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B、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D、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 2、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多选题)

    A.打比方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2)、比如,胡夫金字塔是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3)、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4)、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这里的公路网交错,四通八达。
    ②霍去病沙场,屡建奇功,是年轻有为的将军。
    B、①两个月之后,这个地方的交通终于恢复正常了。
    ②经过一天的打扫,教室终于恢复原状了。
    C、①午夜,万籁沉寂 , 连蛐蛐儿的叫声都听不见了。
    ②听着最后的成绩,他神色沉寂 , 看不出来心情如何。
    D、①一场大雪把小动物们活动过的痕迹得干干净净。
    ②我们犯了错误要改正,不要
  • 4、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其中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⑴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____地穿过。
    ⑵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____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⑶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____的世界。
    ⑷泛舟湖心,周围一片蔚蓝、____。
    A、平稳    安闲    神奇     宁静 B、平稳    闲荡    奇妙    清静 C、平安    悠闲    神奇    幽静 D、平安    平静    神奇    清静
  • 5、下列各组加点的多音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罩     C、然     D、场    
  •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ù)      毛(zhān)     牛(dú)     肥(biāo) B、(jué)      呼(lū)       哞(móu)    刀(rèn) C、(yì)       熠(xí)       不(kuì)    想(xiá) D、(làn)      泥(yū)       着(nián)   精(shèn)
  • 7、看拼音,写字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闲暇时,父母带我去草原,骑着jùn mǎbēn chí , 欣赏美景;去mǎ tóu看装卸货物,感受热闹;还去wēi ní sī坐小tǐng , 领略异国他乡的美。

  • 8、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的本事真令人叫绝。我们身边也有这样身怀绝技的人。他可能是你的老师,可能是你的家长,也有可能就是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选择其中一个将他介绍给大家。

    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注意把人物特点写具体,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450字左右。

  • 9、一顶军帽

    ①红军长征路过村子时,村里的老人告诉阿柴,红军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于是,他整天跟在战士们身后,看到红军战士头上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越看心里越痒痒。一天,阿柴找到指导员,说:“报告指导员,我要参加红军!”看他一脸倔强的神情,指导员同意了。

    ②部队走得急,军装来不及发。阿柴对指导员说:“那军帽呢?头上没有军帽,算什么红军呀!”指导员摸着他的头,说:“别急,以后一定发给你!”阿柴只能一边行军,一边惦记着那顶神气的军帽。

    ③就这样,他跟着部队进了雪山。巍峨壮丽的雪山寒气逼人,泛出刺眼的白光。宣传队的战士们在队伍中穿梭着,每当走过阿柴身边,他们总是会说:“坚持就是胜利!”听了宣传队战士的话,阿柴觉得翻过雪山并不困难。

    ④进入雪山后没多久,阿柴的鞋子就破得没法穿了。他的双脚很快就被冰雪冻得麻木了,双腿也慢慢被冻僵。它们开始不听他的指挥,每一步都像灌了铅一样。扑通一声,阿柴倒在了地上,他想要站起来,但是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⑤指导员从后面赶过来,大口地喘着粗气,脸冻得发青,看不出一丝血色。他急切地把阿柴无法动弹的双腿捂在怀里。阿柴摇摇头,目光黯淡地说:“指导员,这路太难走了,我实在走不动了。”指导员没说话,在干粮袋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小块煮熟的牛皮,用冻得发抖的手哆嗦着递给阿柴。阿柴没有去接,他知道这是指导员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的口粮。更何况指导员在战斗中受过伤,现在还没恢复呢!指导员硬把牛皮塞到阿柴手里,说:“快吃,一切行动听指挥。”阿柴颤抖着接过了牛皮。牛皮下肚,阿柴感到身体暖和了一些。指导员把阿柴扶起来说:“站起来!你可以的。”阿柴慢慢地站了起来,但这时,他发现指导员的脚像是被冻在地上一样,迈不开半步。阿柴拼命帮指导员搓着双脚,又搬着指导员的脚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指导员终于缓过劲来,又能勉强迈开步子了。

    ⑥指导员拍拍阿柴的肩膀说:“我要跟你打个赌。我们来比一比谁先翻过雪山,你肯定比不过我。”阿柴说:“那可不一定,我行军速度可快了!”“要是你比我先翻过雪山,我的军帽送给你!”指导员认真地说。阿柴的眼睛亮了,二话不说,拉起木棍,迈开大步在齐膝深的大雪中走了起来。虽然又冷又饿,可一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军帽,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指导员渐渐落在后面,他停下了步子,再次叫住阿柴。他庄重地把自己的军帽摘下来,戴到阿柴头上,又正了正端详了一会儿,满意地说:“阿柴,你赢了。”阿柴拒绝道:“我可不需要你让我,我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来赢。”“哈哈,你已经赢啦!比赛到此结束,你看你比我往前多走了一大段呢。”指导员又拍拍阿柴的肩膀,微笑着说,“快走吧,不要误了下山的时间。”

    ⑧阿柴虽然觉得指导员说的话有点怪怪的,但是掩不住戴上军帽的满心欢喜。他乐呵呵地摸了摸军帽说:“那,那我就戴着吧。”阿柴感觉自己戴上军帽,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了。

    ⑨过了一会儿,阿柴意识到指导员没有跟上来,他回头看去,发现指导员一动不动地坐在雪地里。他赶紧跑过去,喊着:“指导员!指导员!”谁知,指导员就这么突然倒了下去,脸上还留着刚才的笑容。阿柴一下子跪倒在指导员身边,大颗大颗的泪珠滴落在指导员那冰冷的脸上。

    苍茫雪山,堆琼积玉,雄伟壮丽,刺眼的白光越发犀利。阿柴的眼神却越发坚定,特别是阿柴军帽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在弥漫的风雪中显得尤为耀眼……

    (有删改)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第⑦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是对指导员的的描写,从这处描写中,我能体会到指导员当时的用意是。从中我能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描写了雪山,下列对其作用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巍峨壮丽与辽阔。 B、第二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堆琼积玉的美丽。 C、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美景下掩盖了危险。 D、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的阳光格外刺眼。
    (4)、苍茫的雪山是如此寒气逼人,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一写雪山的冷。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5)、你认为阿柴是一位怎样的小战士?请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进行多角度评价。
  • 10、中国养宠情况

    【材料一】

    【材料二】

    5月9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在动车组“铁路畅行码”上的“问卷建议”栏,推出《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旅客是否有通过高铁运输宠物的需求、运输宠物的类型、运输的时间、定价标准、防护措施、意见建议等十余个问题,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A:支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网友B:我没有宠物,但是请让我和宠物一个车厢,简直是撸宠天堂!

    网友C:反对,不是所有人都想和宠物一辆车……

    (1)、结合两则材料,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国养宠人群的年龄跨度较大,其中青年人群(25~34岁)是养宠人群的主体,显示出青年人群对饲养宠物的偏好。

    ②中国养宠家庭逐年增长,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破亿。

    ③中国铁路货运中心推出《铁路旅客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共设置十余个问题。

    (2)、有关“宠物能不能上高铁”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对此,你怎么看?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 11、执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古代国名。②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老人。⑤中截:从中间截断。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B、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猜想和梳理执竿入城者遇到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事情经过

    思维过程

    初竖执之,不可入。

    竹竿竖起来高于城门,进不去,我换个方法试试。

    横执之,亦不可入。

    遂依而截之。

    还是这位老人的方法好!截成两段不就可以拿进去了吗?我怎么没想到呢?

    假如让你来执竿入城,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

    (3)、《执竿入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遇到问题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B、做事要动脑筋,不盲从他人。 C、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多试几种方法就能解决。
  • 12、读下面的文字,将表示不同年龄的称谓填在合适的地方。
    ①古稀     ②不惑    ③而立     ④花甲

    20世纪50年代,三十来岁的黄旭华过了之年,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潜艇事业离家,隐姓埋名30年,回家时已年过 , 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03年10月 15日,即将踏入之年的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执行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太空飞行任务,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

  • 1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一文选自《》,这个故事发生在(填国家名)。现在我们常用“自相矛盾”来比喻
    (2)、《田忌赛马》一文根据《》相关内容改写,讲述了帮助齐国大将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赢得比赛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 14、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你根据自己学习《跳水》的情况,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 15、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①我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它们对我都有特殊的感情,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内容。②练习书法因为使我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陶冶了我的性情。③我报名了今年的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老师和家人都希望我能拿奖,我一定努力练习,不辜负他们的。

    句①中有一处语序错误,应把“”改为“”,还有一处语义重复,可删掉“”;句②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改为“”;句③中有一处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

  • 1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小红生病了,老师和同学们来看她,她感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的礼物,我愿意笑纳。” B、“小岩,你怎么能让同桌抄你的作业?”“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西瓜滞销,阳阳替卖瓜的叔叔写了这样一块牌子:“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丽丽还书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把你的书弄破了一点。”小红笑着说:“没关系,读书‘破’万卷嘛。”
  • 17、要写好一个人,下列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B、用外貌、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C、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D、对其动作进行毫无遗漏的描写。
  • 18、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掀在了一起。 B、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C、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D、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 19、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庆功会的选手们兴致勃勃地畅谈着祖国体育事业的未来。 B、选手们在参加比赛前都胸有成竹 , 斗志昂扬。 C、每次上台表演安塞腰鼓时,他都会心惊胆战 , 尽情地敲起来。 D、有了老爸的策,我在象棋比赛中竟得了第一名。
  • 20、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只见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B、他的眼睛闪着诧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C、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D、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上一页 744 745 746 747 7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