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分享会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课间津津有味地读起民间故事。请你展开想象,把加点成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 2、照样子填一填,品味民间故事特点。

  • 3、大家用各种方式分享民间故事,下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4、同学们复述《牛郎织女》时想在A处加入小创作,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牛郎和织女在人间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王母得知织女不见后大发雷霆。她费尽心思找到织女住处,抓走织女,牛郎赶忙披上牛皮向天上飞去。王母(A)划出一道天河,挡住了牛郎的去路。织女受到了严厉处罚,最终只被允许每年七月初七与牛郎见面。到了那一天,不计其数的喜鹊在天河上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A、(边讲边做出发怒的表情)说:“你好大的胆子!我定不会让你如意!” B、立刻命令一众天兵天将先把织女带走,随后挥动玉簪 C、见牛郎向自己飞奔而来,有些震惊,她害怕牛郎施展法力 D、(表演拔簪动作)拔下自己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使劲一划
  • 5、博物馆推出了“座右铭”专场,壮壮参观之后想把其中一句送给弟弟,希望他珍惜时间,改掉做事拖延的毛病,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6、博物馆设置了“诗词天地”板块,推出了“诗词互动”环节。请你根据积累填空。

    诗词带给人想象。“垂缕饮清露,”,这是一幅蝉噪桐梢图;“家家乞巧望秋月,”,这是一幅女子乞巧图。诗词中有景亦有情。从“王师北定中原日,”中,我读出了诗人的爱国情;从“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我读出了诗人的气愤与担忧。

  • 7、    

    参观坐落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犹如漫游时光隧道,可以lián jié(     )古今,感受朝代的更替,bǎo lǎn(     )古人呕心沥血的结晶,领略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魅力。流连其间,珍贵的历代文字样本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既有远古刻画符号,也有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它们向世人讲述着不同xún cháng(       )的中国文字之美,让人置身于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             )的文字世界中。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____。”中国汉字,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愿这闪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中。

    (1)、看拼音,写词语,写在文段中的括号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替(gèng)   晶(jiē) B、替(gèng)   晶(jié) C、替(gēng)   晶(jié) D、替(gēng)   晶(jiē)
    (3)、下列词语中的“漫”字,与“漫游”中的“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漫天 B、漫出 C、漫过 D、漫谈
    (4)、下列词语中,与文段中的“不可估量”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不可开交 B、不可估计 C、不可或缺 D、不可思议
    (5)、下列词语中,与文段中的“呕心沥血”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得意忘形 B、足智多谋 C、诡计多端 D、臭名远扬
    (6)、“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____。”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血脉 B、血气 C、血泪 D、血汗
    (7)、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议论纷纷,请用具体情景把“议论纷纷”的意思表现出来。
    (8)、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感叹“中国文字博物馆”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请用“精神”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活跃, 有生气:

    ②宗旨,主要的意义:

  • 8、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诸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请以“我的追梦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追梦过程的感人故事。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不少于45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9、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和资源,阅读文章,感受人才力量。

    追梦航天 回梦太空

    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组成的航天员乘组出征太空。而在这三名航天员中,云南籍目前还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桂海潮更是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可能是桂海潮在外表上与其他中国航天员最大的不同了。我们都知道,航天员的训练和外太空的复杂环境,对于身体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而视力也成为此前是否可以被选入航天员的标准之一,此次“戴眼镜”的桂海潮成了航天员后,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此前留在很多人认知上难以突破的难题已经被中国人攻克。

    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桂海潮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桂海潮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杨兆东回忆,桂海潮高中三年,不论大小考试,都是第一名。高中三年能一直保持好的学习状态,除了天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到了饭点,其他同学一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桂海潮从不去挤,他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争取一切能争取的时间来汲取知识。

    桂海潮曾谈及自己选择航天事业的初衷:他在小时候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崇拜不已,便在心里埋下了航天的种子。2003年10月15日,当从校园广播中听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消息时,当时还在读高二的他激动万分,自此对航天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高考结束后放弃报考北京大学,毅然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天飞行器设计专业。

    从追梦人到圆梦人,桂海潮的成长蜕变历程,正是我国航天事业飞速繁荣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万众瞩目——            攻克——
    汲取——                   崇拜——
    (2)、“戴眼镜”的桂海潮成了航天员,说明了什么问题?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怎样理解桂海潮是“从追梦人到圆梦人”?
    (4)、读了短文后,桂海潮叔叔的事迹会对你今后的学习产生哪些影响?
  • 10、科技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阅读文章,展示科技成果。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人民日报》2022年11月30日,选入时有删改

    材料二:这是热潮涌动的十年,高铁版图不断扩容。兰新高铁跨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蜿蜒岭南山川,哈牡高铁驰骋林海雪原,杭黄高铁穿梭江南水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约4.1万千米,较2012年底增长342%。

    这是创新驱动的十年,高铁技术持续领跑。复兴号以时速420千米交会和重联运行,世界首次;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千米自动驾驶,全球首个;时速400千米可变轨距高速动车组下线,可实现跨国互联互通……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这是活力跃动的十年,高铁服务惠及万家。普及电子客票,实现刷脸进站,推出互联网订餐,完善枢纽接驳,高铁网融合互联网,高铁站串起都市圈……截至2021年底,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铁路旅客总发送量的73.6%,越来越多旅客坐高铁出行。

    ——《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2日,选入时有删改

    (1)、材料一中,“远道而来的亲人”指的是 , “载入史册”在材料中指的是这件事。
    (2)、材料二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铁路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3)、我能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②人们出行全都会选择高铁。

    ③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在未来将会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④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较2012年底增长了2倍。

  • 11、实现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阅读小古文,体会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好沤鸟

    海上之人有好沤乌者,每旦之海上,从沤乌游。沤乌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闸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乌舞而不下也。

    【注释】①沤(ōu)鸟:指海鸥。沤,同“鸥”。②住:数。③取: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海上之人有沤鸟者:②每之海上:

    (2)、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 B、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C、吾闻/沤鸟皆/从汝游 D、沤鸟/舞而不下也
    (3)、下面对“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来看海鸥的人,有百个以上。 B、来看海鸥的人,不到一百个。 C、来和他玩的海鸥,有百只以上。 D、来和他玩的海鸥,不到一百只。
    (4)、为什么沤鸟“舞而不下也”?结合《珍珠鸟》一课,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道理。
  • 12、阅读欢欢收集的资料,继续完善栏目布置。

    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它时而波澜壮阔,雄奇瑰丽;时而潮流激荡,惊涛拍岸;____……这5000年的服饰文化包括秦汉儒雅的袍服,先秦精美的玉佩,魏晋飘逸的衫子,盛唐华美的妆靥,宋代朴素的褙子,明代端庄的补服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千年中华衣冠,沉浸着时代明暗,积淀着文明璀璨,彰显着人世沉浮。

    (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你在下方写下修改后的句子。
    (2)、请你仿照前文,将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3)、朋友乐乐很喜欢汉服,但是她又不敢穿出去,怕引人注目产生不好的评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对她进行劝说。
  •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及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将相和》以秦魏两国的矛盾为背景,描写了战国时期“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 C、《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一词表示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少年中国说》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少年”对“少年中国”的重要性。
  •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妈妈嘴里念着,“可别来台风啊!” B、“赶快走。”叶文拉着我的手急匆匆走出教室:“球赛马上开始了。”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D、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B、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的实施,使我市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 16、下列谚语和成语表达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B、一个巴掌拍不响——单枪匹马 C、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D、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 17、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B、每年的水旱灾害都会给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C、这次考试我们班名列前茅的人不计其数。 D、淮安发展速度之快,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 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鹰隼试翼,风尘张(合拢) B、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所以) C、但悲不见九州(相同) D、九州生气风雷(依靠)
  • 19、欢欢对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理解有些模糊,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怒发冲(帽子) B、荆请罪(背) C、其数(策略) D、人影绰(姿态柔美)
  • 20、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shǔn)   嘴(liě)     牛(máng)     弱(xuē) B、(zān)    选(shī)     迫(qiáng)    垂(wàn) C、(huì)    好(shì)     子(móu)      上(qīng) D、口(jié)    道(chà)     责(qián)     兽(qín)
上一页 458 459 460 461 4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