环境中也能大约保存100年。
③在数字化存储数据的时代,数据、文档或记录时长却十分有限。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大约10年。即便“寿命”可达50年的光盘,一旦写入数据,其保存寿命就会降到5年左右。
④不过,所幸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就在2016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这一时间和宇宙的历史相仿,是地球年龄的近3倍)。
⑤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 , 五维光碟能使用位于玻璃碟片内的微型物理结构,即用“纳米格栅”保存信息,而通过读取折射的激光能够呈现5种数据状态,这也是这种技术名称的来源。利用激光技术,设备可以知道纳米格栅的方向、激光折射的强度以及用X、Y、Z轴表示的空间中的位置。蓝光光碟可以保存128GB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据量是蓝光光碟的3000倍,即360TB。
⑥由于玻璃是一种坚固的材料,只有很高的温度才能导致玻璃熔化或变形,而玻璃又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五维光碟能确保数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保存,不会丢失。
⑦不过,又如何保证过去存储下来的信息能被将来的人解读呢?1963年,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录音磁带,彼时,一盘90分钟的录音带能存线700KB到1M大小的数据。1971年,1BM推出8英寸容量为81KB的磁盘。1980年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出了数字光盘。在今天,除非专门购买一个读取设备,否则最常见的电脑也无法读取上述储存设备的信息。这不仅涉及硬件的问题,还有不断更新的操作系统和那些被淘汰了的配套软件。“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我们创造的旧的文件格式不能用最新软件来阅读,因为不能总是保证新软件能与过去匹配。长久下去的情况是,即便我们汇集了大量数字内容,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随着硬件和软件过时,未来的人可能难以找到有关21世纪的任何记录。
⑧因此,可以设想一下,1000年以后的人类,面对我们今天使用的U盘或移动硬盘可能就像人们初次发现甲骨文一样。
⑨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可能就是保存所有的软件和硬件,使它们永不过时,就好像博物馆一样。但这个博物馆是数字形式的,放在云端的服务器上,对内容、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一起做一个快照,并对其所运行的机器进行描述,然后进行长期保存。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快照还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环境,从一个云端移到另一个云端。
⑩这看上去很复杂,不过,未来拥有无限可能。也许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我们就能利用一片类似五维光碟的简单玻璃记录并保存文化、语言等信息。这将提供给未来的文明,或是其他可能出现的一切。
(节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本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苏美尔人在黏土板上存储信息,黏土板能保存记录的时间比石柱长。 B、目前广泛应用的硬盘保存数据的时间比光盘长。 C、“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具有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D、解决未来存储信息难以被解读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将硬件和软件分别保存,使其永不过时。(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再到未来的数据存储方式的发展历程。 B、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列举苏美尔人在黏土板上存储信息等,具体说明了不同时期的数据存储方式。 C、文章的说明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别介绍不同存储技术,结尾展望未来。 D、本文的主题是探讨数据存储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展现了人类在数据存储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3)、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别阐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在本文中的体现,并分析这两种语言风格对说明数据存储技术发展的作用。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幽幽七里香
丁立梅
ㅤㅤ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ㅤㅤ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ㅤㅤ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ㅤㅤ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ㅤㅤ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便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ㅤㅤ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ㅤㅤ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ㅤㅤ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溪水边的荇菜,茂盛如野地里的卷耳,茁壮如山谷间的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ㅤㅤ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ㅤㅤ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上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1)、下表是串起读书经历的线索,按顺序将文章故事情节和作者心理体验填到对应的横线。情节
心理
阅读书籍
如饥似渴
抄写《诗经》
②
①
惊喜诧异
珍藏礼物
③
(2)、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品析第⑧、⑩段画横线的句子。①我蓬勃如溪水边的荇菜,茂盛如野地里的卷耳,茁壮如山谷间的蔓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②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从描写作用的角度品析)
(3)、本文采用“开放式结尾”,没有交待是谁送“我”的礼物,读完这篇文章后,大多数人认定是文中的“图书管理员”。请你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说说是他的理由。(4)、读书使人成长。文章结尾,“我”通过读书获得了宝贵的人生体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对结尾⑪段划线句的理解。(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七里香在文中的作用。 -
12、诗句默写(1)、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4)、表达作者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安慰和鼓励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6)、 《北冥有鱼》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 。
-
13、古诗赏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青山”“白水”动静相衬,勾勒出城外明朗秀丽的送别场景。 B、“孤蓬”喻友人漂泊的命运,暗含诗人对其远行的担忧与牵挂。 C、“浮云”“落日”以自然意象隐喻情感,虚实相生,意境悠远。 D、尾联“挥手”细节与“班马鸣”呼应,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悲戚之情。(2)、请从修辞和情感角度,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 -
14、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刘开《问说》)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 B、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 C、非问无以广识(广:广阔 ) D、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舍弃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至道 日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不知其善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非问无以广识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D、相辅而行者也 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文先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兑命》的话加以佐证。 B、乙文论述了“问”与“学”的关系,强调了“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C、甲文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启示我们学习要善于提问。(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
15、阅读
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
①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会有这样的困惑: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的人能在书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独到的见解,而有的人却只能囫囵吞枣,读过之后没有任何收获?道理很简单,这是平常在读书时不注意用心思考问题所造成的。
②在日常阅读时注意思考,这是前人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说过:“天才不过是不断地思考。”我国唐代的文学家韩愈说得更明白:“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都强调了成功者对于思考的依赖关系。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读书时就很注意思考问题。他认为,只有善于并认真思考,才能把前人的学问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日常写作时,抱定写“古人之所未及就”。顾炎武能够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与他在平常的读书中勤于并善于思考问题是分不开的。
③所谓思考,指的不仅是把前人的知识装在自己脑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刍怀疑,凡事必问一个“为什么”。新的见解和创造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当然不是指怀疑一切,而是要在怀疑的过程中,区别真理与谬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出必要的思考题,迫使自己开动脑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怀疑并最后推翻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因而奠定了他在物理学方面后来居上的权威地位。除了不迷信以外,就是由于他善于质疑,对人们信奉了1800多年的信条问了一个“为什么”。一个懒于动脑、不善于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因而也就无法发现问题。
④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要让自己在读书时善于思考、善于琢磨才对,如果这样,你也会成为一个天才!
(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A、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 B、在日常阅读时注意思考,这是前人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 C、所谓思考,指的不仅是把前人的知识装在自己脑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刍怀疑。 D、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要善于思考。(2)、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莫泊桑和韩愈的话,是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思考对成功的重要性。 B、第②段举顾炎武读书善于思考成为大学者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直接证明了 “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 这一中心论点。 C、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如将平常读书不思考和读书注意思考的人进行对比,突出思考的作用。 D、第③段以伽利略为例,是道理论证,论证了怀疑对新见解和创造的重要意义。(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通过对比不同人读书的情况,直接引出了中心论点。 B、文中提到的 “怀疑一切” 是作者所倡导的思考方式,旨在打破常规思维。 C、第③段主要论述了怀疑是思考的重要环节,以及如何通过怀疑来区别真理与谬误。 D、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善于思考,就一定能成为天才。 -
1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1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我们懂得格物致知的道理后,我们便不会成为守株待兔的人。 B、雷公山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景色极美,真谓是巧夺天工之作。 C、进入初中,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他先是迟到,后是逃学,最终他的学习生涯戛然而止。 D、教室里总是垃圾遍地,桌子东倒西歪,让大家叹为观止。
-
1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跃 褪色 人情事故 世外桃源 B、枯燥 斡旋 消声匿迹 天衣无缝 C、缄默 晦暗 相辅相成 自圆其说 D、羁绊 迁徙 不修边幅 振耳欲聋
-
19、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连翘(qiáo) 行辈(háng) 戛然而止(gá) B、蓦然(mù) 两栖(qī) 狩猎(shòu) 挑拨离间(jiàn) C、卑鄙(bǐ) 拙劣(zhuō) 瞭望(liào) 强词夺理(qiǎng) D、襁褓(qiáng) 棱角(léng) 褶皱(zhě) 怒不可遏(è)
-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舞台,让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故事。在这样的舞台上, 我们不可能永远是主角,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做好自己,演绎出配角的精彩。请以“配角 亦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600-800;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