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同学们用故事接龙的形式梳理了故事情节,请你帮他们理一理接龙的顺序吧。(填序号)
老牛开口道破天机。
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
牛郎翻山穿林来到湖边见到仙女。
他们回到牛郎的草屋。
牛郎偷偷拿走纱衣,遇见织女。
牛郎织女互诉衷肠。
-
2、补全文中出现的成语,并选词填空。(1)、补充成语
开笑 恋恋 相为
不足 成立 一一
(2)、和成语“白璧微瑕”意思相近的词语是。(3)、李密和祖母 , 于是写了《陈情表》,向晋武帝表示自己不愿意离家赴官。 -
3、填写同音字。
【liàng】车 光 【qī】子 负
【shā】衣 泥 【sǎo】大 地
-
4、下列加点词语,与“正好牛郎也不稀罕和他们一起生活”中“稀罕”意思相同的是( )。A、人工智能现在已经不是稀罕事物了。 B、极地海洋世界开放了,小星去看稀罕儿。 C、谁稀罕你那玩意儿,我们有的是。 D、沙漠里常见的骆驼在南方却是稀罕东西。
-
5、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筛选(sāi) B、梭子(suō) C、勤恳(kěng) D、酝酿(liàng)
-
6、看拼音写词语。
能干的diē niáng 和睦的 fū qī 纯白的hūn shā
liū之大吉 人迹hàn至 人才bèi出
和盘tuō出 为非作dǎi -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问说(节选)
君子①之学必好问。问与学, 相辅②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③ , 非问无以广④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⑤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⑥决⑦焉?
【注释】①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的人的称呼。②辅:辅助。③致疑:发现疑问。④广:使……广,增广,增加。⑤达:通晓。⑥奚:何,怎么。⑦决:判断,解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好学而不勤问:
舍问: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下列名句和本文表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8、梳理课文中的信息,补全思维导图。(填序号)
①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②中外名著③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应与众不同
④连环画 ⑤文艺书籍
-
9、梳理文章《我的“长生果”》内容,把握要点并填空。(1)、文中介绍了作者先后阅读的四类读物:小画片、、文艺书籍和。(2)、下列属于作者从读书和写作中悟出的道理的是( )A、阅读可以增进知识,拓展想象力。 B、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与众不同。 C、作文要分清主次,条理清晰。 D、边读边做笔记可以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E、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F、作文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自己的创造最打动人。
-
10、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我爱 , 爱她的 , 爱她的 , 爱她的。
-
11、课外阅读
清晨,我起床一看,玻璃上结满了霜花。
这些霜花真是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这上面是什么?噢,好一片茂密的“森林”!各种“树木”苍翠挺拔,树下开满了“野花”,一只“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瞧,这是一幅多好的“百鸟朝凤”图!一只只“小鸟”,围成一个圆圈,正在欢快地跳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中间,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那不是“海底世界”吗?一团团“海参”在摇摆,一条条“小鱼”在游来游去,一个个“小海星”静静地躺在海底。
(1)、给短文加个题目:。(2)、这些霜花的特点是、。(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3)、短文第2自然段共有8句话,找出你认为最有新鲜感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情景。 -
12、课内阅读
花的学校(节选)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触碰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孩子们的衣裳有、、等颜色,由此我可以想到一个成语:。(2)、赏析有新鲜感的词句。①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修辞手法。第四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A.兴奋 B.悲伤 C.惊讶)(填序号)的语气。
②结合课文内容,对画横线句子中“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出了花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回家的欢快心情。
B.体现出了花孩子们横冲直撞的情态。
C.体现出花孩子们急于逃离学校,向往自由的迫切心情。
(3)、花孩子们是怎样在地下的学校学习的呢?在文中找出来: , 这些句子表现了花孩子们的心情。(4)、想象一下花孩子们冲出来以后的情景,动笔写一写吧! -
13、词语魔术。(照样子,写词语)
哗啦啦
一群群
急急忙忙
-
14、根据课文《花的学校》的内容填空。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的时候,湿润的走过 , 在中吹着。
于是,的花从无人突然跑出来,在上跳舞,狂欢。
-
15、根据课文《花的学校》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1)、六月,花孩子来到绿草上跳舞、狂欢。(2)、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表现了他们急切的心情。(3)、孩子对妈妈提出的几个问题,用天真的语言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
16、下列加点字与“放假”的“假”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假期 B、度假 C、假话 D、暑假
-
17、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A、欢唱的小鸟也跟我们打招呼。 B、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C、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D、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
18、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湿润的东风走过huāng yě , 在竹林中吹着kǒu dí。(2)、树枝在林中hù xiāng碰触着,绿叶在kuáng fēng里簌簌地响。(3)、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jí jí máng máng吗?(4)、我自然néng gòu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shuāng bì来。
-
19、课外阅读
勤学好问的伽(jiā)利略
①伽利略上学时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②有一次上课,天文学教授讲道:“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③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④“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宇宙中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吗?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问道。
⑤“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教授搬出了理论依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⑥伽利略继续说:“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相符,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教授被问倒了。
⑦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坚持不懈、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jiàng)。
(1)、下面加点词语很有新鲜感,请你结合图框提示内容,说出它们的意思。可以结合成语本身的意思和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伽利略上学时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②他坚持不懈、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2)、阅读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伽利略遇到问题敢于发问,你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请说一说。(4)、结合《不懂就要问》并阅读本文,请你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A、两篇文章都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老师的内容,所以老师的要求可以不做。 B、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课过程可以随时打断,提出自己的想法。 C、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礼貌问出。 D、有成就的人都是因为课上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我们也要这样做。(5)、文章结尾写道:“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请你说一说“这样”指的是什么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
20、课内阅读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壮着胆子”说明孙中山当时内心很 , 但他还是勇敢地提出了问题。(2)、“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句中应重读的词语是:。(3)、找出表现孙中山聪明、学业突出的句子。(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5)、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样做的?他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