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1)、老汉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
A.即使……也……
B.如果……就……C.不仅……而且……
D.因为……所以……(1)、__明天下雨,运动会__推迟举行。(2)、__他下了一番苦功,__能练出一手好字。(3)、__你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__不能骄傲自满。(4)、这个文具盒__美观,__实用。 -
3、给下面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卷
遗
浆
魁
誉
遣
桨
槐
-
4、选择正确的读音。,
逶迤(wēi wěi)
蒙古(méng měng)
斩钉截铁(jiē jié)
参差(chā cī)
狞笑(nìng níng)
别出心裁(cái zāi)
-
5、读拼音,写词语。
tuí rán
xuán yá
páo xiào
rì kòu
zāo gāo





jiǎn yuè
róu měi
sù jìng
shēn yín
jǔ sàng





-
6、根据意思填成语。
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千
轻舟已过万重山。一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枝展
白云生处有人家。中阁
独在异乡为异客。掌鸣
疑是银河落九天。落丈
-
7、下列不是雨来小伙伴的是( )。A、二牛 B、铁头 C、三钻儿 D、二黑
-
8、雨来和小朋友们学军队练操时,用( )当步枪。A、锄头 B、红缨枪 C、镰刀 D、木棍和秫秸秆儿
-
9、雨来生活的村庄叫( )。A、芦苇村 B、芦花村 C、还乡村 D、沙家浜
-
10、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不幸的童年 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他原本的性格就是这样 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
11、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为了照顾阿廖沙 C、葛利高里的挑唆 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
12、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 )。A、顺从、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本分 D、粗鲁无礼
-
13、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小茨冈
-
14、笔下生花
你平时的学习生活一定很丰富多彩吧!难忘的升旗仪式、趣味运动会、课外小游戏……这些活动中有许多难忘的场面,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写一篇习作。在写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们的具体表现。
要求:写活动时要把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内容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
15、口语交际。
假如你想养一只小狗,可是妈妈不同意,觉得养小狗会打扰邻居,还会耽误学习,你会怎样说服妈妈同意你养一只小狗呢呢?
-
16、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练习
薄暮下的刀锋
酷暑之下,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
他接过我拿出的刀,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都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的感觉。
他将其中的一把固定在窄凳上,然后施以锉刀,一点儿一点儿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我说:“你干嘛不用砂轮?”他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四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
刃开过之后,他拿出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不断反复。我觉得那刀已足够锋利了,便说:“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
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拿过刀来,他笑着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还是重复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
料想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十元钱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找零钱,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嘞——戗菜刀——”
邻人纷纷拿刀出户。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说完便仓皇骑远,一如逃走。
邻居张老师赶过来时,我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他感叹到:“这就是这些匠人的可爱——不趋时、不趋利,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
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给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
(1)、请你试着从磨刀人视角,用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从“我”的视角梳理心理变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酷暑下走街串巷的磨刀人,平时并不刀切菜的“我”却找他磨菜刀,后来还帮他招揽生意,由此可见“我”是有同情心的。 B、画横线的句子是外貌描写,表现了磨刀人的朴实;画曲线的句子是动作描写,表现了磨刀人的技艺高超。 C、由磨刀人坚持把零钱塞给“我”可知,他有职业操守,不贪图小利。 D、“我”对磨刀人的称呼从“你”变成“您”,表现出“我”对他态度的转变:从不信任到敬重。(3)、联系《童年》,与文中的“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不符的是( )A、阿廖少被外祖父毒打生病时,“小茨冈”总会来看望他,陪他聊天,以驱散他的寂寞与疼痛。 B、外祖母得知老工人格里高利在大街上乞讨,便会给他送东西或是请他进屋喝茶。 C、格里高利发现一个走失的男孩,他不仅带男孩找到父亲,还给了男孩许多吃的。 D、阿廖沙在街上被大孩子们嘲笑,他勇敢地与他们打架维护自己的尊严。(4)、请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文中磨刀人的形象。(5)、有的人认为以张老师那句话作为结尾更好,有的人认为以“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亦如薄暮下的刀锋”作为结尾更好。你觉得哪个结尾更好?请说明理由。 -
17、文言文阅读
桃园结义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②上报国家,下安黎底。
(3)、文章主要写的是、和(人物)在桃园结义的故事。这篇文章选自名著《》,作者是。 -
18、根据语境填空。(1)、这种境界,既 , 又 , 既 , 又想坐下。(2)、诗词中有美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以动衬静、描绘夏夜乡村之美的“ , 清风半夜鸣蝉”。(3)、唐代诗人在《过故人庄》中用“ , ”来表达与故人尽兴喝酒、尽情交谈的畅快之情。(4)、《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写的这首诗围绕 , 这两句来写。
-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用句中所含修辞手法仿写句子)(2)、您不是春风,细雨或暖阳,却为世界带来了生机,清新和温馨。(改成排比句,保持句意不变。)(3)、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的比赛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C、通过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活动,使孩子们初步学会了安全出行技巧。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爱护环境教育,防止青少年不爱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