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①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老百姓实在无 法生活下去了。
②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羿,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 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羿为老百姓除 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páng)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羿的门下。
③ 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 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 生不老,还以开天成仙。可是,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④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⑴他一心想把羿的仙药弄到手 , 八月十五这 天清晨,那要带着弟子出门去,⑵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
迫不及待地闯进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 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 下去。
⑤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 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⑥ 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 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 呢。“嫦娥!
⑦ 嫦娥!”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 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⑧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看到短文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是 , 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此外,我还运用了的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用时 分钟读完这篇文章。(2)、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联起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这一处的描写充满神奇的想象。文中还有 其他神奇的情节,请你找出两处。(4)、读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第⑴处写逢蒙“一心想把羿的仙药弄到手”,说明他 , 第⑵处写逢蒙“假装生病留了 下来”,说明他。(5)、文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①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②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淌下的 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 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棕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 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1)、下列词语中,与短文加点词“神往”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憧憬 B、向往 C、怀念 D、神似(2)、请根据第4自然段,使用简洁的语言补全灰汤粽的制作过程图。烧早稻草成灰→→→。
(3)、通过读短文,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的人。(4)、作者用大量笔墨来写灰汤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3、 根据故事情节,选择相应的民间故事。(填序号)
A.《白娘子》B.《梁山伯与祝英台》C.《田螺姑娘》 D.《八仙过海》
(1)、第二天晚上,年轻人从田里耕作回来,一进门,就看见灶上热气腾腾的,屋子里也 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2)、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 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地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3)、清婉动人的何仙姑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 荷花中间,风姿迷人。(4)、过了一会儿,坟墓里飞出来一对蝴蝶。两只蝴蝶自由地飞,快活地飞,它们一会儿 飞到花间,一会儿飞到湖上,无论飞到哪里,它们总是在一起,形影不离。 -
4、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时间最珍贵。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留下了无数“惜时”名言。大诗人陶渊明告诫我 们:“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2)、读文能壮志。《少年中国说》,梁启超面对未来,他激情满怀:“美哉,我 ,!壮哉;我 , !”《蝉》,虞世南用“ , 非是藉秋风”表达高 洁清远之志。(3)、诗文吐真情。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传递出他渴望收 复失地的心情:“我劝天公重抖擞,”,这句诗则抒发了龚自珍 对杰出人物涌现,改革大潮荡涤旧势力的期盼之情;南宋诗人林升借“暖风熏得游人 醉,。”一句抨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无耻行径。
-
5、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2)、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修改病句)(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用对比手法描写植物)(4)、把“同心协力”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阅读时,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一直不用管它。 B、讲故事时,为了让故事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情节。 C、缩写故事时,可以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D、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
7、 下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诸葛亮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 B、老师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呕心沥血地工作。 C、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D、狐狸夸乌鸦歌声好听,乌鸦就得意忘形地唱了起来。
-
8、 下面词语意思搭配不正确的是( )A、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 B、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 C、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D、鼻子都气歪了——鼻青脸肿
-
9、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精巧 慌话 国泰民安 B、像征 猎豹 直言不讳 C、商议 胆怯 生灵涂炭 D、爱慕 崩蹋 内忧外患
-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区域(yù)箩筐(kuān)协(xié)调 B、酬(chóu)劳 嗜(shì)好 眼睑(jiǎn) C、绰(chuò)号 履(lǔ)行 玲珑(lóng) D、绿蔓(màn)衰(shuāi)老 匣(jiá)子
-
11、 读句子,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1)、“这是谁的主意?”将军问道。(2)、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3)、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12、填空题。拼一拼,写一写。
huáng hūn时的惠州西湖,两只bái hè迎着晚霞,悠 然地在空中低飞,很是qīn mì。远处,宏伟的 jiàn zhù在余晖的映照下,充满了shī qíng huà yì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13、书写题。请用楷书抄写下列句子,注意正确、端正、美观。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14、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即米哈伊尔的儿子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 B、沉默,忧郁 C、正直木分 D、粗鲁无礼
-
1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后一句是( )A、心善渊 B、正善治 C、言善信 D、事善能
-
16、雨来送去的鸡毛信是给( )的。A、李四喜 B、杜绍英 C、王二哥 D、李民达
-
17、《道德经》第八章中,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下一句是( )A、正善治 B、事善能 C、言善信 D、动善时。
-
18、请选择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写一篇作文。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叙活动的过程,注意把活动过程交代清楚,还要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
19、【审美鉴赏】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
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2月25日夜,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和三连,在沂水县北部突遇日军3000余人马兵分数路的包围。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营长决定让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2歪头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的沂山。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的时候,战士亓荣友站在前沿阵地的高处,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组成前后三层散兵队形向歪头崮顶慢慢爬行。日军的炮弹接连在_连阵地上爆炸,山脊上飘荡起片黑色的烟尘,许多战士剧烈地咳嗽起来。“毒气弹!快把嘴捂上!”营长王子固大声地喊起来。冲上山的日军此时趁机扑了上来,二连长齐之顺冲出毒气范围,猛一挥手,指挥大家两排枪打过去,日军便丢下几十具尸体逃下山去了
为了攻下歪头固,日军从沂水县起飞了两架飞机参战,轮番俯冲轰炸。二连伤亡惨重。营长王子固牺牲了,副营长徐福牺牲了,连长齐之顺也牺牲了,全连只剩下不到30个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山上的战士们所剩不多,这时人人都非常清楚目前的处境,他们互相鼓励着,已经不能战斗的伤员们,把为数不多的弹药交给了能战斗的战友,没有武器的战士就收集石块、棍棒,等待着那最后拼杀时刻的到来。
中午时分,日军发起的的进攻。排长孙现明双腿被炸断了,可是他仍然准确地让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战士李兴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枪1.1喷出的是他无尽的愤怒。亓荣友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寸步难进。弹药都打完了,只剩下孙现明手中的一颗手榴弹。敌人狞笑着朝他们一步步逼来,却不开枪,明显是要抓活的。孙现明命令李兴诗等3人跳崖突围,李兴诗他们迅速朝悬崖处扑去,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同志们,永别了!接着响起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声,孙现明同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宁死不当俘虏!跳崖!”李兴诗站在悬崖边上,平静地对两名战士说,回头轻蔑地瞟了一眼正步步逼近的敌人,率先跳了下去。敌人个个目瞪口,僵尸般呆在原地,甚至不敢再往前迈进一步。接着,亓荣友同另一战友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1)、读短文,根据内容填一填。被围歪头崮——————
(2)、短文第③-⑤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 , 也写了具体的战士 , 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的好处是:(3)、读句子,注意画横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营长王子固牺牲了,副营长徐福牺牲了,连长齐之顺也牺牲了,全连只剩下不到30个战士,而且大都负了伤。
好处是:
(4)、短文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敌人的、的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20、【思维能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选文描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2)、选文中按_顺序,具体描写、、、、、各兵种方队的特点。文中对六个兵种方队的介绍属于点面结合中“”的描写,是从、、、、、阵容风貌等方面来具体描写的。(3)、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人民群众什么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