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友期行       期:约定 B、太丘舍去       舍:丢下 C、尊君在不       不:同“否” D、下车引之       引:指引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开头交代了故事的起因,首先明确是非,这是整个故事的背景,也是文理脉络之始。 B、友人“后至”且“对子骂父”,还知错不改,直接“入门不顾”,说明友人的无礼与无理。 C、面对友人责难,元方不忘称对方这个长辈为“君”,据理直斥,可谓以“是”对“非”。 D、短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以语气、态度的反复变化来描写和表现人物。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7亿年来,地球自转在减速?

    ①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使得地球自转减速现象一直存在。但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自转减速的变化是否和现今一样?

    ②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研究院马超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联合法国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以及来自德国、爱尔兰的地质学家,对全球地质记录进行深入分析和计算,获得了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的地球自转周期、地球一天的时长,以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等重要数据。

    结果显示,在过去7亿年至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0000公里,日长增加了约2.2小时。另外,地球自转不是平稳减慢,而是呈现出一种阶梯状减速的演化模式,即“快—慢”“快—慢”。两次“快—慢”的转折分别发生在5.5亿年前和2.5亿年前,这两个时期正好对应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历史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两个主要“快—慢”减速期可能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④“本研究对重建地—月系统的演化历史、探究地球自转减速的气候、环境、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马超教授表示,“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地球自转变化与地球磁场、潮汐作用、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构建更加全面、准确的地球系统演化模型。”

    (选自《科技日报》)

    (1)、下面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在地质历史时期,因地月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使得地球产生自转减速现象。 B、地球自转不是平稳减慢,而是呈现出一种“快—慢”“快—慢”的阶梯状减速演化模式。 C、两次“快—慢”减速期正好对应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历史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D、两次主要“快—慢”减速期肯定为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第③段划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据 D、作比较
  • 3、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写暮春之景,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B、第二句点题,借“五溪”的偏远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C、后两句想象奇特,把明月人格化,看成友好的使者,希望明月将诗人的“愁心”带到夜郎。 D、这首诗情景交融,借自然之景的象征意义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希望他早日归来。
  • 4、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我们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滚滚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来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金黄的光影

    ②溪边草叶间的露珠,更显现出彩虹的光泽

    ③那原来沉郁的山景,突然被染成了翠绿色

    ④溪畔的一切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B、这个有生命的词给我的灵魂带来了光明、希望、和快乐。 C、一年之中,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 D、顺着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和两行整齐的桑树。
  •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实现历史性跨越。 C、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子产品更加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视野。 D、中国健儿在巴黎奥运会上顽强拼搏,共获得91枚奖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温暖的________,照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家风是和谐的________,吹拂人生的每一步成长;家风是自律的________,自省人生的每一处细节;家风是担当的________,扛起国家与小家的责任。

    A、阳光       春风       戒尺       臂膀 B、春风       阳光       臂膀       戒尺 C、阳光       戒尺       臂膀       春风 D、春风       臂膀       戒尺       阳光
  • 8、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斗笠     蝉娟     走投无路 B、粗犷     倜傥     鸭雀无声 C、静谧     泌凉     茫然无措 D、贮蓄     寻觅     咄咄逼人
  • 9、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亮(liáo)       临(wèi)       翻来去(fù) B、(cuì)       别(jué)       心神怡(kuàng) C、告(dǎo)       刻(juān)       谆教导(dūn) D、时(chà)       释(chǎn)       人声沸(dǐng)
  • 10、【材料一】

    ①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要求“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②城市文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当地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集中体现在各类遗址、遗迹和建筑中,也体现在城市的艺术风格、生活方式中。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城市的名片和公众约文化记忆,是城市建设中鲜明的文化标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可采用“绣花”的方式,不可大拆大建,不可急功近利,不可破坏街区肌理与传统风貌。

    ③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要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还要保护好街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衍生的文化生态,在街区的商业开发和传统保护中寻得最佳平衡点。此外,在保留历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2024年2月9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①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见证着无锡的城市发展。无锡推进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共同发展,南方泉、周新里、东亭老街、钱桥老街、梅里老街……一条条历史文化街区被唤醒,成为无锡的“文化客厅”。穿越时光隧道,这些老街上演着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城与人的共同发展。此外,推进中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注重与所在区域城市建设的协调共融。

    ②今年“五一”假期,游客王女士专程来无锡小娄巷游玩。小娄巷集聚了众多文物保护建筑,如福寿堂。来鹤楼、谈氏宗祠等。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立足于宋朝以来的千年街巷文化。行走在街巷中,赏花之余,王女士还体验了宋朝替花。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老”的气韵,又能体会到“新”的气象。小娄巷还引入了年轻人喜爱的创意咖啡、潮流文创、沉浸式剧场,呈现出古韵与今风交融的江南市井生活。

    ③宜兴前墅龙窑是中国陶文化传承的“活标本”。近年来,围绕“陶式生活”主题定位,当地政府加大前墅龙窑及其周边街区的保护修缮力度,着力营造周边的历史文化氛围。为了多角度展示古龙窑品牌文化,又兴建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龙窑展示馆,系统展示古陶演进史。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柴烧艺术节,向海内外艺术家展示柴烧文化。柴烧专业技法、柴烧艺术创新。未来,无锡的各个区域将有更多的历史街区“活起来”“靓起来”,与城市发展相融共进。

    (摘编自《无锡日报》)

    (1)、请结合材料一,用自己的话解释“绣花”一词的含义。
    (2)、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原则

    无锡举措

    统筹空间布局

           注重与所在区域协调共融

    保护文化遗产

           加大前墅龙窑保护力度

    小娄巷引入创意元素       ④

    (3)、在“城·文脉”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就两位网友的留言展开讨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无锡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方面需做哪些改进。

    网友小南:“五一”假期,我游览了无锡的几条老街,感受到了无锡的文化气息,但感觉这几条老街好像都差不多。

    网友小北:我也去了几条老街,要是能看到老住户们在小桥流水旁、青石板路上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就更好了。

    (4)、下列不符合“传承城市文脉”做法的一项是(       )
    A、淄博市精心打造家乡名人蒲松龄的故居,努力让城市的名片更加闪亮。 B、岳阳市对能全文背诵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各地游客实施免门票政策。 C、某城市号召市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D、某城市推出“跟着郦道元游三峡”旅行路线,宣传当地独特地域文化。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雪域高原

    乔正芳

    ①那天下午,天气好得出奇。夹杂着黑丝的绯红色云朵,似乎要把西天点燃。看得久了,便感觉目迷神摇。

    ②连长站在山坡上。马上就要转业了,这雪原、边界、哨卡,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战士小洪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③连长注视着前方,似自言自语:“我来和老班长告个别。”小洪知道老班长是连长心里永远的痛。那是连长刚来雪原不久,一次和老班长巡逻,不慎摔下悬崖,又恰逢雪崩,老班长为了救他被永远地埋在了雪原……

    ④小洪想起他刚来雪原时,由于水土不服病倒了。那天,连长偷偷塞给他一个苹果,要知道,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上,一个新鲜的苹果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小洪吃完,顿觉神清气爽,病似好了大半。这时,听到门外巍巍的哭声:“我的苹果呢?谁偷了我的苹果?”原来,连长家嫂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巍巍来雪原探亲,嫂子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一袋苹果,给见到的战士每人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巍巍。

    ⑤连长看起来有些低落。小洪抬起头,忽见大团的红云已变成灰云,滚动着汹汹而来。眨眼功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连长一把搂住小洪,猛一侧身,靠在了一块巨石上。只觉耳边山呼海啸、地动天摇,世界正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疯狂撕扯、摇撼……

    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睁开眼睛,茫茫雪海中,二人渺小如蚁。

    ⑦“连长,我们还能回去吗?”小洪快哭了。

    ⑧“能!当然能!”连长笑着说,“我当兵二十三年了,什么危险没见过!等天亮了,部队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⑨看着连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小洪点点头。

    ⑩时间在慢慢熬着,也不知几点几分了。

    ⑪棉大衣被冷气穿透了,裹在身上像层铁皮。小洪手脚麻木,茫然四望,看着因长期在高原生活而心脏早已出问题的连长,心一点点沉下去……

    ⑫连长掏出一支烟,哆嗦着手点燃,递给小洪。平时,连长是不允许他们抽烟的。过了会儿,连长又掏出一颗糖,想塞到小洪嘴里。小洪摇摇头,他知道连长患有低血糖,更需补充能量。

    ⑬连长咳嗽了几声,问:“小洪,你父母最近来信了吗?”见小洪不回答,他又说:“你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是不是特盼着你早点娶个媳妇?”

    ⑭小洪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连长拍拍小洪的肩:“我有个侄女,在我们县医院当护士,人长得蛮漂亮。我嫂子托我在部队里给物色个对象,我观察了很久,觉得你最合适!本想过几天再告诉你的……”

    ⑮小洪抬起头,眼里闪烁着星光。连长狡黠地问:“小洪,如果你俩成了的话,你该称呼我什么?”

    ⑯小洪红着脸说:“叔叔。”

    ⑰连长说:“不对,是叔丈。”

    ⑱小洪笑了。连长一鼓作气,说:“来!打起精神,先给叔丈捶捶后背揉揉肩。”

    ⑲……

    ⑳天终于亮了!搜救的直升机出现了!小洪激动地挥手,跳着喊着,可皑皑雪原里,他的声音和身影实在太渺小了。

    ㉑连长嘴唇青紫,喘息着说:“小洪,咱分头行动。两个目标,更好。”

    ㉒小洪手脚并用拼力朝东爬去。过了一会儿,他惊喜地发现,直升机朝着他们越飞越近。

    ㉓“连长!”小洪猛一回头,惊呆了:只见一团熊熊烈火,燃烧,舞动,似一只浴火的风,似一条腾空的龙!——是连长!他把自己的大衣、棉裤、内衣全都点燃了……

    ㉔第二年,小洪陪着嫂子和巍巍来给连长扫墓。巍巍将一个苹果放在爸爸墓前,他说要让爸爸尝尝家乡的新苹果。

    ㉕嫂子要回去了。小洪鼓足勇气提起连长的侄女,嫂子很诧异:“他们家三代单传,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哪有什么侄女?”

    ㉖小洪的眼泪瞬间决堤。他抬头挺胸,朝着连长的墓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连长回忆老班长为救自己牺牲在雪原→→被困雪原,连长许诺给小洪找对象→

    (2)、从情节设置上说说小说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3)、请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小洪最后得知连长并没有侄女,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妙处?
    (5)、小洪想为连长撰写一段碑文,表达对连长的赞颂和敬意。请你替他完成。(50字以内
  • 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 , 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 , 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见夫群山相环   居庙堂 B、山之高   之心而寓之酒 C、行者休树   取乐山泉之间 D、异二者之为   醉且劳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使 目 新 乎 其 所 睹 耳 新 乎 其 所 闻 则 其 心 洒 然 而 醒。

    (4)、《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之乐”与本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 13、“双减”政策落地之后,课程会有哪些变化,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引起人们的关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观察下列图表,完成题目。

    图一:学习内容吸收率金字塔       图二:“教”“学”效果曲线

    【材料】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自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从择菜洗菜、清洁卫生,到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再到使用与维护家用器具,都将成为新课标体系下孩子们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各级政府还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并将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督导重点内容。学生家长更要督促孩子完成劳动家庭作业,教育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共同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要面向全体,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劳动过程,鼓励家长、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其获得深层次的劳动体验,不断端正劳动态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劳动课成为锻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一环。

    (5月7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
    (2)、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课时间里,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出不同的曲线。观察并概括图二所反映的规律,结合图一,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给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

    规律:

    建议:

    (3)、同桌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想做“小老师”给他讲课,可妈妈觉得这会影响你的学习。请你结合图一内容劝说妈妈,做到有理有据。
  • 14、古诗填空。

    ①远远围墙,。飏青旗,流水桥旁。(《行香子》秦观)

    ②寂寂江山摇落处,!(《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

    ③槲叶落山路,。(《商山早行》温庭筠)

    , 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杜甫)

    ⑤爱上层楼,。(《丑奴儿》辛弃疾)

    , 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 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许浑)

    ⑧我欲乘风归去, , 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苏轼)

  • 15、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大学同学二十年聚会,小张见到荣升为作家协会主席的李华说:“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B、为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和小女特意准备了一份薄礼,您就别推辞了,好好收下珍藏吧。 C、张大爷学识渊博,常常在老年活动中心给大家讲诉古代文化知识,讲完总说:老夫赏脸了! D、小杨在赛后,拜访并感谢老师:这次比赛能取得成功,特别感谢您的悉心教导和鼎力相助。
  • 16、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当代和历史相得益彰。”句中的“相得益彰”一词运用正确。 B、《水浒传》在每个章回的开篇经常会出现“诗曰”“词曰”,对本回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的诗句,就是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的概述。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就是七律。 D、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选拔官职叫“擢”,罢免官职叫“黜”,请辞官职叫“除”,调动官职叫“迁”(升职曰“右迁”,降职曰“左迁”),贬官或流放叫“谪”。
  •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这是并列复句) B、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鉴于不久前发生的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排查安全,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这句有语病) C、给“我走进了教室”加上定语和状语后,句子变为“迟到的我走进了书声琅琅的教室。” D、纪录片《90后在战疫一线》细节丰富而生动,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形象跃然纸上。(加点成语运用错误)
  • 18、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jué        言zhēn        广mào          揉造作jiǎo B、闹xī          作yī             愧nǎn          世奇才jīng C、睢zī          拜yè             逗liáo        鸠占巢què D、tà          养rú             席yán          自惭形huì
  • 19、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亲爱的同学,你有过“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经历吗?有过“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吗?有过“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惊喜吗?

    请自拟题目,写下你风雨兼程的成长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 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只天真的豹子

    朱耀华

    ①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一会儿,摄影师的额上慢慢沁出了冷汗。

    ②摄影师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势,两腿盘坐在地上,表情平和,这样使他看起来不具有攻击性。当然,他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紧张,还有一些掩饰不住的恐惧。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沉住气,沉住气。”

    ③豹子又向前迈动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他的心中蓦然升腾起一种壮烈的感觉。但这时,豹子转了一个弯,和他擦肩而过。成功了!摄影师心头一阵狂喜。豹子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

    ④半年前,摄影师只身来到这座原始森林。摄影师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他要求自己超越前人,能最大限度地和动物亲密接触,哪怕是最凶猛的动物。

    ⑤很快,他发现了豹子。他让自己慢慢进入了豹子的视野。开始,他驾着越野车,和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有两次,豹子对他展开了攻击,它暴怒地拍打着坚硬的车门。但是,最终,它无可奈何地走开了。两个月以后,摄影师就试着开始走出那个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他和豹子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然后,他和它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豹子眼睛里的敌意已经近于消失。接下来,是让豹子熟悉摄影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造成误会,激惹它嗜血的兽性,因此,摄影师一直小心翼翼。

    ⑥半个月以后,他完全获得了成功。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跟它说话,可以亲手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豹子的嘴里,而豹子在欢欣之余,则喜欢翻滚着和他嬉戏一番。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

    ⑦摄影师从容地拍摄着豹子生活的一切,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他预备的摄影胶片全部装满。他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

    ⑧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那天来了一个猎人。猎人是偷偷进来的,因为森林里早已明令禁止狩猎。但是猎人需要钱。一张虎皮或豹皮都值上千块钱。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得到象牙之类。猎人一心抱着发财的念头,于是,他铤而走险。

    ⑨猎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遇豹子的。那天,他实在太疲倦了,靠着一棵大树,竟睡着了。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的时候,他睁开眼,竟看见一只豹子近在咫尺!猎人立时毛骨悚然,脑袋里“轰”的一声。枪就在他手边,子弹早已上膛,但是那时,他完全呆住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豹子竟挨着他蹲了下来。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猎人以为是在做梦,他悄悄使劲咬嘴唇,感到了疼痛。恐惧中,他本能地抓住了枪,并且把枪管移向豹子的头部。豹子没有反应,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叼枪管。

    ⑩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11)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

    (12)猎人很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

    (选自《文学港》,有删节)

    (1)、第①段中,摄影师的额上为什么“慢慢沁出了冷汗”?
    (2)、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章第⑧段说“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后,作者为什么说豹子被打死是个悲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4)、悲剧能避免吗?如果你有机会面对摄影师、猎人、豹子中的一个,你想对他(它)说些什么?(50字以内)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