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文名句默写。
春秋两季,容易引发诗人的情思。在春天,杜甫长吟“国破山河在,①”(《春望》);白居易则用“② , ”(《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日美景的喜爱之情。与绘春相对应的是写秋,王绩在《野望》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秋色图:“③ ,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角声满天秋色里,④”写出了边塞战场的凄冷、肃杀。
-
2、古诗文名句默写。
大自然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只要你有心观赏,必有所见。白居易在西湖邂逅了“① ,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的盎然春景;王绩在东皋撞见了“树树皆秋色, ②”(《野望》)的萧瑟秋景;李白在荆门偶遇了“③ , ”(《渡荆门送别》)的月下绮丽之景;苏轼在一个孤独的月夜寄情于“庭下如积水空明,④ ,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的幻景;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则痴迷于富有生机的“⑤ , ; , ”的朝暮之景。
-
3、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① , ”(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② , ”(崔颢《黄鹤楼》)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③ ,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徘徊小园香径,晏殊抒发的是“④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时空变幻的无尽感慨;面对流离失所的海民,曹植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的诗句是“⑤ , ”(《梁甫行》)。
-
4、古诗文名句默写。(1)、读一首好诗,如欣赏一道优美的风景。漫游湖边,我们同白居易一起感受“ ,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的生机;行走边塞,我们随王维共赏“大漠孤烟直,”(《使至塞上》)的壮美;遥望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饮酒》(其五)]的闲适。(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特有的山水景色的诗句是“ , ”。(3)、在心为志,发声为诗。徜徉古典诗词的海洋,诵读崔颢的“?”(《黄鹤楼》),我们可以体悟游子在异地思乡的心声;吟诵李白的“ , ”(《渡荆门送别》),我们可以感知他在离别时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朗诵刘桢的“?”[《赠从弟》(其二)],我们可以领会他借松柏之刚劲,明己身志向之坚贞。(4)、风,是诗人钟情的物象,触动着诗人敏感的情思,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描写风平浪静之景;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抒发词人亡国之痛;杜牧《赤壁》“”从反面着笔,巧写历史机遇;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言明词人乘风高飞之志。(5)、古往今来,祖国的大好河山令诗人沉醉。王维《使至塞上》中用“”描绘了夕阳辉映大河的边塞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写出了江上云霞变幻多姿的灵动景象。
-
5、偏旁易错字
chóu chàng
补cháng
qiú 枝
婆 suō
桥 liáng
wéi 妙 wéi肖
lín xún
bá shè
-
6、偏旁易错字
点 zhuì
xuàn yào
繁zhí
diāo谢
缺 hàn
欺 líng
-
7、 偏旁易错字
suǒ 屑
坦荡如 dǐ
yān 恹欲睡
秀 qí
tuǒ tiē
zūn xún
-
8、 偏旁易错字
mǒ杀
朝气 péng 勃
zhòu 雨
yíng 光
zào 热
马 guà
-
9、 偏旁易错字
不 xùn
jié 责
jié力
zhēn 探
一kǔn书
yōu 然
-
10、 偏旁易错字
眼花liáo 乱
jiān 灭
默 qì
juān刻
fēi 红
几次三fān
-
11、 偏旁易错字
wú湖
zhòng 裁
kuì 退
líng 空
翻 téng
kāng kǎi
-
12、 复杂难写字
密 zā zā
zhuó 酒
丘hè
zhēn zhuó
以 yì 待劳
fù 灭
田 chóu
cù 拥
拍 shè
-
13、复杂难写字
gān gà
shāi 选
gōu 火
chēng 目结舌
jīn 疲力尽
鲜yú
-
14、复杂难写字
ké sou
调gēng
xīn 金
草 shuài
gē da
qián质
-
15、复杂难写字
nì 名
piē 见
yǎo无消息
yǎo 一勺
kāi 桌子
dié 子
-
16、 复杂难写字
呼xiào
péng pài
lǐn liè
xián 熟
guǒ 脚
jī 形
-
17、复杂难写字
cuī枯拉朽
xiè 气
bān 发
qiáo 首
bǐng 息敛声
由 zhōng
-
18、 翻译句子(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2)、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19、 翻译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20、 翻译句子(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