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同学们围绕在展台前,对人类的进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与猩猩由古猿进化而来 B、古猿在丛林中主要以树栖生活为主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学会制造工具与人类进化无关
-
2、(6分)继续向前,讲解板上的长颈鹿(如图)吸引同学们驻足,观看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逐渐演化出如此独特的生理特征。请据此回答问题。(1)、古代长颈鹿的颈部长短不一,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现象。(2)、长颈鹿的食物主要是树叶和小树枝,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草原上的青草贫乏时,长颈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长势更高的树,对长颈鹿的颈长具有作用;拥有较长脖子的长颈鹿容易在(填“适者生存”或“生存斗争”)中获胜,具有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成功率。(3)、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长长的脖子是的结果。(4)、请你再举出一则与长颈鹿进化历程相似的例子:。
-
3、进入“物竞天择”展厅,紫羚独特的皮毛非常醒目,既能使同伴轻易识别,也易于逃脱捕食者的捕食,紫羚的这种保护色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主动适应的结果 D、气候变化的结果
-
4、博物馆中展现演变历程的标本与展品,为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实证,提出这一学说的是( )A、孟德尔 B、米勒 C、达尔文 D、巴斯德
-
5、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实验可判断水稻的非糯性属于显性性状,该组实验中亲代水稻的基因组成是。(2)、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若对实验一中子一代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约为。(3)、为测定实验二某株非糯性子一代的基因组成,选取糯性子一代与之杂交:若后代水稻 , 则该非糯性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AA;若后代水稻 , 则该非糯性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 Aa。
-
6、我国唯一的白化大熊猫饲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现已健康长大。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如图为大熊猫“白化病”的遗传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大熊猫体色的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由图可知,大熊猫的白色体色是显性性状 C、用A、a表示控制体色的基因,则亲代大熊猫的基因组成都为 Aa D、若这两只亲代大熊猫再生一只大熊猫,体色为白色的概率为75%
-
7、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 A、a表示),科研人员为探究其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组别3最有可能得到抗锈病植株的数量是( )
组别
亲代组合
子一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抗锈病(株)
不抗锈病(株)
1
抗锈病×抗锈病
915
305
2
抗锈病×不抗锈病
789
0
3
抗锈病×不抗锈病
?
498
A、0株 B、166株 C、249株 D、500株 -
8、科研人员研究某品种山羊的棕毛与白毛性状(相关基因用 B、b表示),已知棕毛为显性性状。让两只棕毛山羊杂交,子代出现白毛个体。下列遗传图解正确的是( )A、
B、
C、
D、
-
9、豚鼠的黑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毛由隐性基因(b)控制。科学家用一只黑毛豚鼠和一只白毛豚鼠杂交,子一代全部为黑毛。推测亲代黑毛豚鼠的基因组成是( )A、BB B、Bb C、bb D、BB 或 Bb
-
10、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图表示对某家庭成员有无耳垂的调查结果,该夫妇准备再要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是 , 若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有耳垂,则他的基因组成为。
-
11、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蔬菜之一,其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之分(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为研究番茄果实颜色的遗传规律,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杂交实验,具体结果见下表,则理论上子一代黄果和红果的比例是。
亲代
子一代性状表现
黄果×红果
黄果
红果
-
12、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如图为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则显性性状是 , 子一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相关基因用A、a表示),出现该基因组成的概率为。
-
13、钟扬教授长期在青藏高原采集植物种子,尤其是藏族罗花等特有物种,建立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他的工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未来科研提供了珍贵资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钟扬教授这一工作为保护多样性提供了重要支持。(2)、钟扬采集种子的行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措施。种质资源库通过(答出一点即可)措施来确保种子长期存活。(3)、青藏高原植物具有抗寒、抗旱等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由控制。(4)、作为中学生,除学习相关知识外,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14、主题情境 汤飞凡:沙眼防治的攻坚者
汤飞凡是我国病毒学先驱、免疫学奠基人,1956年成功分离“沙眼病毒”(后称沙眼衣原体)。推动全民防治运动,倡导“不共用毛巾、手帕”,使我国沙眼发病率从高位骤降至6%以下。请回答下面小题。(1)、沙眼作为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预防的关键。下列属于沙眼传播途径的是(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2)、沙眼会对眼睛造成损害。下列关于眼睛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角膜无色透明 B、晶状体能折射光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 D、玻璃体能形成视觉 -
15、自2021年1月 1 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下列关于这项保护渔业资源的政策,说法有误的是( )A、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B、能增强长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可以从根本上保护长江的生物多样性 D、减少了长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
-
16、主题情境 家门口的冬奥会
在 2022 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滑雪赛场上,我国运动员持两柄雪仗,踏一双滑雪板,全部身心与皑皑白雪融为一体,勇气、激情、风驰电掣,身体在重心的不断切换中维持平衡。请回答下面小题。(1)、此次冬奥会赛场设置在云顶滑雪公园,下列关于该公园的相关叙述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公园内的所有松树 B、公园内的所有生物 C、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 D、公园内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2)、为了保障运动员安全,冬奥会配备了“滑雪医生”能够及时救治伤员。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急救方法也很重要,下列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时,赶紧上前拉一把 B、遇到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应开窗通风 C、对溺水者急救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静脉出血时,在近心端压迫止血(3)、滑雪运动员在高速滑行中不断调整重心以维持平衡,主要依赖的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4)、运动员进行高速转弯时,腿部肌肉交替收缩与舒张。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滑雪时屈膝动作仅需股四头肌舒张即可完成 C、肌肉收缩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和能量供应 D、关节腔内的滑液由关节软骨分泌(5)、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这与哪种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
17、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仿生手臂的研制成功,使用者获得了新的触觉和运动的体验。在2022年冬残奥会中,火炬手使用国产智能仿生手臂完成了火炬的传递,如图为仿生手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佩戴者大脑发出的信号通过系统传递至胸部肌肉,调控肌肉运动。(2)、火炬手所使用的智能仿生手臂拥有10个活动关节,可实现5 根手指的独立运动和手指间的协同操作。在人体的运动中,关节起到了的作用。关节的灵活性与和内的滑液有关。(3)、火炬手的骨骼肌通过(填结构名称)附着在相邻的骨上。(4)、你认为仿生产品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益处是什么?。
-
18、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抗旱且纤维长的棉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旱是棉花的一种性状 B、杂交育种利用了遗传多样性 C、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棉铃虫是棉花常见害虫,其生殖方式为胎生
-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图)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山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蕴含的食物链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B、螳螂和蝉进行无性生殖,黄雀进行有性生殖 C、若螳螂数量减少,短期内蝉的数量可能增加 D、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关系
-
20、《齐民要术》中记载:“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成熟早晚与苗秆高下是一对相对性状 C、光是影响收实多少的非生物因素 D、质性的强弱由播种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