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1、同学们的稿件中,分号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 C、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而修竹,则使人想起隐者。 D、好的天气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坏的天气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
-
2、下列句子中,没有展开联想或想象的是哪一项?( )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B、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C、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目前许多高原植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 D、关山草原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景观不失壮观。
-
4、下列诗词名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5、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起舞(枝叶扶疏的样子) B、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C、顾影自怜(回头看,泛指看) D、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渲染(xuān) 苍穹(qióng) B、迂回(yū) 旖旎(yǐ) C、花蕾(lěi) 冠冕(guàn) D、参差(cān) 妩媚(wǔ)
-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一碧里 ②翠色流 ③孤芳自
④群马疾 ⑤飘带舞 ⑥硕大无
(2)、词语⑥的反义词是。词语和都是形容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程度深,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3)、走进这的草原,看着的青草,望着远处主人们欢迎客人的场景,老舍不由得陶醉其中。(选词填空,填序号) -
8、 看拼音,写词语(1)、冬天的bō li上常常都是雾气,一片mó hu。我喜欢用手指画出不同的图案,透过那些 xiàn tiáo去kuī jiàn不同的风景。(2)、这个假期我没有fú àn苦读,而是开启了草原之旅。夏日的草原没有令人心烦的chán míng声,只有不时传来的mǎ tí声,让人愈发心境开阔。吃过了特色的奶dòu fu , 我换上蒙古族的特色服饰,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草原上疾驰。
-
9、习作。
“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春游活动、观看“天宫课堂”……这些校内外的多彩活动,你参加过哪些呢?请你选择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经历,题目自拟。要求: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写作时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
10、语文实践。
2024年10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下面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本次演讲的素材?( )(多选)A、关于《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故事。 B、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D、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2)、为了丰富演讲内容,你打算选用一个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故事作为素材。你会选择什么故事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
11、现代文阅读理解。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顿时不安起来。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①“要勇敢一些! 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 江——姐——”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的一下扑向签子门。
②江姐和许多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梳理选文内容,补全导图。
(2)、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被转移的同志们与牢房的同志们告别的场面,其中,“点”是对的描写;“面”是对的描写,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3)、读文章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①画横线的句①是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两层意思,请你进行分析。
②画横线的句②中的“挺立”一词能换成“站立”吗?为什么?
(4)、下列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B、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C、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D、反动派最后的疯狂时刻(5)、在最后的时刻,江姐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请你写下来。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又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用小标题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选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面”的句子和描写“点”的句子。(3)、下列关于点面结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点”的描写,突出了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对“面”的描写,表现出五位战士整体的团结勇敢。 B、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五位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C、习作时可以把最能表现文章主题、刻画中心人物的关键材料作为“点”进行描写。 D、习作时最重要的就是把“点”写好,对“面”的描写可以略过。(4)、选文最后两句话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5)、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面对着纪念塔,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长征印记
材料一:
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10集微纪录片《航程二万五千里》。通过全新的形式——航拍,将长征途中红军官兵一路生死跋涉、英勇冲杀的史与实、血与火,构写成一部跨越时空的英雄史诗。
这部纪录片浓缩了历史岁月的永恒记忆,更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细节、镜头展示了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新风貌、新气象。我们俯瞰于都河上架起的五座大桥,人们用两岸的繁华来铭记历史;我们赞叹中国水电建设大军在大渡河上创造着新的传奇,万家灯火映照着“____”;我们感慨当年红军经过的贫瘠之地,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袁隆平在这里培育出“改变世界的种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一次次地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给自己鼓劲:“____,____,____……”
材料二:
节目列表
第1集:《赣南今朝》 第6集:《彝海凉山》
第2集:《五岭逶迤》 第7集:《大渡桥横》
第3集:《湘桂道中》 第8集:《雪山草地》
第4集:《遵义之光》 第9集:《陕甘新颜》
第5集:《赤水金沙》 第10集:《征途如虹》材料三:
亮亮 看过 ★ 2024-10-23 14:21:14 北京
90年前,一场伟大的征程开始。90年后,从空中俯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见证新时代的变迁与繁华。重走长征路,这是一趟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寻访之旅。节目不仅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征服了观众,更以深刻的哲学思考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
(1)、结合语境内容,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写《七律·长征》中的诗句。(2)、阅读三则材料可知,下列对《航程二万五千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部纪录片以航拍的全新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长征中红军官兵的英勇事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B、纪录片通过故事、细节和镜头,既浓缩了历史岁月的永恒记忆,又展示了新时代长征路上的新风貌、新气象。 C、纪录片一共十集,每一集都以富有诗意标题命名,准确地概括出主要内容。 D、这部纪录片只注重对长征历史的回顾,缺少对新时代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发展。(3)、阳阳想了解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的传奇壮举,他应该收看第集;乐乐边看边联想到杜牧“不霁何虹”的名句,由此可知他在收看第集。(4)、根据材料三,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观看日期
观看地点
星级评价
表达观点
这是一部的纪录片
-
1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对于家国情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是红军战士的家国情怀——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位卑”,这是陆游的家国情怀——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 视死忽如归”,这是曹植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视死如归;“祖宗疆土,当以死守,”,这是李纲的家国情怀——祖国山河,誓死捍卫。(2)、《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接受任务→→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顺序来记叙的,表现了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除了五位壮士,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认识了的郝副营长和的邱少云。他们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
15、句子练习(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2)、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改为转述句)(3)、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这句话重复使用了“是那么”一词,可以起到(A.突出、强调 B.衬托、烘托)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感情,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②我也能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
16、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国大典》在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整齐威武的情景,又写了各个方阵的风采。 B、《狼牙山五壮士》在刻画某一具体形象时,多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描写。 C、《灯光》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的。 D、《我的战友邱少云》主要采用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了邱少云忍受痛苦煎熬的顽强的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按要求改写句子。
-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B、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C、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雨中的桃林,幽静得像是仙境。
-
1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唤醒黎明的沉默 ③挣脱千年的羁绊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
19、用多种形式代替“说”,下列加点部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炊事员温柔地提醒同志们:“别太紧张,该吃饭了。” B、老红军虚弱地嘱咐小战士:“带着对革命的信仰,活下去。” C、“红领巾”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D、我漫步街头,看着满地的落叶窃窃私语:“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高低起伏) 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C、万水千山只等闲(只当作平常的事) D、三军过后尽开颜(个个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