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真令人高兴□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不用付钱□夫人□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络绎不绝:

    ②笑容可掬:

    (2)、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通过阅读短文,我知道“医生的心思”指`(    )
    A、希望病人不要说话。 B、希望病人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C、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5)、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是因为(    )
    A、女病人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让医生很清楚病情。 B、女病人说话简洁,表意清楚。 C、女病人态度温和,说话有礼貌。
    (6)、格里辛格和女病人的对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 2、课内阅读。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武松一边闪躲,一边心想:____

    (1)、该片段出自名著《》,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①罗贯中        ②施耐庵        ③吴承恩)(填序号)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梢棒”的意思是 , “撺将”的意思是
    (3)、读名著时,可通过人物动作感受人物形象。请你提取关键动作,完成下列思维导图并填空。

    复述这个情节时,我会重点讲老虎进攻时的三招和武松防守时的三个动作,突出老虎的特点和武松的特点。

    (4)、根据你的猜测,武松打虎时会想些什么?在片段中的批注框里填入合适的心理活动。
  • 3、五年级(1)班正在进行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来鼓励大家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军行》中,表现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侧面表现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的诗句是“ , 漫卷诗书喜欲狂”。
    (2)、学习了课文后,我们认识了的诸葛亮,的林黛玉,的武松,的孙悟空,这些人物都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草船借箭》改编自《》,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是。我还会把有关四大古典名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周瑜打黄盖———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陆游说:“ , 五千仞岳上摩天。”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我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运用上面的写法,描写“你与爸爸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3)、汉字字体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缩写句子)
    (4)、太阳光茫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爬出地面来,蝙副不敢飞出来从黑暗的地方。(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早期没有文字的时候,曾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式进行表达交流。 B、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行书的特点是端庄秀丽。 D、“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虽然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但是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沃克医生医术高超,手术做得非常特别成功。 C、通过消防官兵的努力,使台风造成的洪涝基本解决。 D、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
  • 8、“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 9、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是在兽骨、龟甲上刻字,我们把这类文字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10、下面是笑笑阅读“四大名著”后所写的读后感,其中错误的是(   )
    A、“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B、在《水浒传》中,我认识了“及时雨”武松、“智多星”吴用和“小旋风”林冲。 C、《三国演义》里,“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D、《红楼梦》里,大家放风筝时,剪断了自己的风筝线让风筝飞走,是因为大家认为这样可以放走坏运气。
  • 11、选择正确答案。下列词语或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请勿自(耽误) B、草满塘水满陂(池岸) C、齿排班(年龄) D、初闻涕泪满衣裳(鼻涕和眼泪)
  • 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起敬

    一针 

    情不 

    (2)、上面词语中,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的词语是 , 与“嗤之以鼻”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3)、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13、读拼音,写汉字。

    孙悟空识破了妖怪的yīn móu , 他毫不chóu chú , 举起金箍棒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妖怪,快快现出原形!否则别怪老孙无情!”听到这话,妖怪吓得两腿chàn dǒu ,  几欲yūn dǎo , 顿时磕头认错。猪八戒在旁看了,yóu zhōng地佩服孙悟空。

  • 14、题目:我有一个好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将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不少于350字。

  • 15、课外阅读。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总人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疾病。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材料三:《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表示,男性吸烟率高达50.5%。香烟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诱发肺部疾病;诱发心血管病;影响生育能力;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骨质疏松;缩短寿命。

    材料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国烟草控制规划》。主要内容如下:制定全国性禁烟法规,压缩烟叶种植面积,禁止烟企借慈善名义促销,扩大香烟包装警示语面积。

    (1)、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吸烟有害健康,目前中国烟民队伍较小。 B、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并不是太多。 C、吸烟缩短人的寿命,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D、事实证明,吸烟的危害相当严重。
    (2)、材料一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下定义
    (3)、下列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主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鼓励公民大量吸烟 B、加大禁烟宣传力度 C、烟企借助慈善促销 D、香烟讲究包装精美
    (4)、吸烟有害健康,结合以上材料举例说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5)、材料中的数据触目惊心。请你设计一条警示语,告诫人们不要吸烟,远离烟草。(20字以内)
  • 16、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②鹧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        必然        竟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果然        必然        竟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sì shì),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cōng cóng)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做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或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第①自然段和第②③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3)、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它也能看守门户”的句子。
    (4)、作者在描述鹅的步态时,用鸭的“”与鹅的“”进行对比,同时作者还用“”来比喻鹅的步调,形象地表现出鹅高傲的特点。
    (5)、有人说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鹅的讨厌。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 17、四年级(1)班开展了“与诗歌同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1)、请你按照要求,给下面的诗歌分类。(只填序号)

    ①《鹿柴》王维②《题西林壁》苏轼③《夏日绝句》李清照④《出塞》王昌齡

    ⑴五言诗:七言诗: 

    ⑵唐诗: 宋诗:

    (2)、老师说:“诗歌朗诵会将于下周三下午在本班教室举行。有配乐的要提前发给我。”你的同桌小轩请假了,请你打电话将这一消息传达给他。
  • 18、 按要求写诗句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那样的安逸恬静。当看到儿童们在田间追逐着蝴蝶时,杨万里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当看到昼长人稀、蚅飞蝶舞的画面时,范成大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当看到几个孩子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时,辛弃疾写道“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

    当看到梅花迎雪绽放时,我们不禁想到了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 , 犹有花枝俏”。杜甫独自在江畔散步,看到黄师塔前的桃花灿烂地开放着,不禁吟诵道“桃花一簇开无主,”。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改为肯定句)
    (3)、仿照例句中冒号的用法,把句子写具体。

    示例:他性格很倔强:认定的事情就必须去做,谁劝也没有用,就是骂他他也照样去做。

    她性格可温柔了:

  • 20、“谁能相信,这些东西居然都是用最普通的黏土烧成的。我们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时,咒骂的就是这种黏土。”这是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里对厨房里的陶罐的记录。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B、面对别人的指责时,我们不必讲道理,要勇敢地回击。 C、永远不要看不起别人,无论对方看起来是多么不起眼。 D、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上一页 234 235 236 237 2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