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句中加点关联词语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展体育运动,首先要做好普及工作,同时还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水平。 B、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上。 C、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D、可惜你满腹文章,却看不懂这人情世故 , 到底是没有经过历练。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悬殊 辐射 褶皱 天衣无缝 B、致密 彗星 枯燥 偷偷摸摸 C、山麓 帷幕 羁绊 大彻大悟 D、争讼 待慢 家眷 人情世故
-
3、下列生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áng) 争讼(shòng) 戛然而止(jiá) B、恬静(tián) 哺育(pǔ) 大彻大悟(chè) C、脑畔(pàn) 瞳仁(tónɡ) 销声匿迹(nì) D、羁绊(jī) 怠慢(dài) 草长莺飞(yīn)
-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歌曲《孤勇者》引发热潮。而《孤勇者》的诞生,就是一个平凡人“孤身走暗路”的不凡故事。
歌曲填词人唐恬确诊为鼻咽癌三期。她得知病情后,独自安排好工作,并写下愿望:写更多正能量的歌曲;活过父母。化疗过程漫长而痛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独自消化病痛和恐惧。她一共经历了数十次放疗,失去了味觉、嗅觉,仍没放弃。躺在病床上的她,仿佛孤身走夜路,满身坚强,以自己的感受写出这首歌词。
如今,唐恬已然“绝境生花”,想让自己的音乐温暖更多人。她的人生,就像《孤勇者》歌词中所写:“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以《在孤勇中前行》为题,写一篇作文或准备一份“国旗下讲话”的发言稿。
要求:自定文意;不套作、不抄袭、不照搬导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5、母亲的院墙
钟小巧
①我的父亲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养大儿女,又带孙辈。如今,孙辈也已长大,父亲母亲也年迈了。父亲两耳不闻农事,一双沾满泥土的老脚,硬生生地缩回,整日过着悠闲生活。母亲却相反,丢不下跟了自己一辈子的农活,子女不允许种田,那就与院墙为伴吧,在院墙播种子,种下杂七杂八的植物。
②经过一番雨水的洗礼,植物在院墙下越发生机勃勃了,如长身体的少年,正憋足劲。
③东墙的枸杞,已伸出一尺来长的枝叶,鲜嫩翠绿,可以入汤了。母亲种了三棵,可以煲好几锅猪杂汤呢。枸杞猪杂汤是家乡的特色汤,饭店里取名为“全猪汤”,清肝明目、入心入肺,总让人心心念念。我似乎也尝到它的鲜甜了。
④枸杞头下,紫苏又冒出来许多,那千军万马的紫褐色,让我想起了喜欢吃的紫苏鸭。把紫苏剁成泥,和蒜蓉一起做蘸料,鸭是白切鸭。客家人都偏爱白切做法,如白切鸡,原汁原味。以前穷,鸭肉不常见,单用紫苏蘸料就饭或粥,不用其他菜,都能吃得饱饱的。后来知道紫苏有解表散寒治感冒的疗效,便多了分喜爱,母亲也因此从别处移来一棵。
⑤西墙一片鱼腥草,原先趴在地上的,好像瞄准了墙根,最近也要往上蹿了。前几年种的金银花,也爬上墙了,婆娑的绿叶间,还闪出几簇花,花柄如银针,花朵如金链,金银合体,怪不得叫金银花。母亲把全盛开的花朵摘下来,一天也只有那么几朵可摘,随摘随晾晒,晒干后,集在瓶子里,然后分送给子女,叮嘱暑天多喝。记得以前,谁有个头痛脑热,母亲用的就是鱼腥草和金银花,或单独用,或两者合用,泡水喝。
⑥鱼腥草的祖籍,在山野的田塍地沟里。年少时,跟母亲去很远的山田拔花生草,母亲生怕我草没拔掉却弄死花生苗,就让我拔田埂上的鱼腥草,那不是一棵一棵地拔,一抓就是一撮,同时拔起,莎啦啦,一下子就能拔一大把。母亲笑了,把它抱到沟里冲洗干净,就地晾晒,待回家时一起带回。新鲜鱼腥草味道太难闻太呛人了,拔过草的手,腥味久久不散。母亲精明,知道宝贝物种越来越稀有了,便移植在自家院墙下。金银花也是母亲从深山老林找来的。
⑦像枸杞、鱼腥草、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毒的草药,老家人统称为“凉水”。村里的留守老人,有个头痛脑热,也常常问母亲索要“凉水”。母亲几乎是有求必应,有时是现摘,有时是藏品。
⑧2020年春节,恰遇新冠病毒来袭。母亲眼中的“病毒”,就是“热气”。母亲时不时用鱼腥草和金银花泡茶,逼着在老家过年的儿孙们喝,说年菜热气,用“凉水”解解,预防总是好的。儿孙们无法及时返工,又不能出去串门,目之所及的,是院墙零零星星、参差不齐的绿。弟弟觉得不好看,便网购了三角梅、玫瑰花、海棠花、芍药花等观赏花,想种在院墙下,要把母亲种的所有拔掉。母亲厉声喝止,说,这是我的地盘,不许乱动。弟弟气鼓鼓地嘟囔,花多好看,可美整个屋子。
⑨母亲是实在人,要的就是实在物。母亲说,有花有叶,哪里不好看?又好看,又好吃呢。
⑩好吃的还有许多。那面北墙,母亲种了很多常吃的时菜,如麦菜、芥菜、花菜、茄子、苦瓜、丝瓜、黄瓜、豆角等。绿色瓜叶,黄色瓜花,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瓜仔垂挂墙上,还真好看。待到丰收季,母亲便想方设法托人捎给子女。我住本县城,近水楼台,是获得最多的一个。那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绿色食品,城里哪儿能轻易买到?自家吃不完,母亲还送给邻居们吃。
⑪墙角处,是近似野菜的鸡麻菜、红贝菜等,不用打理,兀自长着,生生不息,就像以前的农村孩子,没人操心,一样有出息。大门旁侧,即南墙,母亲种了辣椒、葱、姜、蒜等。有时炒菜,发现少了点调味,火也不关,就移步南墙下,要什么摘什么,极为方便。
⑫母亲曾说,这满院墙的植物,就是我的儿孙啊。
(有删减)
(1)、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西墙一片鱼腥草,原先趴在地上的,好像瞄准了墙根,最近也要往上蹿了。
(2)母亲厉声喝止 , 说,这是我的地盘,不许乱动。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文章结尾处写到“母亲曾说,这满院墙的植物,就是我的儿孙啊”,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快速的发展
①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周王朝就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宫职叫“行夫”。汉代设“传驿”,已有专用运输车“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接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唐时规定,陆驿最快日行500里,这叫“加急”,主要用于政令、军情和紧急文书。
②现代快递业起步于国外。中国快递早期以国有为主,主要是与国际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国际业务。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了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了我国快递业;1985,成立了中国快递服务公司,全面开展快递业务。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一批民营快递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3年,顺丰快递在广东顺德成立。当时他们靠人背肩扛,往来于香港和内地之间,主要运输商务快件、商务票据、产品样本等。同年,申通快递成立,也是靠人背肩扛,往来于上海和江浙一带运输商务快件。随后宅急送、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相继成立……这一批民营企,为快递业的展注入强大的机和活力。
④到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全行业员工总数达300万人;快递企业日均服务达2.8亿人次,相当于每天5个人中有1人在使用快递服务。目前,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规模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3倍多,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一半以上。
⑤快递业在发展初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低成本人力资源,依靠成本和价格优势,以规模效应驱动了行业发展。今后快递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仅停留在“长块头”,也要“长智慧”,要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材料二
快递服务种类
根据运输方式和客户需求的不同,现代快递分为以下常见的服务种类:
类别
类型
特点
运输方式
航空
快运最为快捷,已经成为快递的常用方式之一
公路快速
是目前运输量最大的快递方式
铁路快速
运量大、安全、准时
水上快速
适合大宗物品尤其是有时间需求的特殊物品的运输
运输速度
特快专递
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速度更快,多是紧急的小物品,以文件和小包裹为主
一般快递
速度和安全系数都一般,适合一般物品
材料三
新闻链接
近年来,快递业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快递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快递小哥”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充分肯定快递业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便利民众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1)、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我国早在周代便已出现快递制度,但是现代快递业并不是在我国最先起步。 B、现代快递业由国营到民营,民营快递业为快递业注入1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C、从顺丰和申通的发展来看,民营快递公司都是由人背肩扛起步到各种运输方式兼用。 D、快递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向技术驱动”,不能仅“长块头”,也要“长智慧”。(2)、根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很喜欢吃海南的新鲜荔枝,皇帝为了取悦她采用了“加急”方式送荔枝,引发民愤,用材料一中的史料,说说皇帝和杨贵妃的行为为什么引起民愤。(3)、用材料二说明,现在海南的新鲜荔枝要运到西,“走数千里,味未变”,你觉得要用什么办法?并说明理由.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 ,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全矣 (2)固不知子矣 (3)循其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 楚人以晏子短(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5)、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达和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
8、学校将开展“名著话剧表演”活动,需要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选择保尔人生不同阶段的二个情节来编写剧本,你会选择哪二个情节?并说明理由。
-
9、小荔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面是他摘抄的两段语言描写,请对应写出说话者的名字。
摘抄文段
人物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盖上,恶狠狠地骂起来:“老兄,这不过是虚假的英勇行为!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冲着自己开一枪。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办法……把手枪藏起来,纵然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①
“小弟弟,我告诉你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我知道你会有出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需要的是能够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
②
-
10、暑假将至,很多同学会计划外出旅游。八年级1班班委会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把下面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外出旅游可以欣赏美景,放松身心,增长见闻。旅途中,与人相处时要以和为贵,为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自觉遵守所到地区的公共秩序,以免与他人发生冲突;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文明游客,畅享愉快旅程!
八年级1班班委会
2024年6月27日
-
11、下列是同学们搜集的历史故事,不能体现“和为贵”的一项是( )A、六尺巷 B、将相和 C、闻鸡起舞 D、文成和亲
-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继承他的遗志,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B、市场分析师权威预测,2024年全国文创旅游市场将“稳开高走持续回暖”,旅游收入约达1000万亿元左右。 C、大湾区中秋晚会成为粤港澳地区保留活动,三地观众对节目有了更多期待,不会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文艺形式。 D、随着新型甲流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和防控经验的积累,使我市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
1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词语。
(1)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2)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 卑鄙无耻。
(3)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tián jìng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
14、《卖炭翁》中“宫使驱将惜不得”体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卖炭翁
白居易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5、默写古诗文。
(1)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虽有嘉肴》)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5)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而不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关雎》中“ , ”两句写出了青年男子对美貌女子的倾心爱慕,《式微》中“ , ”两句,以质问的语气,表情达意,有对亲人泥浆中劳作的关切,亦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怼。
-
16、作文
亲爱的同学,转眼初一已经过去。这一年里,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给予了你深切的感动?或许,像鲁迅笔下的阿长那样单纯而善良;或许,像李森祥描绘的父亲那样勤劳而执着;或许,像老王一样虽非亲非故,却仍然对你关怀备至……用心发现,就能看到他们别样的美。
请以“别样的他”或“别样的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内容充实,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⑤不少于600字。
-
17、学校正在开展以“走进小说《海底两万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设计栏目】老师让同学们制作一份介绍小说阅读方法的手抄报,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三个栏目名称。
示例:了解故事环境
①栏目一: ②栏目二: ③栏目三:
(2)、【任务二:阅读名著】阅读下表中的文段,补全旁边的批注。文段
批注
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 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 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 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 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①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②文段画线句写了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显现出七种不同颜色,这是因为。③文段中连用了五个感叹号,这是“我”因赞叹。
(3)、【任务三:发表议论】有人说,阅读科幻小说能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请你针对这个观点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结语正确,80字以内。 -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书幽芳亭记(节选)
黄庭坚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④。
【注】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丛薄:草木聚生处。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也:藏匿以待时机表现自己。
(1)、下列加点词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缓兵之计 B、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C、在室满室 斯是陋室 D、可爱者甚蕃 兰甚似乎君子(2)、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B、甲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扬。 C、乙文借写兰花“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来表现君子才华横溢、高人一等。 D、乙文借对兰花的描写和赞颂,表明自己耐得住寂寞,能经受得住各种打击。(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4)、甲文主要是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5)、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分别给我们哪些启示?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望岳》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开篇,表达了诗人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B、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甫之匠心。 C、“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诗人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尾联写诗人已经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2)、“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的创作风格,在《望岳》中有多处体现。请以具体诗句为例,分析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 -
20、阅读回答问题。
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
崔修建
①那是一棵十分特别的苹果树,栽种在菜园子里五年多了,它还从来没有开过一朵花,我多么希望在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
②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看到形单影只的它,父亲便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它很像村里无儿无女的老薛头。于是,父亲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成为那些蔬菜瓜果的邻居。
③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撒了杀虫药,再加上父亲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
④“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
⑤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
⑥那天,母亲要杀掉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招待远方来的亲戚。这只老母鸡上了年纪,现在几乎不下蛋了,尽管它原来是一个下蛋能手,但如今落到被淘汰的结局,似乎是注定的,我也爱莫能助。
⑦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就像母亲淘汰那只不再下蛋的母鸡一样,不必再犹豫了。
⑧父亲却执意留下它,理由是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无拘无束地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就会开出令人惊讶的花呢。
⑨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苹果树不肯开花的确切原因。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至于是否开花,或者何时开花,它并不关心。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别的苹果树喜欢开花就尽管开花好了,它只想尽情舒展自己的绿叶,为何要被责怪呢?
⑩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倾听春风,笑对秋风,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雨雪,除了没有开出人们熟悉的花朵,没能结出人们想象的苹果,别的什么也不缺少啊,即便是有些遗憾,也无妨啊。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
⑪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或许父亲和母亲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他们早就听从邻居们的劝告,将它当作生火的柴烧了。
⑫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锦州游玩,到路边的一个果园买刚上市的苹果。那一树树红通通的苹果,令人口舌生津。蓦然,我想起那棵一直不开花的苹果树,便请教那位热情的果农,问他是否也遇见过不开花的苹果树,他说当然碰到过,碰到了,就砍掉,倒出位置给开花的苹果树……
⑬我能够理解果农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在我家菜园子里的那棵苹果树,是幸运的,我虽然曾期待过它开花,但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还渐渐地理解了它,一点点地欣赏它了。
⑭与一位教哲学的老教授聊天时,我又提到了那棵不曾开花的苹果树,老教授感慨: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自由自在,根本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
⑮时光流转,我见过种类繁多的开花的树,唯有那一株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季季枝繁叶茂,在我出神的凝望与遐思中,那棵神奇的苹果树竟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意念之花,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着走去。
(有删改)
(1)、文章围绕“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叙事抒情,对苹果树不同的评价使作者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请你梳理文中对这棵苹果树的不同评价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对苹果树的评价
作者的情感
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
①
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
失望
这是一棵迷恋于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
②
③
释然
(2)、散文主要写作对象是苹果树,文章第⑥段却写到了老母鸡。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这篇散文文笔晓畅优美,请赏析文章第③段划线句。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
(4)、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作者从“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得到了哪些生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