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中,我们一直在接受别人的给予,可能来自父母亲人、良师益友,也可能来自一草一木、明月清风……他也许给了你自信,让你不再恐惧,充满力量;她也许给了你温暖,让你卸下疲惫,学会坚强;它也许给了你光明,让你走出阴霾,找到方向……
请以“你给了我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1979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我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者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一副棉花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先生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先生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⑩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有删改)
(1)、文中记叙了“我”与孙犁先生的三次见面,请梳理文章相关情节填写下表。次数
见面时间
当时情形
孙犁先生给“我”的印象
第一次
1979年秋日的一个下午
他正在捡豆粒
①
第二次
②
③
朴实、活力十足
第三次
大约是在写作
④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先生的简朴美德和潜心创造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先生,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先生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徐光耀老师让“我”“读一读孙犁”,可以想见他认为孙犁及其作品可以给“我”为文为人等方面的启示。 D、作者说孙犁先生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用了引号,强调了孙犁先生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E、全文反复强调套袖,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了大师品质的高尚,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4)、本文多次描写孙犁先生戴着袖套细节,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与全文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
3、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为我们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指明了方向。在新征程上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安全,必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坚持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相关国际合作加速推进。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超28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新能源产品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因此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渴望实现能源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供不应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是靠真本事获得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供链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在新能源产业拥有涵盖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集成的全产业链。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源于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经过多年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也在全球领先。从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以科技创新形成的优质产能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变革,让世界各国受益于绿色产能。
②中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说法与材料一致的是 ( )A、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完成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B、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1.5亿千瓦,中国贡献将近一半,为全球作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组织能力和供应链韧性强。 D、经过实践,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不断进步,中国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我国新能源产品已大量出口国外,表明我国能源已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B、材料二列举数据时多次出现“约”字,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真实性。 C、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D、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也能为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助力。(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 , 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贫无书读,赴闾里③士人④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⑤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⑥ , 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改编自《欧阳修苦读》)
【注】①孤:小时候失去父亲。②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lǘ)里:乡里、邻里。④士人: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此指读书人。⑤书簏(lù):藏书用的竹箱子。⑥探赜(zé):探索奥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B、太夫人以荻画地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C、而已能诵其书 而钱不湿(《卖油翁》) D、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B、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C、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D、游随州/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②及其稍长,而家贫无书读,赴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4)、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本文给你的学习或生活带来哪些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5、古诗文阅读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②云。
竹色溪阴③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④总成文。
【注释】①寒翠:指松柏一类树木。②石阑:栏杆状的岩石。③溪阴:溪的南岸。④闲话:指与世道无关、与人事无关,只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话语。
(1)、下列选项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三、四句中“鹤”“松径”“僧”“云”都营造出不同凡俗的意境,描写了溪村如世外仙境般的景致。 B、诗歌五、六句通过视觉和嗅觉角度来写溪村的幽深冷僻,而且竹寓意节操耿直,梅寓意品格孤傲,更衬托出山翁的高雅情趣。 C、最后两句从景物转移到山村中的主人与客人上,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正面刻画了山翁淳朴、闲逸的形象。 D、全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孤傲脱俗的品格。(2)、有人认为将“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改为“挂”字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
6、古诗词默写
诗文为心声,乃为上乘。如《木兰诗》中“① , ”表现花木兰急速行军、奔赴战场的英雄风姿;岑参《逢入京使》中“② , ”表达自己既渴望赴边报国建功又不忍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王维《竹里馆》中“③ , ”所展现的实际行动又使我们感受到诗人为人处世的淡泊与超然;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④ , 。”中寄托的浓浓思乡之情。
-
7、综合性学习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小语与同学们计划在班级里举办“孝亲敬老”故事会,下列哪个故事不符合主题( )A、芦衣顺母 B、杏林春满 C、扇枕温衾 D、亲尝汤药(2)、海报是图文并茂的一种艺术形式,右下方是同学们正在制作的两张父亲节活动海报。请你参考图1所给的标语示例,为下列两张海报分别设计与画面对应的标语。要求:突出主题,简洁明了,字数不超过30个字。图1 (海报一) (海报二)
(标语:父爱是一双手,默默牵引。)
海报一:
海报二:
-
8、 以下是小语在“2025年爱心义卖与捐款”活动中的部分发言稿。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③一缕冬日的阳光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 -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母亲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B、通过综艺节目、网络直播等诸多途径,更多人领略了湖湘文化的魅力。 C、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D、老长沙特色小吃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长沙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
-
10、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晌午(shǎng) 高粱 诘问(jí) 锋芒毕露(lòu) B、憎恨(zēng) 愧怍(zuò) 殷红(yīn) 潜心惯注 C、妥帖(tiē) 一泄万丈 咀嚼(jué) 气冲斗牛(dòu) D、呜咽(yè) 抹杀(mǒ) 哺育 兀兀穷年(wù)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学会如何学习将成为未来毕业生的核心技能。
————凯文·凯利
这句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或传授方法。
要求:⑴角度自定,题目自拟;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⑶不少于500字;⑷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西村十记(节选)
【明】史鉴①
杭人多春游。盛时常苦多雨,为之废者什六七。今年雨独少,客来游时,鲜或值之。游城中后之三日,天宇忽黯。然云气自山谷中出,上接太空,顷刻弥布,欲雨不雨。客顾笑曰:“天殆将促我游乎?”乃始整顿为游事。
乃折而西行,登万松岭,凤凰山之左翌也。可二三里许至绝顶,见怪石数十株,奇秀挺拔无与比。屹立相向,中止通一人行。路尽有草屋一间,僧一人居之。南下转西,有坊曰万松② , 故宋宫也。然陵谷变迁城邑移改非复往时气象矣。不胜黍离之悲③ , 彷徨者久之。
自是益西,至圣果寺,凤凰山之右翌也。背山临江,风景殊绝。主僧茂古林迎客松树下,欢然如旧相识。因导登寺后之高阁遥望。见江波浩渺,东连大海,与天为际。而会稽佳山水,屡见叠出,萦带如画。西南一岭甚平坦,云女教场也。嗟乎!高宗④有臣如岳飞而杀之,乃欲教女子以兵用图恢复,难以哉!
是日竟不雨,明日乃雨。客曰:“天之成全我者至矣,可不知止乎!”因共谋为归计。
(选自《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有删改)
【注释】①史鉴:平生好读书,喜出游。多次婉拒入朝为官,一直隐居不仕。②万松:凤凰山上的南宋皇宫牌坊遗址。③黍离之悲:指国家败落后,对往昔兴盛的哀叹。④高宗:指南宋皇帝宋高宗,他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抗金名将岳飞。
(1)、根据文章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①客顾笑 顾:
②可二三里许至绝顶 绝:
③自是益西 益:
④是日竟不雨 雨: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D中选出正确的两处(涂黑相应字母)。然陵谷变迁A城邑B移改C非复往时D气象矣。
(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山水游记探究单。山水游记探究单
所至
所见
所感
景物
特点
万松岭
怪石
①
故宋宫
衰败
②
圣果寺
江波、远方山水
天水相接,时隐时现
因眼前开阔缥缈的景象而心旷神怡
女教场
平坦
③
探究结论:④以上梳理对你阅读山水游记有何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同游山水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志趣。你认为以下人物谁会与作者同游?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A.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范仲淹《岳阳楼记》
C.张岱《湖心亭看雪》 -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报纸摘录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人群。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
———选自《生命时报》
材料二:相关统计
其他
材料三:卫生间改造产品介绍表
名称
价格
功能介绍
洗澡椅
216元
放在浴室,椅子腿不会因为地面湿滑而侧翻,椅子上有孔,不积水。
马桶扶手
294元
安装在马桶两侧,左右两边的扶手供人在蹲下和起身时抓住支撑。
浴室防滑垫
68元
放在浴室,垫子表面摩擦力大,不会因为积水而移动。
一键求救器
180元
安装在淋浴区的墙上,在意外跌倒后可以按压进行呼救。
材料四:小语爷爷健康档案卡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写出两点。
(1)、为了避免爷爷跌倒,小语计划用500元给爷爷改造卫生间。请你结合材料三,帮他选择两件产品,形成最佳组合,并说明理由。(2)、改造计划提出后,爷爷发出了下面的感慨。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帮小语劝说爷爷接受改造卫生间。要求:语言表达得体,至少有两条劝说理由。小语爷爷
卫生间好好的,
花这钱没必要!
小语
-
14、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云朵棉袄
阎秀丽
山花钻进被窝,却没有一丝睡意。
月光清亮亮地顺着窗缝溜进来,爬上山花的脸。她翻个身,月光便调皮地从她的脸上蹦到鼻尖上、睫毛上。寂静的夜里便有了月光跳动的声音,哪啦啦、唰啦啦 , 像爸爸走路的声音。
想到在雪山上当兵的爸爸,山花更睡不着了。
山花很想有一双翅膀,能够飞到天空。只要飞到云朵的旁边就可以。天空上有那么多的云朵,松松软软的,像棉絮。如果能摘下几朵白云,给爸爸做一件棉袄,这样爸爸就不冷了。穿着这样的棉袄一定是轻飘飘的,然后也像云朵一样飘浮在天空。
山花为自己有这个愿望暗自高兴。因为,她想爸爸了。
山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爸爸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具体有多远,山花不知道。她问过妈妈,妈妈说你从咱家这坐车到县里,再从县里坐火车三天两夜,才能到爸爸所在的地方。
在山花的记忆里,妈妈曾经去过爸爸工作的地方。她告诉山花,那个地方很美,是一片银色的世界,目光所及之处,漫天开着白色花朵。包括爸爸,也是白色的。
那天晚上山花做了一个梦,【甲】爸爸的眉毛是白的,胡子是白的,头也是白的,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白的。山花高兴地说:“你怎么变成白色的爸爸呀?”
爸爸揪着山花的小鼻尖说:“知道宝贝要来,这里就给你开了白色花朵,漂亮不漂亮?”
山花顺着爸爸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棵树,一片雪白,正矗立在这些花海中,一动也不动。如果爸爸不说,她还真没注意。她不由得大叫起来:“好漂亮的树啊。”
“那不是树,是人。”
“人?不会吧?”山花吸了吸冻得通红的小鼻子说,“他怎么一动也不动?他不冷吗?可是我感觉好冷啊。”
“他……冷,但是他必须站在这儿,就像爸爸一样。”
“那如果把云朵摘下来,让妈妈给叔叔做一件棉袄,软软的,就不冷了是不是?”山花扑闪着大眼睛,很认真地和爸爸说。
“这孩子,做什么梦呢,高兴成这样。”山花隐隐约约听到妈妈在耳边咕哝了一声。
窗外的月光亮晃晃地溜进屋子。山花翻了一个身,搅碎一屋的月光。
终于,妈妈带着山花去看爸爸了。一路上,山花坐车坐得吐了好几次,等到了地方,感觉胸膛像要爆炸一样。山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似乎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等下了车,山花看着眼前的一切,愣了一会儿,带着哭腔说:“这里没有清亮亮的河水,没有青蛙呱呱唱歌,更没有小鸟在天空飞……好没意思!”
妈妈忍不住笑,捏着山花的小鼻子说: “这里的水是从雪山上流淌下来的,这里雄鹰能飞到最高的山峰,这里的青蛙嘛……嗯嗯,这里的青蛙……”
妈妈变得有些结巴,因为她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山花觉得这里的空气越来越沉闷,心口上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连喘气都是那么难受。可是她没有告诉妈妈。因为爸爸从小就告诉她要勇敢,她又是那么想看到爸爸。
这时,一位穿着军装的叔叔,开着车带着她和妈妈,说去哨卡看爸爸。山花感觉很冷,她缩了缩身子,看了看妈妈。妈妈抿着嘴,趴在车窗上,轻声说:“怎么就变天了,要下雪了吧?”不知什么时候,蓝色的天空不见了,灰蒙蒙的,像个灰色的大锅盖笼罩在他们的上空。叔叔点点头。车里人谁也没有再说话,山花感觉心口一阵阵地疼,那种喘不上来气的感觉,更加厉害了。
车忽然剧烈地颠簸一下,吱嘎一声停下来。山花睁开眼,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茫茫一大片。
“呀,下雪了。”山花惊叫道,“爸爸呢?”
“你们看。”叔叔指着远处一棵白色的“树”说,“那就是你爸爸,他正在站岗。”
【乙】“和我梦到的一样,爸爸真的变成一棵白色的树。”山花伸出手掌,一朵朵晶莹的花朵落在她掌心。一朵一朵又一朵,很快就有厚厚的一层白色花朵叠加起来,那种沁骨的凉一直蔓延到山花的心里,“我要给爸爸做一件棉袄,软软的,厚厚的,爸爸就不冷了。”
山花看着那棵“树”,就如青松一般,在暴虐的风雪中纹丝不动,心里的愿望更强烈了……
(选自《小说林》,有删改)
(1)、根据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探究单。(2)、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等角度反复推敲,请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对画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月光清亮亮地顺着窗缝溜进来,爬上山花的脸。她翻个身,月光便调皮地从她的脸上蹦到鼻尖上、睫毛上。寂静的夜里便有了月光跳动的声音,唰啦啦、唰啦啦,像爸爸走路的声音。
(3)、“白色”在本文中反复出现。结合课内梳理示例以及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探究“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原文
效果
课内梳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写出敌军来势汹汹的强烈压迫感,渲染出战前紧张危急的氛围。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黄”“白”“紫红”描绘出菊花的绚烂,象征着作者走出阴霾,积极面对生活。
课外拓展
【甲】爸爸的眉毛是白的,胡子是白的,头也是白的,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白的。【乙】和我梦到的一样,爸爸真的变成一棵白色的树。
①
探究发现:“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②。
(4)、有人说本文的主人公是山花,有人说是山花爸爸,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
15、活动三:赞歌·成长
名著中的很多人物以自己的蜕变,谱写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这让你想到了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
16、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学习任务。
醉歌①
【南宋】陆游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骷髅②。
【注释】①这首诗是陆游82岁时所作,回顾了中年时在西北前线射猎的情景。②虎骷髅:这里化用了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射杀老虎“断其骷髅以为枕”的故事。
(1)、上面的插图是否符合诗中的中年陆游形象?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从以下诗句中任选一项,与本诗后两句组成探究专题,并简述选择理由。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17、活动二:赏歌·明志;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名句。
古人以诗为歌,在字里行间倾诉胸臆、寄寓情志。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 , 若出其里”谱写了一统天下的豪情之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② , ③”唱响了即便相隔万里仍心意相通的友谊之歌;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④ ,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壮之歌;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⑤”吟咏了历史兴衰的忧愤之歌。
-
18、活动一:集歌·励志;阅读以下歌词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挺立着希望
生生不息护佑八方
看我的脊梁
不偏不弯坚韧如 gāng____
——《栋梁》
梦都在【甲】____,似天上的繁星
感受到幸福才是最贴心
把【乙】____汇成一首歌
奔放着,激荡着,勇进着
——《伟业》
归港的船帆,从灯塔掠过
追梦脚步月下交错
广场焰火在节日诉说
星空升téng时代的巍峨
——《灯火里的中国》
奋斗吧,少年
别害怕跌倒
“长风破浪会有时”
希望在闪耀
——《奋斗吧,少年》(AI生成)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歌词中相应的汉字。坚韧如gāng 升téng
(2)、【甲】处应填入哪个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A、闪击 B、闪烁(3)、根据语境,在【乙】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 B、惊慌失措 C、草长莺飞(4)、请仿照《奋斗吧,少年》中的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引用一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世界赠予我的》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共鸣,其中有几句歌词这样写:“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这些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可讲述经历故事,亦可发表看法,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
20、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①。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乙
陈子昂
陈子昂,蜀射洪人,十年居京师,不为人知。
时东市有卖胡琴者,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于众,谓左右:“可出千缗②市之。”众威惊问曰:“何用之?”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
来晨,集者凡百余人,皆当时重誉之士。子昂大张宴席,具珍羞。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 , 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
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记室,后拜拾遗。
【注释】①绮筵:华丽的宴席。②缗:指成串的钱,一千铜钱为一缗。③京毂(gū):通往京城的大道。④声华:声名。
(1)、阅读甲诗,简要分析尾联“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蕴含的诗人情感。(2)、阅读乙文,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①可出千缗市之
②众咸惊问曰
③具珍羞
④声华溢都
(3)、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 B、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 C、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 D、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4)、阅读甲乙诗文,根据内容填空。甲乙诗文都写到了琴,甲诗以“琴瑟”连用代指;乙文陈子昂买胡琴,其目的是。
(5)、你如何评价陈子昂以高价购得胡琴而碎之的行为?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