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____(A. 祟 B. 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②(A. sù B. 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甲____(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乙____(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丙____。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

            乙

    (3)、将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 2、

    杭州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诸多要素(róng)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又同“航”,反(yìng) 了杭州之名源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

    杭州城标以翘屋角与(yuán) 拱门为表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杭州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图形相结合,____。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róng)入其中        

    反(yìng)

    (yuán)拱门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浑然一体
  •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座洋溢着书香的城市,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书香衢州·云上有约”系列读书活动,让阅读有仪式感,让更多人参与阅读,让书香(mí màn)衢城。开(A. juǎn B. juàn)有益,让我们阅读吧!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命的酒杯,不可能总是(chéng)    ▲    满可口的甘醴,苦酒也是成长的滋味。____,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能百(liàn)    ▲    成钢。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突显其意义。“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dǐ)    ▲    达。愿你青春灿烂,愿你前途光明。

    (选自《人民日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百(liàn) 成钢

    (dǐ)

    (2)、根据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意孤行 B、一马平川 C、一帆风顺
  • 5、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市花的文字,完成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    ▲    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    ▲    烈日暴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10月到次年5月都有开放。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花姿(yōu)雅        (jì)烈日暴晒

    (2)、填入文中“□”里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珍视 B、重视
    (3)、加点字“沃”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ào B、
  • 6、 语段阅读

    序        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cāng)桑。100年风雨兼程,100年砥砺奋进,100年矢志不(y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了世所(hǎn)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小舟:在拟写序言的时候,有几个字我怕写错,用拼音代替了,请大家帮我填上吧。

    我:这几个字我会写,依次是①.

    小舟:“筚路蓝缕”这个词我经常看到,但不太明白它的意思,用在这里不知是否合适?

    小嘉: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筚路蓝缕”是个成语,它出自《左传》:“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我:哦,那这个成语在这里可以解释为②.

    小嘉:你真聪明。不过,序言里还有个句子有语病。

    我:嗯,我也发现了,③ “”应改为“”。

    小舟:谢谢大家,我马上改。

  • 7、“汉字偏旁探源”活动中,老师发布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完成。

    “汉字偏旁探源”任务单

    偏旁

    汉字

    成语/名句

    人迹~至

    学而不思则~

    ◎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是汉字“④”作偏旁时的不同形式。

  • 8、文言文阅读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 , 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 , 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炉,夜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 , 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改动)

    【注释】①转相传授:门生之间互相传授学业。②赴阙:入朝。③跣(xiǎn)足:赤脚。④庐墓:在墓旁搭盖小屋,指守孝。⑤内外亲:同姓和外姓的亲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首范纯仁

    ②光谓人神清气和

    洒扫应对

    ④不越其序而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纯仁贤        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出师表》) B、司马光        舜发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进道        呼尔而之(《鱼我所欲也》) D、归葺小室        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②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

  • 9、文言文阅读

    涉园记

    〔明〕陈洪绶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阁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暨人,明末画家。②予兄己未觞槎(chá)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槎庵来先生,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④塞(qiān)霞阁:阁名。⑤绮绾:交错盘绕。⑥惟:思,考虑。

    (1)、根据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能广其意

    十余年

    ③务与其地之相而止

    数十改易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此        非        涉        之        之        久        陈        迹        不        留        新        意        自        启        能        若        是        乎        哉?

    (3)、“涉园”的建设过程中,哪些事反复多次才得以完成?请简要概括。
    (4)、结合文本、注释与小贴士,探究园名“涉”的丰富含义。

    小贴士

    【涉】①徒步渡水,蹚水。②经历。③进入。④涉猎,学习。⑤关联,牵涉。⑥姓。(《古代汉语词典》)

  • 10、文言文阅读

    【甲】作画如作文,少不检点,便有纰。如右丞雪中芭蕉,虽闽广有之,然右丞关中极雪之地,____

    (明·谢肇淛《文海披沙》)

    【注释】①右丞: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朝诗人、画家。

    【乙】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摩诘画物,多不问四 , 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____。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 , 不若见诗如见画。”此真为识画也。

    (节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袁安卧雪:《汝南先贤传》中的一个典故。原文: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为孝廉。

    【丙】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 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北人:战乱南迁后流离的北方人,这里指作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便有纰

    ②多不问四

    ③忘形得意知者

    为孝廉

    (2)、根据上下文,把A、B两句填到甲、乙两文相应的位置并阐述理由。

    A.岂容有此耶?        B.此难可与俗人论也。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有        雪        中        芭        蕉        此        乃        得        心        应        手        意        到        便        成

    (4)、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不同,你认为王维画里的“雪中芭蕉”和李清照笔下的“雨中芭蕉”,有什么不同呢?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9)、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12、 乃
    (1)、太丘舍去,去后
    (2)、当立者公子扶苏
    (3)、蒙始就学
    (4)、重修岳阳楼
  • 13、 因
    (1)、以为号焉
    (2)、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3)、未若柳絮风起
  • 14、 且
    (1)、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盖余之勤艰若此
    (3)、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4)、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 15、 虽
    (1)、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千里不敢易也
    (3)、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4)、老妪力衰,请从吏夜归
  • 16、 焉
    (1)、复到舅家问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3)、湖中得更有此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积土成山,风雨兴

    A、置土石 B、父异 , 借旁近与之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D、寒暑易节,始一反
  • 17、 为
    (1)、山峦晴雪所洗
    (2)、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3)、中轩敞者
    (4)、或异二者之
  • 18、 而
    (1)、学时习之
    (2)、出淤泥不染
    (3)、启窗
    (4)、执策临之
    (5)、长跪谢之
    (6)、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 19、 于
    (1)、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2)、每假借藏书之家
    (3)、安陵君受地先王
    (4)、骈死槽枥之间
    (5)、万钟我何加焉
  • 20、 以
    (1)、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2)、蒙辞军中多务
    (3)、屠惧,投
    (4)、不疾也
    (5)、不物喜
    (6)、光先帝遗德
    (7)、策之不其道
    (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之力        可一战 B、杀之应陈涉        属予作文记之 C、刀劈狼首        皆美于徐公 D、中有足乐者        徒有先生也
上一页 396 397 398 399 4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