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悼念被虐杀的战友A,牢房里的一切活动和歌声都停止了。

    签子门边,像朵朵乌云似的密布着无数张愤怒的面孔,正目送着派去和敌人谈判的代表。

    他们边走边想着老大哥在临走前的嘱托:“许云峰同志说,一定要坚持条件,公开追悼A,打下敌人的气焰,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摧毁敌人的迫害和虐待!有全体战友的支持,提出的条件决不能让步。”想着这些话,他们挺身走进了猩猩的办公室。

    (选自《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

    语段中的“A”指的是。他们最终采取了的方式使敌人屈服。

  • 2、阅读名著,完成题目。
    (1)、《红岩》中,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联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2)、下列事件不属于《红岩》内容的一项是    (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C、救朱赫来被捕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3)、下列对名著《红岩》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B、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C、《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D、许云峰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答案】
    (4)、她在狱中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是谁?“她”是被谁出卖而被俘的?
  • 3、阅读名著,完成题目
    (1)、《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   )
    A、刘思扬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
    (2)、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 (   )
    A、《囚歌》 B、《国歌》 C、《革命者歌》 D、《正气歌》
    (3)、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 , 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 , 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4)、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者为革命而牺牲的壮烈场面,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
    (5)、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
  • 4、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合乎义,不合乎道,一点也不给别人,也不向别人索取一点。](《孟子·万章》)

    (2)、〔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当思别尊卑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无愧于心

  • 5、《记孙觌事》与《新制布裘》比较阅读

    〔甲〕记孙觌

    (南宋)朱熹

    靖康之难 , 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卤获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宋金元》,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版,有改动)

    〔乙〕新制布裘

    (唐)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选自《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

    〔注释〕①孙觌(dí):宋钦宗时,官翰林学士,宋亡被俘。②靖康之难: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靖康之难导致了北宋的灭亡。③某文:指投降书。④宿成:事先已经做好。

    (1)、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以媚虏人。

    (3)、下列对乙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诗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 B、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支体暖如春”的情态,突出“新制布裘”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舒适之感。 C、“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两句,意谓男子汉不可贪图自身温暖舒适,而应拿出一些财物来赈济贫民,这体现出诗人有悲天悯人之心。 D、前四句紧扣诗题,写出“新制布裘”用料考究、制作精良、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布重棉厚等特点,为下文写穿着“新制布裘”的所感所思做铺垫。
    (4)、你认为孙规和白居易是不是大丈夫?请结合《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对大丈夫的论述进行判断并分析。
  • 6、《道德经》文本联读

    〔甲〕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乙〕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丙〕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均选自《老子道德经语法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注释〕①上民:居于人民之上。②下之:以谦下的姿态对待百姓。③先民:置身于人民之先做领导。④身后之: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⑤重:累,沉重。⑥害:受害。⑦厌:厌烦。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人民自然就顺化了。自化,自我化育。⑨自正:这里指自然会走上正道。⑩小:使⋯⋯小。⑪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靠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来记录事情,传递信息。

    (1)、请完成下面的文言文词汇整理单。

    类型

    文言词句

    释义

    一词多义

    寡助之

    民至老死

    至:

    异词同义

    君子有不战

    是以 , 圣人欲上民

    古今异义

    而去之

    故圣人

    委:

    古义:⑶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云:

    古义:说

    今义:云彩

    词类活用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国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寡:⑷

    (2)、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3)、小虞在阅读本文后,结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产生了困惑,请你帮助小虞解开困惑。

    〔单元导语〕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这些品格与志趣又当如何砥砺与坚守?本单元的古诗文,或以睿智雄辩纵论人生的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都可以在立身处世、涵养德行方面给我们以教益……

    小虞:本文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相似之处,编者为何选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却没把本文编入第六单元呢?

    我:小虞,两文确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表达出①的思想,语言上也都② , 从这两个角度看,本文完全符合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所说“或以睿智雄辩纵论人生的理想与担当”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胸襟。但是,③。编者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认为本文不太适合编入教材中。

  • 7、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____之中,傅说____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___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____,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____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于虑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3)、古今异义。

    ①舜于畎亩之中。

    古义:    今义:

    ②傅说举于版之间。

    古义:    今义:

    ③管夷吾举于

    古义:    今义:

    于色。

    今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舜发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①于

     

    ②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5)、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8)、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 8、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____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____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____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____!’以顺为____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____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

    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    今义:

    ②富贵不能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①戒

    之曰

    必敬必

    ②得

    是焉为大丈夫乎

    志,与民由之

    (5)、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

    ②贫贱不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③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 9、阅读理解

    《孟子》三章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____,七里之____,____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____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____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____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____,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____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3)、古今异义。

    亲戚畔之。

    古义:

    古义:

    非不深也。

    今义:

    今义:

    ③委而之。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三里

    攻之而不胜

    ①之

    环而攻而不胜

    ②而

     

    亲戚畔之

    环而攻之不胜

    (5)、词类活用。

    民不以封疆之界

    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这篇文章的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8)、你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 10、 文学常识
    (1)、朱自清,其作品主要有诗文集《》,散文代表作有《》《》等。
    (2)、汪曾祺,其作品有《》《》等。
    (3)、《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沈德鸿,字 , 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写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4)、罗素,(填国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等。
  • 11、字形

    zhuó 浑

    xún 遵

    chóu 

    shí 侵

    dùn 

    tì 

  • 12、 字形

    juàn dài 

    坦荡如 dǐ

    飘yì 

    婆 suō 

    bǐ 

  • 13、 字形

    繁zhí 

    màn 

    舒chàng 

    diāo 

    开 kěn 

    主 zǎi 

  • 14、 字形

    潜zī暗长

    洗dí 

    不 xiǔ 

    xuàn 耀

    zàn

    消 shì 

  • 15、 字形

    shì 目以待

    pán shān

    zhuó

    lí ba 

    mù 

    牛 dú 

  • 16、 字形

    chóu chú 

    zhà 

    pān 

    tuí 

    情yù 于中

    停杯投 zhù 

  • 17、 字形

    交 xiè 

    狼 jí

    游guàng 

    zhǔ fù 

    tuǒ tiē

  • 18、 字音

    垂头

  • 19、 字音

    倔强

    恹欲睡

    斜出

     
  • 20、 字音

    齿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