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你参加剧本围读会,完成相应任务。
秋瑾传(节选)
狱中。
秋瑾坐在地上,就着壁上如豆的灯光,在一方白绸手绢上细心地绣花。远远传来更锣声,是三更天了。她抬起头来听着,脸容安详而平静。更鼓渐渐远去,复归静寂。
一个禁姿出现在牢房门口。
禁婆:(轻轻地)秋小姐,有人看你。
接着就有人从禁姿身后走近来,那是秀蓉,禁婆悄悄关上门,退了出去。
秀蓉靠着秋瑾坐下,只叫得一声“小姐”,眼泪夺眶而出。
秋瑾:别难受。同志们怎么样了?
秀蓉:贵福拿了我们六个人,余外的同志都保全了。
秋瑾:(欣慰地)好。
秀蓉:自从出了这件事,绍兴城里闹翻了天,当铺关了门,家家户户全把鸡鸭宰了,老百姓都说革命党要进城,给您报仇。衙门里出了安民告示,也没有用……
秋瑾:好。我家里的人,哥哥嫂子他们怎么样了?
秀蓉:(凄然)都躲开了。您没有吃苦吧?
秋瑾:没有。(举起手里的小绣)你看,-
绣绷上绣的是一枝傲骨嶙峋、红艳夺日的梅花,旁边还绣着一首诗。
秀蓉:(不觉看得高兴)真好!这绣的是什么字?
秋瑾:是我做的一首诗。(轻轻地吟哦起来)
冰姿不怕雪霜侵,
羞傍琼楼傍古岭。
标格原因独立好,
肯教富贵负初心?
秀蓉出神地听着,她并不能听懂每一句,但她却懂得全诗的意思。
在监狱的甬道上,一队兵勇打着灯笼火把,列队而来。他们都拿着武器,形势严重,如临大敌。牢头总管和两个差役带着兵勇走到秋瑾的监房前面打门。
禁姿大惊失色,走到门边,两手抓着铁栏,一时忘了开门。
牢头:带秋瑾,过堂!
禁婆:过堂?现在?
牢头总管不理,做一个严重的叫她开门的脸色。
禁婆抖抖索索地伸手开锁,钥匙碰着锁孔,发出刺耳的金属碰击声。
在里面牢房里,秋瑾镇定地侧过头来听外间的声音。秀蓉被这意外吓得发了呆。
禁婆踉踉跄跄地进来,一开门,灯笼火把就在墙上照出一片历乱的光影,象地的火光。
禁婆:(战颤无人色)秋小姐,过——过堂……
秋瑾:我明白了,你不要怕。
禁婆拿着一副手铐要给秋瑾戴。
秋瑾:等一下。(拿起绣绸)才几针了,让我绣完了它。
禁婆点头,站在一旁。
牢头总管和兵勇们呆呆地站在甬道上等待着。
秋瑾从容地绣花。秀蓉热泪盈眶,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秋瑾:(从容地绣着花)我们要分别了,秀蓉。你往后怎么办呢? 秀蓉:(擦干眼泪,振作起来)我想到诸暨,找王先生去。
秋瑾:好。看见同志们,说我祝他们成功,满清政府寿命不长了。(她绣完最后一针,咬断丝线,自己欣赏地看了一下,随手交给秀蓉)送给你吧。愿你象梅花,经得起风雪。
她拢一拢头发,整一整衣服,举起双手,让禁姿带上铐,向秀蓉和禁婆微笑地点点头,沉稳地向监房外走去。禁婆抽噎着,跟在后面。
秀蓉含着满眼的泪,相送,但她的眼色是坚定的。
秋瑾夹在兵勇中间,默默地向前走,向前走……
(原著:夏衍,改编:柯灵。上海文艺出版社)
注:禁婆:剧中古代看管监狱的女性。
(1)、【人物情感】阅读《秋瑾》戏剧片段,结合舞台提示与人物台词,完成以下题目。幕启秋瑾绣梅
幕中秋瑾补梅
幕落 秋瑾赠梅
情感变化
秀蓉
只叫得一声“小姐",眼泪热泪盈眶。
秀蓉热泪盈眶,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秀蓉含着满眼的泪 , 默默相送,但她的眼色是坚定的。
(请聚焦加点词语回答)
禁婆
禁婆悄悄关上门,退了出去。
禁婆点头,站在一旁。
从同情、尊重转为敬意、悲痛。
牢头
牢头总走到秋瑾的监房前面打门。
牢头总管和兵勇们呆呆地站在甬道上等待着。
开始是公事公办的冷淡态度,后来"呆呆地站",他们被秋理的镇定、英勇所震慑。
我的思考:③戏剧主要人物是秋瑾,剧中为何用较多笔墨写这些人物的变化?
(2)、【鉴赏台词】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秋瑾狱中题诗的标题,并结合诗文内容说明理由。
A. 狱中诗B. 傲梅 C. 初心
(3)、【补白心理】请结合上下文补充秋瑾此时的心理独白。
等一下。(拿起绣绸)才几针了,让我绣完了它。
(4)、【品味画外音】剧目演出结束时,剧组打算把"愿你象梅花,经得起风需"这一句作为画外音,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剧本和生活体验谈理由。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①四川都招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于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眼;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②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子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③ , 皆坐守陋空,蓬蒿没户④ , 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⑤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注释】①擢:提升。②逮:等到。③颜回、原完:都是孔子的学生,一生穷困而德行很高。④蓬蒿没户: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⑤其:表折使语气,应当。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①越三年:
②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③而予齿益加耄矣:
④此其故何也:
(2)、请你用“/"将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停顿标出。(限断2处)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3)、选文两次提到“愧",请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予甚自愧(作者为何“愧"?)
②予将不一愧而已也(除了愧意,作者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送天台陈庭学序》《送东阳马生序》皆为赠序,是劝勉之作,请补全以下表格。篇目
主要劝勉方式
劝勉内容
劝勉目的
《送东阳马生序》
勤学、兽学、乐学
《送天台陈庭学序》
借古之贤士来劝
-
3、青春寄语合集
明信片一
出处
名句
青春寄
王湾《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____
少年啊,你当乐赏风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____
明信片
诸葛亮《诫子书》
非学无以广才,____
少年啊,你当____
曹操《龟虽寿》
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明信片三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少年啊,你当心系家国。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西北望,射天狼。
(1)、在①-⑦处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2)、在⑧处填写恰当的青春寄语。(3)、你打算将下面这张明信片送给谁?请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青春寄语#
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
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
处这夜已快完了,
请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艾青《黎明的通知)
A. 颓废时的祥子(《骆驼祥子》)
B.堕落时的匡超人(《儒林外史》)C.消沉时的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4、请完成展馆大门的正前方电子屏方案设计。
展馆大门的正前方电子屏设计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bào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鲁迅《热风·四十一)(节选)
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yǒng流。
——塞缪尔·厄尔曼《青春》(节选)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自bào自弃 yǒng流
(2)、请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柔膝(A.xī B.qī)
(3)、结合电子屏对青春内涵的诠释,从下列候选人中推荐一位作为青春代言人,并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青春代言人候选人:
A.武松(《水浒传))
B.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C.江姐(《红岩》)
D.简·爱(《简·爱》) -
5、自然景色四季流转,少年成长拔节而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风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看,风景在变。关注变化的风景,感受变化的力量。
请以“看,风景在变”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⑶不少于600字, 不超过900字;
⑷不出现真实信息(人名、校名等),不可避免时用××代替;
⑸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6、某种意义上说,经典名著具有“定位功能”可以指引方向。请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与成长体验,加以简述。
备选名著: 《红星照》 《西游记》 《简·爱》 《经典常谈》
-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万物凝视(节选) 鲍尔吉·原野
野蜜蜂给月牙的信
亲爱的月牙:
有人给你写信吗?是不是他们觉得你所在的位置太高,信投不过去就不给你写呢?我不管,我一定要给你写信,请你帮我办一件事。所以当你读这封信的时候,请不要转开脸,我就在你翘起来的尖下颌的正下方,我是野蜜蜂。我丢了我的定位器。我们野蜜蜂的工作范围漫山遍野,常常迷失方向,离不开定位器。
定位器不见了,我迷失了方向。我觉得所有的方向都是南,南南南南南,这给我带来困惑。我再转过身前面还是南。我趴在地上祈祷,觉得我面对的大地也是南。月牙请你告诉我,你用你那尖尖的月牙的下颌指哪个方向,我就知道它在哪里,好吗?这个事对你来说不费什么事,你站得那么高,一定看得很远,很清晰。而且月光那么亮,世上所有的东西,你都能尽收眼底。
第二个问题,这封信你多长时间才能收到?在你收到我的信之前,我去做什么?南南南南南,我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亲爱的月牙,也许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飞到月牙上,躺在你那个上翘的下颌睡觉,睡醒了,到你的背面睡觉。你们那里不会到处都是南吧?亲爱的月牙,如果你帮我找回定位器,我会把我收藏的宝物都送给你,我还有一件银莲花白色的花瓣,原来准备用它做结婚的吊床,我还不知道跟谁结婚,所以送给你。你对这礼物满意吗?你想要哪些东西,在信中告诉我,我去寻找。
爱你的野蜜蜂
月芽给蜜蜂回信
亲爱的野蜜蜂:
你的信我收到了。你这么信任我,让我感动。我作为月亮不忍心欺骗你,不能为了让你满意,就随便用月牙的下颌向东指一指,向西指一指,好像在帮你,实际是骗你。你的定位器落在了哪里?我这个位置看不到,你如果相信我,我对你说实话,我连你所在的那座山都看不清楚,它连灰尘都算不上。因为我们相距实在太远了。你所在那个星球可能叫地球,它在我眼里像一粒沙子。我怎么能分得清地球上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河?更看不到你的左手和右手呢。
亲爱的野蜜蜂,你不要着急,我来告诉你怎样获得定位。我说一下新方法:你去寻找一棵鞑靼山茱萸树,你用后脑勺在这棵树上蹭。要知道这种树有磁性,经过摩擦,磁性导入你的身体,然后你就获得了定位能力,可以飞遍天涯海角,清晰你前进的方向。我知道,没有定位就没法飞行,而且头颅撞到树木上是很痛的。
你说你要飞到月亮上,这不算是一个好主意。先不说你要经过多少年,或多少万年,也许多少亿年才能飞到月亮上。再说了,月亮上的气温不适合于你呀,你觉得你能适应吗?我想你够呛。所以对你来说,月亮也就是看看而已,不一定到上面来探查究竟。当然,你如果能飞到月亮上,我说的是“如果”,你会看到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象。那时候,你看到的并非是小小的山脉河流,而是浩瀚的宇宙。
你听过宇宙这个词吗?世界上所有形容广阔的词汇加到一起也没有宇宙广阔。所以人们说宇宙浩瀚。浩瀚是什么样子?我说来给你听。如果可以比拟的话,眼前的浩瀚如同地球上的沙丘,只是这些沙丘的沙子全都飞了起来,化成蓝色,在天空飞舞。而你所在的地球,亲爱的野蜜蜂,不过是这些沙粒中的一粒。宇宙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每一种物体都精妙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
亲爱的野蜜蜂,你听懂了吗?我希望你尽快找到鞑靼山茱萸树,把后脑勺靠在树上蹭,这样你就恢复了定位的能力。
爱你的月牙
(选自《十月》2024年第1期,有删改)
(1)、下面句子写出了野蜜蜂迷失方向之后的心理状态。请你具体品味分析。我觉得所有的方向都是南,南南南南南,这给我带来困惑。
(2)、月牙说“你这么信任我,让我感动” 再第一封信中,野蜜蜂对月牙的信任体现在哪些地方?(3)、在第二封信中,月牙从哪些方面回应了蜜蜂?(4)、月牙能否帮助野蜜蜂解决困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8、阅读理解;
材料一
月球上造房子充满挑战
月球上造房子要面临极端环境的挑战。月球每年发生约1000次深部月震,还有太阳风和微陨石等的冲击,月球建筑的承受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表面的176,建筑物和人的受力状态与在地球上时完全不同;月面昼夜27.32天更替一次,昼夜温差可达290℃,建材性能可能会在热疲声的下退化,宇宙射线如质子、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等可直达月面,月表辐射强度极高,建造装备可能在强辐射下失效。
在月球上建造房子还得考虑建筑材料和工程建设能力。首先,由于重量和航天器的载荷限制,建筑材料必须满足轻便、结实和易于携带等条件。其次,由于艰苦环境的限制,建筑物必须具备防辐射、防微尘和保温隔热等特性,研究显示,月壤可极大地降低昼夜温差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可减少辐射造成的材料性能损伤和老化,可考虑用来用来建造月球建筑。最后,月球表面移动和建筑物组装方面,也需要更先进的科技和工程技术的支持。
目前对建造月球建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
建造方案
特 点
预制式
在地球上预制完整的建筑,运载至月球表面安装,由于运载成本高昂、
运载尺寸受限,该方案适合小型月球建筑。
展开式
建筑核心部分在地球预制,到达月球再以充气或展开折叠的形式扩展,
能有效结合地月优势,现阶段可行性较强。
原位建造式
利用月壤在月球建造建筑主体,在月球完成材料制备和建设安装。这种方案难度较大,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材料二
月球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材料一、材料二取材于刘益清、梅洪元等人的文章)
材料三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国探月工程时间线
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创新人类月球探测的记录。2024年6月,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这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性时刻。”2030年前我们将可能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南极建立研究基地,而对于未来月球建筑的模样,目前也有许多构想和探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已制备出国内首个模拟月壤真空烧结打印的样品“月壶尊",实现从0到1的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三叶草”月球建筑方案,综合运用预制舱体、充气扩展、月壤3D打印等技术,为中国未来月球基地建设探索路径。其方案理念取自地球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植物“三叶草”,宫意在月球播种生命,共筑月海绿洲。
(取材于《参考消息》等)
(1)、根据材料,同学们有以下分析,其中不准确的 项是( )A、月球上造房子要考虑极端环境、建筑材料和工程建设能力等因素。 B、月面要承受大温差和强烈福丰,月球建筑材料可以考虑使用月壤。 C、原位建造式方案是在地球面制元整的建筑,运载至月球表面安装。 D、在不断探索下,未来十年左右中国将看可能建设国际用水科研站。(2)、图3是登月组设计的月球建筑模型画面图,请你根据该图简要说明各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情况。(3)、以下是登月组对建筑模型的制作设想,请结合制作设想,根据材料二,对该小组目前的设计图(图3)提出完善建议。(4)、总结环节中,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你综合材料及活动过程,以“实现月球家园梦,我们在行动”为话题,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两点即可) -
9、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名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节选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燕市①带面衣② , 骑黄马,风起飞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大官传呼来,百姓窜▲不及,狂奔尽气,流汗至踵。
遥想江村夕阳,渔舟投浦,返照入林,沙明如雪;花下晒网罟®,酒家白板青帘,掩映垂柳,老翁挈鱼提瓮出柴门。此时偕三五良朋,散步沙上,绝胜长安骑马冲泥也。
(节选自明代屠隆《在京与友人书》,有删减)
注释:①燕市:明都城北京。②面衣:面巾。③烟突:烟筒。④投:停靠。⑤罟(gǔ):捕鱼的网。
(1)、甲文加点的词语中,最适合填入乙文的是( )A、通 B、还 C、避 D、延(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咸来问讯。
②沙明如雪。
(3)、甲乙两文描绘的乡村生活,都富有人情之美。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两位同学围绕甲乙两文内容展开对话。请将对话补充完整。小语:陶渊明想借“桃花源”来表达①。
小文:是啊,屠隆也说江村“绝胜长安”,他的生活态度与陶渊明相似。小语:但是,如果人人都流连乡野,就怕没有人操心国家大事了。
小文:不会的。范仲淹的“进亦忧,退亦忧”就告诉我们②。
(5)、乙文“花下筛网罟”引人遐想,花是诗文中常见意象,读花赏花,兴味盎然。班级就此开展“觅花辑诗文”活动。⑴请将以下“花之诗文”补充完整。
① , 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无题》)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④香远益清,。 (宋·周敦颐《爱莲说》)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宋·陆游《游山西村》)
⑥ , 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⑵请你辑录杜甫《春望》中合适的诗句: , 。
⑶辑录时,有同学错误选取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你解释这句诗为什么不能入选。
-
10、按要求完成小题。
【围屋说“围” 】
围屋是围起来的建筑。俯瞰围屋,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围”字(如图1)。汉字中像“围”这样带“口” (读wéi)的字还有很多,有的表示围起来的地方,如“圈”是古人养牲畜的地方,yuán“①____”是种果树的地方,pǔ“②____” 是种菜的地方。
围屋是以堂屋为中心向外扩展而形成的庞大建筑体。家族世代居于其中,老少其乐融融,这场景正如对联所言“一围居室▲▲▲,四方天地家国情” 。
围屋镌刻着客家人大迁徙的历史,留存了传统文化印记。当时代的脚步沿着青石板路悄然而来,人们走出古老的围屋▲奔赴广阔的天地;而围屋大门的漆色渐渐斑驳,院内幽深的寂静敲打着斜阳……
【古居破“围”】
久围则困, 困则破“围”,破而求变。早在1996年,深圳围屋“鹤湖新居”就改建为客家民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历史;2024年元宵节期间, “万居·咏月”诗词灯会深圳围屋“大万世居”举办,市民们相聚围炉煮茶,一时丝竹绕耳,不胜惬意。
(1)、请写出第一段①②两处的汉字。(2)、将第二段对联缺失部分▲▲▲补充完整,最合适的一项是( )A、山川美 B、千秋歌 C、四季诗 D、天伦乐(3)、根据语境,第三段中▲处应填入的一个标点符号是( )A、顿号 B、逗号 C、分号 D、句号(4)、请结合“古居破‘围’”相关文字和图2,归纳古居更新变化特点。(5)、作为城市的一员,请你在“我” “古居”之间加入一个动词,表达你与古居这种文化源的关系,并对此作简要阐释。 -
11、有人说:“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这句话鼓励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烦恼。
请以“我那微不足道的烦恼”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烦恼”的内容,交代“微不足道”的原因。(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消除烦恼”的过程。(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
-
12、某学校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活动。(1)、动员会上,班长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下面语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还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参观考察、聆听讲解等各种实践活动形式
③它以中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载体
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⑤红色研学,是将旅游与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⑥以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⑦让学生深刻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A、③①④②⑥⑤⑦ B、③④①②⑤⑦⑥ C、⑤③⑥①②④⑦ D、⑤③②⑦④①⑥(2)、请根据“娄山关红色旅游景区导游全景图”补全“娄山关旅游路线导游词(片段)”,要求简明、连贯、通顺。娄山关旅游路线导游词(片段)
娄山关旅游景区位于① , 从停车场(换乘点)出发,可先到游客服务中心了解景区信息。随后依次参观② , 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沿着百仗梯拾阶而上,向北走,在第一个路口向西转。一路西行,经过第一座桥梁后,③(含方位词),就可以到达西风台。西风台起名源于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句“西风烈”,是景区的制高点,海拔1779米。然后在观海楼、夕照亭欣赏美景,也可再继续游览其他景点,欣赏壮丽风光,结束旅程。
(3)、下面研学日志①—⑦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心怀崇敬与期待,我参加了这次红色研学活动。①踏入革命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②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③听着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与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④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⑤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⑥这次研学活动,让历史书上的文字有了温度。⑦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定当努力学习,承红色精神,不负先烈、不负韶华。
-
13、浪淘沙·一叶忽惊秋①
[宋]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②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③。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④萧散梦云⑤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注释】①选自《贺铸词集校注》。②分付:意为交给。③白苹洲: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④歌尘:形容歌声动听。⑤梦云:泛指美女。
(1)、下列选项属于词中描写的场景是( )A、伫立望归舟 B、雨中携友游 C、落花秋渐至 D、歌舞迎归友(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
14、魏征上疏①
[宋]司马光
魏征上疏,以为:“《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自王道休明② , 十有馀年,然而德化未洽③者,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故也。今立政致治,必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遇小人也轻而狎④;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有败;况内怀奸宄⑤ , 其祸岂不深乎!夫虽君子不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既谓之君子而复疑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影之曲乎!陛下诚能慎选君子,以礼信用之,何忧不治!不然,危亡之期,未可保也。”上赐手诏褒美曰:“昔晋武帝平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位极台司⑥ , 不能直谏,乃私语子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⑦。”
【注释】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②休明:美好而清明。③洽:和谐,融洽。④狎:亲昵,亲近。⑤宄(guǐ):盗窃或作乱的坏人。⑥台司:三公等辅弼大臣。⑦弦、韦:指西门豹、董安于佩戴弦、韦以自警的典故,象征着警醒和自我约束。
(1)、选文中魏征进谏提及的建议是( )A、公文言简意赅 B、奖惩依法而行 C、深入民间考察 D、用君子而不疑(2)、邹忌和魏征的劝谏艺术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必委之君子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B、苟不害于正道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C、斯可略矣 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D、上赐手诏褒美曰 吾妻之美我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15、读书之乐①
江柳
①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我是一名读书爱好者,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②一曰“抄”,即抄书。阅读可分为泛读和精读,我的精读方式就是抄书。“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这句名言是针对孩子们说的,对成人同样适用。读书的过程中,只有动手、动笔,才能加深印象和理解。我抄的是书中的闪光点,这个过程就像在海滩上拣拾美丽的鹅卵石和贝壳。读《大学》,我抄下“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读《老子》,我抄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长篇小说一般来说不适合抄,但对于经典作品,我抄下了许多精彩的段落。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我们再也不用在搬迁时留下树号了,山中的路越来越多了。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如今,我已抄满十多个笔记本,有空时回头翻一翻,就像在夏季回望草长莺飞的春天,在冬季怀念满山红叶的秋天。
③______________。大多数书籍看过就忘记了,于是我想到,编口诀或许是一种好方法。许多时候,一段口诀就是一个知识体系,能把厚书变薄,把薄书变简。我编的口诀其实就是顺口溜,语言并不规范,不足为外人道,但它们简明扼要、朗朗上口,能够加深记忆。比如读历史,对中华民族的演化史,我归纳为四句话:“中原自古善农耕,东北平原渔猎人。蒙古高原尽游牧,各族融合中华魂。”我又将地质年代表中的要素编撰在一段口诀里:“新生四三六千五,人鸟被植兴哺乳。中生代里现裸爬,白侏三纪两亿五。二石泥志奥寒纪,古生五亿蕨栖鱼。元古二五藻无脊,原核三八在太古。四十六亿地球生,冥古洪荒生命无。”几句顺口溜,让我记住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
④三曰“制”,即制表。书籍或系列书籍读过后,我从中找出关键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它们呈现在一张表格里,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比如读完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我按照族源、发源地,按照政权建立者、政权起止时间,按照疆域、余脉去向、对应中原朝代等对十几个中国北方民族进行列表。读懂了这张表,就读懂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我读过一些西方古典音乐的书籍,便将交响乐乐器“收集”在一张表里,按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与键盘四大类,列出每一种乐器以及它的音调特征、大自然对应物、风格意境等。从表中可以感悟到,每一种乐器都是对大自然声音的模拟,交响乐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大合唱。
⑤在我看来,读书的快乐不仅包含收获之乐,还有探寻之乐。探寻读书方法的过程,给我带来了积极的能量,同时又增添了读书的快乐。每每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或是徜徉于历史遗迹、博物馆,我总会与大自然的种种美妙相遇,被人类文明的光芒所照耀,它们让我想起了自己抄过的书籍、编过的口诀、制过的表格。那一刻,一如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何其幸福、美好。
【注释】①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选文中“读书之乐”是指( )A、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 B、阅读数量及阅读质量 C、阅读态度及阅读收获 D、阅读思维及阅读眼界(2)、关于“抄书”,下面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抄书是泛阅读方式的一种,通常适用于成人。 B、抄书只要动手、动笔,就能加深对书的理解。 C、长篇小说的经典作品,也可以摘抄精彩段落。 D、回顾抄书的全部内容,可以让夏天变为春天。(3)、请在选文划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并阐述理由。(4)、揣摩下面这段文字,文段中有三个以“按照”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比如读完系列丛书《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我按照族源、发源地,按照政权建立者、政权起止时间,按照疆域、余脉去向、对应中原朝代等对十几个中国北方民族进行列表。
-
16、面羊①
米丽宏
①老家在冀南太行山下,翻过嶂石岩便是山西。逢年过节,到山西那边看姥姥,拜亲戚,总是稀罕她们做的面馍。
②做面馍,在我看来,是很浪漫的一种活计。
③我的姥姥姨姨们,一边做着面馍,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的高兴事、稀奇事,悠然,放松,笑语盈堂。然而,她们手下却轻拢慢捻抹复挑,搓,团,擀,剪,切,一压一按,一捏一卷,一扎一挑,盘枣点豆,插面花儿。旁观者眼花缭乱之际,一个个活物生生从手下蹦出来:跳起来的兔、憨威威的虎、绵善善的羊、活溜溜的鱼;狮子、小猪、小鸡、小狗……每个物象,都被施之于智慧,注之于情感。饧好上锅,急火猛蒸,等出锅来,看吧,一个个白白胖胖,鲜嫩灵活。
④稍晾一下,点施花红,装饰渲染。素朴平常的日子,忽然间,开了花儿,荡漾出一波波繁华热烈的味道。
⑤山西山环水绕,盛产玉米和小麦,号称是中国的面食之根。这个省份,东到娘子关,西到黄河边,南到风陵渡,北到雁门关,每个家庭的主妇,皆以做面食为擅长。我姥姥说,往常年,是玉米面;如今,都是麦面了。麦面,没有怡甜快辣的味,没有繁华绮丽的色,只有温馨平淡、从容踏实的质;在山西女人的巧手创作之下,奇异孤绝的形,会一点点被塑造出来,这就使普普通通的馍,带上了一种憨朴天真的雅拙之美。
⑥山西的一位文友告诉我,山西的面馍,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2000年魅力不减,其真实活力,当是来源于民间那种生动活泼的想象力吧。
⑦作为母亲的长女,姥姥的第一个外孙女,我享受到了姥姥家送“面羊”的礼遇。第一次,接受“面羊”,是在十二晌,也就是出生十一天的时候。想必那时,我尚是襁褓中一个双眼不睁、混沌未开的小孩,除了啼哭、吃奶,余事一概不知。因此,姥姥家全家出动,为我隆重送羊的热闹,我是无缘见到的。此后,在一年一度、年年送“羊”的礼仪中,我一节节长高长大。
⑧民间认为,孩子到12岁,灵魂长全了,也便成人了;于是在这一年,送羊的仪式,来个高潮兼华美的落幕,叫作圆羊。
⑨圆羊,让一个孩子感觉到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那隆重喧哗的场面,饱含亲人多么厚重的一种恩宠啊!
⑩那年,姥姥为我蒸的面羊,出奇地大,光羊头就有二三斤,羊身近2尺长。它神态安详地蜷卧在高粱秆儿篦子上,椭圆的羊头,用梳子梳出了顺溜的羊毛线条,搓面为条,安成犄角;细短面条,安成眉毛;黑豆做眼,麦粒点出嘴唇;拿锥子压成了胡须。
⑪面羊脖子上的红绒绳儿,穿了铜钱,是给“羊主”的,我自然当仁不让地解下来,挂在了自己脖子上。
⑫面羊背上趴着的12只小羊,几厘米大小,玲珑,可爱;我多想一口一个,把它们吞下肚去啊。可是不许,连同陪着小羊的十二生肖面蒸,也不许;要挂起来的,一直挂一年。
⑬我记得那一年,我时常到挂小羊的帐子角,踮起脚尖儿,去摸它们,直到摸出了一层灰黑的釉儿,像包浆。
⑭最后,那些萌萌的面蒸,都被种到地里去了。
⑮那只大面羊,爹吃头,娘吃脚,奶奶吃个羊尾巴。一个面羊,吃了好几天;面羊吃完,我的12岁生日热潮,就渐渐平息。
⑯若干年后,我又回想起我的“面羊”,不免有好多个疑问。我问山西文友,为什么会是“羊”?他答我,山西人喜欢羊,尊敬羊。炎帝在山西尝百草,救百姓,是让羊先尝的。羊吃了没事,才给人吃。
⑰哦,明白了,这面羊,实际寄托一种民间情感,有一重感恩和爱戴的厚意在其中。送孩子面羊,自然就饱含将这一美好情感传承下去的愿望。
⑱民间饮食,总有生死契阔的深情:面羊,出于俗,脱于俗,亦是这样一种多情的食物。
【注释】①选自《光阴磨》,有改动。
(1)、制作面馍的工序正确的一项是( )A、做物象—急火猛蒸—饧好上锅—装饰渲染—出锅 B、做物象—急火猛蒸—出锅—装饰渲染—饧好上锅 C、做物象—装饰渲染—饧好上锅—急火猛蒸—出锅 D、做物象—饧好上锅—急火猛蒸—出锅—装饰渲染(2)、在“我”的成长轨迹中,印象最深刻的“面羊”礼是( )A、A B、B C、C D、D(3)、选文标题为《面羊》,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做面馍”,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4)、文章末尾写道“面羊,出于俗,脱于俗,亦是这样一种多情的食物。”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面羊寄托着哪些情感? -
17、以下是《水浒传》的插图,图中A是谁?请根据插图内容,分析A的人物形象。
-
18、下列情节与语段描写相匹配的一项是( )
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A、《简·爱》中罗切斯特在风中挥泪奔跑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狂风暴雨中拉车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大风中开凿铁路 D、《西游记》中孙悟空在比丘国使出阴风救小儿 -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指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等。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新月集》等。
-
20、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只见草萧疏,。(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⑤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我是你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⑦《卖炭翁》中,通过扭曲的矛盾心理,反映出老翁悲惨境遇的诗句是“ , ”。
⑧《登飞来峰》中,表明诗人年少气盛,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