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盾之坚 坚利 B、冀复得兔 复发 C、溺而不返 返回 D、弗能应也 应该
-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荣誉 叽讽 奔赴 跃跃欲试 B、发钲 撕扯 俊马 兴致勃勃 C、妒忌 矛盾 牲畜 心惊胆战 D、崭新 吓唬 船舱 风平浪净
-
3、看拼音写词语。
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shuāi jiāo____中爱下冷绊子的小嘎子,颧骨与右耳之间有一块疤、长得像一棵tǐng tuō____的树的祥子,有hóu lóng____里卡着一口痰却因一茎灯草而不肯咽气的yán jiàn shēng____;掌握了刷墙 jué huó____、有种shén shèng____不可qīn fàn____的威严的刷子李,还有为救桅杆上的孩子而在hángchuán____上miáo zhǔn____孩子开枪的船长……这让我们想起了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人,如喜欢跑步、jiǎo lì____十足的哥哥,喜欢qǔ lè____、吓唬人的同桌,还有懂得shǎngshí____我们的老师。
(1)、根据拼音写词语。(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huān tán wěi hǔ B、guàn yán guǐ hǔ C、quán tán wéi hǔ D、huān yán guǐ hǔ -
4、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行款整齐,力求书写美观。
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
5、诸葛亮足智多谋,武松机敏无畏,孙悟空神通广大,林黛玉多愁善感……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漫步于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请从中国古典名著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围绕他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或启发。不少于400字。
-
6、大战牛魔王(节选)
①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____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嫌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____,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
②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③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那牛王硬着头,使角来触。这一场,真个是撼岭摇山,惊天动地!有诗为证,诗曰: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若得火山无烈焰,必须宝扇有清凉。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
④他两个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赌斗,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那魔王公然不惧,你看他东一头,西一头,直挺挺、光耀耀的两只铁角,往来抵触;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条硬尾,左右敲摇。孙大圣当面迎,众多神四面打,牛王急了,就地一滚,复本相,便投芭蕉洞去。行者也收了法象,与众多神随后追袭。那魔王闯入洞里,闭门不出。概众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
(1)、选文出自明代作家写的古典名著《》。(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联系上下文,试着猜一猜文中加点字词的大致意思,将其写在横线上。(4)、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激烈的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请分别找出描写牛王和大圣现出原身的句子。(5)、阅读名著,我们认识了很多有特点的人物,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在横线上写出其特点。A.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B.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C.他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A.的
B.的
C.的
-
7、关于举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赏读”宣讲活动的通知。
全体市民:
为了进一步加强广大市民对我国古典名著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大家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推动全民阅读,登封市图书馆将在暑期举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赏读”宣讲活动。其间会邀请“古典名著”讲师团成员主持两期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场 次
讲座时间
讲座内容
讲座地点
第一期
7月25日(星期四)9:00—11:00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赏析
登封市嵩阳书院
第二期
8月7日(星期三)9:00—11:00
《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
登封市图书馆
届时,在对两部作品进行赏析的同时,会穿插播放同名电视剧片段,欢迎广大市民安排好时间前来参加。
登封市图书馆
2024年6月25日
(1)、下列不属于宣讲活动内容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好汉形象 B、《西游记》同名电视剧片段 C、《水浒传》同名电视剧片段 D、《三国演义》经典故事赏析(2)、王超是五年级学生,他非常喜欢“四大名著”。以下是他的暑期安排,他可以去哪里听第几期的讲座?7月份
周一至周三:上午游泳训练,下午自由安排。
周四、周五:上午自由安排,下午练习钢琴。
双休日:周日上午参加志愿者活动,其余时间自由安排。
8月份
8月1日至8月15日:去青海、甘肃参加研学活动。
8月16日至8月31日:自主学习,做好新学期准备。
(3)、如果还有第三期讲座,你希望听到关于哪本名著的介绍?为什么?(4)、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并参加这次活动,主办方想提前在微信上进行宣传,请你写一段话帮忙推介。 -
8、五年级(2)班共读中国古典名著时发现书中常常应用到古诗。比如《鸟鸣涧》中,“ , ”描绘了宁静优美的山中春色;又如《山居秋暝》中,“ , ”生动地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
9、同学们准备服装和道具时,参考了以下画像,请帮他们补充人物姓名及绰号。
-
10、为了演好课本剧,班级举行古典名著阅读会,会上同学们争相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借助资料对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就更有兴趣阅读古典名著。 B、通过观看电视剧,加深对“真假美猴王”的理解,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C、阅读《红楼梦》时会遇到很多不知道是什么的物品,不需要反复琢磨,可以跳读。 D、因为对武松喝酒时的表情、动作存在不同意见,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
11、饰演孙悟空的小明查找了《西游记》的相关资料。下列回目中不是出自《西游记》的一项是( )A、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C、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D、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
12、选演员时大家参照了原著的外貌描写片段,下列人物和外貌描写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B、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C、周瑜: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D、孙悟空: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
13、下面是同学们为人物设计的表演方案,其中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A、孙悟空端坐在水帘洞中,表现出孙悟空敢作敢为、心怀群猴的特点。 B、贾宝玉没有办法放起风筝,急得抓耳挠腮,体现出他任性、率真的特点。 C、武松打完老虎,累得手脚疏软,活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武松。 D、鲁肃答应诸葛亮不告诉周瑜借船的事,说到做到,表现出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的特点。
-
14、第2小组想表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但他们对情节的先后顺序不是很熟悉,请问“鲁智深拦住大伙,徒手竟将杨柳树连根拔起”这句话应放在( )
①鲁智深被派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②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被鲁智深给收拾了。③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吃得正高兴时,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④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
15、讨论课本剧的背景时,黄亮指出只有一个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B、“桃园三结义”“入木三分”“智取生辰纲”等故事都出自《水浒传》。 C、《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几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D、《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着重展现了官场的各种丑态。
-
16、读下列课本剧中的句子,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篇。(诗人、作家等文雅的人) B、那个货郎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叫卖。(江湖郎中) C、虽然天色已晚,但他并不打算投宿客舍。(旅馆) D、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
-
17、黄亮同学研读课本剧时发现了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在( )A、都督 委托 粗鲁 景阳冈 B、插满 碗碟 兼顾 拖动 C、熟悉 坠落 半截 申时 D、山寨 遮住 匆入 权杖
-
18、为丰富古典名著阅读形式,五年级(2)班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情节:
(1)心怀①dù jì____的都督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
(2)鲁肃②bù zhì船只等待诸葛亮③diào dù____。不知情的周瑜④yí huò____不解。
(3)梁山泊的武松肚中⑤jī kě____豪放吃食,酒足饭饱后袒露⑥xiōng táng____。
(1)、在课本剧表演前,演员们四处搜集台词,颇下了一番功夫。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词语,其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忌讳(huì) 石窍(qiào) 袭击(xí) 擒拿(qín) B、霹雳(bì) 嫣然(yān) 晦气(huì) 迸裂(bèng) C、倚靠(yī) 挈带(xié) 瞑目(míng) 镌刻(juān) D、肋骨(lèi) 劣质(liè) 幔子(wàn) 碣石(jié)(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3)、大家搜集到的台词里有不少多音字,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喇叭 豁喇喇 哈喇子 B、呵呀 笑呵呵 呵护 C、血泊 湖泊 梁山泊 D、绰号 人影绰绰 绰起 -
19、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尝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存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与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在成长的路上,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思考?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
20、那个乞丐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清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头发还没有全白,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庞黧黑,满是皱纹。她右手持一根短棍。她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总能找到施者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所以隔上一段时间,总是会来一次。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我今天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种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扁豆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照例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10岁,虽有感情,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能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当时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消逝了。
(选自《两个乞丐》,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毛骨悚然:
闲情逸致:
(2)、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表格,还原老乞丐的形象。外貌描写
头发尚未全 白,很蓬乱
①
②
③
典型事件
④
(3)、短文第④自然段中两次提到的“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读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摘录描写老乞丐动作的字,体会她的心理活动。动 作
心 理
摘
(5)、读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全文,从中可体会到( )A、“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很难熬。 B、“我”盼望老乞丐早点来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6)、结合全文,分析第①自然段中“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清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