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仿照例句,根据提示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例: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表现草原的辽阔)
(1)、表现花朵的繁多:(2)、表现教室的整洁: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忍别”的意思是 , 由这句话你能想到的画面是 ,“蒙汉情深”歌颂了。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中,作者按照从到的顺序,抓住草原上的景物来写看到的草原,主要描写了三幅图画:、喜迎远客图、 。
-
4、看拼音,写字词。(1)、一碧千里的草原像一块无边的lǜtǎn。在一条明如bō li的河边,伴随着 mǎ tí声,蒙古族人民jīn飘带舞,像cǎi hóng一样飞来。(2)、那些小丘的xiàn tiáo是那么 róu měi , 既让人jīng tàn , 又让人 huí wèi无穷,乐趣无限。
-
5、填空
《草原》的作者是 , 原名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等。
-
6、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毯
玻
裳
虹
毡
波
赏
红
蹄
腐
稍
微
啼
鹰
悄
徽
-
7、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毯
玻
璃
裳
虹
蹄
腐
稍
微









-
8、阅读理解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 , 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①丁香花的形状:
②丁香花的颜色:
③丁香花的气味:
(2)、画线句中的“探”“窥”有何表达效果?“星星般的小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 -
9、下列对《丁香结》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丁香花的色彩绚丽。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的全新艺术境界。
-
10、《丁香结》中,作者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联想起象征着的丁香结,发出了“”的感慨。
-
11、读句子,回答问题。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积雪”在文中指 , 这可从“”看出来。由此想开去,这与王安石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
12、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由“幽”组成的词语。(1)、还有淡淡的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2)、夕阳斜照,周围悄无声息,的山谷里的小动物们准备活动了。(3)、每当桂花盛开的季节,妈妈总是要采很多的桂花放在卧室里,顿时满屋都飘着桂花的。(4)、那盏小橘灯发出淡橘色的的光。
-
13、看拼音,写字词。
每到春来,伏àn窗前,我经常会闻到一阵阵淡淡的yōu yǎ的甜香,原来是院子里的丁香花开了。星星般的小花zhuì满枝头,美丽极了。望向窗外,一柄花lěi随着丁香枝条斜伸过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jīn上的盘花扣。这时我才 huǎng然,原来是丁香结。
-
14、填空题
《丁香结》的作者是 , 原名 , 代表作有等。
-
15、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缀
窥
幽
雅
案
拙
帘







薄
糊
蕾
恰
襟
恍
怨







-
16、小练笔。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两个具体的事例表现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胆识过人,请你也选择一个典型事例写一段话,突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点。
-
17、选填成语故事中的有关人物。(填序号)
A.蔺相如 B.廉颇 C.勾践 D.曹操 E.刘备 F.荆轲
(1)、卧薪尝胆(2)、望梅止渴(3)、完璧归赵(4)、负荆请罪(5)、三顾茅庐(6)、图穷匕见 -
18、课外阅读理解。
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牙是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做生意的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的。当赚了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就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多!”鲍叔牙却说:“不可以这么说! 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儿没有关系。”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后面,大家就骂管仲:“真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了,他不是怕死,而是得留着命去照顾母亲哪!”
齐襄公即位后,每天只顾吃喝玩乐,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封鲍叔牙为齐相,鲍叔牙却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齐相。”齐桓公一听,说:“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让我请他来当齐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齐相,而管仲也真的让齐国走上了霸主之路。后来管仲回忆起与鲍叔牙相交以来的事,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行,因为鲍叔牙过于刚正,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高兴,认为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就是说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交至深。后来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
(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改编)
(1)、本文约8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分钟。(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说明本文的人物关系。
(3)、读到第4自然段时,我不理解“内乱”这个词语,在不影响阅读速度的情况下,下面做法最合理的一项是( )。A、赶紧请教同桌 B、通过查词典弄明白 C、举手问老师 D、暂时不管它,继续读(4)、鲍叔牙推荐管仲当齐相的原因是( )。A、管仲是他的好朋友。 B、管仲更能胜任此职。 C、管仲对母亲很孝顺。 D、齐国内乱时管仲帮助了齐桓公。(5)、有人认为,鲍叔牙举荐了管仲,管仲临终前却没有举荐鲍叔牙,管仲太不顾朋友之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 -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阅读短文,我大约用了分钟。(要如实填写读懂短文的时间)(2)、下列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对蔺相如的语言描写,要表现出蔺相如的坚定。 B、这句话是一个设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C、这句话可以改为: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D、这句话体现了蔺相如鲜明的态度。(3)、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请写出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①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②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4)、如果增加一个赵王在渑池会面结束后给大臣封赏的情节,请你补全赵王的话。赵王:保卫赵国,蔺爱卿和廉将军都功不可没。蔺爱卿、廉将军,你们二人分工合作,我赵国才得以保全。
-
20、按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改编的。“将”指 , “相”指 , “和”是的意思。(2)、课文讲了三个故事,用四字小标题表示分别是、、 , 前两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三个故事环环相扣,第一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二个故事的结果是。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 , 《将相和》的结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