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澜,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也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以及富含盐湖微生物,如绿藻等,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十分美丽。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⑥盐湖作为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土壤圈相互作用的联接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

    ⑦由于盐湖多发育在干旱盐渍荒漠为主的封闭型内陆高原盆地,这里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盐湖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利用工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⑦段依次介绍了盐湖色彩斑斓的原因、盐湖的成因、盐湖形成的条件及盐湖的重要作用。 B、第②段中的加点字不能删去,“以上”在条件上加以限制,“主要”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体现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C、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盐湖”,文中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
    (2)、下列对原文说明方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盐湖中各种资源所占百分比含量,并把盐湖比作聚宝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盐湖色彩斑斓、十分美丽的原因。 B、“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了盐湖的种类。 C、第④段画横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摹状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盐湖的成因及分类。 D、“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盐湖的分布及其资源的丰富。
    (3)、针对文末提到的“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短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盐渍化和荒漠化严重,物种稀少”等现状,请就如何统筹做好盐湖的保护工作,写出你的两条建议。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 , 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 , 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注释】①厚币:丰厚的礼物。②文绣:带有花纹的绸缎。③大庙:帝王的祖庙。④孤豚:小猪。⑤污渎:污浊的小沟渠。

    (1)、解释下列例句加点字词的意思。

    释义方法

    例句

    解释加点字

    有鱼

    怪者也

    【知识迁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之数岁

    【成语推断】放荡不

    无为有国者所羁

    ④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楚 威 王 闻 庄 周 贤 使 使 厚 币 迎 之 许 以 为 相。

    (4)、下面是小语和小文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根据上下文,将对话补充完成。

    小语:我发现庄子善于借动物形象来隐喻难以直叙的人生志趣。比如甲文借大鹏的形象,表达对自由的追求。

    小文:我发现乙文中他也塑造了两个动物形象,一个形象是“牺牛”,象征着①;另一个形象是② “”。本文表现了庄子③的人生追求。

    小语:庄子用比喻说理和④说理的方法,以幽默、讽刺的笔触彰显人生智慧。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庄子的自由,“无为有国者所羁”也是庄子的自由。请结合上述文本,谈谈你对这两处“自由”的理解及其有何关联。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之美首先美在“和”之精神。“文化宣传”组开展了“以和为贵”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加。

    学校团委拟开展“比拼环保意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回答下列题目。

    (1)、以下收集的名言中不符合“以和为贵”主题的一项是(   )
    A、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D、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2)、以下是一幅有关“和”的宣传画,请你简要说说这幅宣传画的内涵。

  •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24年4月12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完成在轨对接测试,为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讯服务支持。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怀抱着无限的遐想与强烈的探索意趣。现如今,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古人笔下的种种幻想照进了现实,“嫦娥”奔月、“祝融”探火,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扑后继,以格物致知精益求精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太空传奇。

    随着探月事业继续深化发展,中国航天不断营造着场场宇宙级的浪漫。我们拥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万丈豪情,也深谙技术进步需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如此方能实现科技创新与自我超越良性互动,在瞬息万变浮光掠影的世界里增强核心力量,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创造属于中国航天的时代荣耀。

    (1)、文中加点词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浩瀚无(yín) B、遐想 C、前扑后继 D、(ān)
    (2)、文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格物致知 B、精益求精 C、瞬息万变 D、浮光掠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圆满取得成功,探月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B、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取得圆满成功,进一步发展了探月事业。 C、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圆满取得成功,进一步发展了探月事业。 D、随着鹊桥二号中继星对接测试取得圆满成功,探月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5、默写古诗文。

    经典诗文能让人心灵灿若日月,让思想经山历水。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①”构成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的静谧祥和的世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呈现了潭水澄澈见底、直视无碍的优美景色;《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诉说着主人公思慕意中人的怅惘;李白的《送友人》中“④”描写了明丽山水之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⑤ “”借梅花调落但香气不改表现词人的矢志不渝;白居易的《卖炭翁》中⑥ “”借卖炭翁矛盾心理表现其感慨与同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⑦“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以感受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济世情怀。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学校文学社要出版“烟火人间·家乡记忆”专刊,设置“家乡风光”“家乡人事”两个栏目,请写一篇文章投稿。

    栏目

    写作提示

    题目

    家乡风光

    晨雾中的稻田金浪、古韵悠悠的石板桥、黄昏时波光粼粼的河堤……那些镌刻在记忆里的自然景致,藏着家乡的魂。

            ,我的独家风景

    家乡人事

    像双喜一样为你打包票的小伙伴,像六一公公一样热情待客的长辈;那些年一起品尝美食的经历,一起出游玩耍的趣事……那些带着温度的凡人小事,晕染出家乡的底色。

    家乡烟火里的暖

    要求:⑴若投稿“家乡风光”栏目,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作;若投稿“家乡人事”栏目,按题目要求写作。

    ⑵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⑷严禁抄袭,不少于500字。

  • 7、按要求完成小题。
    (1)、小语同学依据《经典常谈》的介绍,计划阅读《史记》与《汉书》,并就两书的共性内容撰写读书笔记。从下列选项中推荐最恰当的研究话题
    A.古典散文中的“春秋笔法”溯源
    B.汉代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探析
    C.诸子百家思想在史书中的折射
    D.纪传体史书的叙事特色与文史价值
    (2)、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提炼一对体现这一人物形象反差的词语,并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

    ①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冬妮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

    尼摩船长的温情与冷酷:尼摩船长智斗鲨鱼,冒险救下采珠人,体现他对弱者的同情;他用“鹦鹉螺”号击沉敌舰,任由舰上的人沉入大海,显示了冷酷无情的一面。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扒龙舟”唤醒“全民一起嗨”的DNA

    王庆峰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进入农历5月,全国多地都掀起了“龙舟热”。

    作为端午时节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划龙舟已经穿越千年时光。承载着文明的律动,它不仅赢得“后浪”的认可,在海外也“圈粉”无数,彰显无限生机。

    龙舟到底有多火?划龙舟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

    “一桨划过两千载,满江龙舟闹端阳。”端午假期,举国欢庆,从南至北,一起进入“龙舟时间”。

    广州猎德、佛山叠滘等地,蜿蜒水道上演着“头文字D”。队员们相互配合、整齐划一,只见浪花飞溅、鼓点咚咚、呐喊声震天,一个个极限漂移,看得人肾上腺素拉满。

    屈原怀沙自沉的汨罗江,也迎来一场龙舟超级联赛,来自全国10省的50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从天空俯瞰,一支支龙舟如出水蛟龙,破浪前行,节日氛围被推向高潮。

    不总是激烈对抗,划龙舟也可以充满欢声笑语。西藏高原,充满特色的牛皮船(龙舟)在激流中前行;贵州沿河,龙舟逆水竞速、别具一格;新疆的“旱地龙舟赛”,队员们双腿做“桨”,“主打没有一点水分”;辽宁再现龙舟“打横”名场面,让人忍俊不禁······

    老外也迷上了中国龙舟。德国美因河畔,一场友谊赛吸引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地17支队伍;南非开普敦龙舟赛上,当地市长亲自下场······目前,国际龙舟联合会有85个成员国,全世界范围内有5000多万名龙舟爱好者,100多个国家开展龙舟运动。

    从古代火到了现在,从国内火到了国外,有样的学样,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全世界对划龙舟的热爱,可见一斑。

    (二)

    为什么划龙舟如此受欢迎?在广东,就可以看见答案。

    广东人称龙舟竞渡为“扒龙船”。这里,既有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也有全国最热烈的龙舟氛围,地域特点非常鲜明。

    一是内容丰富。包括起龙、采青、点晴、吃龙舟饭、趁景、斗标、藏龙、散龙等一系列流程,广州泮塘“散龙簪”、白云“龙舟结契”、猎德村“招景”“趁景”等保留着水乡的“古早味”。

    今年端午期间,广州各个村龙舟互访,龙船景的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这正是龙舟文化的魅力所在——作为一种代表性节庆活动,龙舟又不只是一项活动,它和吃粽子、佩香囊等各种仪式,共同构成了端午的文化景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是比赛激烈。佛山叠滘龙舟赛以S弯、G弯、L弯等弯道漂移闻名,珠海三灶的海上龙舟赛与众不同,阳江“逆水赛龙舟”、清远“三人燕尾龙舟”等均场面盛大,深受群众喜爱。

    “一条龙舟一条心。”每条龙舟需多人默契配合,追求“人舟合一”的协作,让比赛充满技术性。广东人“宁可煲烂,不准扒慢”的态度,又让比赛充满刺激性。

    三是参与者众。上至六七十岁的“浪姐”,下至幼儿园的“奶娃”,都是“扒龙舟”的积极参与者,一衣带水、根在内地的港澳同胞也纷纷拿起船桨,不少华侨“打飞的”回乡参赛。

    就像“村超”“村BA”“苏超”等之所以爆火,是以“全民运动”的理念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扒龙舟”也唤醒了“全民一起嗨”的DNA。近年来,随着龙舟更加普及,出现了不少新的比赛形式,新手赛零基础也能上船,亲子赛、社区赛则让普通人轻松体验水上激情。

    既是一种集祈福攘灾、祀神祭祖、欢庆饮食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也是一种集健身、娱乐和比赛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让“扒龙舟”拥有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三)

    船桨搅动碧波,古韵激荡新声。

    龙舟竞渡的鼓点中,传统与现代正有机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体育赛事潜力。广东河网密布、河涌纵横,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扒龙舟”创造了适宜的自然条件,也造成了群众基础广泛、参与门槛低,有望发展成为“村超”“村BA”等现象级文化体育活动。近年来,龙舟先后成为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巴黎奥运会表演项目,在国际级别赛事中的地位正稳步提升,“入奥”的呼声不绝。

    产业发展潜力。水中的龙舟竞渡有看头,岸上的“龙舟经济”有赚头。“龙舟经济”涵盖龙舟制作、装饰、赛事组织、旅游观光等领域,不仅能“赛”能“赏”,还能“尝”能“购”。这些年,“龙舟+研学”“龙舟+市集”“龙舟+节庆”“龙舟+文创”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生长,产业链条不断拓展,荡起的经济“涟漪”层出不穷。

    文化传播潜力。龙舟所到之处,总能“圈粉”无数,是因为它富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承载了勇往直前、坚毅果敢、拼搏奋进等世界共通的精神价值。高度重视龙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提炼和展示其中的精髓和精神标识,推出龙舟文化走出去,有利于让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民俗的魅力,感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一头连接着厚重的传统,一头牵拉起当下的生活,划龙舟早已超越了一项活动的范畴,化作穿透时空的精神标识,联结人心的文化桥梁,驱动文旅融合的强劲动能。它从历史一直划到今天,也在划向更开阔的未来。

    (节选自《南方日报》2025年6月5日)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现了“扒龙舟”的火热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请结合语境和括号中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一支支龙舟如出水蛟龙,破浪前行,节日氛围被推向高潮。(修辞角度)

    ②宁可煲烂,不准扒慢。(俗语的作用)

    (3)、分析文章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广东“扒龙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4)、文中提到“龙舟所到之处,总能‘圈粉’无数”,请结合文本与生活实际,谈谈传统民俗活动如何在当代焕发新活力。(要求:观点明确,至少结合文中一个例子)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青春建功南粤乡村:广东构建全链条乡村振兴人才生态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自2021年启动“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以来,广东省已累计吸引3.2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其中江门鹤山籍志愿者占比达12%。作为西部计划广东本地化实践,该计划深度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青年提供基层治理、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教育等6大类实践岗位,形成“志愿服务+人才储备”的双向赋能模式。

    为破解基层“引才易、留才难”问题,广东构建覆盖“选育管用”全周期的青年发展支持体系:服务满3年的志愿者可享受公务员招录加分、事业单位定向招聘等政策,2025年基层志愿者留任率达68%,较2021年提升21个百分点;设立20亿元青年创业基金,对省级优秀项目给予5-20万元资助,并通过“创青春”大赛提供孵化支持;全省推行“人才码”制度,集成医疗绿色通道、子女教育优待等12项服务。数据显示,当前广东基层服务志愿者中90后、00后占比超85%,青年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材料二:江门:政策组合拳激活大湾区青年“归巢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近年以“人才强市新30条”为核心,打造“就业创业+生活服务+成长发展”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青年人才“归巢筑梦”。2023年以来,该市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产业聚才、服务留才、平台育才,构建大湾区青年回乡发展“强磁场”。

    在产业赋能方面,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硅能源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释放超5000个技术岗位,其中新能源企业单岗综合薪资达6000-8000元/月;在服务保障上,推出“人才公寓租金减免30%-50%”“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0万元”等政策,并建设“青年人才驿站”,提供7天免费住宿;在成长支持领域,举办“江门青年创客大赛”,联动高校建立“产学研”转化平台,2024年带动青年返乡创业项目同比增长42%。

    蓬江区返乡青年李伟通过“跨境电商扶持计划”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其经营的五金制品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周边150余名村民就业。“家乡的政策‘组合拳’让创业路更顺了。”他的案例被纳入广东省“青年创业示范工程”典型经验。

    材料三:鹤山破局“人才外流”:从“输出地”到“创业集”的转型实践

    曾以“劳务输出大县”闻名的江门鹤山市,如今正经历从“人才外流”到“归巢筑梦”的蝶变。当地通过“政策保障+产业牵引+情感联结”三维发力,构建县域青年人才生态闭环。

    政策保障筑牢基础:推出“人才归巢十条”,包括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人才公寓租金减半、20亿元青年创业基金等硬核措施,同步实施“基层服务人才专项编制”计划,为留乡青年提供事业编制保障。产业升级创造机遇:新能源产业园、古劳水乡旅游区等项目释放超2000个岗位,其中新能源电池企业单厂月薪达6500-7500元,吸引华南理工、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情感纽带凝聚人心:举办“鹤山青年创客节”,建立由50位乡贤组成的导师库,开展“一对一”帮扶,打造“人才咖啡屋”“乡村振兴青年说”等社交平台,让青年在故土找到价值认同。

    古劳镇返乡青年李俊杰发起“水乡农创计划”,改良古法鱼塘养殖技术,实现亩产提升40%,带动30余户家庭年均增收2.8万元;雅瑶镇青年陈雨婷通过电商销售鹤山红茶,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这些实践被团省委列为“青年与基层双向奔赴”典型案例,其中“电商助农”模式更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标杆经验。

    (1)、任务一:辨“文”析意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累计吸引3.2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其中鹤山籍志愿者占比12%。 B、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等平台释放超5000个技术岗位,单岗综合薪资达6000-8000元/月,形成产业聚才优势。 C、鹤山市推出“人才归巢十条”,包括最高10万元创业补贴、人才公寓租金减半等政策,为留乡青年提供保障。 D、蓬江区返乡青年李伟通过“跨境电商扶持计划”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其案例被纳入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标杆经验。
    (2)、任务二:梳“义”归纳

    广东“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计划”为青年个人成长提供了哪些机遇?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3)、任务三:拟“语”传意

    鹤山市计划在汽车站投放“人才归巢”政策宣传海报,请结合材料三,为“乡贤导师库一对一帮扶”措施设计一则宣传标语(20字以内),并说明设计理由。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

    【乙】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名马/温而知新 B、一食尽粟一石/王命急宣 C、庄周忿然色/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我哉/活学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①“”,根本原因是②“”。(①②用原文的话回答)《庄子·外物》中鲋鱼的困境象征了③
    (5)、结合两文,谈谈你对“人才困境”的理解。如果身处现代,你认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任务一:确定班会流程

    初二1班计划开展“和文化”主题班会,请你根据以下流程图,向同学简要说明班会筹备流程,字数不超过60字。

    (2)、任务二:补充栏目设计

    学校文学社拟在《和韵》校刊中增设“和文化”特色栏目,请结合下列活动补全栏目名。

    栏目名:讲——和美的故事

    活动一:“邻里和睦”座谈会

    活动二:“家和万事兴”演讲比赛

    栏目名:①

    活动一:“和”字书画展

    活动二:传统“和”文化手抄报比赛

    栏目名:②

    活动一:“校园和事佬”角色体验活动

    活动二:“和平使者”书信交流活动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鹤山之美,美在四季如画,是míng fù qí shí的岭南诗意之地。春日里,大雁山上格桑花随风舞动,粉色禾花清新娇嫩,共和来苏的紫花风铃在枝头摇出如梦似幻的景致,花海里蜂蝶xuān téng,连空气都____着甜润的香氛——这蓬勃的生机仿佛是春天fù yǔ大地的浪漫密码。夏日的古劳水乡,百亩荷花绽放时,荷香与蝉鸣交织,泛舟其间,听着水面划开的细碎声响,暑气在绿意与水声中悄然____。秋天的鹤山公园,落羽杉林由绿变红,漫步其间,脚下落叶松软,头顶斑斓如画,偶有山雀的啼鸣____耳畔,为寂静添了几分灵动。冬日里,龙口粉洞的异木棉明媚如霞,古劳水乡中白鹭翩飞,冬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温暖而静谧——无论何时踏足,鹤山的山水与村落都以独有的姿态,将自然的诗意与烟火的温情揉碎在时光里,让人陶醉却流连忘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íng fù qí shí

    ②xuān téng
     

    ③fù yǔ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弥漫  褪散  回荡 B、充斥  消散  飘荡 C、弥漫  消散  萦绕 D、充斥  褪散  缭绕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人陶醉并流连忘返。 B、让人陶醉或流连忘返。 C、让人陶醉但不流连忘返。 D、让人流连忘返并陶醉。
  • 13、默写古诗文。
    (1)、 , 白露为霜。(《蒹葭》)
    (2)、 ,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古诗文中常以景物传情,或以哲思寄怀。如苏轼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勾勒孤鸿孤独徘徊的形象,寄托被贬后的孤寂心境和高洁志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北冥有鱼》以“”极写鹏鸟南飞时的磅礴气势,蕴含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 14、打开语文课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两弹”元勋邓稼先、巾帼英雄花木兰、平易近人的鲁迅、不卑不亢的卖油翁……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讲述着各自的精彩,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请你以“令人的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⑶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⑷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15、阅读李娟《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回答小题。

    ①想起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比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下的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才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②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后,也只是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③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④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

    ⑤外婆的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从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里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走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的声音。她正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她手持长长的竹竿,站在那里大声揶揄其中一个女邻居,好像是在模仿她夫妻俩之间的什么事。所有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女人又急又气,抡起巨大的竹扫帚挥打外婆的屁股。我站在半坡的竹林里看了好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同样的快乐?那时她八十五岁了,已经离开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⑥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走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上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⑦从来没想过,离开熟悉的地方会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外婆终究没能老在老家的坟山里。她孤零零地被埋在万里以外的戈壁荒滩中。好像她在死之后还得再重新开始一场适应新生活的漫长过程。

    ⑧之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外婆死前有那么多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她还有那么多的挂念。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⑨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早饭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朗朗书声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最完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⑩外婆,现在我才渐渐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团混沌,无言说,无从解脱。但能想象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1)、文章记叙了外婆的许多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四件事即可。
    (2)、阅读散文需要品味词语中的情感,如何理解下面句子中的“休想”? 

    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3)、请简要概括外婆的人物形象。
    (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对结尾句“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的理解。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元素的科技革命,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态,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当前,各个领域正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科技赋能,助力科学的种子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萌芽,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②《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一直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率达91.3%,已成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主要渠道。形形色色的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当使用,“人机共舞”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据报道,未成年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25.5%。部分短视频创作者为博人眼球,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甚至专门“套路”未成年人。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发现读中学的儿子使用某款私密聊天软件,聊天界面上有几张“阅后销毁”字样的图片和几个英文字母简写。他上网搜索这些英文内容,发现都是低俗用语的缩写。

    ③应用不等于滥用,合理使用,才能使“人机共舞”更加和谐、更为精彩。

    (部分内容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8日)

    【材料二】

    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4269平方公里的奇幻王国,如今启动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为雨林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了“智”护雨林。

    ②“咔嚓”,阵雨过后,护林员随即上山巡逻,路遇罕见草木,随手打开巡护App拍照上传。几乎同一时间,图片以及拍摄地点等信息被详细记录在大数据中心平台。

    ③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实时播放着大自然的一举一动——海南长臂猿从画面的一端指出来摘取果实,灵巧的海南坡鹿群聚嬉耍……这些画面由架设在栖息地的“天眼”一一实时监测摄像头自动抓取、实时传送。

    ④针对外来入侵,雨林也有“天罗地网”来守护。据介绍,公园的关键点位架设了卡口监控相机,通过多种技术交叉应用拉起了公园的“电子围栏”,逐渐实现对“白名单”以外的人、车24小时监控。

    (摘编自《海南日报》2024年5月21日)

    【材料三】

    ①海南省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同学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幕,“小时候,叔婆(朱昌英)给我们讲她们在枪林弹雨中的战斗故事,小小的我觉得她们好勇敢……红色娘子军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好日子,我们要好好珍惜,要将她们的精神传承下去……”红色娘子军战士朱昌英的后人蔡兴莲正在屏幕里给同学们讲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故事结束,屏幕又切换到XX歌舞剧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边唱边跳《红色娘子军》……40分钟的课刚结束,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立即生成一份课堂热力图和报告。

    ②一根网线、一个平台,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汇聚海量课程资源。数字化赋能,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了新动能。

    ③中国教育数字化已驶入快车道。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2022年上线至2023年底,平台连接了51.9万所学校,辐射1880万名教师、2.93亿名在校生及社会学习者,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根据教育部要求,2025年底前,海南省将实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应用,成为智慧教育岛。

    (部分内容摘编自《海南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行动计划》2024年5月11日)

    (1)、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各领域推动科技赋能的目的是助力青少年热爱、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B、“天空地”监测体系用信息化、智能化的设备提升了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C、只要消除城乡发展鸿沟,就可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D、“人机共舞”、“智”护雨林、数字化教育说明海南智慧岛建设初见成效。
    (2)、材料二中,作者是如何做到将深奥难懂的科技话题变得浅显易懂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
    (3)、现实生活中,家长限制我们使用手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请结合材料一及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 1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卖油翁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卖油翁》)

    【乙】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鹤拂王旗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常羊学射》)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完全肯定。

    (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担而立

    手熟尔

    ③康肃笑而

    (2)、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常羊学射于属龙子来/尝射于家圃 B、若欲闻射道乎/孰若孤 C、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禽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王引弓欲射有鸽拂王旗而过翼若垂云

    (5)、《常羊学射》和《卖油翁》都写到了“善射”。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卖油翁和屠龙子朱认为善射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18、名著阅读
    (1)、以下关于“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给刘四爷祝寿 
    ②新车被大兵拉走 
    ③出卖朋友阮明 
    ④和虎妞结婚 
    ⑤怒辞杨宅

    A、①②③⑤④ B、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①②⑤④③
    (2)、小说常常借助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表达作者对社会或人生的思考。请你从《骆驼祥子》这部作品,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作者借人物命运的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思考。
  •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02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雷州市中小学开展以“典籍中华·阅美雷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运用对联知识,把下面六个短语组成一副对联,作为本次活动现场的宣传标语。

    浸心 寻智慧 墨香 泛舟 悟人生 书海

    上联: 下联:

    (2)、小雷搜集了两则关于图书馆的公益广告,请任选一则,说说它的妙处。

    ①走进图书的海洋,点亮智慧的灯塔。

    ②轻步细语,书香弥漫;静默守护,智慧传承。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ǎo zhǎng yīng fēi的阳春三月,烈日炎炎的酷暑盛夏,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万物diāo líng的寒冬腊月……眼前缤纷多彩的四季,令人        。这段场景xuàn lì逼真、色彩丰富、氛围浓厚的短视频,竟然全部由人工智能系统制作生成。
        AI聊天、AI绘画、AI音乐……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xùn měng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转折点。AI已经        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接受并学习,没必要彷徨而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场革命的一部分。无论是从事AI技术的研发人员、企业家、还是普通消费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了解和学习AI技术,参与和推动这场革命的发展。只有我们掌握和理解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ǎo zhǎng yīng fēi

    ②diāo ling

    ③xuàn lì

    ④xùn měng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头晕目眩 浸透 不知所措 B、头晕目眩 渗透 一筹莫展 C、目眩神迷 浸透 一筹莫展 D、目眩神迷 渗透 不知所措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只要掌握和理解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B、我们只有理解和掌握AI技术,就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我们只要掌握和理解AI技术,才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D、我们只有理解和掌握AI技术,才能实现它的潜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页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