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品读民间故事,感受质朴梦想】综合实践。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宣传标语【巧设计】班里要召开“中国民间故事”交流会,请你为这次交流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聊人物】本学期推荐阅读的民间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中的 , 因为。(3)、【述愿望】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中国民间故事,说一说这个故事寄托着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
2、【坚守初心,点亮梦想】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自古以来,“家国梦”一直是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主题。《示儿》中的“ , ”寄托着诗人陆游对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期盼。诗人林升则通过“ , ”一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心情。清代诗人龚自珍热情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先生热切展望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前途似海,。”因此,作为学生,我们要明白: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2)、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追梦途中,我们要珍惜时间,正如南宋名将岳飞所说:“ , , 空悲切。”
-
3、逐梦路上,不负热爱】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请认真比较词语的不同意思,并根据要求用“便宜”写句子。
便宜(表示价钱低):
便宜(表示不应得的利益):
(2)、请用正确、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中的错误。(共4处)
①福州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②三月,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的高潮。③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位于三坊七巷的安民巷的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④战斗岁月里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耳边。⑤我们一定会发挥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
4、与同学交流“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流之前,搜集并整理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 B、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C、听别人说话要抓住重点,但不能提出疑问。 D、别人发言时,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
5、李老师想用一则与读书求学有关的名言作为班训鼓励班里的同学们积极进取,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6、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民间故事,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民间故事? ( )A、《列那狐的故事》 B、《女娲补天》 C、《田螺姑娘》 D、《八仙过海》
-
7、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部分与括号中的成语不匹配的一项是( )。A、东西好不好要大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没有用的。(直言不讳) B、李俊是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所以总做不好事情。(畏首畏尾) C、我们要时刻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每一个为我们付出过的人。(饮水思源) D、小明的妈妈要求特别严格,甚至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吹毛求疵)
-
8、【怀抱梦想,积极进取】选择题。参观了“祖国建设成就展”以后,你觉得下面最能表现祖国面貌的一组成语是( )。
①国泰民安 ②政通人和 ③多事之秋
④内忧外患 ⑤安居乐业 ⑥哀鸿遍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
9、【为梦蓄力,无悔奋斗】阅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潜”的解释,完成填空。
“潜水教练告诉小嘉,学会游泳后,挖掘身体潜能,掌握呼吸技巧,就可以解锁更多潜藏在水中的秘密了。”这句话中三个加点的“潜”字的意思依次是、、。(填序号)
-
10、【先辈精神,激励前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1)、同学们去烈士 (凌 陵)园扫 (墓 慕),讲解员介绍了烈士为追寻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事迹,大家无比敬佩。(2)、受到革命先辈精神的感召,身材瘦削 (xuē xiāo)的萌萌为达成自己的目标,努力锻炼,终于摘得了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桂冠 (guàn guān)。
-
11、【壮美河山,崛起之基】看拼音,写词语。
锦绣山河,皆为美的xiàng zhēng:浪花zhuī zhú , 大河奔腾,那是我们涌动的血液;群山巍峨,拔地而起,那是我们挺直的脊背。辽阔大地,满是爱的shù shuō:近观江南,yōu rán随心,到处都充满着shī qíng huà yì;远望塞北,大漠孤烟,到处都记录着岁月之韵。梦想之种在祖国的tiān nán hǎi běi生根发芽。
-
12、写作。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意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话题一:二十年后的校园。先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校园会发生什么巨变?如,环境有什么变化?同学们的课程学习、课余活动有什么变化?再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最后,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话题二:我的发明。把自己的发明介绍清楚,让别人对你介绍的发明产生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重点突出,内容具体;⑶400字左右;⑷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⑸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
13、阅读理解
【材料一】
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婺剧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箦、时调六种声腔,剧目有500多本,曲牌数以千计,并具鲜明的历史及地域特征,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2008年,婺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婺剧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材料二】
婺剧舞台表演粗放强烈,见长文戏武做。《白蛇传》正是体现婺剧文戏武做特点的一大经典剧目。该剧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创排,取材于中国著名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经婺剧改良后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分为游湖、良缘、惊变、盗草、削发、水斗、断桥七折,每一折都跌宕起伏。其中《断桥》一折,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相较于其他《白蛇传》文艺作品里完全拟人化的呈现,婺剧版青蛇、白蛇的“蛇形蛇步”尽显人蛇一体的舞姿,堪称最具蛇性的演绎,是婺剧的另一大绝活。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婺剧被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 B、婺剧见长武戏文做。 C、《断桥》一折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 D、“蛇形蛇步”是婺剧的一大绝活。(2)、拟写宣传标语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拟写一则弘扬婺剧文化的宣传标语。(3)、如果请你推荐一则民间故事,将其搬上婺剧舞台,你会推荐哪个民间故事?请说说理由。 -
14、阅读理解
口袋里的父爱
李 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去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见到她,塞给她几百块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
④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⑤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叮嘱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⑥那天,她的车限行,她打车去上班,付钱时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⑦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选文有删改)
(1)、短文回忆了“我”与父亲的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每个场景,完成回忆胶片。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父亲打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回家看他。 (2)、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背着母亲”的意思是 , 两次提到“背着母亲”是为了。(3)、第⑦自然段中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联系上下文和此处的语言描写,你体会到。(4)、文章为什么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15、阅读理解。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四面边声③连角起,千嶂④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⑤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⑯泪。
【注释】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②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秋天北雁南飞,传说至湖南衡阳城南的回雁峰而止。③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④千嶂(zhàng):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⑤燕然未勒:这里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⑥征夫:出征的士兵。
(1)、标题中的“渔家傲”是 , “秋思”是。请再写出两个词牌名:、。(2)、这首词上片(写景 抒情),下片(写景抒情),将直抒胸臆和相结合,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的情怀。(3)、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长烟落日孤城闭”展现的画面。(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 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来自衡阳的大雁离开这里没有留下来。 C、这首边塞词描写了将士们艰苦的生活环境,词作具有苍凉开阔的意境。 D、“四面边声连角起”,几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
1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我劝天公重抖擞,。(2)、风一更, , , 。(3)、少年儿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我们要修品行,“居高声自远,”;惜时间,“不饱食以终日,”;勤读书,“吾尝终日不食, , 以思, , ”;知节约, “克勤于邦,”;勇担当,“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 鳞爪飞扬……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仿照示例,将画面写具体。
例: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山坡下是一片花海。
(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闲自在
(3)、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⑴ “破旧的篷”却“那么亲切”“那么难忘”,结合这一看似矛盾的地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⑵结合课文标题及内容,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⑶仿照上面句子的写法,写一种事物。
-
18、把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旅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
①旅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②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③所以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④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的歌儿,飞过北美洲森林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⑤有的旅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
19、用一句话说说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下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幅敦煌壁画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描绘的是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宗教故事。
A、敦煌壁画规模巨大。 B、敦煌壁画色彩鲜艳。 C、敦煌壁画内容丰富。 D、敦煌壁画形式多样。 -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名合格的司机要能及时解决并发现行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态环境。 C、我最佩服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诸葛亮。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