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2 维护生态安全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3 生物圈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1 传染病及其预防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6.4 激素调节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 
                            1、如果你注意观察家鸽或麻雀,就会发现它们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找食物吃。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鸟类大量进食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体重 B、不停地找食物吃是为了储存更多的营养以备恶劣环境时所需 C、鸟类没有牙齿,用喙啄取食物,其消化能力弱 D、鸟类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总在不停地进食
- 
                            2、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对扬子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肺呼吸 B、扬子鳄和鸟类的卵表面都具有卵壳,起保护作用 C、皮肤干燥 D、与蟾蜍一样体温都保持恒定,能适应陆地较大温差
- 
                            3、白唇树蜥,俗名箭鬃马,是鬣蜥科树蜥属的爬行动物,其身体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下列关于其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陆地上产卵 B、与避役同属一个类群 C、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D、用肺呼吸,但没有青蛙的肺发达
- 
                            4、2022年11月,上海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232 只斑点钝口螈(一种蝾螈)。它实际上是一种入侵生物,会破坏我国的生态平衡。下列关于这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两栖动物,因为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B、斑点钝口螈成体能在水中用鳃呼吸,也能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A、属于两栖动物,因为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B、斑点钝口螈成体能在水中用鳃呼吸,也能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5、2023年5月 16 日至2023年7月31 日,松花江干流及其所属支流、水库、湖泊等流域进入禁渔期,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松花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有利于保护鱼类的多样性 C、禁渔期不能进行捕捞 D、不利于渔民增收效益
- 
                            6、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使鱼多活动 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活的时间长一些 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活的时间长一些
- 
                            7、飞鱼是一类能在海面上滑翔的鱼。下列关于飞鱼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有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 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飞鱼无法长时间滑翔与鳃有关 A、流线型的身体————减小阻力 B、有翼状的胸鳍————利于滑翔 C、体表覆有鳞片————保持体温 D、飞鱼无法长时间滑翔与鳃有关
- 
                            8、鱼是脊椎动物,生活在水中,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B、鱼能够在水中生活,只因为其能够在水中呼吸 C、四大家鱼中有的吃水生植物,有的捕食水生动物 D、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
- 
                            9、小华从互联网上收集了一些动物图片,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归类,如图甲和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将动物归纳为图甲和图乙两大类别的依据是。(2)、A和B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都从排出。(3)、人们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粘有虫卵的生蔬菜,或者用粘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有可能使C在体内大量繁殖,C体表有 , 起保护作用。图中和河蚌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是。(4)、F比E更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原因之一是其体表有坚韧的。 (1)、小华将动物归纳为图甲和图乙两大类别的依据是。(2)、A和B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都从排出。(3)、人们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吃了粘有虫卵的生蔬菜,或者用粘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都有可能使C在体内大量繁殖,C体表有 , 起保护作用。图中和河蚌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是。(4)、F比E更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原因之一是其体表有坚韧的。
- 
                            10、下列关于部分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脊椎动物对人类有益也有害 B、蛔虫与人共生,帮助人体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C、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可作为优良饲料 D、蜜蜂和蛾的成虫都可以为植物传播花粉
- 
                            1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符合“结构与功能观”的是( )A、鱿鱼的贝壳可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B、箱水母口周围有触手,用来探寻和捕获猎物 C、涡虫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用来感光 D、蝴蝶体表的外骨骼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 
                            12、从进化的角度看,无脊椎动物中存在高等类群和低等类群,下列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的无脊椎动物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线虫动物
- 
                            13、某班同学根据图示总结了动物的基本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蜕去的“皮”是其外骨骼 B、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C、图中蜘蛛和蝗虫都是昆虫 D、蛭和图中动物的身体都分节 A、蝗虫蜕去的“皮”是其外骨骼 B、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C、图中蜘蛛和蝗虫都是昆虫 D、蛭和图中动物的身体都分节
- 
                            14、“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句诗描述的是餐桌上的美味————螃蟹。判断螃蟹是否属于节肢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运动器官是否发达 B、身体和附肢是否都分节 C、是否有触角和足 D、是否有翅
- 
                            15、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主要意义是( )A、繁殖能力更强 B、消化食物更充分 C、呼吸能力更强 D、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 
                            16、“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天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更好地呼吸 B、蚯蚓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C、蚯蚓体表的外骨骼具有保护作用 D、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且身体内有脊柱
- 
                            17、蛲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的常见寄生虫,下列不是蛲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消化器官简单 D、生殖器官发达
- 
                            18、小明同学在《×××动物自述》中写道:“我的家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我家里有永远吃不完的食糜,但周围环境不太好,我需要穿上厚厚的角质层外衣,我的家族繁殖能力很强……”请推测该动物应该是( )A、钩虫 B、血吸虫 C、绦虫 D、眼虫
- 
                            19、某人生吃荸荠感染姜片虫的新闻引起了民众广泛关注。姜片虫全称为布氏姜片吸虫,其背腹扁平,前端有吸盘,一般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下列关于该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刺细胞 B、该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 C、该虫所属类群都营寄生生活 D、身体呈两侧对称 A、有刺细胞 B、该虫和蛔虫都有口无肛门 C、该虫所属类群都营寄生生活 D、身体呈两侧对称
- 
                            20、我国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美丽的珊瑚礁组成的。珊瑚礁的形成离不开珊瑚虫(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珊瑚虫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B、珊瑚虫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C、刺胞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D、疟原虫和珊瑚虫都属于刺胞动物 A、经过珊瑚虫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B、珊瑚虫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C、刺胞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D、疟原虫和珊瑚虫都属于刺胞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