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词名句。
与你相遇,于那老树之下,于那小桥溪边,初见时你便宽慰我,人生不只有《天净沙·秋思》中“① , 小桥流水人家,②”的凄凉秋景,也不只有李白在月夜“③ , 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惆怅孤单,更有《观沧海》中“水何澹澹,④”和“⑤ , 洪波涌起”的壮阔之景,还有朱自清沐浴着“沾衣欲湿杏花雨,⑥”时内心的憧憬和喜悦。
与你相离,万般不舍,心中万千思绪,落于笔端,希望如王湾那般“乡书何处达?⑦”云中寄锦书,尽诉衷肠。想象他日与你相会,定当不甚欣喜!不会像马致远在深秋时节感慨的那样“夕阳西下,⑧”,无限悲伤。
-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簇,____(A.美不胜收 B.美轮美奂),牧童的笛声与轻风流水相应和①____;夏季的雨热烈粗犷②____,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日有“西风瘦马”的寂寥,也有使人静mì③____、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冬天则把终年zhù④____蓄的绿色全献给可爱的水藻。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应和
②粗犷
③静mì
④zhù蓄
-
3、 按要求作文
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胜利时的分享、跌倒时的扶助,都是友情的体现,感受友情的温馨真好。
请你以“▲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
4、文言文阅读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tà]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使吏送令归家。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世乱②云③鞭乎④释之
(2)、以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惊弓之鸟 B、君子何之 C、置之度外 D、久而久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
(4)、这则故事中,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
5、 按要求改写句子。(1)、你敢说这支笔不是你偷的?(改陈述句)(2)、他的房子真小。(改夸张句)(3)、改写句中画线部分,使它和未画线部分形成对偶。
石间溪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4)、照样子,写一写“刚刚结束的游乐园”的情景。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
6、 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 , 要留清白在人间。(2)、山重水复疑无路, 。(3)、洛阳亲友如相问, 。
-
7、 根据下面名著中的描写,写出对应的人物。(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含笑,即瞋视而有情。(2)、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
8、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为西向,北向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
9、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满满筛一碗酒来(斟) B、没地不还你钱(莫非、难道) C、名曰傲来国(名叫) D、有二丈四尺围圆(围成一个圆)
-
10、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睦 和面 和衷共济 曲高和寡 B、起哄 诱哄 哄堂大笑 一哄而散 C、阿附 阿胶 阿其所好 阿谀奉承 D、提防 提携 提纲挈领 提心吊胆
-
11、表达与交流。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⑴较量就是比拼双方的本领、实力。较量有许多种:力气上的,学习上的,心灵上的……你曾经与自己或他人较量过吗?选择最难忘的一次较量写下来。
要求: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400字。
⑵冷与暖是肌肤的感受,也是心灵的感受。一句刻薄的话语使人心寒,一句亲切的问候令人心暖。你一定听过、见过、体验过许多暖心与寒心的事情。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 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400字。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心义卖
①天空,像海一样湛蓝,一朵朵云彩排成了巨大的笑脸,仿佛在迎接令人激动的义卖活动。
②等啊,盼啊,终于等到了爱心义卖活动的到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钱,用最快的速度来到操场上,左顾右盼起来。
③原本寂静的操场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座自由市场。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拔地而起”,一句句叫卖声飞入耳中。商铺,有卖玩具书籍的,有卖学习用品,有卖饰品的,还有卖叫不上名来的小玩意儿的……大家忙来忙去,可真是不亦乐乎。
④瞧!五(7)班的女同学,在店门口跳起了白族舞蹈,微笑每时每刻都挂在脸上,美丽的舞姿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观看。
⑤看!六(3)班的几个推销员,蹬着椅子,手举几样毛绒玩具,在空中上下舞动,脸涨得通红,卖力地大声叫嘁着:“快看快看!买玩具、书籍抽奖了啊,买一件抽一次,百分百中奖!”小会计们也不甘落后,有条不紊地记录着每一样东西所卖的钱数,还不时帮着销售。进货的同学更是想出了千奇百怪的招数采购精美的物品,在操场上一圈儿一圈儿地搜索着,低价收购,高价卖,真不愧“小商人”的称号啊!
⑥六(1)班店铺里的人挤得前胸贴后背,大个子杨鹏琨两手举着书,在空中左右挥舞,大声喊道:“超值侦探小说, 10元一本!好运不可错过!快来买啊!”说着,他踮起脚,眼睛瞪得溜圆,身体也在左右摇摆着。售货员蒲文轩也不闲着,左手拿着收到的钱,右手把东西递给顾客,并迅速找钱给顾客,还向后边记账的同学报着数目。
⑦几个小时仿佛像流水一样飞快。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分分角角虽少,蕴含的是一份爱心,一份奉献;零零碎碎虽小,凝聚成的却是巨大的力量。这次义卖让很多人买到了许多喜爱的物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所有人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们会将这次义卖的盈利都捐出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1)、第①段的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和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作 , 把云朵比作 , 从中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2)、第③至⑥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请回答以下问题。第段是“面”的描写,第段是“点”的描写。在“点”的描写中,主要记叙了三个班级的义卖活动,让现场的气氛更加。
(3)、第③段提到“一句句叫卖声飞入耳中”,具体都有些什么?抄在下面横线上。(4)、第⑥段“他踮起脚,眼睛瞪得溜圆,身体也在左右摇摆着”,这句话是描写,“”“瞪”“” 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鹏琨为了招揽客人非常犹如画面浮现在读者的眼前。(5)、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首尾呼应 C、点明中心 D、引发思考(6)、短文主要通过点面结合的写法把义卖活动描写得精彩纷呈,请你根据下面情景的开头,续写“点”的部分来表现场面。今天的公园,处处张灯结彩,人潮涌动,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喜迎佳节的到来。你看,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
光盘行动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粮食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材料二:
记者发现,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减少浪费。不论是炒菜店还是火锅店等,都通过设置温馨提示牌、张贴宣传海报等不同形式,营造“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的良好氛围。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知道: , 针对这个,我们的解决办法是:。(2)、 针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某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条宣传标语,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请说明理由。A.民以食为天,食以净为先。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万事俱留香,只待君来享。
(3)、下列句子与材料主旨无关的一项是(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爸爸认为,请客时餐桌上的菜点的越多,花钱越多,自己越有面子,你认为爸爸的这种想法对吗?如果认为他的想法不对,你会怎么劝爸爸呢?请你写几句话,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 -
14、文言文阅读
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⑤前利,而不顾其⑥后之患也。
(1)、补全成语:螳螂捕蝉,。(2)、解释句中画线词。①欲取蝉
②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3)、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 。 -
15、 读例句,按要求根据所给的框架仿写句子。
例句:爱阅读,善表达,学好语文,做有修养的人。
爱 , 善 , 学 , 做。
-
16、 默写(1)、《七律长征》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红军战士翻越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2)、《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得温柔多情的诗句: , 。(3)、《回乡偶书》一诗中,“ , ”用孩童的笑写出了作者的无奈。
-
17、 文学常识填空。(1)、唐代诗派代表: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与“五经”进行整理合并。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这四部。(3)、《两小儿辩日》中,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就不同时间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展开辩论:一儿从角度出发,认为“”; 一儿从角度出发,认为“”。因观察的角度不同,故两小儿得出的结论不同。我们不禁为两小儿的点赞,不禁为孔子承认这个问题“不能决”的态度点赞。(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 ”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
-
18、 写出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提示: 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1)、“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乎要敲碎我的心灵。(2)、她缓慢地睁开眼睛,眼神里尽是失望与悲痛。(3)、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拽更多的蚁穴。(4)、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5)、灰色的眼睛镶在那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
-
19、 选择三字俗语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里。
应声虫
井底蛙
百灵鸟
哈巴狗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中,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如果孩子沐浴着亲情和友情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
20、 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读书铸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téng②飞必然要以知识níng③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④的基石。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