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五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请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它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胃痛以及口臭,甚至会导致胃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粪—口传染,极易发生家庭性聚集感染,提倡与感觉者分餐饮食。

    资料二:葡萄营养丰富,不仅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还可以用来酿酒,深受人们喜爱。下图是葡萄酒酿造流程图:

    资料三: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特别强,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传播。甲型流感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烧、浑身酸痛、头痛等。其中少部分的病人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的症状。预防甲型流感,通常以注射甲流疫苗为主。

    (1)、幽门螺旋杆菌从细胞结构看,与人体细胞不同的是幽门螺旋杆菌不具有 , 其繁殖方式是生殖。幽门螺旋杆菌能依靠的摆动,在胃内穿梭,定植于胃黏膜内。
    (2)、资料二中加入的菌种主要是 , 显微镜下看到有的个体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在进行生殖。
    (3)、甲型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在活细胞中,依据病毒的宿主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属于病毒。
  • 2、如图是水绵、黑斑蛙、金丝猴、朱鹮、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八种生物分类表解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生物:①;②
    (2)、请完善如图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b
    (3)、朱鹮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 , 适于飞行。
    (4)、生物学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八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填写相应数字序号)。
  • 3、如图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填图一中字母)线剖开的。在该剖面上滴加碘液,结果是E变蓝,F不变蓝。这说明玉米的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填结构名称)中。
    (2)、红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其与这粒玉米相比,玉米的结构A叫作 , 而红松子外面的坚硬外壳是
    (3)、菜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图三中的(填数字序号)。
    (4)、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 4、大白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图1为白菜的叶,它主要由绿色的叶片(如A区域)和白色的叶柄(如B区域)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观察白菜不同区域的细胞结构,同学们制作了临时装片,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放入被观察材料。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液滴,再缓慢盖好,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 影响观察。
    (2)、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结果如图2、图3所示,观察时选择10×目镜和4×物镜,则物像放大倍数为倍,白菜叶细胞的结构与(填“甲”或“乙”)相似,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填字母)。
    (3)、图2中的细胞呈现绿色,是因为细胞内含较多的 , 该结构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5、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诺如病毒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病毒颗粒 B、诺如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诺如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抗生素可以治疗诺如病毒引起的疾病
  • 6、图是青霉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成串的孢子 B、③能吸收有机物 C、青霉属于多细胞生物 D、青霉细胞没有细胞壁
  • 7、下列不属于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原因的是(       )
    A、个体微小,可随风飘散 B、可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C、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 D、细菌的外面有与生殖直接相关的荚膜
  • 8、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山区。下列有关大熊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生,用肺呼吸 B、胎生,体内无脊柱 C、卵生,体温恒定 D、胎生,牙齿出现分化
  • 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Y型管、一次性手套制作了一个鸟类呼吸系统模型(题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气管、②代表气囊、③代表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只有吸气时才进行气体交换
  • 10、如图为鲫鱼结构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B、体表覆盖鳞片且有黏液可以减少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C、游泳时的动力来自①③④的摆动 D、鲫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 11、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蜗牛——身体柔软,具有贝壳 B、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C、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 D、蜘蛛——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 12、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三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 1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草履虫的趋性”时参考下图装置提出的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观察法 B、可以选取多只草履虫进行重复实验 C、草履虫会向未放入食盐颗粒方向移动 D、实验表明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 1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B、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细胞的一半 C、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 15、下列选项中,牵牛花和牛的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 16、菟丝子(一种植物)可以用“吸器”从其他植物获取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图所示)。这说明(       )

    A、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物体能够从小长大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17、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靠吃竹子为生,但竹子开花后竹林会大片枯死。竹子开花一般发生在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老鞭纵横的竹园。

    资料二:生活在竹林里的竹鼠,专吃竹子的地下根。大熊猫发现其踪迹后,很快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将其捕获食用。

    资料三:大熊猫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世界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性标志。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生活着大熊猫,还分布有金丝猴、雪豹、羚羊和珙桐、红豆杉等超过8000种野生动植物。其中有种子植物3446种,脊椎动物641种。

    (1)、根据行为的功能,材料二中大熊猫的行为是;依据资料二,写出一条包含竹鼠的食物链:
    (2)、资料三中画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多样性。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体系,使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保护生物多样的(填“就地”或“易地”)保护措施。
  • 18、下图是各种腐生的细菌真菌和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结构,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   ]”中填序号,在横线中填文字):

    (1)、橘子放置时间久了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青绿色发霉现象,主要与图有关,橘皮上可见的绿色部分是该生物的(填名称)。图中的C部分能深入到橘子皮内部,叫做。图乙对人类来说一方面会使橘子等食品腐烂,另一方面又能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 , 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2)、丙图中过程③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等。人们将枯枝败叶粉碎后,加入微生物发酵,将其变成上好的有机肥,可见,微生物对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滑雪是冬奥会的主要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滑雪运动是以速度、控制、平衡为主要特点的运动,这需要在系统的调节下,由运动系统的、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滑雪运动员完成图一所示的动作时,图中处于收缩状态。
    (2)、从行为获得途径看,滑雪运动员经刻苦训练后,熟练完成高难度动作的行为是一种行为。
    (3)、滑雪运动员在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时,容易受伤。由图二可知,在滑雪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
    (4)、运动过程中,关节起作用,冬奥会的运动员在参加滑雪比赛时会使用运动护具,可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关节的牢固性。运动护具的这一特点与图三关节结构中的[b]具有相似的作用。
  • 20、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泡菜美味又可口,但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学校生物社团组织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

    ①称取等量白菜4份;

    ②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

    ③加入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

    ④每天测量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别,目的是
    (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4)、据图中数据分析,当食醋浓度为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选填“增强”或“减弱”)。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泡菜的建议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