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丹青画社”开展了“我为图画配诗文”的活动,请你根据画面和情感匹配诗文。
画面
意境与情感
诗文
教室里,有的学生在认真学习,有的在作思考探究状。
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
① , 。(《论语》)
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洁净而庄重。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② , 。(周敦颐《爱莲说》)
-
2、下面是“青竹广播站”的广播稿,对这则广播稿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赵钱孙李,周昊郑王……”朗朗上口的《百家姓》虽然将各个姓氏排列得简单好记,但是并非每个姓氏都能被人们读正确。比如著名的主持人撒贝宁 , 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为董事长任正非 , 数学家华罗庚,唐初大将尉迟恭,唐朝重臣长孙无忌。也还有很多地名也容易读错,如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 , 如古代德国首都柏林。
A、“撒贝宁”应该读“sǎ”,“任正非”应读“rén”。 B、“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C、“朗朗上口的《百家姓》虽然将各个姓氏排列得简单好记,但是并非每个姓氏都能被人们读正确。”这句话没有语病。 D、“曲阜”应读“qǔ fù”,“柏林”应读“bǎi lín”。 -
3、请以“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生活恰似一段五彩斑斓的奇妙旅程,而兴趣爱好则是装点这段旅程的璀璨星光。它可能是在书页翻动间探寻未知世界的阅读,可能是于音符跃动中抒发内心情感的演奏,也可能是在山水跋涉里领略自然魅力的徒步……兴趣爱好,让我们在平淡日常中寻得热爱,在热爱里找到闪闪发光的自己。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松树金龟子的幼虫有烂叶、朽木吃就足够了。成虫也只是啃啃松针,从不贪得无厌。如果我是松树林主人的话,我对它造成的小损失不会太放在心上。茂密的松树被吃掉些树叶,损失点松针,算不得重大事件。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昆虫记》为什么既是一部科普巨著,又是一部文学经典?
-
6、请从《简·爱》或《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以人物经历或思想情感为依据,谈谈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
7、赏析古诗,完成题目。
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③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闻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典故。
(1)、本诗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秋天夜景的①(填特点)。颈联中“②”本是形容道路、山川蜿蜒曲折,此处暗示诗人实现抱负遥遥无期。(2)、本诗的尾联与《过零丁洋》的尾联相比,从抒情方式或写作手法方面,谈谈两首诗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 , 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人》)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②传鬻(yù):转卖。③缪公:秦穆公。
(1)、解释下列加点词。(1)悉以咨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公孙枝得而说之 (4)缪公遂用之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事无大小 无乃为天下笑乎 B、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贤而任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传鬻以五羊之皮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举必有功(3)、翻译下列句子。(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4)、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1)【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文回答)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甲】【乙】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传统文化类作品何以频频“出圈”
于园媛
①近些年,传统文化类作品“出圈”的例子比比皆是。国画传世珍品《千里江山图》引发“故宫跑”,其山水图像与青绿色彩延展到服装、器具、装饰、舞美等众多领域;《中国诗词大会》以精彩的诗词接龙和“飞花令”,增强了节目的冲突感,在社会上掀起一波吟咏诗词的热潮;《国家宝藏》邀请影视演员演绎文物故事,让历史文化得以鲜活呈现……传统戏曲、国风音乐、古典诗词、非遗工艺、古籍书画、民族民间舞蹈等,不断突破特定圈层,走向更广阔的受众,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这让传统文化不再是“故纸堆”“老古董”,而变得新潮、时尚、有趣味。
②传统文化类作品何以频频“出圈”?
③首先,内容和形式创新是根本。有学者提出,近年来“出圈”的传统表演艺术多以“熟悉嫁接陌生”的形式展现,形成“反差式创新”。京剧、越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都有人们耳熟能详的精彩唱段,形成了固有的唱念做打表演程式,长期以来,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的就是一句唱词、一个身段里展现的韵味和风采。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套路化的弊病,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对传统艺术守正传承的同时,还要有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创新。比如,白先勇推出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情、造型、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对传统昆曲进行改造,为昆曲创新开辟出新的道路。
④其次,形象传达必不可少。触屏时代,信息传播以秒计时、以“短平快”为特点。文艺作品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一个“高光时刻”、一位“亮点人物”、一套醒目的“包装”,这能大大提升作品的辨识度,让其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吸引众人的目光。比如,在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一句“十八岁少年的千古绝唱”,就让《千里江山图》与画家王希孟令人震撼的传奇故事一起抵达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内心。在文艺作品传播过程中,高光时刻、优秀人设,能为作品抵达观众内心之路照明——那一束光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牵引着观众走完整个审美旅程。
⑤再次,适应平台属性变化非常重要。从剧场、影院、电视到PC端,再到手机等移动平台,每次媒介形式的变化都会带来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许多现象级的传统文化类作品都借助新媒体和短视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形成跟观众的情绪有关。观众观看相关作品短视频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情绪消费。当相同的情绪集聚到一起,就会形成情绪共振,助力相关作品迅速“出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视频的形式和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视频带给人的心理和精神价值会越来越多元,喜欢看视频的网友会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类作品面临的传播环境也会越来越复杂。
⑥各种要素交织共存的传播生态给传统文化类作品“出圈”提供了多重机会,也带来更多挑战。唯有把握机会,适应变化,方能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破圈”成功。
(1)、有同学认为本文第①段并未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且与中心论点无关,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学校邀请宁夏秦腔剧团团长来校开展弘扬非遗文化讲座,除宣讲秦腔艺术魅力外,团长也提到了剧团目前面临的观众锐减的困境。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给剧团团长提一条建议。(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唯有把握机会,适应变化,方能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破圈’成功”。 B、在以“短平快”为特点的触屏时代,传统文化类作品只要有高光时刻和优秀人设就可以获得成功。 C、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破圈”的原因,层次清晰,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并重,论证有力。 D、文章语言浅近,“出圈”“破圈”等网络用语既新奇有趣也贴近生活,使读者有继续阅读的兴趣。(4)、若将下面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说明理由。爆火的《新龙门客栈》在越剧创新上大胆尝试,在演出方式上推出一个新概念——环境式越剧,采用沉浸式场景,剧场是一间布满机关暗道的客栈,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演员表演时可与观众互动,大大增强了戏剧观赏的体验感。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满票
贺俊立
①“张老倔”是煤矿采煤队的一名安全员。最近几天,他愁眉不展,拉着个脸,惹得妻子气不打一处来。其实,事情很简单,采煤队要投票选新安全员,他这个现任安全员很有可能会落选。
②“你整天倔了吧唧的,当了两年多安全员,看看你得罪了多少人?”妻子没好气地说。
③“张老倔”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你懂个啥?干安全员哪能不得罪人?”
④妻子毫不示弱,提高嗓门儿喊了起来:“可你是谁也敢得罪。上到矿长、下到工人,都让你得罪遍了。你要是能再当上安全员,我给你磕八个响头。”
⑤妻子的一通冷嘲热讽,让“张老倔”心里更感觉堵得难受。他早饭也不吃了,开门就往外走。妻子连着喊了几声,他毫不理会。
⑥“张老倔”真名叫张有山,因为脾气倔,所以大家伙都管他叫“张老倔”。
⑦“张老倔”这人认死理、爱较真,所以当安全员期间,没少得罪人。
⑧有一次,矿长来采煤队检查工作,司机还没来得及把安全帽送过来,矿长没留心就走进了作业区域。这一幕正巧被“张老倔”看到了,说啥也要罚矿长200元钱。陪同矿长的煤矿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都出面向“张老倔”说情,都不好使。“张老倔”说啥也要罚款,弄得安监部主任、采煤队队长十分生气。矿长倒是没有生气,笑呵呵地交了罚款。“张老倔”现场开了罚款单据。这一回,“张老倔”更出名了。
⑨“张老倔”在采煤队安全管理上本来没啥说的,但是,大家都觉得,有些事情也不用太较真,大差不差就行了。可是,“张老倔”不管这些。只要他认定违反规则的,该罚款的罚款、该警告的警告,一点不留情面,弄得采煤队的人对“张老倔”都有看法。
⑩“张老倔”没想到,按照上面的要求,安全员要投票推荐。这下他心里没底了。其实“张老倔”很热爱这份工作,舍不得离开这个岗位。
⑪投票那天,“张老倔”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手捧着安全员的臂章感慨万千。上班时间到了,大伙都去了会议室,准备投票选安全员。“张老倔”把臂章戴在胳膊上和往常一样朝门外走,走到门口他又停住了脚步,缓缓地把臂章摘下来,端端正正放回原处。
⑫“张老倔”低垂着头走进会议室,感觉大家都在看他。他默默地找了个角落坐下来。
⑬会议开始了,队长作了选举动员后,开始发放选票。
⑭“张老倔”领到选票后,心脏“砰砰”跳动得厉害,手里那只抖动的碳素笔出卖了他的内心。该选谁呢?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得罪了这么多人,大家要是都不选他的话,弄个光头那可要丢死人了。自己选自己?“张老倔”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正当他犹豫不定时,有人开始催促他交选票了。“张老倔”心一横,在选票上写下了强劲有力的“张有山”三个字。
⑮开始统计选票了,“张老倔”的心里紧张得不得了。听到监票员第一个念的就是“张有山”时,他想,这一定是自己投的那一票。可接下来他听到的还是“张有山”“张有山”……一连串的“张有山”把他弄蒙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忙活后,当监票人提高嗓门喊道“本次共收到选票39张,有效选票39张,张有山同志以39票全票当选”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⑯掌声刚落,“张老倔”就被人从角落里拽到了主席台上。
⑰队长故意问“张老倔”:“‘老倔’呀,今天咱们队39个人投票,你得了个满票。这是咋回事呀?”
⑱“张老倔”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说:“我琢磨着弄个零票不好看,就给自己投了一票。”
⑲会议室响起了一片笑声。队长朝着台下挥手说:“大家别笑了。我看张有山这一票投得好,咱们采煤队要想不出安全事故,就需要他这样的倔人。他越倔、越较真,咱们的安全生产才越有保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样啊?”
⑳“是!”台下的人齐声回答。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㉑“张老倔”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一股快乐、幸福感在他的内心涌动着。
(选自《中国煤炭报》,有删改)
(1)、请以张老倔为陈述对象,梳理他在选文中的主要经历。①张老倔因 , 坚持罚款得罪领导;
②投票前他担心落选,最终在选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③;
④队长当众肯定他的坚持,众人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支持。
(2)、小说的第⑧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小说中“张老倔”妻子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请谈谈对题目“满票”的理解。 -
11、填写古诗文名句,完成下面文段。
(1)在《望岳》中,杜甫表达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宦官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是:“翩翩两骑来是谁?。”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 !”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国破家亡和作者身世坎坷的诗句是:“ , 。”
-
12、活动结束后,班级计划于5月21日下午三点半在班级教室为本次“石榴花开和美陇原”主题学习活动做总结报告,想邀请校长前来参加。请你根据题干信息拟写一篇邀请函。(注意格式)
-
13、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肃同学为本次“石榴花开和美陇原”主题学习活动准备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民族团结,似石榴籽紧抱,共建美好家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下图作品是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标识,请根据图片和材料,写出标识中包含的元素。(写出两个即可)
本标识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设计思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寓意陇原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
-
15、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兰州高新区、榆中县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交往交融活动在榆中县老家浪街广场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次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拉开了兰州高新区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序幕,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向快乐出发》《万泉河水》等传递着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
②东乡县毛沟小学和榆中县朝阳学校带来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③随后,毛沟小学的学生体验了农耕、农事、传统工艺制作、科幻迷宫、高空极限等实践活动
④活动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A、④②①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
1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看,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追本溯源,中国的强盛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__________的fèng xiàn,更离不开民族的团结。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就是和平的xiàng zhēng,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坚持党的领导,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__________。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民族团结起来来维护;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各族人民心连心,志连志,也能实现宏伟目标。“志之所趋 , 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有中国,她是我的骄傲;中国有我,我将让她自豪!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溯源 志之所趋
fèng xiàn xiàng zhēng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复兴 有志之士 安居乐业 B、安居乐业 伟大复兴 有志之士 C、有志之士 伟大复兴 安居乐业 D、有志之士 安居乐业 伟大复兴(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17、有人说,旅行有三重境界,分别是观天地、遇众生、见自己。你的旅行达到了哪种境界?你可以学习柳宗元、梁衡、阿来等大师们的笔法,将眼中饱览的风景化成生活的况味;也可以学习诺贝尔文学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写法,用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展示自然风光的美妙,引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游记。
要求:结合旅行所处的境界,可以写某次旅行的经历,也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展现当地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等,表达独特的感受;无论是真实的经历还是想象的故事,都要融入丰富的情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班名和校名。
-
18、浙江大学的校训为“求是创新”,其中“求是”就是浙大原校长竺可桢提议的。清阅读1935年他在南宁的演讲词,完成探究。
利害与是非
主席,各位先生:
今天兄弟要讲的题目是“利害与是非”,为什么我要诱此题目呢?
三年前国联派了几位故育专家到中国来考察,考察的结果,他们出了一本报告书。在这本报告书里面,有几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中国普通一般人以为欧美社会的文明统统是科学造成的,所以中国只要有了科学,就可一跻而达于欧美的文明了,但实际只有欧美的社会才能造成今日的科学。”这几句话,我觉得很重要。在四十年前曾国藩、李鸿章讲求新法,要造船制炮,以为这就可以与西洋文明争抗,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见解是很错误的。近三十年来,一般人提倡科学教国,以为有物质科学,就有百废俱兴可以救国了,其实这亦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地错误。因为科学是等于一呆花,这采从欧美母来的种植必先具备有相当的条件,譬如温度、土壤等等,都要合于这种花的气质才能够长,故要以西洋科学移来中国,就要先问中国是否有培养这种移来的科学的空气。培养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我们试看西洋科学发达的历史,就可知科学精神的重要。西洋科学的发达,不过是近三百来的事。十六世纪的时候,还是皇神权的时代,那时一般人相信地球在宇宙之中,太阳绕地而行,但是后来天文学日益发达,波兰的哥白尼、丹麦的第谷·布拉赫从实地观察,断定地并非在宇宙之中,且系绕太阳而行,这种伦调,在中世纪的教育看起来,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大利的布鲁诺就焚死干于十字架上,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因之下狱。但当时研究无文的学者,并不因教会的淫威而而畏缩。第谷·布拉赫的子弟开普勒费了二十年的功夫,将他老师毕生所观测的大阳系与各行星、月亮位置的观察,尽心研究。结果是将地球,太阳的疑问解答了。开普勒的一生,本来很有机会致富的,但是他一生潦例,一直穷到死,死在偏僻的地方,而发现的各行星运动三条重要定律,还没有人赏鉴。可是他生前坚决地说,我可以等一百年二百年,将来一定有人赏鉴的。后来不到数十年,英国牛顿就从他的三条行星运动的规则发现了万有引力,造成近代科学的基础。
吾们饮水思源,不能不归功于上述几人。像他们这样杀身成仁,安贫乐道,正是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样。这种就是科学的精神。到了十九世纪,欧洲思想界,又起了一重变化,那时许多科学家如莱尔、拉马克、达尔文等所受到威吓利诱,不亚于十七世纪,但是各科学家,能不断地努力,求取真理,才有现今欧美灿烂的科学。所以要发达科学,原要先看有无培养科学的空气,科学空气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知道了欧洲科学发达的历史,再看我国的情形。
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譬如唐诗里有“二月黄莺飞上林”之句,在长安二月间决无黄莺。可见他们诗人是不顾事实,到现在诗人习惯,仍然如此。去年有位诗人,二月间在杭州探梅遇雪,回来便作一首诗,说如何在梅花盛开积雪之下,看见黄鹤来去。
我们要知道“真”、“善”、“美”三者,是无论哪一种大杰作都必须兼顾的条件,单讲“美”而置“真”于不顾,无论如何必不能称为杰作。中国古代最有科学性的还是史学,因为中国的太史,一向是主张秉笔直书,所以春秋时代崔子弑齐君,齐国太史就直书不讳,结果接连被杀者三,各国太史统要跑到齐国去写崔抒弑齐君,崔子才没法,只好承认。这种精神却与科学精神相同。后世史学家如司马迁、司马温公都是良好的史学家。所以中国别的科学不行,历史学还有相当的贡献。如吉本《罗马之衰亡》一书,即脱胎于《资治通鉴》。可惜中国文豪诗人的影响太大,历史家笔直书的这种精神,影响是极少的,所以一般人每逢到“是非”与“利害”相冲突的时候,就是“利害”之心盛于“是非”之心。譬如说到调查,调查是许多科学的初步,但是许多调查的数目字,却很不可靠,大多是随意造的。就是我个人研究气象,各省对于气象中有若干记录,亦不甚确的。往往贪于个人的便利,不顾事实如何,这种习惯一日不改,中国的科学就一日无望。科学如此,政治亦然,若不以是非之心,而以好恶之心来治国家,也不行的。中国人最爱讲情面,情面就是与科学精神相反的。所以一讲情面,就什么事情最后非失败不可。故利害与是非的辨别,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件事。
(选自《科学》19卷11期)
(1)、以下选项中,竺可桢先生的哪一行为与他在本文中表达的观点最吻?A、1930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的“主权”收回,中国从此开始独立自主报天气。 B、1937年抗战爆发,在顺沛流离的战争环境下,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经历四次内址。 C、1957年起,竺可桢通过长期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物候学》等著作。 D、在生命的最后时日,竺可桢仍放不下气象科研事业,坚持写日记记录气候与工作。(2)、竺可桢进行本次演讲的最主要目的是哪一项?A、提出了浙江大学“求是”的校训 B、批判妄想科学救国的片面认识 C、呼吁培养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D、引导诗人文豪对真善美的追求(3)、演讲以说服人、感染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为主要目的。请结合以上演讲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单。向竺可桢先生学演讲——优秀演讲词锤炼记
目标
角度
举例分析
说服人感染人影响人
恳切的态度
围绕“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核心精神,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以“就……非……不可”等句式,诚恳地表达利害与是非的关系。
充实的材料
3
②
③
(4)、你所在的班级有班训吗?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拟定一个理想中的班训,向年级组的同学进行片段演说。要求:100字左右, 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
19、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以下是我国学校常见的高频校训。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发现,校训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
20、阅读
(一)
冰壶珍
太宗问苏易简①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②汁头。”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病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有盎。不暇呼童,雪手,满饮数击。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记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
后有问其方者,仆答曰:“用清面汤浸以菜,止醉渴一味耳。或不然,请问之冰壶先生。”
(选自林洪《山家清供》)
【注释】①苏易简:字太简,北宋官员。②齑(jī):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二)
当六月七月盛热之时,取鱼长二尺许,去鳞净洗。停二日,待鱼腹胀起,方从口抽出肠,去腿留目。满腹内纳盐竞,即以末盐封周遍,厚数寸。经宿,乃以水净洗。日则曝,夜则收还。安平板上,又以板置石压之。明日又晒,夜还压。如此五六日干,即纳干瓷瓮,封口。经二十日出之,其皮色光彻,有如黄油,肉干则如糗。又如沙棋之苏者,微咸而有味,味美于石首含肚①。
(选自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吴》)
【注释】①石首含肚:一种鱼类美食。
(三)
逐臭
汪曾祺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过去卖臭豆腐、酱豆腐是由小贩担子沿街串巷吆喝着卖的。王致和据说是有这么个人的。皖南屯溪人,到北京来赶考,不中,穷困落够,流落在北京,百无聊赖,想起家乡的臭豆腐,逆依法炮制,沿街叫卖,生意很好,干脆放弃功名,以此为生。这个传说恐怕不可靠,一个皖南人跑到北京来赶考,考的是什么功名?无此道理。王致和臭豆腐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现在成了什么“集团”,厂房很大,但是商标仍是“王致和”。王致和臭豆腐过去卖得很便宜,是北京最便宜的一种贫民食品,都是用筷子夹了卖,现在改用方瓶码装,卖得很责,成了奢侈品。有一个侨居美国的老人,晓年不断地想北京的臭豆腐,再来一碗热汤面,此生足矣。这个愿望本不难达到,但是臭豆腐很臭,上飞机前检查,绝对通不过,老华人恐怕将带着他的怀乡病,抱恨以终。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杳。有一位女同志,南京人。爱人到南京出差,问她要带什么东西。—“臭豆腐”。她爱人买了一些,带到火车上。一车厢都大叫:“这是什么味道?什么味道!”我们在长沙,想尝尝毛泽东在火宫殿吃过的臭豆腐,循味跟踪,臭味渐浓,“快了,快到了,闻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个公共厕所!据说毛泽东曾特意到火宫殿去吃一次臭豆腐,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其实油炸臭豆腐干不只长沙有。我在武汉、上海、南京,都吃过。昆明的是烤臭豆腐,把臭油豆干放在下置炭火的铁蓖子上烤。南京夫子庙卖油炸奥豆腐干用竹签子串起来,十个一串,像北京的冰糖葫芦似的,穿了薄纱的旗袍或连衣裙的女郎,描眉画眼,一人手里拿了两三串臭豆腐,边走边吃,也是一种景观,他处所无。
吃臭、不只中国有,外国也有,我曾在美国吃过北欧的臭启司。招待我们的诗人保罗·安格尔,以为我吃不来这种东西。我连王致和臭豆腐都能整块整块地吃,还在乎什么臭启司!待老夫吃一个样儿叫你们见识见识!
不臭不好吃,越臭越好吃,口之于味并不都是“有同嗜焉”。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六卷)
(1)、下列成语和文言中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A、不暇呼童 目不暇接 B、殆恐不及 百战不殆 C、后有问其方者 方从口抽出肠 D、满腹内纳盐竟 有志者事竟成(2)、以下哪个选项的表述,最符合文一中说的“食无定味,适口者珍”?A、天上的仙人神厨用鸾凤做的美味佳肴 B、《太平广记》中臭鱼的具体腌制工艺 C、王致和臭豆腐从贫民食品变为奢侈品 D、为爱人带回被一车厢人嫌弃的臭豆腐(3)、同学们计划将以上材料作为拍摄美食短视频的素材,请你先参与下面四个单项任务。 ①文一的这道美食“冰壶珍”取名颇有雅趣,请向观众们分享这一道菜名的意味。②根据文二内容,将下面的视频解说词填写完整,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臭鱼制作要先挑鱼去鳞洗净,放两天后去掉鱼肠、鱼鳃,;过一晚,再用水洗净。关键在。二十日后取出,鱼的皮色光亮透明,肉干微咸而味美。
③短视频的制作还需要合适的背景音乐,如果从《逐臭》中摘录语句并进行配乐,你会选择哪种音乐风格?请从文中摘录一到两句从内容、语言角度做简要分析。
④美食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感。为了更好地在视频中传达情思,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逐臭》中表达的情感态度。
(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自然的馈赠”“时间的味道”“相逢”等,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短视频设计主题词和介绍语,100字左右。(5)、美食满足味,阅读滋养心灵。参考下面示例,以美食为喻,用本学期阅读的一本名著,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苏菲的世界》如同一颗酒心巧克力,甜蜜的成长故事中包裹着哲学的醇厚。从“我是谁”“存在何为真实”的诘问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理性的思考,苏菲质疑、理解存在的意义,在微苦与醇香中走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