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实践。

    学习本文《穷人》后,班级打算举办以“走近列夫·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请你制作一张人物卡片,向同学们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人物:

    国籍:

    代表作品:

    人物介绍:

  • 2、课外阅读理解。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孩子有时会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没有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从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 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这么玩。”

    “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总会打中的。”他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①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儿,再打一弹,再移一点儿,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儿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声音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清脆的瓶子碎裂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句子①通过描写孩子母亲的 , 塑造了她 的形象。句子②是描写,这句话侧面反映出小男孩打弹弓的时间 ,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男孩的美好品质。
    (3)、你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短文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思考。 B、使文章有了完整的结局,升华主旨。 C、暗示孩子和母亲准备回家了。
  • 3、名著阅读。

    童年 (节选)

    昏暗窄小的房子里,我的父亲摊手摊脚地躺在地板上。他穿着一身白衣裳 ,光着脚,手指无力地打着弯儿。

    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了,成了两个黑洞;龇着牙咧着嘴,他像在吓唬我。母亲跪在他旁边,用那把我常常用来锯西瓜皮的小梳子,为父亲梳理着头发。

    母亲围着红色的围裙,粗里粗气地自言自语着,眼泪不停地从她肿大了的眼泡里流出来。姥姥紧紧拉着我的手,她也在哭,浑身发抖,弄得我的手也抖起来。

    她要把我推到父亲身边去 ,我不愿意去 ,我心里害怕!我从没见过这种阵势 ,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恐惧。

    我不明白姥姥反复给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快,跟爸爸告别吧 ,孩子 ,他还不到年纪 ,可是他死了 ,你再也别想见到他了,亲爱的……”

    我一向信服我姥姥说的任何一句话。尽管现在穿一身黑衣服,她显得脑袋和眼睛都出奇的大,挺奇怪,也挺好玩。

    我小的时候,得过一场大病,父亲看护着我,可是后来,我姥姥来了,她来照顾我了。“你是哪儿的呀?”我问。“尼日尼,坐船来的,不能走,水面上是不能走的,小鬼!”她答。在水上不能走! 坐船!

    啊,太可笑了,太有意思了!

    我家的楼上住着几个大胡子波斯人 ;地下室住着贩羊皮的卡尔麦克老头儿; 沿着楼梯,可以滑下去,要是摔倒了,就会头向下栽下去。

    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非常熟悉 ,可我却从来没听说过从水上来的人。“我怎么是小鬼呢?”

    “因为你多嘴多舌 !”她笑嘻嘻地说。

    从那一刻起,我就爱上这个和气的老人了,我希望她领着我立刻离开这儿。

    因为我在这儿实在太难受了。

    (1)、“意思”在字典里解释有 3 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
    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思想内容。 B、情趣; 趣味。 C、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2)、“我一向信服我姥姥说的任何一句话”是因为
    (3)、“我”为什么爱上了这个和气的老人?
    (4)、“我”坐过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②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1)、读画横线的句子,体会桑娜的心理变化。

    自责→ → 

    桑娜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可以用文中的“”一词概括。

    (2)、选文第①段通过对桑娜 的描写,彰显出桑娜的伟大品质。
    (3)、选文第②段通过对渔夫的描写,体现了渔夫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熬”的意思是 , 这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 , 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的人。
    (4)、同学小鹏说:“桑娜不经思考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说明她也有缺点,是个做事考虑不周的人。”对小鹏的这一说法,你怎么看?
  •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穷人》是国作家写的一篇。文章记叙了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品质。
    (2)、《穷人》全文以为主线,围绕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 ?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 6、赏析句子练习。
    (1)、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指的是 , 桑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联系全文来看.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多选)
    A、描写了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B、天气如此恶劣,渔夫还要出海打鱼,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一家人生活的贫困。 C、自然环境的措写表现出渔夫一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自然环境太恶劣。 D、屋内环境的描写,从侧面体现了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
  • 7、按要求写句子。
    (1)、桑娜把两个睡着的孩子都抱回家里。(改为“被”字句)
    (2)、天气很可怕。(改为感叹句)
    (3)、难道我就不知道把他们抱过来吗?(改为陈述句)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仿写拟人句)
  • 8、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环境描写) B、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动作描写) 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语言、神态描写) D、“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心理描写)
  • 9、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参考答案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意的跳跃。

    ④表示说话结巴 ,欲言又止。

    (1)、 是他来啦?……不 , 还没来 !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2)、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 谢谢上帝 ,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 ,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 我嘛……缝缝补补……
  • 10、句式辨析。(填序号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

    (1)、 桑娜一惊 , 从椅子上站起来。
    (2)、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 快去 ! 别等他们醒来。
    (4)、 唉! 她死得好惨啊 ! 
  • 1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澎湃

    肉跳

     不安

    寒风 

    自言自

    自受

    (2)、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3)、心神不安的样子。 
    (4)、形容波涛声势浩大的样子。 
  • 12、选词填空。
    (1)、抱怨    埋怨

    ①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②我小明睡过了头 ,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2)、安静    平静

    ①老师说 : “班会就要开始, 请大家 。”

    ②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3)、宁可……也……    与其……不如……

    ①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②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 ,把他们抱回来。

  • 13、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翻(xīn)    梧(kuí) B、缩(juǎn)    补(féng) C、(tè)     黑(lí) D、(qiáng)   保(yòu)
  • 14、看拼音,写字词。

    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拍击着海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桑娜感到心惊肉跳。看着熟睡的孤儿,想到辛苦的丈夫,她觉得挨揍也是自作自受。门突然开了,疲惫的渔夫拖着 shī lín lín 的渔网走进来, zhòu着眉头bào yuàn道:“ài , 天气真zāo gāo , 什么也没打到!”

  • 15、看图,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 
    (2)、针对上述现象,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吧!
  • 16、课外阅读理解(二)。

    可爱的地球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 ,可是比电视上看到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 ;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xīng xìng)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合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 ,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浓烟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 ,偶然吹过一阵清风,就会提醒我们 ,清洁的空气的确可以维持健康。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使我们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 ,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 地球旋( zhuǎn zhuàn ) 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 24小时的制度 ,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10 小时自转一次 ,情形又怎么样? 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左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大体而论 ,我相信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 mái mán)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 ,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 ,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 ,相对无言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短文讲了地球的许多优点 ,分别是什么?

    优点一: 

    优点二:

    优点三: 

    优点四:

    优点五: 

    优点六:

    (3)、 作者称地球是“可爱的地球”,那你又会怎样评价地球?

    的地球

    的地球

    的地球

    (4)、 文中说重力有什么优点?你还知道重力有什么优点?
    (5)、 请你为保护地球创作一条标语。
  • 17、课外阅读理解(一)。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 因为这些“绿色卫士”,____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____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1)、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和“”。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为了动员全民植树,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宁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从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发出的感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 , “至少”的意思是 , 它强调了科学家目前的研只限于这个范围。这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 又进一步说明了 , 从而证实
    (2)、“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再比较那种说法更理由。
    (3)、为什么宇航员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围绕“”一词来写的。这两句话表达出作者 
  • 19、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 , 阐述了的事实,呼吁人类
    (2)、只有一个地球,如果 , 我们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这段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特点,从而体现出地球的重要性。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②地球是一个半径为 6400 千米的星球。

    这两句话中,你认为用哪一句来介绍地球更恰当? 为什么? 

    (2)、这些设想能实现。这些设想的实现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
    (4)、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为反问句)
    (5)、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修改病句)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