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青年的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培育。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关于年轻人的状态,我们已经聊过很多次了□一边刷着手机熬夜,一边泡着枸杞养生,不可谓“不朋克”□或者五天游五岳说走就走□或者天天躺酒店一动不动,不可谓“不从心”□无限的可能、无限的选择、无限的未来,青春的活力yùn藏于此,年轻的资;本也正在于此。特别是,当成都大运会上的青春身影(甲),当杭州亚运会上的青春风采(乙),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年轻人不仅“文明其精神”,而且“野蛮其体魄”,身体机能处在最佳状态,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lì、扛得住摔打。不管是“一碰就碎”的话题,还是“一吹就倒”的标签,抑或是“一动就伤”的说法……大多数人所谓的“脆皮”,既有夸张戏谑的意味,也有偶然意外的因素,更有自我打趣的意思。这个问题上,决不能(丙),让玩笑不经意间为全体年轻人代了言。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熬夜 yùn藏 磨lì 戏谑
(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奋勇争先 熠熠生辉 吹毛求疵 B、奋不顾身 熠熠生辉 以偏概全 C、奋不顾身 璀璨夺目 吹毛求疵 D、奋勇争先 璀璨夺目 以偏概全(3)、文段□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C、,;, …… D、。;, …… -
2、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材料。
生活中,不经意间,我们有很多珍贵的东西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
3、对喜欢诗词歌赋的同学,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选择其中的《〈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你赞同这个建议吗?结合阅读此名著的方法和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
4、名著阅读: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常谈》的好方法,请结合本书目录,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填序号)
①《说文解字》第一 ②《周易》第二 ③《尚书》第三 ④《诗经》第四
⑤“三礼”第五 ⑥“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⑦“四书”第七
⑧《史记》《汉书》第九 ⑨诸子第十
择性阅读
小春对历史感兴趣。
你推荐她阅读
小夏对中国古代诗文作品感兴趣。
你推荐她阅读。
小秋想了解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你推荐他阅读
小冬想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你推荐她阅读。
-
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弱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魏学洢《虞初新志•核舟记》)
【乙】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入定①于龛②中者,荫树趺坐③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④曲拳,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⑤、纸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⑥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谤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sù),神情风致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长洲周汝陶言,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
(节选自高士奇《虞初新志•记桃核念珠》)
【注释】①入定:佛教名词,指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②龛(kān):供奉佛像的石室或柜子。③跌(fū)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④袒跣(tǎn xiān):袒胸赤足。⑤茶奁(lián):茶具。⑥狻(suān)猊(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1)、请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画线词的含义。方法
示例
画线词
含义
成语推断法
比翼双飞
①其两膝相比者
a
查阅字典法
“属”的义项:A.类似。B。群。C。隶属。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
b
语境探究法
根据上下文进行词义探究
③经卷毕具
c
课内迁移法
勾画了了
④不甚了了
d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神情风致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②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
(4)、在《核舟记》中,作者称赞工匠“技艺灵怪矣哉”,《记桃核念珠》选文末也感叹“可谓艺之至矣”。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两文中匠人技艺的精湛表现在哪里。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李白①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③。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天宝四载(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两人相别时杜甫写了这首赠诗。②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概括李白的形象。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巷有花守流年
陈莉
①回乡下老家看母亲。驱车行进在弯曲的省道上,而后下坡,翩然落入小村的臂弯里。
②小巷蜿蜒,似一条安静的小溪,我们在小溪上从流飘荡。转个弯,一片花丛扑入眼帘,有鸡冠花、江西腊、太阳花。轻纱般的烟霭中,这片花仿佛是小巷眉心的一点朱砂痣。
③儿时的小村,也有这样曲折的小巷,人家的房前屋后也开着五彩的花朵。那时,我家门口的柴垛上,爬满了红的、紫的牵牛花,密密地结成一张网,牢牢地网住人的视线;邻居家门口的紫茉莉,白天紧紧抿着小嘴,直到傍晚才张开,纤小娇弱,却吐着幽幽的香气。还有石竹、波斯菊、大丽花……都是好养活的草花,在乡下恣意地开着,虽粗陋简朴,却有鲜丽的花影相守,有爱花种花的人相伴,这样的小村,就是人间好风景。
④最难忘的是流水落花图。村南的半山坡上栖着几户人家,门前绕着一条水渠,水渠旁团团开着一棵美丽的粉红月季。我和几个小伙伴跟着母亲,端着脸盆,从远远的家里走来,蹲在水渠沿上洗衣裳。流水清凉,笑语盈盈。忽然,一片粉红的花瓣从上游飘来,顺着水势,轻盈地旋转着,灵巧地滑过我们的指尖。又一片滑过,有人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把一瓣粉红捉在掌心。更多的花瓣顺流而下,我们便纷纷扔下衣服,去奔跑,去追逐,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娇俏的花朵,与微风嬉戏,和乡村相拥。偶一回头,看到母亲年轻的脸上,正开着一朵褐红色的花,那是被太阳光抚触过的颜色,是被泥土亲吻过的颜色,健康、动人……
⑤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父母却老了:我们星散四方,我们的父母却留在了原地。离开的和留下的,每颗心都守在故乡身旁。
⑥后来的某一天,父亲去了,母亲一夜之间仿佛矮了一截。她说:“我不去你们家,我要守在这里,我离不开土。”
⑦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夕阳西下,母亲站在家门口,向我挥手告别,虽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秋风飘起她额前的几根银丝,舞起她身后的一丛花影,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随着时光行走,这一幕,已经藏在我记忆深处,剪影一样,越来越清晰。
⑧今年春天,母亲在家门口移栽了一棵蜀葵花,说是在田里干活时捡到的,不知是哪里的风携了谁家的种子,萌芽在母亲的田埂上。夏天时,蜀葵开了几串通红的花,为整条小巷温柔地点亮一盏灯,照着我回家的路。
⑨再回家时,那棵蜀葵已经老去,开不出美丽的花了,我略感失望。母亲懂我的心思,莞尔一笑,转身回屋,用纸托着两包黑色的花籽出来:扇贝形的,是蜀葵花籽;地雷样的,是紫茉莉花籽。
⑩“这个是从咱家摘的,那个是从别家摘的。满街都是花,不愁明年没花看。”母亲说。
⑪这时我才明白,花开是短暂的,她们像海浪一样,哗啦一声,撞在小村的胸口,然后无声地退去;她们又是恒久的,一代代繁衍生息,不卑于渺小,不惧怕风雨。你来,她们在;你走,她们仍旧在。
⑫如今,每次回老家看母亲,走在静静的小巷里,看到人家门前的重重花影,总感觉旧时光里的花草之魂纷纷穿越而来,唤起心中久违的亲切和感动。
⑬我知道,在每一片花影身后的院墙内,定然有人在忙碌着什么,心里在坚守着什么。他们像这些花儿一样,甘为小巷添一分妩媚,增一缕暗香;与小村共饮一杯烟火,共度一段流年。虽无言,却执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出朗读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 )A、要读出花的多、密,我这样读:转个弯,一片花丛扑入眼帘。 B、要读出孩子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我这样读:我们便纷纷扔下衣服,去奔跑 , 去追逐。 C、要读出“我”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我这样读: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父母却老了。 D、要读出“我”的笃定,我这样读:我知道,在每一片花影身后的院墙内,定然有人在忙碌着什么,心里在坚守着什么。(2)、将下面一段文字还原到文中,小语认为最合适的位置是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间,你认同她的想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烟霭薄薄的,流淌在四周的群山间,流淌在小村的梦里。我也化为薄烟,在小村的梦里流淌,恍惚又回到儿时的故乡。
(3)、请结合第④段分析,为什么“流水落花图”最令“我”难忘。(4)、文章题目“小巷有花守流年”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8、诗意的中国,源远流长。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篇章,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八年级开展“经典咏流传”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加。经典古诗文诵读。
内容或情感
名句
篇目
学习之道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①。
《虽有嘉肴》
情深义厚
② ,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大同社会
③ ,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朝思暮想
④悠哉悠哉,。
《关雎》
怡情山水
闻水声,⑤ , 心乐之。
《小石潭记》
-
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书籍
①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书籍步步演化而来的?
②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③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印技术。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④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⑤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
⑥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⑦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⑧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约一尺半,高约7至8寸上面的字,是经人手写而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宋时刻书的字体,早年多仿欧阳询体,后逐渐流行颜真卿体和柳公权体。元代赵孟頫书法盛行,刻书又多仿赵体,这些多属于楷书范围。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书工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 , 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实际是仿宋体的变形。
(根据《解放日报》相关资料编写)
材料二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的精神享受,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建议大家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考”“质疑”“沉淀”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才能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
材料三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在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安徽组织“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频大赛”和“图书惠民月”活动;黑龙江推出“书中自有春日”融媒策划活动,读者可以在快手抖音平台朗诵与春天有关的作品并接力上传视频;贵州举办多彩贵州全民阅读马拉松快闪赛,参赛者用6个小时阅读一本指定的书;……
(摘编自互联网、《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后思考,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拓本的作用不仅是传播知识,也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B、在纸发明以前,甲骨书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了书写的美观。 D、我国古代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是起源于雕版印刷术。(2)、材料二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回答倡导“慢阅读”的原因。(3)、材料三介绍的是一些地区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举行的活动,假如你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者,请你为学校设计一种阅读活动。 -
10、以下文段是益智中学八年级读书发布会的卷首语,请你对其进行优化,并完成问题。
卷首语
读书的天地非常广阔,身处其中,我们欣赏别开生面的江南社戏,品味朗朗上口的陕北信天游,感受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怀念蕴藉着家国情怀的一盏灯笼,我们听见大雁用喃喃低语打破冬的缄默。解读大自然的密码,追sù恐龙灭绝的原因:我们观看妙趣横生的时间脚印,发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可以领略风格迥异的演讲,照见思想之光;可以走进风情怡人的世外桃源 , 体悟作者的田园梦想;可以观赏一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小小核舟,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
读书,就是在享受名副其实的精神盛宴,就是传承川流不息的思想光芒!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正在举行一场读书成果发布会,请你走进这次活动,让思想与才华齐飞,让青春与智慧共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缄默 ②追sù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世外桃源 B、叹为观止 C、名副其实 D、川流不息(3)、关于选段中以下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读书的天地非常广阔”,“天地”是主语,“非常”是状语,“广阔”是谓语。 B、“身处其中,我们欣赏别开生面的江南社戏”,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们欣赏社戏”。 C、“气势磅礴”“风格迥异”是主谓短语,“安塞腰鼓”“喃喃低语”是偏正短语。 D、“我们观看妙趣横生的时间脚印,发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一句中,“发生”与“兴趣”搭配不当,可改为“诞生”。 -
11、明天意味着光明,预示崭新的未来;明天也蕴含着机会,指向无限的可能。因为这样,明天才如此值得期待。明天属于每一位勇敢前行的青少年,明天属于每一个坚守信念的奋斗者。
请以“明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
12、父母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幸福;老师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希望;朋友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欢笑……
我也想对你说……
请以“听我说,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 , 然后写作。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5)字数不少于600字。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②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③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④。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⑤。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节选自《与元九书》,有删改)
【注】①仆:我。②谙:熟悉,知道。③遑:闲暇。④胝:老茧。⑤乡赋:地方举行的乡贡考试。
(1)、用“/”标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 D、始龀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
(4)、从[甲][乙]两文中,你得到了学习方面的哪些启示。 -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指湖泊。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海畔、冻泥、梧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渲染了的气氛。(2)、一位同学根据诗歌第四句的内容,创作了一幅画: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直上天山。请你帮他为这幅画命名(不超过6个字)。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往更远深空的中转站。古人望月,想象出嫦娥奔月的故事,描摹出清寂幽美的广寒宫。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未来,航天器从这里起航,就能飞向更遥远的星空。
(摘编自《经济日报》2023年10月8日)
材料二 嫦娥五号完成了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是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该任务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0日)
材料三 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具备原始探测数据是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基本条件。
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勘探过的周边方圆77米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让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和“玉兔”在“广寒宫”相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大多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和神话传说人物命名的地理实体命名。
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可以想见,不远的未来,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30日)
材料四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探月工程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愿意同世界各国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资源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合作共赢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5月27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月宫”指的是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不是传说故事中的广寒宫。 B、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 C、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主要条件是具备原始探测数据。 D、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会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会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2)、2010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影像数据,获得位于月球的“毕昇”环形坑的命名。结合材料三,联系毕昇的重要成就,写出命名依据。(3)、下面语段放在哪则材料中比较合适?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启动了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邀请所有感兴趣的国际伙伴,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4)、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性。 -
16、“把握文章事实,善于分析、比较”是纪实作品常用阅读方法。用此方法,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摘选
①“朱德”这个名字很有意义,简单而响亮。这是一个很适切的名字。由于文字上的奇异的巧合,这两个中国字是“红德”的意思。他相貌并不动人,大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的艰苦,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②朱德领导“赤色联军”打数百次小仗,数十次大仗,冲破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敌军的进攻武力超过他八九倍,敌军的资源也超过他无数倍。然而他的胜败程度的对比还值得较量一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关于战术的灵敏,巧妙的流动,行军的神奇,他一再证明自己胜过地方任何将官。他无疑地在游击战中培养了中国革命军队惊人的战斗力。
(1)、根据插图和语段摘选,该著作是( )A、《红岩》 B、《长征》 C、《谁是最可爱的人》 D、《红星照耀中国》(2)、根据语段摘选,按要求回答问题。(1)根据第①段,朱德“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表现在哪里?
(2)根据第②段,斯诺眼里的朱德是一位怎样的将官?
-
17、默写古诗文。(任选5句作答。若全部作答,只计前5句。)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昂扬的主旋律。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
我们感受到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卫国之心;体会到辛弃疾“ , 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忠国之意;理解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忧国之情;感动于文天祥“ , ”(《过零丁洋》)的爱国之誓;敬佩过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满江红》(小住京华)]的报国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飘扬。
-
1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属于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D、《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
19、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作为活动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逆袭,赛场夺冠 B、文明社会,关爱为先 C、科海泛舟,逐梦飞天 D、诚信为本,道宽路广
-
2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1)、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B、? 。 C、; 。 D、; ?(2)、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③ C、④ D、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