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宁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从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发出的感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 , “至少”的意思是 , 它强调了科学家目前的研只限于这个范围。这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 又进一步说明了 , 从而证实。(2)、“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再比较那种说法更理由。(3)、为什么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围绕“”一词来写的。这两句话表达出作者 -
2、按课文内容填空。(1)、《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 , 阐述了的事实,呼吁人类。(2)、只有一个地球,如果 , 我们。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这段话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特点,从而体现出地球的重要性。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②地球是一个半径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这两句话中,你认为用哪一句来介绍地球更恰当? 为什么?
(2)、这些设想能实现。这些设想的实现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4)、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为反问句)(5)、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修改病句) -
4、“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以下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 B、“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它强调了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 C、这句话说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不排除会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的可能。 D、“至少”一词说明在这一条件范围内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科学。
-
5、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作用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微笑是笑之国度里的国王; 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 B、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你最好的伙伴,与你共度美好的时光。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越是高品质的生活,人们就越要削山毁林建楼; 越多的削山毁林建楼,生态破坏就越严重。
-
6、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 填序号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3)、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7、词语综合运用。(1)、由“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有、等;提起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有、、等。(2)、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表示“看”的词语。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②要写好一篇有关植物的习作,离不开仔细。
③爷爷着手里这件艺术品,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④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
8、查字典,完成练习。
“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它的读音是。“滥”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③浮泛不合实际。请选出下面词语中“滥”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陈词滥调
滥用职权
洪水泛滥
-
9、同音字填空。
lán
摇
天
杆
义结金
kuàng
情
产
架
心神怡
-
10、读拼音,写词语。
地球是位hé ǎi可亲的母亲。她向人类kāng kǎi地提供自然资源,人类却làn yòng化学品,随意huǐ huài自然环境。长此以往,人类必将自食地球资源 kū jié所带来的恶果。
-
11、文言文阅读
朱熹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谓:
岂: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读书方法。(用原文词句填空)
其中,最关键的是“”,因为“”。
(3)、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
12、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寝”的意思是 , “益”的意思是 ,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可以用成语来形容。(2)、这句话中,孔子把“思”和“”进行比较,突出了的重要性。(3)、这句话说明的道理与下列哪句话意思相同?(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3、 默而识之____,学而不厌____,诲人不倦____。(1)、这句话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里。
A. 学习态度 B. 教学态度 C. 学习方法
(2)、“厌”在这里的意思是 , 在李白的诗句“ , ”中,“厌”也是这个意思。 -
14、 判断对错。(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而喜好学习的人,遇到问题时就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
-
15、《论语》是记录及其言行的一部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 , 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16、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 , 不如学也。
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17、判断对错。(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的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2)、“敏而好学”和“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中的两个“好”的读音是一样的。
-
18、读拼音,写词语,完成练习。
我们要牢记老师的jiào hu____:suǒ wèi____读书,就是要具有bù chǐ xià wèn____的精神,要做到博闻强识。每遇好词好句,皆能bèi sònɡ____下来,并持之以恒。
(1)、读拼音,写词语(2)、加点的“识”是个多音字,在“博闻强识”中的意思是 , 读音是。下面词语中“识”的读音和意思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A. 默而识之 B. 远见卓识 C. 老马识途
(3)、“不齿”与语段中的“”是同音词,前者的意思是“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后者的意思是。 -
19、小练笔。
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有……也有……”的句式描写了圆明园风格各异的建筑。请你结合搜集的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如,圆明园中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圆明园中种植着许多奇花异草等,用上“有……也有……”的句式和恰当的四字词语写一写吧。
-
20、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1)、下列描写圆明园的诗句与上边哪幅图相对应?①西洋楼下生荒草,海宴堂侧遗石龟。
②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2)、有人认为应该将圆明园复原,你同意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