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修鞋匠老单

    薛培政

    ①修鞋匠老单几时来镇子上的,没人能说清。一年四季,只要不下雨落雪,老单就准时出摊。

    ②半晌里,一中年妇女来修鞋,是一只开了胶的劣质皮鞋。只见老单往腿上铺一块垫布,把鞋放在腿上,先用抹布把开胶的地方擦干净,再拿起锉(cuò)刀轻轻锉了两下,然后涂上胶水,用手按了一阵子,然后诚恳地对顾客道:“光粘胶不缟(shàng)线,那不耐穿,过些日子还容易开裂。”

    ③征得主人同意,老单用刀子把鞋底划开一条缝,把钩针在蜡块上磨几下,又穿上粗线,沿着缝隙一针一针地缝了起来。大夏天里,老单忙活得一头汗,一双鞋修下来,只收了顾客6块钱,待那顾客走后,挨着他卖针头线脑的老廖开腔了:“咦,你咋那么好说话哩?大热天忙活半晌,几块钱就给打发了?”

    ④“话不能那么说,看那顾客鞋上沾满的干泥巴,大概是进城卖菜的乡下人,挺不容易的,咱能帮就帮帮她吧!”望着他那副悯天怜人的表情,老廖张了张嘴,没再说话。

    ⑤几十年过去,老单仍住在那间低矮的平房里,房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可遇上镇里修桥、补路、建学校,他每次捐款都很慷慨,还先后资助十几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

    见他如此这般,几个老友就纳闷儿了,不解地问他道:“你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善事,到底图啥哩他听罢只是嘿嘿一笑,不解释。

    ⑦去年年底,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登门为他办理优待证时,才解开了这个谜。

    ⑧那天,工作人员要帮他填报退役军人信息,他翻出一包东西,里面装着入伍登记表、退役军人证件和荣立军功的证书等资料。工作人员一脸困惑地问他道:“您咋选择隐姓埋名这么多年?”

    ⑨老单沉默着,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说道:“俺入伍没多久的那年夏天,部队赶赴一个抢险现场。连日的大雨导致山体松动,大量碎石被山洪冲到公路上。我们正准备将路面碎石清理后疏导车辆通行,突然又有一股洪水裹挟着山石倾泻而下。千钧一发之际,班长一把将俺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牺牲了。”

    ⑩讲到这里,老单已是泪眼婆娑。顿了顿,他又说道:“俺这条命,是班长拿命换来的。俺来到班长的家乡就想替他尽孝。结果班长的父母已去世多年。俺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以修鞋为生,竭尽所能替班长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好让过命的战友情谊延续下去。”

    ⑪听了他的话,在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文章有删改)

    (1)、(内容概括)修鞋匠老单的故事中处处成“谜”,请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描写方法)请结合第②③段内容,从人物描写方法中任选其一,分析作者是如何对老单修鞋的过程进行描写的。 (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3)、(人物形象)请你结合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照“此句以⋯⋯的描写方法,表现出老单是一个××的人”的形式,写出两点你对老单的认识。 (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示例:第④段画线句以语言描写的描写方法,表现出老单是一个细心、善良又待人真诚的人。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美的流星

    包利民

    ①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危急。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

    ②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划落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那流星还不下成雨?”

    ③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说:“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④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李小豪不转眼珠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

    ⑤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正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⑥在炮火的光亮中,张南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许多年过去,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的星空。这一辈子,他再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流星。  (文章有删改)

    (1)、(内容理解)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A、文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战士形象。 B、第④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紧张气氛,表现出战友们的担忧之情。 C、文章第⑤段中的“流星”不是真的流星,而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 D、文章以第三人称视角描述战争的残酷,深刻表现出了革命先辈的伟人精神。
    (2)、(句子赏析)请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有关张南的语句。 (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语句

    描写手法

    人物内心

    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划落一颗流星,地上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

    语言描写

    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③ “”两个动词表现出

    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⑤表现出张南圆满完成任务后内心的 , 以及面对死亡时的

    (3)、(标题分析)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标题“最美的流星”的含义。
  • 3、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思考在“真相”与“安危”面前,汤姆·索亚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他的行为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美】马克·吐温

    【前情提要】为了比试胆量,汤姆和好朋友哈克半夜来到墓地,却意外在这里目睹了一场凶杀案件。印江·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后,嫁祸给爱喝酒的醉鬼穆夫·彼得。汤姆和哈克因畏惧印江·乔埃的凶残,打算隐瞒真相。穆夫·彼得即将接受最终审判,而真凶却逍遥法外,于是汤姆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当汤姆立起身来,站到证人席上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个孩子显然十分慌乱,因为他受了不小的惊吓。他首先宣了誓。

    “汤姆·索亚,七月十七日那天,大约在午夜时分,你在哪里?”

    汤姆朝印江·乔埃那冷酷无情的脸上瞟了一眼,舌头就是动弹不起来。听众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听着,可是话就是出不来。然而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终于缓过一些劲来,好不容易挤出一点声音,勉强能让法庭上一部分人听见:“我在墓地!”

    “请你声音大一点。不用害怕。你在——”“在墓地。”

    印江·乔埃的脸上掠过一丝不屑一顾的笑意。

    “你是在霍斯·威廉斯墓地附近吗?”“是的,先生。”

    “大胆地说吧——声音再大一点儿。你离墓地有多远?”

    “就像现在我和你靠得这样近。”

    “你当时藏没藏起来?”

    “我藏起来的。”

    “藏在哪儿的?”

    “藏在坟边的几棵榆树后面。”

    印江·乔埃露出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惊讶。

    “有谁和你在一起吗?”

    “是的,先生。我是和——”

    “别着急——等一等。你不用提你伙伴的名字。我们会在恰当的时候请他出场的。当时你随身带着什么东西吗?”

    汤姆犹豫了一下,看上去有点儿慌张。

    “大胆说吧,我的孩子,不要胆怯。说实话总是受人尊重的。你带什么去那儿的?”

    “就带了一只——死猫。”

    全场发出一阵笑声,法官随即加以制止。

    “我们将出示那只猫的死尸。现在,我的孩子,把当时发生的事情统统说出来。你只管说,什么都不要落下,也不用怕。”

    汤姆开始说起来,起初有点儿吞吞吐吐,后来说得越来越起劲,话也变得流畅起来。不一会儿,法庭上鸦雀无声,只听见他一个人的声音。每一双眼睛都注视着他,听众张着嘴巴,忘记了呼吸,全神贯注地听着,完全被这个恐怖的神奇故事所吸引,连时间都给忘记了。当这孩子说到故事的最紧张处时,压抑在胸中的愤怒也到达了顶点:

    “——就在医生抡起木板,穆夫·彼得应声倒地的时候,印江·乔埃拿着刀冲过来——”唎!那真正的凶手像闪电一样蹦出窗外,冲开所有想拦住他的人,溜得无影无踪。

    (1)、读完节选片段后,请用小标题(四个字)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2)、在庭审过程中,汤姆·索亚的心情发生了多次变化,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题。
    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汤姆的“心跳曲线图”。

    ②在庭审时汤姆·索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3)、汤姆·索亚举证凶手的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 4、下面的片段讲述了尼尔斯旅行所遇到的第一个危险,他是怎样化解危机的呢?他的表现与旅行前有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吧!

    骑鹅旅行记(节选)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①浮冰是变幻无常、高深莫测的,因此它是靠不住的,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到了半夜里,维姆布湖面上那块和陆地毫不相连的大浮冰渐渐移动过来,有个地方竟同湖岸连接在了一起。这时候,湖岸上的狐狸斯密尔看见了这个地方,他一下子(    )到浮冰上。男孩子在雄鹅张开翅膀的时候就惊醒过来了,他瞅见有只四条腿短短的“小狗”嘴里叼着一只大雁从冰上跑掉,马上追赶过去,想要从“狗”嘴里夺回那只大雁。男孩子觉得像这么小的一只狗哪用得着害怕,所以一往无前地冲过去。

    ②狐狸斯密尔登上了岸,正当他费劲地顺着湖堤的斜坡往上奔跑的时候,男孩子朝他喊叫起来:“把大雁放下,你这个坏蛋!”斯密尔不知道喊叫的那个人是谁,也顾不得向后看,只是拼命地向前奔跑。狐狸跑进了一片树干高大而挺拔的山毛榉树林里,男孩子在后面紧追不舍,根本想都不想会碰到什么危险。

    ③男孩子跑得那么飞快,他觉得那些粗壮的山毛榉树似乎在他身边“哗啦啦”地往后闪开。“现在我要把大雁从你嘴里抢下来!”他大喊道,用尽全身力气____住狐狸的尾巴。斯密尔停下来,把大雁放到地上,低下头想要一口咬断大雁的咽喉,转念一想,还不如先逗逗那个小人儿。“你快滚开,跑回去向主人哭哭啼啼吧!”他冷笑着说道。男孩子看清这只“狗”长着尖尖的鼻子,吼声嘶哑而野蛮,猛然心头一惊。可是狐狸那么捉弄他,他连害怕都顾不上了。他抓紧了狐狸尾巴,用脚蹬住一棵山毛榉树的树根。正当狐狸张开大嘴朝大雁咽喉咬下去的时候,他使出浑身力气猛地一(    ),斯密尔不曾提防,被他拖得往后倒退了两三步,大雁就抽空脱身了,她吃力地拍动翅膀腾空而起。

    ④斯密尔恶狠狠地朝男孩子直扑过去。“我吃不到那一个,就要到手这一个!”他的声音是多么恼怒。男孩子死死地攥着狐狸的尾巴,当狐狸转过头来想抓住他的时候,他就抓着狐狸尾巴(    )到另外一边。这简直像是在森林里跳舞一样,斯密尔转了一个圈子又转一个圈子,男孩子紧紧地抓着尾巴闪躲,狐狸无法抓住他。

    ⑤就在这时候,他瞅见了一株小山毛榉树,它细得像根长竿,笔直地穿过树林里纠缠在一起的枝条伸向天空。他忽然放手松开了狐狸尾巴,一纵身爬到那棵树上。斯密尔趴在树下等着机会。男孩子跨坐在一根软软的树枝上,身子很不舒服。他冷得要命,险些快冻僵了,连树枝也抓不紧,而且还困得要命,可是却不敢睡觉,生怕睡着了会摔下去。啊,真想不到半夜里坐在森林里竟是凄凉得那么令人恐惧,他过去从来不曾知道“黑夜”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动词,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闪   拽  攥  蹿 B、闪  蹿    拽  攥 C、蹿  攥   闪  拽 D、蹿  攥  拽  闪
    (2)、斯密尔和尼尔斯之间有怎样的交锋?请根据节选片段,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斯密尔逃入树林,尼尔斯紧追不舍→斯密尔追捕男孩,尼尔斯巧妙闪躲→

    (3)、尼尔斯救下大雁的过程中,心理有什么变化?

    ①大雁刚被叼走的时候:

    ②看清楚斯密尔的脸后:

    (4)、请你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对画线句描绘的场景进行改写。(语文园地知识点)
    (5)、结合文章内容及【课文片段】,说说“勇救大雁”的尼尔斯与“身在家中”的尼尔斯有什么不同。(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课文片段】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他实在无法忍受,捡起一块石头朝他们扔了过去,并骂道:“住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格列佛游记(节选)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梗概】

    ①格列佛是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英国人。他多次环游世界,有过不少的奇遇。

    ②1699年,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在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后,他被小人们用专车运到京城献给了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的好感。当时,另一个小人国布莱福斯库王国准备入侵利立浦特,但在对抗中格列佛不愿彻底消灭布莱福斯库王国,这使得皇帝很不高兴。后来,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又使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便赶快逃回到英国。

    ③格列佛回家后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在被刮到布罗伯丁格纳(大人国)后,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带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挣钱。无利可图后,农民便把他卖给了皇后。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词,夸耀自己国家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由于思乡心切,格列佛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老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丢进了海里。随后,他被路过的一艘船救起,并乘船又回到了英国。

    ④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到劫持,格列佛被一座叫“勒普他”的飞岛(飞岛国)救起。这里的人十分古怪,国王和大臣们整日在飞岛上沉思,沉迷于毫无实际用处的科学研究。岛上环境荒凉无比,人们甚至没有衣服和食物。格列佛走访了充满衰败与苦难的巴尔尼巴比、精通魔法的巫人岛、长生不老的拉格那格王国,最后来到日本,后回到了英国。

    ⑤五个月后,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叛变的水手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在这里,格列佛被一种形状像人,名为“耶胡”的畜生围攻。 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救了他。原来马是这个国家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所有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最终只好回家。

    【节选】

    ①布莱福斯库王国位于小人国东北方的一个岛上,两国被一道宽八百码的海峡所分隔。我还没见到过这个岛国,由于知道了这场蓄意准备中的入侵行动,我便避免在这一带的海岸上出现,唯恐被某艘敌舰发现;值此战争期间,国王下了一道禁令,不管什么船一律停航。

    ②我将考虑好的一个俘获整支敌舰队的设想告诉了国王。根据侦察兵的情报,我们得知这支舰队正泊在港口内,只待刮起顺风便要起航。我向那些经验最丰富的水手了解这道海峡的深度。他们告诉我,在涨潮时,海峡中最深处是七十格鲁姆鲁夫,也就是欧洲尺寸的六英尺①左右,其他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十格鲁姆鲁夫。于是,我走到布莱福斯库对面的东北海岸边,躺在一座小丘后面,掏出我的袖珍望远镜,窥看泊在港湾里的敌人舰队,我看清了这支舰队包括约五十艘军舰和大量的运输舰。然后我回到住所,下达了命令(已授予我这个权力),要求为我准备大量的最粗的绳索和铁棍。我将三股绳绞在一起,使它更结实牢固;出于同样的考虑,我又将三根铁棍绞成一根,棍尖都绑上一个钩子。就这样,我绑好了五十个钩子并配上同样多的绳索,带上它们我又回到了东北海岸边。我脱去外衣、鞋子和袜子,只穿着紧身皮背心,在潮水最高峰到来前半小时走进海水里。我尽最大速度蹚水而过。不到半小时我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敌人的舰队边上。

    ③敌人见到我都大惊失色,纷纷跳船向岸边游去。这时我取出准备好的索具,在每艘军舰的舰首锚洞里绑上一个钩子,又在钩子的另一端绑上绳索。在我忙着进行这项工作时,敌人向我发射了数以千计支箭,让我疼痛无比,大大影响了我的工作。最令我担心的便是我的眼睛,我掏出眼镜,尽量牢靠地将它固定在鼻梁上;这样装备完毕后,我置敌人的箭雨于不顾,继续勇敢地干我的活计。这时,我已绑好了所有的钩子,我用手抓住绳扣,开始拖曳;但没有一艘船挪动,原来都被抛下的船锚牢牢拖住了。于是我掏出匕首割断了所有的锚索。最后,我抓起系住钩子的所有绳子结在一起的绳扣端,不费吹灰之力拖起敌人的五十艘最大的军舰就走。

    ④布莱福斯库人根本想象不到我想干什么,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惊愕之中。等他们看清整支舰队一起移动,又见到我正拖着绳索的另一端,他们真是伤心欲绝,大声号叫起来。等我脱离危险时,我便停下来,等了一小时左右,等潮水稍稍退落一点后,再拖着我俘获的舰队涉过了海峡中部,平安抵达小人国的王家港岸。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英尺:一种计量单位。1英尺约等于0.3米,6英尺约等于1.8米。

    (1)、请你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神不知鬼不觉:

    ②不费吹灰之力:

    (2)、默读梗概,完成下面的格列佛“游历路线图”。(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历路线图”

    (3)、阅读节选片段,说说格列佛在俘获敌军舰队前做了哪些准备,是如何实施的。

    准备工作:

    具体实施:

    (4)、读完节选的片段,你觉得格列佛是个什么样的人?请运用“从……(事例)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个……(性格)的人”的句式回答。(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 6、活动临近尾声,老师邀请你向大家分享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请以《骑鹅旅行记》为例呈现你的读书笔记。

    书名:《骑鹅旅行记》

    阅读章节:

    我的感悟:

    好词:

    好句:

  • 7、老师为本场颁奖礼设置了“成长之星”“冒险之星”“智慧之星”“友谊之星”四个奖项,请大家评选。
    (1)、小组讨论时,妙妙想把“智慧之星”颁给鲁滨逊,下面是她的颁奖理由,你同意妙妙的观点吗?为什么?

    妙妙:鲁滨逊身处荒无人烟的小岛,面临缺乏物资及工具的困境,选择用刀子刻柱留痕来记录日期,并且从船上搬运东西,利用有限的资源让自己能够生存,由此可见鲁滨逊具有非凡的生存智慧,所以我认为“智慧之星”应颁给鲁滨逊。

    (2)、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人为其颁奖,并写出颁奖理由。(引用原文说明观点,可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汤姆·索亚      尼尔斯

  • 8、活动开始前,需要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建立人物档案,请你将对应人物的经历填写在括号中。(只填序号)

    鲁滨逊        尼尔斯         汤姆·索亚

    ①跳上鹅背,骑鹅离家开始旅行           
    ②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地宽慰自己

    ③砍木材、加工、打桩,克服困难建造住所    
    ④给大家讲述了洞中的历险经过

    ⑤变成小人儿,被麻雀和公鸡嘲笑         
    ⑥身体刚恢复就去探望了生病的哈克

  • 9、甜甜积累了不同译者翻译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句子。请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个版本,并说明理由。(词句段运用)
  • 10、下面是奇奇的摘抄积累本,请你完成他设计的两个小任务。(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来源:随书摘抄

    日期:2025年4月2日

    精彩语句: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②他大吼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名言警句:①读书须用意,____。  ②____,日久见人心。

            ③听君一席话,____。    ④____,更有早行人。

    (1)、请你将摘抄积累本中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2)、请你学习摘抄积累本中“精彩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试着仿照这种修辞写一个体现“安静”的句子。
  • 11、请你阅读妙妙分享的名著片段,感受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交流平台)

    片段:他蜷缩着身体在海底,沉着地等候着鲨鱼。凶悍的角鲨急速向他冲去,船长机灵地一 , 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进了鲨鱼的腹部。

    (摘自《海底两万里》)

    从尼摩船长的“蹲”“等候”“闪”“捅”一系列动作中,我能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 12、最近你遇到什么让你感到困扰的事情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这件事的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尝试寻求解决办法吧。(课后选做题变式)
  • 13、面对荒岛上的粮食危机,鲁滨逊又会如何应对呢?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①我开始摸到了雨季和旱季的规律,学会了怎样划分这两个季节,并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但这个经验来之不易,是花了代价的。下面我将告诉你们我最糟的一次试验。前面提到过,我曾收藏了几颗大麦穗和稻穗。我估计大约有三十颗稻穗和二十颗麦穗。当时,雨季刚过,太阳逐渐向南移动,我认为这该是播种的时机了。

    ②于是,我用木铲把一块地挖松,并把这块地分成两部分播种。在播种时,我忽然想到,不能把全部种子播下去,因为我尚未弄清楚什么时候最适宜下种。这样,我播下了三分之二的种子,每样都留了一点下来。

    ③值得庆幸的是,我做对了。我这回下的种子,一颗也没长出来。因为种子下地之后,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土壤里没有水分,不能滋润种子生长,一直到雨季来临才冒了出来,好像这些种子刚播种下去似的。

    ④发现第一次播下去的种子没有长出来,我料定是由于土地干旱之故。于是我想找一块较潮湿的土地再试一次。二月份的春分前几天,我在茅舍附近掘了一块地,把留下的种子通通播下去。接下去是三四月份的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不久就欣欣向荣地长了出来,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因为种子太少,所收到的大麦和稻子每种约半配克①而已。

    ⑤这次试验,使我成了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种。现在我知道,在这儿不像欧洲那样,一年分为夏季和冬季,而是分为雨季和旱季。一年之中的时间大致划分如下:

    二月后半月

    多雨,太阳在赤道上,或靠近赤道

    三月

    四月前半月

    四月后半月

    干旱,太阳在赤道北面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前半月

    八月后半月

    多雨,太阳回到赤道上

    九月

    十月前半月

    十月后半月

    干旱,太阳在赤道南面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前半月

    ⑥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待在家里。

    【注释】①配克:计量单位,1配克等于8夸脱或2加仑。

    (1)、面对荒岛上的粮食危机,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采取了哪些应对策略?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困难

    应对策略

    谨慎播种,先播种三分之二的种子,通过试验找出最适宜播种的时机

    第一次播种的种子因干旱未发芽

    对当地季节划分不了解

    观察总结,掌握雨季和旱季规律,提前做好准备

    (2)、梳理完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与应对策略,你对他运用这些经验的后续情况产生了好奇,想回到原书查看。请从下面提供的原书目录中,选出文章对应的章节(    )
    A、第一章 生活的开始 B、第三章 荒岛失事 C、第四章 在岛上的头几个星期 D、第七章 农业经验 E、第八章 勘查位置 F、第十章 驯养山羊
    (3)、从鲁滨逊解决粮食危机的行为,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4)、同学们针对“鲁滨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请结合文章或联系原著中的相关情节说一说你的观点。
  • 1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表格,了解鲁滨逊面对“生存危机”时的“应对策略”。

    荒岛难题

    应对策略

    人物形象

    物质难题

    无法估算日子

    ____

    ____

    缺fá____生活物资

    船上搜罗:笔、墨水、航海类书jí____等

    没有住的地方

    建造住所:砍木材、加工、运送、打桩

    精神难题

    处境①____(凄凉 凄惨),内心感到恐jù____、寂mò____和沮丧

    用理智 kòng____制沮丧的心情:按照借方和dài____方的形式,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②____(安慰 宽慰)自己

    【我的收获】____

    (1)、根据表格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2)、在表格中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感受鲁滨逊当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
    (3)、鲁滨逊面对“无法估算日子”的物质难题,他的应对策略是什么?请填写在表格对应的位置上。(课后2题变式)
    (4)、从鲁滨逊应对荒岛难题的策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填写在表格的“人物形象”处。(课后2题变式)
    (5)、梳理完表格后,你有何收获?请将表格中【我的收获】补充完整。
  • 15、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各题。

    浪淘沙·探春

    【宋】苏轼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注释】①春情:春天的情景。②倾:指漫出来。③绮陌:美丽的道路。④东君:司春之神,掌管春天的来去。

    (1)、词的上片以反衬“墙头红杏”,妙用一个“暗”字衬托出杏花的 , 生动地描写出江南初春的勃勃生机。
    (2)、词中“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田 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 ,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高田:地势较高的田地。②白:指田中因积雨而成白茫茫一片。

    (1)、请结合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诗题

    吟咏对象

    劳作画面

    对应诗句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江上渔者》

    渔民

    乘着一叶小舟,顶风破浪去江中捕鲈鱼

    (2)、请你分析《田上》和《江上渔者》这两首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注释】①清孤:凄清孤独。

    (1)、《山中雪后》中描写了等景物,描绘出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说说其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西风”在古诗词中常表达三种含义:①对亲友、故乡的思念;②忧伤与离别;③孤独与寂寞。本诗中的“西风”表达的含义是(    )。(填序号)
    (2)、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何劝友人“好去莫回头”。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陂:池塘。②南陌:指道路边上。

    (1)、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你想将这首诗前两句的画面用微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请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

    诗句

    画面内容

    背景音乐

    一陂春水绕花身

    悠扬舒缓的音乐

    花影妖娆各占春

    (2)、阅读诗歌后两句,说说“纵”“绝”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有什么好处。
  • 2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通波:四处水路相通。

    (1)、上面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请你分析两位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情感的。
    (2)、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送别类诗歌所表达的常见情感类型。

    表达的情感

    代表诗歌

    《送柴侍御》

    《送元二使安西》

上一页 474 475 476 477 4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