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文言文阅读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兽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回:“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跳,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视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闻天子之诏
A、已而之细柳军 B、皆布衣之士也 C、称善者久之 D、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2)、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对周亚夫言行的正面描写较少,只“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处却如画龙点睛,使周亚夫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B、【乙】文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一句,掷地有声,表现出唐雎鲜明的个性。 C、【甲】【乙】两文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汉文帝与秦王,目的是与周亚夫和唐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周亚夫和唐雎的“大丈夫”形象。 D、【甲】【乙】两文都能从多角度刻画和丰富人物形象,展现周亚夫和唐雎为国担当的英雄风采,场面描写有声有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古代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时,常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使人物鲜活生动。【甲】文的作者在写细柳营前,写霸上及棘门军的情形,目的是采用①手法来烘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乙】文则通过唐雎与秦王的②描写,渲染了唐雎正气凛然的英雄形象。(5)、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周亚夫和唐雎在各自面对权威或强敌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并探讨这些品质对于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的重要性。 -
2、古代诗歌阅读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句中“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指作者的月弯眉,表达了词人不屑作为女儿身。 C、“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黄花指菊花,面对着这明净的秋景,作者却没有好心情,乐景反而增悲哀。 D、下片抒情,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2)、在词的结尾"青衫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根据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写出你的理解。 -
3、现代文阅读Ⅱ
佛子岭的曙光
靳以
①“同志们,现在是三点整,三点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②水库工地广播站开始播音,这正是破晓之前的凌晨。在这里,和祖国各地的工厂、矿山和大建设工地一样,成千的工人通夜在佛子岭大坝的工地上紧张地操作着。他们每个人都记得:一定要跑在洪水的前面,不顾烈日的酷热,风雪的严寒,他们不放过一秒钟,日日夜夜地操作着。
③天还是很黑,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可是午夜后的寒冷像初冬。在工地以外,树梢顶上,星星闪耀着;可是走进了大坝工地,明亮的灯光夺去了星星的光辉,不但照亮了天际,连河水也映着亮光。浓黑的夜色压不住这个世界,夺目的灯光劈开了它,通过闸门的水,像一匹匹发亮的白缎挂下来。在高空,一闪一闪发着蓝光的是电焊的火焰,它轻轻的把夜抓碎了,清晰地照出提前到顶的拱和垛上胜利的红旗,还有垛顶上活跃的工人的身影。他们忘记了夜,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惫,他们只是忘我的工作着。
④静静的山谷,静静的夜,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把寒冷的夜晚也变成热烘烘的了。
⑤广播员热情的语言从喇叭口放送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工人有力量”.洪亮的歌声,一直送进工人的心里。突然报告:“二号拱位,一位工人同志受伤了!”只见工地急救站的医务人员,急急地背着药包和担架跑到了现场。他们不但在深夜要保持清醒,而且探身到急救站的外边全神贯注地谛听,生怕听不见广播站对他们的召唤,如果不能及时赶去急救,会影响工人同志的生命安全。
⑥当祖国人民安睡的时候,当孩子紧偎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当老人翻个身又睡着了的时候,成千的人清醒着、动着,在佛子岭山地修筑着中国第一个连拱坝!它是千万人民的智慧、力量和血汗的结晶。
⑦这坝横亘在两座山头之间足有一里路长,像二十多层楼那样高,由二十个坝垛和二十一个半圆形的坝拱组成。上万的农民弟兄和战士,把大山深深的斩去了一段,把河心挖深了二十多公尺。它向上直矗天际,向下深入水底,像一排俯身的巨人,紧紧地站成一排,把两臂撑住地心,用后背挡住汛期中从千山万岭奔泄下来的洪水,使它从汹涌化为驯服,使两岸人民不再受到水灾。
⑧它把上游的山谷变成一个大湖,常年积存着五亿立方公尺的水量,在枯水时期输送水源,使河面随时能行驶大木船,把上游山间丰产的竹、木、茶、麻运出去。它使下游七十万亩良田受到灌溉,淮河两岸人民免受洪水灾难。它强大的电流会一直送到三百里外的合肥去,给远方的城市,周边的山村,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⑨它是中国第一个技术性最高的连拱大坝,它是按九级地震的条件设计建筑起来的水库,他将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踏上了美满和幸福的大道。
⑩这伟大的工程虽然是在大别山区的深山里,可是全国人民都关心他,支援他。从东北送来了斗车和枕木,从上海送来了机器和钢筋,从南京的栖霞山送来了洋灰,从青岛送来了钢板椿,就是从遥远的重庆,也送来了机械和车轨。
⑪青年农民也来了,他们就近参加水库修建工作,两淮的农民带着工具从家乡一步步赶来了。上海的,无锡的,宁波的,海门的,湖北的,安徽的工人也来了,淮河两岸的子弟兵也过来了,结成工农兵的大军,向自然斗争,他们掌握着不同的机器和技术,却抱着同样的目标和志愿向水库工地进攻。
⑫难道没有困难么?从勘测开始就不断的遇到大小的困难,可人的意志没有被困难挡住。去年六月突发的洪灾持续了三个月,几乎把人们的信心冲垮了,可是党给人民以力量,党鼓舞着工地上所有的人,齐心协力,战胜大小困难,把三个月的时间追回来,大步向前。就在几天前,又有近两千个流量的大水来了,连拱坝已经屹然挺立在那里,挡住大水、制服大水,让翻滚起伏的水驯顺的流过闸门,只高出水面五六尺的木桥也能安稳地在水面上。“这是一个考验”工地上的人们怀着欣悦的心情说。他们的建设信心更增强了,证明了两年多辛勤筑成的连拱大坝起作用了!
⑬清晨,当天边的青光转变成亮白色,天顶透出蓝色来,最后的星星也落下了。射着万道光芒的太阳穿过东山的红云升来了,它用温暖的手首先抚摸着在高空操作了一夜的工人,忙碌了一夜的工地仍热火朝天。代表着工人们的力量、骄傲和光荣的红旗,正高高飘在湛蓝的天空中,格外灿烂夺目。
⑭这正是六点整,一个真正的早晨的开始。一九五四年春,佛子岭
选自·《靳以散文小说集》有删改
【阅读链接】
靳以(1909-1959),是与郑振铎、巴金、叶圣陶等人齐名的现代著名作家。文中的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为根治淮河水患而兴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其建筑价值和精神价值不可估量。
(1)、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一项表述最恰当地综合了佛子岭水库大坝建设的多个重要方面?( )A、佛子岭水库大坝的建设是中国工程技术史上的一次小尝试,尽管面临挑战,但工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全国的支持使其成为可能。 B、佛子岭水库大坝不仅是一座工程技术上的壮举,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象征,它的建成展示了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奉献精神。 C、尽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但佛子岭水库大坝的建设仍然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工人们必须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完成这项任务。 D、佛子岭水库大坝的建成只是中国众多水利工程中的一个,其背后的技术和故事并不特别突出,但其作为“新中国第一坝”的称号足以让人们记住它。(2)、读完文章,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梳理内容,请完成下表。对比角度
《佛子岭的曙光》对比内容
内外对比
工地外星星闪耀
工地内灯光明亮
动静对比
静静的山谷静静的夜
①
②
成千的人清醒着、劳动着
虚实对比
不同的机器和技术
③
上下对比
星星落下
大阳升起红旗飘扬
(3)、作者生前好友巴金说:“他用那么热烈、那么欢乐的调子歌颂千千万万无限美好的事物,用诗一样激情的语言抒写个人深切的感受,歌颂人民的幸福生活!”请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对第⑥段进行分析。(4)、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中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名句,参与修建佛子岭水库的人们就被誉为“当代风流人物”。结合选文内容,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谈一谈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
4、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北斗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时,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材料二】
北斗卫星信息一览表
北斗卫星
全称
昵称
轨道高度
星下点轨迹
个性特点
GEO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吉星
3.6万公里左右卫星
投影一个点
深情专一:始终定点凝望
IGSO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爱星
3.6万公里左右卫星
锁定区域画“8”字
发挥优势:抗遮挡能力强
MEO卫星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萌星
2万公里左右卫星
绕着地球画波浪线
灵活多动:环绕全球运行
【材料三】
每颗卫星根据各自运行轨道特点和承载功能,既各司其职,又优势互补,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MEO卫星全球运行,支撑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全球服务:GEO 卫星和 IGSO卫星组成的区域星座,既实现了对亚太区域良好的几何构型,也可在重点区域、遮挡区城等获得更好的星座性能,增强北斗在重点服务区的导航性能。
除基本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 GEO 卫星和 MEO 卫星还承载什么? GEO 卫星还承载区域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等服务功能; MEO卫星还承载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功能。北斗多样化服务,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独占赘头。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圆满完成,三种不同轨道高度的北斗卫星各放异彩、各显神通,基于各自的小功用,实现北斗的大功用,助力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 B、GEO 卫星、IGSO卫星和 MEO卫星,分别被亲昵地称作“吉星”“爱星”和“萌星”。 C、轨道高度最高的是 GEO 卫星和 IGSO卫星,达3.6万公里;其次是MEO卫星,达2万公里。 D、始终定点凝望、抗遮挡能力强、环绕全球运行分别是 GEO 卫星、IGSO卫星和 MEO卫星的个性特点。(2)、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主要特点。(3)、结合材料三,谈谈自己应如何像北斗卫星那样,将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
5、寻求“和”妙用。
古诗文中常常用到“和”,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体会“和”的妙用。用平和之态与自然相处。常建漫步古寺,感受盈耳的钟声,淡然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 ”(《题破山寺后禅院》);欧阳修闲游山间,感受朝暮之景的晦明变化,乐趣无穷:“, , 云归而岩穴。”, , 行舟绿水前”描绘了青山绿水间的和谐景象,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次北固山下》)”
用和合团圆寄托思念。苏轼的“ , 表达了词人祈望天下离人都能团圆和满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
用和谐之义构建理想社会: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洋溢着老人与孩童的欢乐,让世外桃源成为人人向往的乐土;“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彰显着众人的各得其所,使大同社会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寻的梦想。
-
6、加强“和”传承。
班里准备开展“和为贵,谐为美”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
-
7、探究“和”内涵。
小文:在浩繁的汉字中,“和”不仅是一个结构简单、人人皆识的字,蕴藉着丰富内涵。
小豫:的确。对个人来说,“和”是重要的修养目标。有人认为“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①( ),实际上“和”是求同存异的。儒家主张,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
小林:对社会来说,“和”是一种价值追求,和平、和mù( ).、和谐诠释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坚守的信念。
小夏:“和”还是构建理想世界的价值依据,面对风云变幻、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号召,是“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小文:我十分赞同大家的意见。总而言之,“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②( ),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蕴藉 和mù(2)、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不以为意 ②相辅相成 B、①不以为意 ②水乳交融 C、①不以为然 ②水乳交融 D、①不以为然 ②相辅相成(3)、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浩繁
源远流长(4)、文段中出现一处病句,请指出并修改。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 大师说,“胸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9、名著阅读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逢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1)、这段出自哪个故事情节?涉及到哪几个主要人物?(2)、读书会上,张明针对《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其中他对鲁智深的评价是“头脑简单,有勇无谋”,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小说的情节进行阐述。(80字以内) -
10、比较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过庭录》)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先天下之忧而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正患无隙以规之
恐后贻祸(2)、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断三处)
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4)、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
11、古诗鉴赏
千里思
郑锡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2)、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
12、现代文阅读。
乡村听风梁永刚
①在乡间行走,踟蹰的脚步,一次次被风指引。恰好,穿村而过。
②风过村庄,泥土、老井、草木与池塘,一切寻常的乡村事物,便多了几分灵动和诗意。四合的暮云,张开臂膀将村庄拥入怀中,于是,一天又接近了尾声。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诱人的饭香。一道残阳,把最后的光束照射在村后浓黛的山顶,金色遍地。被晚风轻抚的炊烟,远远看去,像极了一幅遒劲有力的“狂草”,虚实搭配,韵味无穷。
③在乡村,农人熟稔风的秉性,风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农人能听到,也能看到。在打麦场上,等风扬场是常有的事儿。焦急等待中,忽见一人指着杨树梢兴奋地喊:“树梢动了,开始干活。”树梢是风与农人对话的一种方式,万物有灵,树比人更敏感,更懂风的心思。风从打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
④有风吹过,村庄便热闹起来。黄昏时分,通往村庄的小道上,脚步声一阵紧似一阵,被田野拥抱过、与庄稼亲吻过、让溪水洗涤过的风,携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母亲唤儿吃饭的声音,开始萦绕在村庄上空,轻盈细碎的风,便跟在孩子们的身后,悄悄地帮他们掸掉衣衫上的尘土和草屑,拂去脸上的汗珠和泥水。风也有顽皮的一面,看到戴着草帽的农人在田间锄草,也会偷偷溜到农人背后,冷不丁将草帽掀翻在地,看着农人弯腰慌忙追赶草帽而笑个不停。百无聊赖的时候,风一次次去农人家中串门,如故人般无拘无束。看见院落里落叶遍地,风便将其归拢成一堆;看见家中无人院门却敞开着,风用力一推,门“啪”的一声合住了。
⑤待到夜色沉沉,月色溶溶,劳累了一天的村庄酣然睡去,风也在万籁俱寂中,变得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一村庄的月光。无人陪伴,风也开始有些疲倦了,眼神迷离地打量着每一户人家、每一座房子。斑驳的树影,朦胧的月色,让眼前的一切看上去影影绰绰,如一幅写意画。偶有农人晚归,窄窄小巷中,便会传出零星的犬吠。风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一抬手将这声响拉得老长。犬吠和风声,这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忠诚地守护着静谧的村庄。
⑥农人们常说,庄户人家缺啥也不能缺风,要是没了风,日子就寡淡无味。风是农家院落的命脉,也是万物生长的养料。老家一带,乡村民居有一个显著的特色—— 比邻而建的两处房屋之间,会留有一尺左右的间隙,人们称之为“风道”,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风留的过道。窄窄风道,人侧着身子也过不去,风却可以于其间自由穿行。
⑦在城市小区里,负责园林绿化的物业人员,曾经煞费苦心地在楼间的狭窄空地上种下树木,施肥、浇水、打药,几年过去了,成活的寥寥无几。一次,父亲进城。送父亲走时路过那片冷清的空地,我问父亲:为什么这块地树木栽种不活,是土质问题,还是缺少什么肥料?父亲背着手来回转悠了一圈,回答道:啥也不缺,就是缺风。的确,在高楼的层层包裹下,能有这么一小片泥土已属难得,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哪儿还有风的穿插立足之地呀!一株得风的树木,就像被母亲充盈乳汁喂养的婴儿,不愁长不大。春风来了摇一摇,夏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草木的根系就往土里钻一点儿,钻来钻去,一株草木就在风中长出了尊严,挺起了胸膛。
⑧一株草可以是故乡,一粒麦可以是故乡,一抔黄土也可以是故乡,哪怕是飘过村庄上空的一缕风,都沾满了故乡的味道。在游子的心里,风是故乡最生动的意象,也是精神的向往和归宿。当浪迹天涯的游子经历了舟车劳顿,终于站在故乡的村口时,第一个上前迎接的便是风。荣耀也好,落魄也罢,风不在乎,也不计较,用古老淳朴的厚道和热情,帮每位归乡的人拂去满脸的风尘与心底的忧伤。
⑨归乡者无须言语,心有灵犀的风便会带你走街串巷,找寻一度失落的记忆和久违的亲人。其实,风一年四季都在村口等着远行的人呢,它的心里明镜一般,从村庄走出去的人,有一天累了、烦了,就会被村庄拉回来。风,比人更了解自己的村庄。
⑩乡村听风,一遍遍默念着故乡的恩泽与深情……
(1)、第④段写出了乡村的风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有关句子进行分析。(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风从打麦场上吹过,用手温柔地摩挲着一地的金黄,满心欢喜地带走了麦堆里的尘土和麦糠。(从修辞角度)
(3)、请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作者通过“乡村听风”,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3、阅读
材料一: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都是从诗歌开始的。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随着孩子对优秀诗歌的需求,童诗教育的功利化、教条化,童诗创作的成人化、段子化,优秀诗歌教材短缺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童诗教育薄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列了一长串:经典文本太少;许多读者、批评者将童诗模式化,本应由儿童创作的“本真的诗”,却被成人改成他们所谓的“纯真的诗”;很多人认为现代童诗是“小儿科”,不需要诠释……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很多人仍持有错误的诗歌观念。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3日,有删改)
材料二:诗歌评价标准模糊,难以把握。很多省份高考卷中都有一个自相矛盾的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记者翻阅语文高考的历史,发现诗歌写作向来不受作文试题青睐。2020年仍有 3个省份高考作文试题明确要求 “不得写成诗歌”。
“高考不让写诗歌,就是一个指挥棒。它告诉家长,写诗与孩子的前途没关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敬认为,这是一个负面的暗示。同时,手机、短视频的流行,让孩子每天都趴在手机上,挤占了文学阅读时间。
应试教育思维,也是阻碍学生诗歌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青年评论家李壮在给中学生做讲座时,发现学生的感受与表达之间出现了断裂,“这些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很好,一到解读诗歌的时候,又回到考试思维,以模式化的思路去理解”。
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士强分析说,当前语文教育对诗歌、诗意、诗性的东西不友好,单一标准化的答案把诗的可能性空间压得很小,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有时也是一个去诗意的过程。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做出一些改变还是有空间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3法)
材料三:在有“中华诗城”之称的重庆奉节县,脐橙是有文化味道的:县里的一家农业企业,在自家的精品果上,贴上了二维码标签。消费者用手机一扫,就能够一边品果,一边欣赏优美的诗歌朗诵,别有一番滋味。
奉节白帝城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周边就是大面积的脐橙产区。 “先赏白帝城,再品‘白帝橙’”,也成了一条很受游客欢迎的农文旅融合线路……
(选自新华社2021年杏之章)
据了解,2017年以来奉节县委县政府开展了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院坝、进企业、进景区”的“六进”活动,其间涌现出一批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诗词人才。33岁出租车司机余明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余明炯告诉记者,他从小热爱诗词,了解夔州文化。日常工作中,时常会为乘客讲解一些“诗城”故事,如果乘客能与他对上几首诗,还可以打折免单。他表示,作为奉节最普通的一分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用诗词文化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让诗词文化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当中。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 2月 15有删改)
材料四:
“中华诗教”的思想方向和教育维度
诗语品读→诗歌的语言质素→语言教育→汉语魅力的认知 准确
诗美鉴赏→诗歌的审美质素→审美鉴赏→审美能力的锻炼 美感
诗心探幽→诗歌的情感质素→情感教育→自我情感的提升 动人
诗道寻踪→诗歌的文化质素→文化教育→文化底蕴的夯实 深刻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教,中国的传统教育自古有之,也是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说法。 B、《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表达方式写作,并没有排除诗歌。 C、童诗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诗歌创作的功利化、教条化,优秀诗歌教材短缺等。 D、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罗列的现象主要是从经典文本、批评者的认知和读者的认知三个方面来说的。(2)、材料三中的奉节县企业和出租车司机余明炯的做法可以用在童诗教育中吗?请简要说明。(3)、研读材料四,根据以上材料,发挥想象,描绘一个场景,体现“诗语品读”“诗美鉴赏”“诗心探幽”“诗道寻踪”其中任何一个主题。 -
14、古诗理解性默写。
读诗文,就是读诗人,读人生。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雪拥蓝关马不前”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 ”唱响了诗人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重新扬帆远航的强音;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水调歌头》中的“ , ”寄予了苏轼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
-
15、语文活动
小文准备配乐朗诵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手头有几种类型的乐曲,请你帮她选择并说明理由。
A.激昂的进行曲 B.轻柔的协奏曲 C.伤感的小夜曲
-
1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②等到慢慢成熟了、懂得了,才恍然有所悟。
③人的成长,其实就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
④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成一件,做一件像一件。
⑤年轻时,有很多梦想,总想有更多尝试,吸收更多东西,抓住更多机遇,但根本不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和境遇。
A、③⑤②①④ B、①⑤②④③ C、③①②⑤④ D、⑤②③④① -
17、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sāo 数百年”, 古典诗歌流传千年,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激励我们永葆清澈之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让我们感受忧国思乡之情。 现代诗歌,格调高雅,直面时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道尽四月春光鲜 yàn 、娉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沁园春·雪》气冲斗牛 . ,充满了万丈豪情。
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它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和修养,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和神韵。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中华诗词文化中汲取养分吧!
(1)、写出下面划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娉婷( ) 慰藉( )(2)、根据上下文,填写正确的汉字。
风 sāo( ) 鲜 yán( )(3)、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直抵 B、永葆 C、气冲斗牛(4)、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提出修改意见。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话”是最常见的: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自然对话;有面对面对话、书信往来对话、网络对话,还有宇宙对话;可以与当下对话,也可以与过去或未来对话。对话触动我们的心灵,对话给我们带来思考和启迪。
请以“那一次对话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19、为了更好地阅读现代诗,班级成立了研学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对摘录诗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以下是你所在小组的部分活动。
摘抄1:太阳啊,你这不朽的哲.....你是时间的锻冶工/美好的生活的镀金匠/你把日子铸成无数金轮/飞旋在古老的荒原......
摘抄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1)、通过了解作者与诗歌意象,有助于探索诗句的深层含义。请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以上摘抄的作者是: , 摘抄中出现的意象是:“”和“”。(2)、小组合作朗诵,品味诗歌情感。请为摘抄2的诗句朗读设计,小语和小文产生了分歧。小语: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沉一一些,语调下抑。小文: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3)、现代诗的社会文化地位已经逐步边缘化了,有人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学习现代诗。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写- -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
20、文言文阅读
【甲】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峽,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运则忧其君。是进亦忱,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晚过竹楼,郡治后赤壁山上方丈一间耳。转至栖霞楼,面势①正对落日,晖景既堕,晴霞亘天末,并染川流,照映下上,盖日日如此,命名有旨也。黄冈岸下素号不可泊舟,行旅患之。盖江为赤壁一矶所撄②、流转甚驶,散乱开合全如三峡。
(逃自《吴船录》,有删减)
【注释】①面势: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情势、外观、位置。②撄(yīng):接触,触犯。这里理解为阻挡。
(1)、下列各组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引凄异(《三峡》) B、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C、晖景既堕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D、黄冈岸下素号不可泊舟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先从时间角度,然后从空间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回应了“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语。 B、甲文中“衔远山,吞长江”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 C、乙文描绘了栖霞楼在落日时分,霞光绵延到天边,将川流也染上颜色的美景,并通过行旅对此处的态度侧面道出了景物的特点。 D、乙文以淡雅闲致的笔调,记叙了作者登上栖霞楼尽览周围壮美的山色,同时记叙了栖霞楼的规模特点与名称来历。(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盖日日如此,命名有旨也。(4)、表达方式是多样的。甲文记叙、写景,抒倩、议论融为一体;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 (表达方式);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 ,后面都接以(表达方式)。(5)、暑假期间,同学们想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准备向大家推荐岳阳楼或栖霞楼,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及实际,任选一个写出三条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