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植物芽的叙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芽将来能发育成叶和花 B、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 C、枝条上的叶是由叶芽中的幼叶发育成的 D、叶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
2、为了解西瓜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有可能萌发的是②组 B、本探究存在多个变量,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C、每组选择多粒种子,可以减小偶然因素的影响 D、①组和③组对照,可以得出西瓜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
3、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2] , [3]。(2)、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6] , 它由一对[7]构成,与其开闭关系密切的物质是。(3)、分别撕取一小块上、下表皮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气孔较多的是。(4)、图中标号3所示结构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组织。
-
4、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③]叶绿体、[①]细胞壁、[⑤]。(2)、细胞结构中,[④]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3)、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叫 , 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5、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2)、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关系。(3)、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4)、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真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
6、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C、水+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
7、准备移栽的白菜幼苗,根部总是带一个土团,目的是 ( )A、保护根毛和幼根 B、土团中有营养 C、防止幼苗水土不服 D、防止水分散失
-
8、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 )A、杨树 B、柳树 C、桃树 D、玉米
-
9、张大妈播下花生种子后,因连续降雨导致雨水浸没种子而造成出芽率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缺少空气 B、缺少阳光 C、温度较低 D、缺少肥料
-
10、细胞的数目增多的过程是通过哪项实现的 (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复制 D、细胞分裂
-
11、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质
-
1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20×,物镜是45×,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8×,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 )A、细胞变大,数目减少 B、细胞变小,数目减少 C、细胞变大,数目增加 D、细胞变小,数目增加
-
13、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土壤 B、水分 C、温度 D、杂草
-
14、据报道,近年中国西南旱情严重: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 907万亩。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
15、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肉眼查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 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
16、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多部门启动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同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体重得不到有效遇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关于超重肥胖的主要干预措施有饮食、运动以及行为矫正,运动在健康干预中所占比重最大。某高校研究团队为了探究运动干预对于小鼠体重控制效果,研究人员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①分组编号
取20只同一品种大小及生长状况基本相同且正常生长的小鼠,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记作甲组和乙组
②测定初始体重
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约为25.95克
③实验处理
所有小鼠均采用标准饲料喂养,自然昼夜节律光照,自由饮食饮水,甲组小鼠不做任何运动干预,乙组小鼠每天在恒温水箱中进行游泳运动训练(运动时间为45分钟/天)
④测定最终体重
6周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最终体重,取平均值
⑤实验结果
甲组小鼠的平均体重为43.22克,乙组小鼠平均体重为40.10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鼠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A.鱼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鸟
E.哺乳动物
(2)、本实验中两组小鼠的数量、生长状况等应保持一致,目的是。(3)、本实验的变量是。(4)、用20只小鼠而不是用2只小鼠来做实验的目的是。(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6)、根据实验结论,为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我们应该做的是。 -
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首次颁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截止2023年,共有37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在农业、医药、卫生、健康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吴征镒,荣获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著名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研究和教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植物学家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往往把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2)、王忠诚,荣获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当你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手会迅速松开,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出来)。(3)、王振义,荣获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当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了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治疗手段,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氨气中毒、脑栓塞等疾病有良好疗效,这种方法就是(选填“高压氧治疗”或“低压氧治疗”)。(4)、侯云德,荣获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莫基人,顶层设计了我国降低三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及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是。( )A、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B、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D、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
-
18、近年来凉山州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鲜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易于储存和运输,深受果农的青睐。为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技术人员对葡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大棚中安装了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图1)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图2),图3为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葡萄种植过程中要给葡萄浇水、施肥,施肥主要是给葡萄的生长提供 , 此营养物质主要依靠根尖的区吸收。(2)、“阳光玫瑰”葡萄的果肉鲜脆多汁,新鲜果实一般需要冷藏保存,其目的是减弱果肉的作用。(3)、图3中BD段表示葡萄的光合作用强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4)、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一旦降低,则 , 从而提高“阳光玫瑰”的产量。(提示:用图1和图2来回答)
-
19、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肆虐、黄沙遍野,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却生活有梭梭、胡杨、柽柳、骆驼刺、沙柳等数十种高等植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脊椎动物的种类也多达277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存的各种生物都身怀绝技,如沙漠蜥蜴能通过改变体色来调节体温,避免过热,在极端干燥的环境中从食物中汲取所需水分,甚至能从空气中凝结水分;沙漠梭梭更可以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牺牲地上的枝叶,保证根系存活,进入“假死”状态,并在“假死”数年后原地复活。
资料二: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如图)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成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编织了一条绿色的“围脖”,不仅阻止了沙漠的扩张,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野骆驼、盘羊等濒危物种创造了生存空间,并吸引了狐狸、野兔、沙鼠等动物回归,丰富了生态链。同时,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建立,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为中国西北生态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1)、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物与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影响沙漠生物生活的最关键的非生物因素是。(2)、资料一画线部分中的沙漠蜥蜴和沙漠梭梭身怀的“绝技”,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体现了生物学生命观念中的观。(3)、资料二画线部分中的狐狸、野兔、沙鼠等动物的回归,将直接提高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4)、如图所示,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建立将有力的防止污染。 -
20、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目的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步骤
目的
A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密封瓶口
提供无氧环境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在载玻片中央滴上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观察过程中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
保证小鱼有充足的氧气
D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一组种子洒一点水,
一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