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理解

    道听途说

    战国时期,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刚进都城便遇到了爱说空话的毛空。毛空总爱打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这些传说讲给别人听。

    这次,毛空又听说一些大新闻,就得意扬扬地告诉艾子:“你还不知道吧,有个人家的鸭子,一次下了一百个蛋。”艾子不信,说:“不会有这样的事吧!”毛空说:“那可能是两只鸭子。”艾子摇摇头:“这也不可能。”“那也可能是四只、十只。”艾子还是无法相信。

    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对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来一块肉,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艾子不信,毛空急忙改口说:“那么是二十丈长。”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无奈地说:“那就算十丈吧!”

    艾子实在忍不住了,再也不愿意听毛空说不着边际的话了,反问道:“世界上哪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而且还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是亲眼所见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刚才你说的那块肉又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被问得答不出话来,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那都是我在路上听人家说的。”艾子听后,笑了。 他转身对站在身后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像他这样‘道听途说’啊!”

    从道路上听来了没有根据的话,就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1)、画线句子中,“”一词写出毛空被艾子反问时慌张、窘迫的样子,从中可知毛空说的其实都是
    (2)、根据短文的内容写出毛空心情变化的过程。

    →慌张、窘迫

    (3)、短文讲述了毛空将鸭子下一百个蛋和这两件事告诉艾子,结果反被艾子问得哑口无言的事。 这告诉人们
    (4)、根据以下情境,结合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①张磊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说下雨天打伞容易被雷击中,便赶紧转发。

    ②小梅看到新闻中说牛肉价格将持续上涨,于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

    ③欢欢听到有人在聊运动会,便告诉同学们明天学校要开运动会。

    ⑴上面情境中,属于“道听途说”行为的有。 (填序号)

    ⑵请你选取一名有“道听途说”行为的同学,结合短文最后一段话进行劝告。

  • 2、快乐读书吧。
    (1)、看图写出寓言故事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三:

    (2)、从图一的寓言故事中,我明白了(     )
    A、弄虚作假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 B、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C、做事不要多此一举,否则会弄巧成拙。
    (3)、下面事例与图二反映的情形相似的是(     )
    A、有一天,某人买彩票中奖了,从此天天购买彩票,期待大奖再次来临。 B、有人说自己最爱的事就是读书,可一年下来却读不了几本书。 C、一些小商贩会把质量差的大米掺在好米里一起卖,真是不道德。
  • 3、整本书阅读。

    目录一

    我只看见金子/98

    掩耳盗铃/100

    一叶障目/102

    堵门防盗/106

    塞翁失马/108

    目录二

    乌鸦喝水/10

    吹箫的渔夫/17

    狼来了/24

    农夫与蛇/33

    老鼠开会/38

    (1)、观察目录,可知目录一是的目录,目录二是的目录。

    A.《中国古代寓言》           B.《伊索寓言》           C.《克雷洛夫寓言》

    (2)、“有个人看到螳螂捉小虫子时用树叶隐藏自己,于是他也找了一片树叶隐藏自己,并上街拿东西,结果被抓了。”这个寓言故事是(     )
    A、《掩耳盗铃》 B、《一叶障目》 C、《堵门防盗》 D、《老鼠开会》
    (3)、我还知道目录中《》(填题目)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 4、读书交流会上大家发表了对《伊索寓言》中“狐狸”这个角色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是一个花言巧语的欺骗者。 B、狐狸的性格是多变的,但是无论怎么变狐狸都是邪恶的。 C、《驴、狐狸和狮子》中的狐狸是一个为了救自己而出卖朋友的自私者。 D、《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者。
  • 5、(     )告诉我们一定要分清善恶,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 
    A、《农夫和蛇》 B、《驴子和夜莺》 C、《狮子和老鼠》 D、《狐狸和乌鸦》
  • 6、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说的是哪个寓言故事?(     )
    A、《杯弓蛇影》 B、《邯郸学步》 C、《南辕北辙》 D、《自相矛盾》
  • 7、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
    A、《叶公好龙》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掩耳盗铃》
  • 8、下列哪个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     )
    A、《狐狸和乌鸦》 B、《狐狸和蝉》 C、《白雪公主》 D、《牧羊人和狼》
  • 9、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前后一致的寓言故事是(     )
    A、《南辕北辙》 B、《自相矛盾》 C、《叶公好龙》 D、《井底之蛙》
  • 10、以下不是选自《中国古代寓言》的一项是(     )
    A、《乌鸦喝水》 B、《掩耳盗铃》 C、《杯弓蛇影》 D、《叶公好龙》
  • 11、连线找朋友。

    《中国古代寓言》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北风和太阳》

    《杰米扬的汤》

    《鹬蚌相争》

    做事要有尺度,过犹不及。

    做事要权衡得失,互相谦让。

    做事要讲究方法,不单靠蛮力。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把“福”字贴在门上这种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宋代。 “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再贴在大门上。 由此可知,春节期间贴“福”字的风俗,至少在南宋已盛行。

    材料二: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从来都是正贴,寓意“正福临门”。

    “福”字倒贴的地方,第一处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 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免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 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福至”来抵消“福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处是屋内的柜子。柜子上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来到柜子里。

    材料三:“桃符”,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符最初书写“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之后又发展为写对偶的句子。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知道,人们一般会在(填传统节日)期间贴“福”字,我们学过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讲的就是这个节日。

    ②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倒贴的“福”字主要出现在这三个地方。 

    ③根据材料三,可以猜测材料中的悬挂桃符就是现在“贴”这一传统习俗的前身。 【答案】||||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①大门上的“福”字可以倒贴,寓意“福到了”。

    ②倒贴“福”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桃符一开始就只能写吉祥语或对偶的句子。

    ④人们把“福”字贴在门上这一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唐代。

    (3)、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呢?
  •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小优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就跟妈妈说:“以后不用你和爸爸送我上学了,我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去上学。”

    妈妈说:“那我考考你,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

    说着,妈妈找出一组交通标志图给小优看。

    小优看了看,一一说了出来。

    妈妈说:“你真棒! 明天你自己上学吧,一定要按照交通标志的指示过马路哟!”

    (1)、图一的意思是 , 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不但要走 , 还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2)、一个圆上加一条斜线,是表示“禁止”的意思。 如图二表示禁止 , 图三表示禁止。 
    (3)、小时候过马路,每次遇到图四这个标志,我就拉起妈妈的手说:“快点,这个地方要拉手才能通过。”妈妈听了,总会笑笑,并不作声,难道这个标志不是告诉人们这个地方不好走,大人必须要牵着小孩的手才可以通过吗?后来我知道了,这个标志的意思是(     )。 
    A、骑自行车通过 B、步行通过 C、只准二人通过
    (4)、你在马路上还看到过哪些交通标志?选一个画在下面,并说明其表示的意思。
  • 14、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夏季游泳温馨提示

    夏天到了,很多同学都喜欢游泳,那么游泳要注意些什么呢?

    1.一定要去正规的游泳馆,不要去不明情况的水域游泳。

    2.空腹和饱腹不要游泳,以免空腹游泳时头晕乏力,饱腹游泳时胃疼。

    3.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减弱身体抵抗能力,引起感冒。

    4.下水前要作好准备活动,以免腿脚抽筋,发生危险。

    5.游泳时间不宜过长,疲劳游泳容易发生危险。

    (1)、下列不属于提示中提到的游泳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的一项是(     )
    A、头晕乏力 B、感冒 C、腿脚抽筋 D、视力下降
    (2)、以下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刚经常独自一人去小河里游泳。 B、小东经常刚吃饱饭就去游泳,觉得这样才有力气。 C、小芳每次游泳前都会作好准备活动。 D、小华是急性子,一到游泳池就跳下水。
    (3)、小宇刚跑完步觉得很热,想去游泳凉快一下。 你会对小宇说些什么?写一写。
  • 15、下面是一份气象人准备的摆摊攻略,阅读图片完成练习。

    (1)、气象人认为春天卖什么最好?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鲜花、雨靴 B、卖风筝、蚊帐 C、卖茶叶、口罩 D、卖青团、西瓜
    (2)、气象人推荐夏天卖遮阳帽、冷饮、电风扇,是因为夏天要(     )
    A、防蚊 B、防过敏 C、防雷雨 D、防中暑
    (3)、“天气小贴士”提醒:秋天要防风,防干燥;冬天要防寒,防雨雪。 那么,秋天和冬天卖什么最好呢?请你推荐一下。每个季节至少推荐两种商品。
  • 16、小古文阅读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 父问故 ,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

    【注释】①诸:众,各个。②择:选择。③小者:小的梨。④故:原因。

    (1)、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融/四岁 B、与/诸兄/同食梨 C、融/独择/小者 D、儿年/幼,当取/小者
    (2)、“与诸兄同食梨”中的“食”的意思是(     )
    A、食物 B、喂食 C、食欲 D、
    (3)、孔融为什么拿小的梨呢?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4)、读完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的孩子。
  • 17、小古文阅读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①伏:趴着,面向下俯卧。 ②欲:想。 ③坠:落下,掉下。

    (1)、读到“皆”字,我想到了《司马光》中“众皆弃去”一句,知道“皆”的意思是 , 与短文中的“皆”意思(相同  不同)。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猫/伏/缸上 B、失足/坠/水中 C、急跃/起,全身/皆湿
    (3)、结合注释,下面哪句话可以概括图片的内容? (     )

    A、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 B、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 C、急跃起,全身皆湿。
  • 18、小古文运动

    狐指骂蒲提

    狐经蒲提架下,渴欲之。 因其架高,跳而摘之,不得。 遂怅怅然指骂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

    【注释】①蒲提:葡萄。②欲:想要。③啖(dàn):吃。④遂:于是。⑤怅(chàng)怅:不痛快。

    (1)、借助注释读懂故事,下面最合适的一幅插图是(     )
    A、 B、 C、
    (2)、读一读,选出给停顿合适的句子

    ①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

    ②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无味。

    (3)、用横线画出故事的起因,用波浪线画出故事的结果。
    (4)、狐狸想吃葡萄却吃不到,可它又不甘心。我们把像狐狸这样的行为称作(     )
    A、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B、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C、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
  • 19、小古文阅读

    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 , 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注释】①亦:也。②暮春:春天的末期。③皆:都。

    (1)、莲花又叫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莲花在春天的末期开花。

    ②莲花的茎就是藕。

    ③文中写莲花是红色的。

    (4)、用自己的话说说“藕与莲子,皆可食也”的意思。
  • 20、小古文阅读

    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揠:拔。 ②闵:同“悯”,忧虑、担心。 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④槁:枯萎,枯死。 ⑤非徒:不但,不只。

    (1)、“今日病矣”中“病”的意思是(     )
    A、缺点 B、弊端,错误 C、累坏
    (2)、下面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A、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3)、“揠苗助长”也经常写作“”,两个词语意思相同。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要多动脑筋。 B、做事不能违反客观规律。 C、做事要勤劳,不能想着不劳而获。
上一页 692 693 694 695 6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