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叫卖:一座城市的温情微吟
谢伟
①在许多大城市已经不大听得到小贩的叫卖声了,但成都的街巷里却还热闹,尤其玉林这一片,从早到晚都像在进行着一种叫作“叫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盐水煮花生——,五香豆腐干儿——
菊花——金银花——胖大海哎——哟——
磨刀——磨菜刀剪刀——
②声音由远及近,反复着,然后依依渐次远去。那尾音还游丝一般地轻舞着,另一个悠远的声音又叠加上去,首尾相接,不绝如缕。
③小贩叫卖的声音在古书中被形容为“吟叫百端”。一个“吟”字画出了声音的起伏线谱,轻重长短、虚实收纵,是带着旋律的声音艺术。短短几个字,不但要韵味悠长,让人觉得舒服,还得要勾起人们的消费欲望,那自是一套了得的本事。
④各地的方言让小贩一吆喝,就有了鲜明的地域风韵。在江南,软糯的吴音可以吟出宋词的清韵:“水红菱嘞——水红菱要吗?”
⑤住在江南的日子里,清早,总会飘来一个女子柔软清灵的叫卖声,那细细柔柔的声音像是雨后擦地而过的微风,湿漉漉地在小巷回旋,然后飘挂在翘角的屋檐上,久久荡着。
⑥而老北京的叫卖更具艺术感。这活儿大多是老爷们儿干的,宏声大嗓,却悠然作韵,京腔里透着惯常的自信:“吃来呗,沙瓤的,闹块咧!”卖西瓜的一嗓子出去,声调婉转,平仄起伏,有京韵大鼓的韵调。年少时,我在皇城根儿下住过,那时的北京城,红墙蓝天,鸽群飞掠,哨音长长,绿杨深处胡同里飘出一两声悠远模糊的叫卖,那味儿是让人忆起来也会销魂儿的。只是,如今京城的叫卖渐渐由一种生活形态转变成了招揽游客的文艺演出。
⑦我们玉林这一片的叫卖则还是原生态的、活着的、川味儿的声音艺术。玉林接纳了操着川内各地方言的小贩,他们在这里聚集,叫出不同的音韵风味来。川东、川北的,语调舒缓,尾音带着弯儿:“醪糟儿——,粉——子醪糟儿——”,音调富于变化,旋律感极强。川南的则直接、短促:“豆花儿□胆水豆花儿□”字字铿锵,颗粒饱满,不加修饰,朴拙自然。而成都本地的,自是柔婉亲切,如丝般顺滑:“凉糕——凉粉儿——凉皮——”。在玉林的叫卖,不管哪种风韵,不管何种力度,基本都是独词独句,将货品名字直端端道来,率性、爽直,这是川人的性格。
⑧我住进玉林是十九年前的事了。那时,有个川北口音的男子每天清晨都会在楼下叫卖发糕。他的声音实在好听,感觉他只是轻轻一张嘴,声音就能“打远儿”。但从我的楼上看不到他经过的那条小巷,我便不曾见过他。我猜想,他该有四十多岁了,这些年风雨无阻地叫卖,断然不是为了炫耀他的“中国好声音”,而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多半会有两个孩子需要供养,有双亲需要赡养,为了他们,他一刻也不曾松懈。
⑨有段时间我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但他早晨一嗓子就会将我的梦境挑破。家人心疼我,就对着他一通斥责。我赶紧制止,说大家都是在讨生活,不容易的,都别相互为难了,我可以换个房间睡觉的。可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他的吆喝了,这让我心里愧痛。我企望着没有耽误他的买卖,没有影响他供养孩子,赡养老人。
⑩玉林飘荡着叫卖声的世俗生活总是令我迷恋,它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味道,是“生物多样性”的样板。小贩的叫卖总是把真实的日子味儿送进户牖,提醒着我们人生之苦乐。这叫卖是嚷嚷市声中最动听的声响 , 是一座城市温情的微吟。
⑪“收——旧家——具——哟——,收——废报——纸——”
⑫在楼上埋头读书,忽地传来一声吆喝,我瞬间想起家里有一大堆不要的旧书刊可以换点小菜钱,就冲着楼下大喊一声:“喂——等到,卖废纸!”
(选自《成都•锦城诗酒花》,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叫卖是嚷嚷市声中最动听的声响”?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2)、文中描写了江南、北京和成都三地的叫卖,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文中描摹叫卖声时,使用了破折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第七段画线句的两个方框内填入什么标点符号更为合适?请结合内容在相应方框内填出,并简述理由。“豆花儿□胆水豆花儿□”
(4)、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写到具体的叫卖声,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甲 咱们的大熊猫
①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大熊猫的身影,成都大运会吉祥物又选择了它。大熊猫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让人如此青睐?
②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在自不必多说:圆滚滚的身子,呆萌萌的样子,还有那看似笨拙实则灵活的上蹿下跳、左右腾挪……人们喜欢它还有更“深刻”的理由:它的黑白两色深深契合了中国文化中黑白相衬、阴阳相生之说;它喜食竹子,常于竹林之中饮食、休憩的特性,又与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思想相匹配,这让它赢得“竹林隐士”的美誉。
③诗文中的“隐士”,曲高和寡,难以亲近,熊猫“隐士”却与之不同。它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怕羞”,一旦熟悉起来,就会抱着你的双腿或者搂着你的脖子,撒娇不停,温柔万分。
④虽然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 , 但在典籍中却不乏它的身影。据载,古时两军鏖战不休,只要有一方举起熊猫旗帜,双方就会鸣金收兵。原来,被称为“驺虞”的熊猫,食竹,不杀生,啃吃铁器,符合“化干戈为玉帛”的要义。藏身山野的“竹林隐士”于是又摇身变为终止战争的“和平大使”。
(摘自《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有删改)
乙 大熊猫,你爱它有多深
①从熊猫的先祖始熊猫到今天的大熊猫,已有约800万年的历史。不过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 , 而在今天所有动物里,估计受喜爱指数最高的,非它莫属。
②人们是喜欢它的外在吗?假如你作出肯定回答,那请“扪心自问”:和大熊猫一样外形庞大且毛茸茸的动物何其多也,一身金毛的狮子、披着美丽斑纹的老虎,以及外形与之更为接近、动作同样呆萌的北极熊,为什么你不那么喜爱呢?说到底,以貌取“物”并不成立,人类喜欢的不过是它庞大身躯之下那份与人亲近的温顺罢了。从人类本性来说,凡是具有攻击性或威胁性的生物,从来就不会被划入喜爱之列。
③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大熊猫受到喜爱不会那么感性。种类更多、分布更广的恐龙早已消失,它为何还可以存活至今?食肉类猛兽在“物竞天择”的法则面前节节败退,它为何可以转“荤”为“素”?繁殖能力如此低下的它,如何能够“香火不断”……这些,比起人们赋予它的隐含意义,更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④人类根据自己所“需”来选择所“爱”,亘古不变,在大熊猫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摘自《成都日报》,有删改)
(1)、甲文谈及的“大熊猫受人喜爱之处”,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请分点概括。(2)、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谈及“大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时间短”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3)、两文都围绕“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展开,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够匹配,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裴侠,河东解①人也。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佣直② , 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③ , 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④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节选自令狐德棻《周书》,有删改)
【注】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在今山西境内。②佣直:此指劳务收入。③贞惠:此指廉洁。④牧守:州与郡的长官。⑤太祖:指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之父宇文泰。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ㅤㅤ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3)、太祖令裴侠“别立”,意在为百官树立为官楷模,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持汤沃灌( ) ②缊袍敝衣 ( )
(2)、结合全文,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作者最终能学业有成的两条理由。(3)、根据《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材料一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
(取材于张潮《幽梦影》)
材料二
凡学文者,非为学文,但欲明此理也。此理既明,则文字又属敲门之砖,可以废而不用矣。天下技艺无穷,其源头止出一理。明理之人学技,与不明理之人学技,其难易判若天渊。然不读书不识字,何由明理?故学技必先学文。予尝谓土木匠工,但有能识字记账者,其所造之房屋器皿,定与拙匠不同,且有事半功倍之益。人初不信,后择数人验之,果如予言。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对学习的渴求从未间断过。宋濂和张潮都强调学习应①;宋濂将自己与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对比,突出了②对学有所成的重要作用;李渔则认为不能仅学习技艺,还要③。
-
5、名篇名句默写。
辛弃疾用“了却君王天下事,①”的诗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分忧;范仲淹戍边思乡时仍希望建立功勋,生出了“② , ③”的秋思;苏轼被贬密州,用“④ , 西北望,射天狼”来表达想为国御敌的雄心;文天祥抗元兵败,身陷困境,抒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⑤”的豪情,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除此之外,请你再写一个表达“家国情怀”的上下句诗文:⑥ , ⑦。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踏上重庆的土地,你定会感到无比震撼:巍峨yì____立的大山如刚毅果敢的男子,蜿蜒流淌的江水似妩媚多情的女子,他们互相凝望,彼此衬托,相得益彰。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城,孕育了情感燥热、性格刚勇的重庆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重庆建成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之都。他们血脉里的勇毅来自哪里?既来自地域文化的熏陶,又来自革命精神的浇灌。
①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吓不倒重庆人,他们挖掘了无数的防空洞来抵御;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压不垮重庆人,红岩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做出了响亮的回答。瞻仰曾家岩50号,我们似乎看到了周恩来忙碌的身影;参观渣滓洞、白公馆,③我们似乎听到了革命先辈的殷殷嘱托……高山巍巍,江流有声。④将在这里继续演绎英雄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yì 立
②妩媚(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 B、孕育 C、燥热 D、目眩神迷(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4)、请从以下二个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引用或化用,写一段话来讴歌先烈。示例仅供参考,句式不限。示例:革命前路山重水复,你们以坚定的信念,穿越重重迷雾,终于迎来柳暗花明。(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备选诗句: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我选第 句:。
-
7、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这样的你让我佩服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第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10天不能起来;第二次是他母亲去世,悲伤过度,10天没有动笔。
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
8、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记者1日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记者胡浩)
(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新规定——不得使用手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的寓意。(3)、中小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进校园?对此,网友们观点不一。有家长认为,如今的手机融合了各种娱乐休闲的功能,大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势必会影响学习。有家长认为,学生不带手机自己很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放学之后不能及时联系孩子确保他的安全。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着说一说。 -
9、在“走进《朝花夕拾》”的活动中,我们尝试做以下方面的探究。
人物形象
人名
性格
主要事件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A____
善良质朴、麻木愚昧、诚实勤劳
过年,吃福橘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B____
给我修改血管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C____
自私自利、多嘴多舌,阴险势利
让我吃冰,却不让自己孩子吃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懦弱、优柔寡断、不堪压力
D____
(1)、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完成上面表格划线部分内容的填写。(2)、结合表格的内容,我们探究鲁迅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来更有效地叙事写人。你的发现:
-
10、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B、《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鲁迅在她的影响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C、《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D、《狗·猫·鼠》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了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水一般的杨绛
李娟
①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②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③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④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⑤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⑥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有她一生陪伴在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⑦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⑧尘世间,她最爱的俩人都离她而去,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无以言表。八十余岁的老人,提笔写下散文集《我们仨》,写下一个学者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患难情深,写下我们仨在人世的点点滴滴,如微风细雨,温馨感人。
⑨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都被下放“干校”劳动。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杨绛先生写下散文《干校六记》,从容练达,幽默风趣,细微处见真情。那是寒冬里一树树盛开的梅花,清芬暗盈,几乎所有的苦难都被她一支妙笔化解了,连同那漫天的冰雪。她温情而柔弱地支撑着他,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⑩杨绛先生年近九十岁,开始认真整理钱先生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那些手稿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纸张发黄变脆,字迹模糊不清,她一字一句艰难地辨认,抄录,整理,而后相继出版了《容安馆札记》《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⑪钱先生离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完成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她以这样的方式,寄托自己深深的思念。书稿所得的稿费和版税800万元,全部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留给后来的莘莘学子,连同他们一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⑫有一次,媒体邀请她参加作品研讨会,她没有去。还幽默地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听她的话,令人莞尔。
⑬她说得真好。她就是一滴清水,文字和内心一样干净,清澈,透亮。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世之态,也不被俗世所打扰,一生沉浸在文字里,一活就是百余岁,终成一代大师。成为被世人尊称“先生”的女性。
(1)、选文写了关于杨绛先生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若把文章标题改为“杨绛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3)、第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4)、按要求品析语言。①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从描写的角度)
②那是寒冬里一树树盛开的梅花,清芬暗盈,几乎所有的苦难都被她一支妙笔化解了,连同那漫天的冰雪。(从修辞的角度)
(5)、选文第②段说:“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说说古代的快递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递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通常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文书则要装入书袋中密封。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就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而,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运输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算是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除了陆路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杭州和密州都设置了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那时海外的商品有几百种,如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农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被引入中国种植,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等。
(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2)、选文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咸丰和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
13、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绂传
李侍郎①绂② , 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同 僚 取 架 上 所 有 抽 以 难 公 无 不 立 对 人 皆 惊 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
(3)、请结合原文说说李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14、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
太丘舍去( ) 元方入门不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 -
15、古诗默写填空。(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 ,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仅以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悲情四溢的“游子思归图”。其中,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句子: , 。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的拼音。①应和 ②贮蓄;
(2)、“美不胜收”的意思是。(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改为“” “”改为“”
(4)、上文语段中多处出现了与“鲜花”词性相同的词语,请找出两个:、; -
17、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有你,真的很暖心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洪成木是福建泉州南安的一名外卖小哥。他不是业绩最好的外卖小哥,送餐路上他常“分心”,甚至有时还要停车与人“聊天”;但他又是“最成功”的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的3年多,他帮助了73位走失者回家。洪成木两年前因一次送餐途中的无意一瞥,第一次帮助走失者回家后,他意识到这样的走失者很多,能帮助他们回家,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是自己的担当。事后他便决定走上公益寻人之路,利用自己平日工作走街串巷的特点,在送外卖时帮助更多的走失者。洪成木表示自己因救助走失者延误送餐的情况也常发生,但在告知顾客原因后,一般都会被谅解。最终,洪成木也因为他的善举被评为福建省第一批“最美快递小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
-
18、力旺中学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近日,旺中健儿在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取得佳绩。某位爱心人士为旺中健儿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数字“6”。这样做是否妥当?
小贴士:“6”本是一个阿拉伯数字,在互联网语境中,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优秀、厉害”。
(3)、下文是力旺中学学生会致全校学生的“校园文明上网倡议书”,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校园文明上网”倡议书
全体同学:
“互联网”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它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为了营造“健康、绿色”的校园网络环境。为此学生会倡议:
一、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文明好少年;
二、明确上网目的,应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充实、提高、完善自我;
三、绿色上网,访问文明网站,拒绝“网络毒品”。
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既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建设者。定的决心,是我们能营造绿色、健康网络环境的关键。因此,文明上网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甲】让我们共同建设和倡导网络文明新风尚。
坚长春力旺实验中学学生会
2024年11月8日
①这则倡议书中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这则倡议书中【甲】处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
19、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昆虫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和公认的文学经典。 B、鲁迅称赞法布尔为“掌握田园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补充完整下面的读书卡片。
作品
主人公
事件
感悟
《昆虫记》
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坚持不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在和的接触中接受革命的洗礼,保尔开始支持革命。
坚强勇敢
(3)、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学习方式。文学名著内容包罗万象,在名著阅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历史、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请任选一本名著,谈谈你阅读的跨学科学习收获。《昆虫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河边的错误
吴亚原
那年秋天,刚满十二岁的我,对啥都充满好奇,然而除了跳房子、玩跳皮筋,亦无好玩的东西。因此我常去河边,坐在苦楝树下,看河上的风景。
河对岸,是一间废弃的食堂,一半作为生产队的仓库,另一半成了村里的代销店,店门开在侧面。经营代销店的是一位麻脸汉子,我们称他为麻子叔。每当夕阳西下,麻子叔会虚掩店门,去河边淘米洗菜。
我坐在树下,看天边的云彩幻化出奇妙的图案。我辨认着:稻穗、禾苗、向日葵,仙女……麻子叔蹲在埠阶上,问:“丫头,啥事让你这么开心?”我说:“课本里的画儿,飞到天上去了。”“小丫头蛮有想象力,”麻子叔瞥了眼天边,摇摇头洗他的菜。
鸟儿叽喳,晚霞映红小河。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有个人影,潜入代销店,看错了吧,我揉揉眼睛,继续看天边的云彩,竖起耳朵,捕捉周围的声音。“吱呀”一声刺过耳膜,细长的人影挤出店门,手里捧着麻饼。我闻到了麻饼的香味,使劲咽了下口水,不禁喊出:“抓小偷!”
麻子叔呼地从埠阶上立起,米箐箕丢在河边,追了上去。我撒开脚丫子,跑过小桥。麻子叔将一个少女摁在晒场上,脸上的麻坑盛满愤怒,两只麻饼滚落在地上。围观的人群,直盯着麻饼,我甚至听到咽口水的声音。“小芳姐!”我失声惊呼。趴在地上的小芳姐,用怨艾的眼神看向我:“饿死人的日子,能不找点吃的?”“看你嘴犟。”麻子叔反剪住小芳姐的双手。“快说,饿死谁了?”边上的民兵连长怒目训斥,顺手从裤袋里,掏出根细麻绳。
麻子叔愣了一下,匆匆捡起麻饼。小芳姐使劲挣扎,民兵连长手脚麻利,绑牢小芳姐的双手。等跛脚婶满脸通红,瘸着腿赶到时,小芳姐已被押走。跛脚婶瘫在地上,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悲号:“是娘害了你……”
我哭着跑回家,妈妈安慰我:“你不是故意的。”
小芳姐大我四岁,住我家隔壁,娘俩在家以打草帽谋生。她对我可好了,带我去村后的小土岗,采摘甜甜的野树莓。遇人欺负我,她会像姐姐那样保护我。
晚霞余晖里,我坐在苦楝树下,望着对岸,不能原谅自己。河面上的鸭子,“嘎嘎嘎”扑棱着翅膀,不知啥是忧伤。
我怕见跛脚婶。半夜里起来尿尿,听到呜咽声,贴着板壁缝隙张望,黑漆漆的一片。跛脚婶的话断断续续:“小芳,娘饿晕了,躺床上念叨,见了阎王爷,都没尝过麻饼……”我躲进被窝里抽泣,伤痛的心无处着落。
天空飘着雪花,小芳姐闯进屋子,拎小鸡似的,拎起蜷缩在灶台前柴堆里簌簌发抖的我,说:“没良心的丫头,平时待你多好。”我惊恐的目光满是祈求:“姐,你揍我一顿吧。”小芳姐将我塞进灶膛,火苗烧灼全身。疼痛感将我从梦中拽醒,心敲鼓般咚咚直响,浑身滚烫滚烫的。
妈妈找药让我服下,烧退了。河边的一幕,却像杂草一样在心里疯长,缠得我透不过气来。同学们背地里骂我是害人精。我神情恍惚,似掉进深渊,老师鼓励我好好读书。我是个害人精?为了减轻心里的愧疚,我会去地头割几棵青菜,拔几根萝卜,偷偷放在跛脚婶家门口。
河边的阴影,一直困扰着我,麻饼月亮似的堵在脑海。只有读书,才能淡化心里的忧伤。妈妈摇摇头:“爱叽喳的小喜鹊,成了闷嘴葫芦。”
过年了,我捏着外婆给的压岁钱,悄悄走进代销店。见我,麻子叔一愣:“丫头,好久没来店里,也不见你去河边。”我眼睛盯着脚尖不作声。麻子叔说:“别自责了。都怪我一时冲动,小芳的脾气也真犟,撞到枪口上,嘴还硬着呢。事情总算过去了。”
我嗫嚅:“小芳姐去哪了?”
“关押了几天,小芳认了错。回家的路上,她走上桥头,‘扑通’一声跳进河里,被一个男人救起。”“后来呢?”我松了口气。
“男人是外乡人,三十好几没娶上媳妇,小芳跟着他走了。”“小芳姐为啥不回家?”
“姑娘家没面子嘛。”麻子叔深深地叹口气,双手撑着柜台埋下头。走出代销店,我轻轻推开跛脚婶的家门,将盛着麻饼的纸袋,悄悄放在矮凳上。
大学毕业那年,我拎着行李袋,来到河边的苦楝树下。对岸,笑眯眯的跛脚婶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走出代销店。
“外婆,麻饼真好吃。”小女孩脆生生的声音,我听得真切。
(1)、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晚霞余晖里,我坐在苦楝树下,望着对岸,不能原谅自己。河面上的鸭子,“嘎嘎嘎”扑棱着翅膀,不知啥是忧伤。
(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姑娘家没面子嘛。”麻子叔深深地叹口气,双手撑着柜台埋下头。
(4)、某公众号专门推送了吴亚原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这篇推文的留言,请以“在水一方”的身份回复。南风北起:读完《河边的错误》,我有一个困惑:从情节上看,小芳姐确实是做了偷麻饼的事,所以小说中的“我”才喊抓小偷,何况“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她,这怎么就是错误呢?
在水一方:对于楼上朋友的困惑,我觉得小说中至少有两处地方给了我们解答:
(5)、试探究“麻饼”的作用及其承载着的特殊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