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根据下面名著中的描写,写出对应的人物。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含笑,即瞋视而有情。
    (2)、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 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为西向,北向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 3、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满满一碗酒来(斟) B、没地不还你钱(莫非、难道) C、名曰傲来国(名叫) D、有二丈四尺围圆(围成一个圆)
  • 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睦  面  和衷共济  曲高 B、  诱  堂大笑  一而散 C、附  胶  其所好  阿谀奉承 D、防  携  提纲挈领  心吊胆
  • 5、表达与交流。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⑴较量就是比拼双方的本领、实力。较量有许多种:力气上的,学习上的,心灵上的……你曾经与自己或他人较量过吗?选择最难忘的一次较量写下来。

    要求: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400字。

    ⑵冷与暖是肌肤的感受,也是心灵的感受。一句刻薄的话语使人心寒,一句亲切的问候令人心暖。你一定听过、见过、体验过许多暖心与寒心的事情。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 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400字。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心义卖

    ①天空,像海一样湛蓝,一朵朵云彩排成了巨大的笑脸,仿佛在迎接令人激动的义卖活动。

    ②等啊,盼啊,终于等到了爱心义卖活动的到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钱,用最快的速度来到操场上,左顾右盼起来。

    ③原本寂静的操场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座自由市场。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拔地而起”,一句句叫卖声飞入耳中。商铺,有卖玩具书籍的,有卖学习用品,有卖饰品的,还有卖叫不上名来的小玩意儿的……大家忙来忙去,可真是不亦乐乎。

    ④瞧!五(7)班的女同学,在店门口跳起了白族舞蹈,微笑每时每刻都挂在脸上,美丽的舞姿吸引了众多顾客前来观看。

    ⑤看!六(3)班的几个推销员,蹬着椅子,手举几样毛绒玩具,在空中上下舞动,脸涨得通红,卖力地大声叫嘁着:“快看快看!买玩具、书籍抽奖了啊,买一件抽一次,百分百中奖!”小会计们也不甘落后,有条不紊地记录着每一样东西所卖的钱数,还不时帮着销售。进货的同学更是想出了千奇百怪的招数采购精美的物品,在操场上一圈儿一圈儿地搜索着,低价收购,高价卖,真不愧“小商人”的称号啊! 

    ⑥六(1)班店铺里的人挤得前胸贴后背,大个子杨鹏琨两手举着书,在空中左右挥舞,大声喊道:“超值侦探小说, 10元一本!好运不可错过!快来买啊!”说着,他踮起脚,眼睛瞪得溜圆,身体也在左右摇摆着。售货员蒲文轩也不闲着,左手拿着收到的钱,右手把东西递给顾客,并迅速找钱给顾客,还向后边记账的同学报着数目。

    ⑦几个小时仿佛像流水一样飞快。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分分角角虽少,蕴含的是一份爱心,一份奉献;零零碎碎虽小,凝聚成的却是巨大的力量。这次义卖让很多人买到了许多喜爱的物品,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所有人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们会将这次义卖的盈利都捐出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1)、第①段的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和的修辞手法,把天空比作 , 把云朵比作 , 从中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
    (2)、第③至⑥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请回答以下问题。

    段是“面”的描写,第段是“点”的描写。在“点”的描写中,主要记叙了三个班级的义卖活动,让现场的气氛更加。 

    (3)、第③段提到“一句句叫卖声飞入耳中”,具体都有些什么?抄在下面横线上。
    (4)、第⑥段“他踮起脚,眼睛瞪得溜圆,身体也在左右摇摆着”,这句话是描写,“”“瞪”“” 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鹏琨为了招揽客人非常犹如画面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5)、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首尾呼应 C、点明中心 D、引发思考
    (6)、短文主要通过点面结合的写法把义卖活动描写得精彩纷呈,请你根据下面情景的开头,续写“点”的部分来表现场面。

    今天的公园,处处张灯结彩,人潮涌动,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喜迎佳节的到来。你看,

  • 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

    光盘行动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粮食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材料二:

    记者发现,随着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减少浪费。不论是炒菜店还是火锅店等,都通过设置温馨提示牌、张贴宣传海报等不同形式,营造“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的良好氛围。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知道: , 针对这个,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2)、 针对上述材料中的问题。某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条宣传标语,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A.民以食为天,食以净为先。

    B.做光盘一族,成节约达人。

    C.万事俱留香,只待君来享。

    (3)、下列句子与材料主旨无关的一项是(   )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爸爸认为,请客时餐桌上的菜点的越多,花钱越多,自己越有面子,你认为爸爸的这种想法对吗?如果认为他的想法不对,你会怎么劝爸爸呢?请你写几句话,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
  • 8、文言文阅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1)、补全成语:螳螂捕蝉,
    (2)、解释句中画线词。

    ①欲

    ②黄雀颈欲啄螳螂

    (3)、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 
  • 9、 读例句,按要求根据所给的框架仿写句子。

    例句:爱阅读,善表达,学好语文,做有修养的人。

    , 善 , 学 , 做

  • 10、 默写
    (1)、《七律长征》一诗中“”两句写出了红军战士翻越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
    (2)、《书湖阴先生壁》中,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将景物描写得温柔多情的诗句: 。
    (3)、《回乡偶书》一诗中,“”用孩童的笑写出了作者的无奈。
  • 11、 文学常识填空。
    (1)、唐代诗派代表: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与“五经”进行整理合并。所谓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中庸》这四部。
    (3)、《两小儿辩日》中,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就不同时间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展开辩论:一儿从角度出发,认为“”; 一儿从角度出发,认为“”。因观察的角度不同,故两小儿得出的结论不同。我们不禁为两小儿的点赞,不禁为孔子承认这个问题“不能决”的态度点赞。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  ”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
  • 12、 写出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提示: 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 
    (1)、“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乎要敲碎我的心灵。
    (2)、她缓慢地睁开眼睛,眼神里尽是失望与悲痛。
    (3)、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拽更多的蚁穴。
    (4)、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5)、灰色的眼睛镶在那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
  • 13、 选择三字俗语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里。

    应声虫

    井底蛙

    百灵鸟

    哈巴狗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中,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如果孩子沐浴着亲情和友情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 14、 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读书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téng②飞必然要以知识níng③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④的基石。

     ② ③ ④

  • 15、 在“锦绣中华”书画展上,主办方展出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请选配最恰当的一项下联(   )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 16、 语句中带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要寄希望于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 B、他才思敏捷。老师刚讲完一个重要知识点,就能触类旁通 , 灵活运用。 C、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是几代航天人群策群力、不懈奋斗的结果。 D、小李上进心很强,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不耻下问 , 及时向领导请教。
  • 17、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友谊。 C、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D、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 18、 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wèi)      慷(gài)       暴露无疑 B、( léi)      偏(pǐ)        灯火通霄 C、射(bèng)     间(shùn)     独出心裁
  • 19、下面是两则关于“三星堆”的报道,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2月29日上午,几十万人“走”进三星堆综合馆的线上展厅,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开幕式。年10月,三星堆综合馆进行改造,原打算1月开放,结果因疫情而延期。博物馆很快调整方案,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开幕式。网友只要从微信推文《你有一展览开幕式邀请函,请查收!)中识别二维码,就可进入网上开幕现场。

        附:邀请函

     ①春天来了,三星堆的海常开得正好。②许多网友说,因为疫情不能莅临改造后的综合馆非常逋憾,③现在机会来了:三星堆即将举行综合馆“线上开幕式”,应邀各位网友在线光临。④大家只需在2月29日上午9点,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开幕式现场。⑤届叶能与大立人、青铜神树等文物见面,也能聆听重磅嘉宾海阔天空的讲座。⑥奉劝各位网友一定不能错过。

        (摘自四川观察,有删改)

    3月20日,超五星的三星堆又上折了!青钢神树、金色权枚、象牙这些新出土文物一经公布立刻“霸屏”,可谓是“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

    三星堆折出土物为何引发轰动? ____“多”和“奇”,它们不仅数量巨大,____多是旷世奇品,完整金面具、神树纹玉琮等器物,令专家们惊喜不已。____.它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谜团。____象牙作何用途?如具为何多次出现?……相信随着新一轮考古工作的展开,这些古蜀文明的真相将会被一一周开。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1)、请给两则报道各拟写一则标题,注意表达的简明准确。(每则不超过15个字)
    (2)、甲文所附的邀请函,从语言得体和表意准确上来看,有四处错误,请将错误番号和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3)、请联系上下文,在乙文空块处补写词语,注意语意的连贯。
  • 20、阅读下面文本, 完成8-11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国为奶奶一年四季都在那探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妈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于是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但我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不理会奶妈的殷勤。切奶一直举着,我终于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风卷起点点寒意,奶奶只是站在地上,一直站在老海宋树下,巴巴地望着我,守着我,

    ③春天,老海树摇动满树繁花,揉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妈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寒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丁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未的时候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了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未主动扫院子,“刷拉——刷——”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紫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妈说:“不能那杯,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地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地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地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外,瑟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无助地敲打着屋檐摩挲着窗棂渴求着室内氤氲热气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了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宋

    树的影子那儿留了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了无可慰籍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自(史铁生散文》,有删改)

    (1)、文章结尾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为什么我会“永生痛悔”?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文章删第②目,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何写这部分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⑦画线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本文追忆了作者与奶奶相关的往事,为什么以“老海树”为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