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 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 )!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 , 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
(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节)
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尝诣灵祠求祷
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①尝:
微斯人
古今异义
②微:
夫不能利泽生民
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③泽:
下以救贫民之厄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④厄:
(2)、在【乙】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乎 矣 B、哉 也 C、哉 矣 D、乎 也(3)、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
(4)、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
(5)、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这里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又分别指什么? -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张抡①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②常与野人③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①张抡,宋高宗年间独自登高秋游,赏万山秋景,有感而发,故作此词。②松醪:松膏酿制的酒。③野人:山野之人。
(1)、这首词辞意兼美,富有画面感,试以“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为例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
3、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古诗是一幅幅别具一格的“风光图”。岑参奇思妙想,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了“① , ②”的边塞雪景。秋瑾在《满江红》中这样描绘中秋之景:“③ , 秋容如拭”。
古诗也是一首首悠扬传情的“有声曲”。陈与义回忆往昔,在《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写下“杏花疏影里,④”。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笛声触发乡愁的诗句是“⑤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诗还是一曲曲气冲斗牛的“正气歌”。文天祥精忠报国,在《过零丁洋》中发出了“⑥?⑦”的铮铮誓言。辛弃疾心系国事,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了却君王天下事,⑧”的雄心壮志。
-
4、某学校九年级举行名著主题阅读系列活动。根据提示,完成题目。(1)、《水浒传》采用链式结构叙事,阅读下面有关内容的梳理,补充相关情节。
① ② ③
(2)、学校文学社邀请你结合《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经验,评选《水浒传》中“可悲又可敬的人物”。请从下列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该人物在原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评论其可悲又可敬的性格特点。A.杨志 B.鲁智深
-
5、阅读
阅读是最美的遇见①。当我们心绪繁杂、心无着落的时候,不如去读书②。觅得一本好书,沉浸其中③,恰如遇见一个知己,相逢一笑,酣畅淋漓,如同沐浴春风,干涸的心田清澈滋润,④我们的生活又豁然开朗起来。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更应该是我们生活的必需。看着湖上垂柳摇曳、红莲绽放,让人想起林徽因的“那轻,那娉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句自然流畅,绝无矫揉造作之感;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让我们感悟到西湖的美是那样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 总能引人无限遐想;遐想;读着《沁园春·雪》,可以联想到雪后天晴时,红装素裹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读书——开智。从书中学习,从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慢慢体现自己的潜力。不管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只要我们能朝着目标,抽丝剥茧般分析问题,心无旁wù,恪守时间,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宽yòu自己,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把握幸福……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带拼音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pīng 鹜 gè 囿 B、pīng 骛 kè 宥 C、pīn 鹜 kè 宥 D、pīn 骛 gè 囿(2)、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附庸风雅 B、矫揉造作 C、相得益彰 D、抽丝剥茧(3)、与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属于同一复句类型的是( )A、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B、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C、人生只有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D、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4)、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从书中学习,从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慢慢体现自己的潜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更”是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 B、诗歌朗诵时,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感情豪迈、激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感情忧郁、悲愤,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感情纯真、美好。 C、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在于“说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结尾点明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鲁迅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先“破”后“立”,强调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D、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还要注意节奏。穆旦的《我看》是现代诗,现代诗歌形式比较自由,不需要在意这些要求。(6)、将下面句子还原到第一段中,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坍塌的意志坚定硬朗
A、第①处 B、第②处 C、第③处 D、第④处 -
6、作文
冬天,万木凋零,寒风刺骨,大地银装素裹、耀眼夺目;冬天,冰凌垂挂,聚水保墒,带着美好的信息,孕育着美好的希望。在人生的冬天里,总有一份温暖守护着你我。
请以“冬日里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7、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
李良旭
①父亲拿起一把农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农作物。
②我皱了皱眉头,放下书本,拿起墙边一把锄头,怏怏不乐地跟在父亲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着翻整土地,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馨香。
③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家那几亩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亲翻整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一小块。
④父亲是一名农家老手,种了一辈子土地,硬是靠这几亩薄田,抢种抢收,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极致,支撑起一个大家,还供几个子女上学,真的挺不容易的。
⑤此时,看着那一小块没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抱怨,就这么点大,您一个人干不就行了,还要喊我来干什么?
⑥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别老闷在屋里看书了,出来干干活,透透气,出出汗,过一会儿再看书,这样学习效果好。”
⑦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破了。
⑧我下了地,拿起锄头开始锄地。泥土很硬,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还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个个光秃秃的脑袋,像被剃了光头。A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震得生痛。父亲在不远处,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
⑨我气恼地用力锄着地,心想,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这块地翻整好了,让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种。
⑩我看到,地上还有一些枯黄的稻草,锄起地来碍手碍脚的,就弯下腰,准备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捡起来,我刚捡拾了几根稻草,突然“哎哟”一声,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稻草,发现一根手指被稻草划出一条细细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渗出殷红的血来。
⑪父亲听到声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稻叶锋刃着呢!”
⑫说罢,他走到田埂处,找到一种草茎,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被嚼烂的草茎泛着嫩绿色的汁液,浸润在伤口处,有种痒酥酥的感觉。我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一种止血草药,嚼烂后敷在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很快就长好了。”
⑬我沮丧地说:“没想到,这软绵绵的稻草,还这么锋利,竟能将我的手指划破!”
⑭父亲说道:“我们农民有句顺口溜,叫‘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无论它是在田里生长中,还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烂了,它的叶子,依然锋利无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劳动,两双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会划破你的手指。”
⑮说到这里,父亲含嗔道:“去吧,到上面休息吧,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我一会儿就锄完了”
⑯我走到田埂上,望着在田里干活的父亲。B父亲身板很结实,古铜色的脸庞,晒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父亲不时顺手捡起田里的几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⑰我不由得赞叹道:“爸,您劲真大,一会儿,就翻整了这么一大块地方!”
⑱父亲将身子支撑在锄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爽朗地笑道:“孩子,这种田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你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要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永远保持着一种锋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锋利,这是一种精神!”
⑲太阳渐渐西下了,父亲将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亲将农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说道:“将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⑳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指上的鲜嫩的汁液抹去,一看,伤口已好了,只留下一道淡淡的伤痕。我惊喜道:“这草药真灵,只一会儿工夫,这手指上的伤口就好了。”
㉑我低头看着我被稻叶划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 我似乎看到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1)、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情节补充完整。①父亲拉“我”翻整土地,“我”怏怏不乐,心生气恼;
②下地后,“我”翻整土地,。
③在田埂上,“我”看父亲干活并与他交谈。
④翻整完土地后,。
(2)、请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我选 , 赏析:。
(3)、最后一段加点字“一种幸福的感觉”和“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分别指的是什么?(4)、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5)、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请分点概括。 -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马爸爸
罗倩仪
①一家三口进了家门后,便开始各自忙碌起来。陶雅进厨房淘米做饭,儿子在方桌上写作业,丈夫则窝在沙发里看手机。他说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陶雅不知真假。
②清蒸鲈鱼、土豆炖排骨、上汤西洋菜,陶雅望着刚买回来的食材,心里立刻想好了每一道菜的工序。在做菜的间隙,她习惯性地出来察看儿子的功课,一边择菜,一边对他不懂的问题稍加指点。沙发上的丈夫突然发出几声大笑,似乎刷到了有趣的短视频。陶雅望向丈夫,轻轻叹口气,又转身回到烟火氤氲的厨房。
③晚饭过后,做完作业的儿子开开心心地打开电视。儿子喜欢各种有趣的动物,总是一遍遍地重复观看相关的视频。
④“爸爸,过来跟我一起看吧。”儿子极力邀请父亲,却被正在玩手机的父亲一口拒绝了。
⑤“真的很有趣!你看这只章鱼,它好聪明啊,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形状,更好地隐藏自己……”儿子兴奋地滔滔不绝地说,试图吸引父亲的注意力。而他的父亲也只是不情不愿地挪动一下身躯,眼睛还在盯着手机屏幕。
⑥陶雅看到这一幕,不禁有些生气。
⑦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了!这么多年,她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育儿和做家务上面。儿子在她的教导下,乖巧懂事,这本是令她骄傲的事。可儿子却从不亲昵地邀请地一块儿看动物视频,反倒频频邀请丈夫,丈夫还不领情。醋意大发的陶雅悻悻地戴上耳塞,径自听书,小说里的女主角总能得到很多人的爱,令她艳羡和遐想……
⑧偶尔,目光掠过儿子和丈夫的脸庞,听到儿子大叫:“看,这是海马,可爱吧?”丈夫敷衍地抬头望一眼,胡乱点点头。他并没认真看,陶雅也没认真听,思绪回到小说的世界。
⑨一连好多天,儿子都兴致勃勃地力邀父亲与他一起观看形形色色的动物,而陶雅听儿子讲得最多的就是“海马”。她不理解,儿子怎么那么喜欢看海马呢?
⑩丈夫大概不想拂了儿子这么多天的好意,开始认认真真地陪他一块儿看动物。父子俩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陶雅羡慕之余,又觉得有些许欣慰。
⑪一天傍晚,她像往常那样,一回家就钻进厨房忙活。不一会儿,丈夫居然也闪身进来了,笑呵呵地说:“大厨,我来给你打下手。”陶雅很愕然,继而淡淡地问:“怎么,今天不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
⑫丈夫不好意思地笑笑:“没那么忙了,以后都不会那么忙了。”
⑬陶雅轻轻一笑,不明白丈夫怎么突然转性子了。丈夫却问她:“老婆,你知道海马吗?”
⑭原来,海马这种动物是由海马爸爸负责育儿的。当雌性海马产下卵,由雄性海马授精之后,海马爸爸就会将受精卵放在身上一个特别的育婴袋中,等待受精卵成熟、孵化。
⑮丈夫很是惭愧,觉得自己还比不上小小的海马。一直以来,基本都是陶雅一个人在辛苦。“往后,我要跟你分担带孩子、做家务的工作,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干。”丈夫絮叨着。
⑯“你还真是清楚海马的特性呢!”陶雅戏谑道。
⑰“儿子天天要我看海马,能不清楚吗?也不知这小子是不是故意的?”丈夫一边麻利地切肉,一边微笑着回答。
⑱陶雅不禁莞尔。她透过透明的玻璃门,朝外看儿子。儿子正好从书桌上抬起了头,对她露出得意的笑容。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20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海马爸爸”为题,设置悬念,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通过丈夫思想行为的转变,含蓄地点明了父母要尽到家庭责任的主旨。 C、小说第②段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陶雅对丈夫做法的不满。 D、小说构思精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突出。(2)、请品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①陶雅很愕然,继而淡淡地问:“怎么,今天不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丈夫很是惭愧 , 觉得自己还比不上小小的海马。(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3)、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
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B、故令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狼闻声四顾/顾野有麦场 D、乃舍此趋彼/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处)足 无 停 趾 数 十 往 复 奔 渐 迟 声 渐 弱
(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①同是写狼,两篇选文中狼的形象有何不同?
②有人说【乙】文赞美了牧童的机智,你是否认同?说说你的理由。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一问一答,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和不得归之苦。 B、“期”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恰切地表现了时间和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 C、诗的后两句,实写出作者与亲友重聚时的欢乐气氛。 D、这首诗语言朴素,即兴写来,道出诗人的情感在刹那间的曲折变化。(2)、简析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妙处。 -
1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七(1)班准备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1)、【任务一】请你为班级创办的班刊《萌芽》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① ②
(2)、【任务二】你的同学为班刊写创刊词,请你仿照他的格式,帮他补充完整。我爱文学,爱她那隽永优美的语言;我爱文学,爱她那;我爱文学,爱她那;我爱文学,爱她那深刻的思想主旨……与文学相伴,一路花开!
(3)、【任务三】如果请你出任诗歌组的组长主持本组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至少写出两个活动形式。 -
12、古诗文默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会感叹李商隐 “ ,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豁然(《夜雨寄北》),你会理解孔子 “ , 思而不学则殆”的殷殷教诲(《论语·为政》),你会懂得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的关切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些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涵养着我们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 ,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诗中有美景:登山观海,曹操描摹“秋风萧瑟,”的磅礴气势;秋高气爽,刘禹锡欣赏 “ ,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开阔景象;羁旅之行,王湾饱览“潮平两岸阔,”的江河奇观。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菩萨早已看见行者来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出林来,叫声:“孙悟空,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熊罴!我是你叫的悟空?当初不是老孙饶了你,你已此做了黑风山的尸鬼矣。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他只得陪笑道:“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
以上文字节选自明代著名作家(填人名)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文中的“仙山”是指 , 孙悟空造访仙山的原因是。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发展、传承和保护粤剧文化,市政府加强规划,出台了多个专项扶持激励政策。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的“顽症”,是当下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首要任务。 C、广州计划开通十条地铁新线路,这将有助于改善区域间交通状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D、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长期过度用眼以及日常户外活动时间不足造成的。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环宇问天,再创辉煌,观看“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直播后,师生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广东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夺得赛事首金,当地市民获知这一骇人听闻的喜讯后,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C、对于小文能否担任班长职务,有不少同学持赞成意见,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反对,大家的意见参差不齐。 D、研讨会上,他虽然年轻,但提出的意见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与会专家纷纷随声附和 , 点头称是。
-
16、下面是小语整理的本学期文学常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民主战士,他的小说集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B、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称谓来表示年龄,如三十岁被称为“而立”,四十岁被称为“不惑”,五十岁被称为“知命”,六十岁被称为“耳顺”。 C、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默读时,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
-
1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春夏秋冬四时转换,每个季节贮蓄的美自然不同。春天最美的是清晨,小花悄悄地绽放,贪婪地(吮吸/吸取)着甘露,鸟儿早早起床,(呼朋引伴/呼朋引类)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把人们从梦中叫醒。夏天最美的是夜晚,不管白天是下了一场(倾盆/淅沥)的大雨,还是持续了一整天的燥热 , 等到夜晚来临,晚风轻拂,乘凉的人们抬头一望,夜空中的繁星向大地眨着眼睛,瞬间,人们便沉浸在那片柔和与天真之中。秋天最美的是午后,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咄逼人,温暖而舒适。澄澈的碧宵如洗过一般,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的是雪飘的时刻,空中的雪花如鹅毛般自由飞舞,此时,整个世界停止了喧闹,就连平时(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的街区也安静下来,天地之间仿佛只剩雪花飘落的轻柔。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chù) 燥热 B、绽放(zhàn) 倾洒 C、咄咄逼人(duō) 碧宵 D、澄澈(dèng) 心旷神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声鼎沸 B、吸取 呼朋引类 渐沥 人迹罕至 C、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迹罕至 D、吸取 呼朋引类 淅沥 人声鼎沸 -
1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比比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二)很快就要参加中考的你,也许时常会感慨——“我太难了”。又是一年毕业季,你所在的学校发布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约稿启事,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投稿,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19、 长春市文旅局邀请你做“春城旅游推广大使”,参与“北国春城 娱雪天地”系列宣传活动。(1)、【春城LOGO我解说】
左图为长春城市形象标识,请你结合特色元素为游客介绍该标识的设计理念。
(提示:形象标识中隐形信息有太阳鸟、长春市首字母“C”、双手、绿叶、汽车工业城市符号——轮胎等。)
(2)、【春城风物我推介】下面是春城网红打卡地的宣传标语,请选出其中不合理的一项( )
A、伪皇宫:一砖一瓦、一楼一隅,都在向游人“诉说”着过往。 B、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让你在冬季玩儿出新花样! C、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暖阳倾洒,雪花晶莹,身临诗意美景。 D、吉林大学校园:穿越百年时空,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喧嚣繁华!(3)、【春城文化我宣传】材料一:
目前,长春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49个,市级项目2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2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34个;先后有 13 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人获得“长春工匠”称号。
材料二:
我身边的春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 级
省 级
名称
黄龙戏
东北大鼓
平氏浸膏
关云德满族剪纸
郭丽传统手工艺布鞋
类别
传统戏剧
曲 艺
传统医药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承人
赵贵君
王连科
吴淑琴
关云德
郭丽
材料三: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氏面塑项目第四代传承人白春雨认为,“非遗不应该仅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标本,而应是‘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技艺。非遗传承人更应该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非遗与时尚设计相结合,推出爆款文创产品,让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①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春城的非遗文化概况。
②班级小语认为传承非遗文化是文旅局的事儿,与自己无关,你将如何劝解她?
-
20、名著阅读(1)、请补全林冲落草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A、①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②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③林冲棒打洪教头 B、①林冲棒打洪教头 ②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③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C、①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②林冲棒打洪教头 ③教头刺配沧州道 D、①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②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③林冲棒打洪教头(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创作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人称外号“智多星”。 C、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水浒传》是一部奇书,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3)、小说《水浒传》和诗歌《手推车》都有“雪”的描写,结合图示和摘抄,联系文体,探究“雪”的不同作用。
《艾青诗选》摘抄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手推车》 1938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