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纯白的金盏花

    ____

    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园艺所重金购买纯白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绿色。 白色的金盏花,太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对八个儿女讲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说:你根本不懂得种子遗传学,专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完成呢?

    坚持试种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金黄的。老奶奶从中挑选一朵颜色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种子,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花朵中挑选颜色浅淡的种子栽种。一年又一年,老奶奶如法炮(páo) , 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

    ____

    二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奇特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很像白色,而是如银似雪的纯白。

    她把一百粒种子寄给了那家二十年前悬赏的机构,她不知道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他们要用那些种子验证。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给老奶奶说:我们看到了你的花,它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再兑现,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我只想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老奶奶对着听筒小声说,“我能种出来……”

    (1)、阅读短文,仿照第二部分,给其他部分列出小标题,写在文内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如法炮制”指的是(     )
    A、老奶奶一年又一年不停种花。 B、老奶奶每年挑一批花中颜色最淡的花种子栽种。 C、老奶奶试种花从不沮丧怀疑。 D、老奶奶让花儿自然枯萎,取得种子再种。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两个“不知道”,作者这样写是为了(     )
    A、说明老奶奶离园艺所远,信息不够畅通。 B、说明老奶奶年纪大了,缺少获得信息的渠道。 C、说明老奶奶一心只想要种出白色的金盏花。 D、说明园艺所不守信用。
    (4)、老奶奶最后说自己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你相信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相信  不相信)老奶奶的话。理由:

  • 2、小古文阅读

    怀素居零陵 , 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ān)曰“绿天”。书不足 , 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怀素:唐代大书法家。②零陵:地名,现湖南省境内。③以:用。④庵:书房、书斋,这里指住所。⑤足:足够。⑥漆:上漆。

    (1)、根据文意,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①贫无纸可 

    其庵曰

    (2)、怀素贫穷无钱买纸,就在上练字。
    (3)、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4)、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 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众鸟高飞尽,
    (2)、 , 可爱深红爱浅红?
    (3)、诗歌内涵丰富。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借“冰心”“玉壶”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和志向;罗隐的“ , 为谁辛苦为谁甜?”写出了自己对的赞美;冰心的“月明的园中,”则通过回忆道出了对母亲的
  • 4、小城参加了“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帮他完成练习。

    走进动物世界,

    探索生命奥秘

    古怪的小猫

    慈爱的母鸡

    ____

    ____

    观察,倾听

    探索,请记录

    每个生命都是自己的传奇!

    (1)、仿照加点的部分,把诗歌补充完整。
    (2)、小城朗诵这首诗时,要表现出对动物的之情。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缩句)
    (2)、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改为反问句)
    (3)、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中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注意加点部分,仿写句子)

    天边的云,变化多端,

  • 6、科技节中同学们进行了“水火箭”的发射实验,请你参与。
    “水火箭”的制作方法
    (1)、请为“‘水火箭’的制作方法”选择正确的动词。(    )
    A、切  套 贴 拧 B、切  贴 套 拧 C、拧  套 切 贴 D、拧  贴 套 切
    (2)、小鹿的实验记录中有一处错别字,一处语句表达有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我按下开关,“水火箭”猛地向空中飞去。 突然,它一头栽到了树丛里,这下一旁的小草就遭秧了。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火箭”太大,装的水太重,打进去的气是否不足以让它完成飞天任务。

  • 7、“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引发了“航天热”,班级开展了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5月3日,发射现场的工作人员屏(píng bǐng)住气息按下按键,瞬间,“嫦娥六号”飞速冲(chōng chòng)向苍穹。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成功登(录陆)月球背面并完成采样。据悉,这趟探月之旅(须   需)要50多天。

    (1)、请帮忙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形、字音。
    (2)、此次班会的主题是“弘扬航天精神”,下列哪句最适合作为宣传标语?(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能想象“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来回穿梭,会是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 B、“嫦娥六号”是我们了解航天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C、“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航天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D、航天工作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月背采样的目标,真是铁杵成针 , 令人敬佩。
  • 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拆除        树荫      附近 B、慰藉       规矩       呼啸 C、分辨        调谴      喧哗 D、严酷       考虑       博士
  • 9、下面是本次科技节的宣传海报,按要求把它补充完整。

    bō tāo____汹涌的海面下是怎样的? zhāo xiá____为何会出现? qí huàn____的光电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科技节 jí jiāng____到来,我们 hū huàn____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你,一起点亮这个 càn làn____的六月!

    (1)、请把本次科技节口号“探索科学奥秘,放飞科技梦想”写在海报的标题上。
    (2)、根据拼音,补全宣传海报的内容。
  • 10、选择下面的一个任务,完成习作。

    任务一:读书启智,大作家丰子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动物朋友——白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动物朋友呢?比如忠诚的小狗、可爱的小猫、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温顺的小鹿、可爱的小松鼠……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吧!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少于350字。

    任务二:夏日读书会的尾声,一场“未来图书馆设计大赛”拉开序幕。诚邀你作为场馆设计师,来参加这次比赛。“未来图书馆”可能有怎样奇特的外形?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请你展开想象,把它介绍给大家吧!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少于350字。

  • 11、阅读理解

    南极“宠”物,萌萌哒(节选)

    ①南极生活着形态可爱的企鹅、笨重的海豹,以及与众不同的鱼……这些“萌萌哒”的小动物在冰天雪地间开辟出自由生存的空间。

    ②帝企鹅在企鹅家族中最招人喜欢。主要生活在南极布满冰雪的海岸线附近,数量有数十万。帝企鹅的身高普遍在90厘米以上,体重达25~45千克。野生个体的寿命约20岁,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至50岁。

    ③帝企鹅是世界上潜水最深的鸟类。 曾有人测量过帝企鹅的潜水深度,最深的潜水纪录竟达到近565米。它们的猎物有磷虾、鱼类和鱿鱼,而自身又是虎鲸、海豹、大海燕等的猎物。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它们在南极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威胁。

    ④值得一提的是,帝企鹅在南极的冬天而非夏天繁殖。 南极到处覆盖着冰雪,由于没有筑巢的材料雌帝企鹅会把卵交给雄帝企鹅。雄帝企鹅小心翼翼地把卵放在脚上,然后转移到育儿袋(雄帝企鹅的双腿和小腹间一块布满血管的黄色皮肤)中。完成交接工作后,雌帝企鹅离开繁殖地去大海中捕鱼。

    ⑤卵的孵化时间需要65~75天。当雌帝企鹅带着食物返回繁殖地,接管刚刚孵出来或即将孵出的小帝企鹅时,雄帝企鹅则去大海中捕食。它们会轮流照看小帝企鹅。有时候,尤其是在夜晚,能看到因父母捕鱼而“留守”在岸的小帝企鹅,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1)、下列对短文题目中“萌”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一种姓氏 B、比喻事物发生 C、(植物)开始发芽 D、稚嫩而惹人喜爱
    (2)、联系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从短文可知,帝企鹅在南极的生活环境面临威胁主要是因为虎鲸。

    ②雌帝企鹅负责到大海中捕鱼,雄帝企鹅负责养育小帝企鹅,它们分工很明确。

    ③人工饲养的帝企鹅比野生的寿命要长。

    ④帝企鹅宝宝经过 70 天左右的时间可能成功孵化出生。

    (3)、短文第②段分别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帝企鹅。
    (4)、第③段“最深的潜水纪录竟达到565米”中的加点字“近”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5)、将阅读时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不懂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 12、阅读理解

    黄河象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还在。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地向前跑。

    科学家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大约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方向流去。

    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水位很低,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 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没想到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回收,一下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么重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 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200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在上级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1)、文章第1 自然段主要写(    )
    A、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B、大象骨架高8米,长4米。 C、古代黄河象的骨架保存得不完整。 D、黄河象的骨架很常见。
    (2)、关于文章的说明方法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这句话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从黄河象化石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测出它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D、黄河象越挣扎,身体越往下陷,是因为淤泥又烂又软,和它的体重无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测出这头黄河象的来历。请将科学家们的假想和对应的依据补充完整。

    假想

    依据

    深深地陷入又烂又软的淤泥里

    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越挣扎越往下陷,终于不能动弹

    右脚踩在椭圆形的石头上

    (4)、小优想梳理出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助她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5)、文章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13、文文邀请你一起参加“小小诗人”评选活动,请你仿照左边的诗歌,补充创作一首小诗。

    例:夏天的傍晚,

    怎样的迷人呢!

    清凉的晚风

    美丽的萤火虫

    闪闪的星星

    校园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啊!

  • 14、读书节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帮李老师转述一个通知。

    班主任李老师让你通知李明,明天下午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最美朗读者”评选活动,请他提前作好准备。

    我对李明说:

  • 15、感受了诗词之美,我们还阅读了许多大文豪的美文,让我们来试着仿写一下吧!

    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 ,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种事物)

  • 16、读书节中,优美的诗词很受大家喜爱,比一比,看看谁是诗词小能手!
    (1)、诗词中景,美如画:“篱落疏疏一径深,”是杨万里笔下春景之美;“ , 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范成大笔下初夏万物生长之美;“最喜小儿亡赖,”是辛弃疾笔下自由和谐之美。
    (2)、诗人艾青笔下的绿是灵动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一起,在一起,静静地在一起。
    (3)、读书节还有“校园诗词大会”,请仔细看右边的诗词十二宫格,识别出学过的一句五言诗“”和一句七言诗“”。 
  • 17、读书节中,我们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判断下列各句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
    (1)、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米·伊林。
    (2)、这本书向读者提出了十万个问题。
    (3)、奶变酸是因为里面有糖。
    (4)、绝大多数的玻璃器皿都是吹出来的。
  • 1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事一丝不苟 , 非常认真谨慎。 B、这座城市十分繁华,高楼林立,到处鸡犬相闻 C、这只狗十分警惕,一有陌生人来就会引吭大叫 D、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 , 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 1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xìng)  叫(xiāo)             繁(yǎn)         新(zhǎn) B、九天月(lǎn)           清平(lè)         湃(pēng)         透(shèn) C、丰富多(qiāng)          应(hè)           心(lǜ)          胆(què) D、大叫(háng)           症(ái)          瘩(gā)          徉(cháng)
  • 20、阅读书籍,走进诗歌,让我们心里有光。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