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钦佩(qīn) 收讫(qì) 妥帖(tiē) 修润(rùi) B、无虞(yú) 毋宁(wù) 吞噬(shì) 撵走(niǎn) C、羸弱(léi) 猥琐(wěi) 涉足(shè) 露宿(lù) D、告罄(qìn) 孱头(càn) 亵玩(xiè) 竹篾(miè)
-
2、根据要求习作。
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一些事,让你一想起,愿默默地爱慕;是否有一些人,让你一想起,心里就暖暖暖暖?经历美好的事,遇见美好的人,都如同阅读一本阳光满溢的书。请选择一件事或一个人写自己关于“美好”的经历和体验,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用上合适的方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450。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
3、【课外拓展阅读】
[材料一]【《骑鹅旅行记》梗概】
尼尔斯不爱学习,还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有一天他戏弄了一只小精灵,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的脖子上,和一群大雁飞上了天空。途中尼尔斯从狐狸手中救了一只大雁,获得了大雁头领阿卡的信任。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他们欣赏库拉山的白鹤之舞,他们不畏艰险智取乌鸦山的盗贼,他们还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八个月之后,尼尔斯返回家乡,变回原形,生活在父母身边。
[材料二]【《骑鹅旅行记》节选】(有改动)
①有一群来自雪山的大雁休息在浮冰上。谁想半夜里,这块大泠冰渐渐移动,有个地方竟同湖岸连接在一起了。狐狸斯密尔正好出来觅食,一口咬住一只大雁的翅膀,叼起来转头就跑。熟睡的男孩被冰面上的动静惊醒,看到四条腿短短的“小狗”叼着大雁从冰面上跑掉,他毫不害怕,马上追赶过去……
②夜很黑,斯密尔跑进了树干高大而挺拔的山毛榉树林里,男孩子在后面追啊追,他终于追上了斯密尔,用手一把抓住了他的尾巴,“现在我要把大雁从你嘴里抢下来!”他大喊道,并且用尽力气攥住狐狸的尾巴。身单力薄的他却反被狐狸拖曳着往前跑,山毛榉树的枯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在他的身边,枝条甚至擦着了他的脸,生疼生疼。
③这时候斯密尔好像明白过来,原来追上来的人没啥危险。他停下身来,把大雁握到地上,用前爪按住他,对着男孩怒骂:“快滚开,我现在可要咬死这只大雁啦!”男孩子这才看清楚他追赶的那只“狗”长着很尖很尖的鼻子,吼声嘶哑而野蛮,原来它不是小狗是狐狸!男孩一惊,但依然攥紧了狐狸尾巴,用脚蹬住一棵山毛榉树的树根。这时狐狸张开大嘴朝大雁咽喉咬下去,他立马借助树根的力量,使出浑身力气猛地一拽,斯密尔不曾提防,被他拖得往后倒逼了两三步,大雁抽空脱身,扑腾着翅膀飞回到湖面上。看到大雁得救,男孩心里高兴无比。
④斯密尔恼怒极了,恶狠狠地朝男孩子直扑过去。“我就不信我会抓不到你这个小不点儿!”他吼叫道。“哼,你休想得到。”男孩子说道。他一直死死地攥住狐狸尾巴,当狐狸转过头来想抓住他的时候,他就抓着尾巴闪到另外一边,这简直像是在森林里跳舞一样 , 山毛榉树叶纷纷飘漩而下。斯密尔转了一个圈子又转了一个圈子,可是他的尾巴也跟着打转,男孩子紧紧地抓住尾巴躲闪,狐狸无法抓住他。
⑤“兜圈子”几次后,男孩子发现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狐狸像所有善于追捕的老猎手一般非常有耐力,时间久了,力量薄弱的自己必然会落于下风。他瞅见了一株小山毛榉树,细得像根长竿,笔直地穿过树林里纠缠在一起的枝条伸向天空,便灵机一动,放手松开了狐狸尾巴,一纵身爬到那棵树上。而斯密尔急于要抓住他,仍旧跟着自己的尾巴继续兜圈子兜了很长时间,男孩子就趁着这个时间爬得老高。“快别再兜圈子了,我在树上啦!”男孩子开始为自己这么顺利地对付过来而洋洋得意起来,他哈哈大笑并且逗弄着狐狸。
⑥斯密尔觉得要是自己连这么一个小人儿都制服不了,简直太出丑了,于是就趴在这株树下等待机会。时间一点点过去,男孩冷得要命,而且还困得要命,可是却不敢睡觉,生怕睡着了会摔下去。
⑦啊,真想不到半夜坐在森林里竟是那么凄凉,那么令人恐惧,他过去从来不曾知道黑夜的真正含义。这就仿佛是整个世界都已经僵死得变成了化石,而且再也不会恢复生命。
(1)、由梗概和节选推测,节选部分最有可能出自本书目录中的内容。( )A、这个男孩子 B、大雪山来的大雁阿卡 C、小灰雁邓芬 D、告别大雁(2)、根据节选内容,梳理情节和男孩的心情变化。
这些情节中,详写的是 , 略写的是。(填写序号)情节 ①见到“小狗”抓大雁 ② ③ ④被困树上 心情 ① ②无比高兴 ③得意洋洋 ④ (3)、节选部分的结尾有极强的表现力,以下对结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结尾处对黑夜的描写呼应开头,结构严谨,增强了感染力。 B、渲染当时又黑又冷,令人恐惧的原因,激起了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心。 C、从整个世界“僵死得变成了化石”“再也不会恢复生命”可以看出男孩的无助与绝望。(4)、“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下面哪些句子运用了借物(事、景)抒情的方法。( )(多选)A、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没长而急速的变化,猛烈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地哀叹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或像时光的脚步。 B、啊,真想不到半夜坐在森林里或是那么凄凉,那么令人恐惧,他过去从来不曾知道黑夜的真正含义。 C、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D、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就快进去时,被子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卷起来了。”(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带点词,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6)、读了节选,有人认为男孩是个莽撞的人,他不明情况,冒失地去追狐狸,结果被困树上,身陷危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
4、【课内外对比阅读】
【材料一】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zhē)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道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节选自《表里的生物》)
【材料二】
①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嚏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到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使坠落的原因,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习以为常的,他们的口头禅是“这有什么好稀奇的”。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却充耳不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
③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会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着由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很好奇:这难道就是“野生水稻”?后来,他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
④如果不想你的工作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充分感受到挑战的乐趣;如果不想你的____。
【材料三】
子奇少聪颖。尝游山川,见飞瀑直下,欲知其源。乃攀崖涉①水,探幽寻源。历艰险,终至泉之发端②,乃天地之精华所聚。奇叹曰:“天地之奥,无尽③矣。吾当穷尽一生,穷究其理,以解万物之谜。”笃行其志④,遂成博学之人。
(注释:①涉:流水。②发端:开始;起头。③尽:完。④笃行其志:指一个人的内心志向坚定,并且行为踏实认真)
(1)、仔细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其实在表达一个共同的观点:。(2)、填写表格,梳理材料中三则材料中列举的具体举例。好奇之人
好奇之事
取得的成就
“我”
这里有什么生物?
瓦特
①
发明蒸汽机
牛顿
苹果为什么往下掉?
③
袁隆平
②
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子奇
飞瀑的源头在哪里?
④
(3)、请你大胆猜想:《末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我”长大后可能取得怎样的成就?并说说猜想的理由。(4)、判断下面的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①“他们仿佛只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是赞其拥有好奇心,能洞悉事物本质。
②“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这句话的“浮萍”指的是四处漂泊、星际无所防备。
③【材料三】中写的子奇颇具好奇心,志向远大,酷爱探究。
④【材料三】中加点“穷尽一生,穷究其理”的两个“穷”字,分别表示“贫穷”和“深入探索”。
(5)、仿照材料二中第④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横线上把第一句补充完整。 -
5、离别之际,王刚想引用自己积累的诗词或者名言警句,恰好友陈栋送上祝愿。请代王刚写毕业赠言,先写想赠送的诗词或名言警句,注意书写端正、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再写祝愿语,祝愿语与所赠送的古诗成名言的意思要匹配。
-
6、毕业前夕,班长写下一段话送给自己。他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写给即将毕业的自己。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磨砺,但我依然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被救出的3岁小郎铮在担架上敬了一个礼,20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从磨砺中走来、在艰难中奋起,我希望我像小郎铮一样迎来跨过高山、越过大海的壮美,坚韧而强大。
A、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写一段话给自己。 B、我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磨砺。 C、我知道小郎铮从磨砺中走来,考上北京大学。 D、我希望成为坚韧而强大的人。 -
7、班级图书管理员整理班级书架,准备留给下一届同学。下列归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A、童话类——《安徒生童话》《灰尘的旅行》《宝葫芦的秘密》 B、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昆虫记》 C、小说类——《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西游记》 D、民间故事类——《田螺姑娘》《聪明的牧羊人》《牛郎织女》
-
8、补充空白处的标点符号。
不久之后,我就要告别美丽的小学校园,跨入新的学校。幸好语文还将和我作伴,会时刻鼓励、鞭策我不断前进。当我虚度光阴时,语文会提醒我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 当我陷入迷茫时,语文会激励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为我原本贫瘠的心灵和平凡的精神世界灌输了甘甜,使我有了走向未来的力量。
-
9、场景二:生活中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生活:跟着诗人叶绍翁,在“①____,②____”中感受着游园时的春姿摇曳。和诗人王建一起望月寄诗,“③____,不知秋意落谁家”。我发现生活处处是语文:外公书房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洛阳亲友如相问,④____”我顿时明白了外公的品格和志向;爷爷老房子里雕刻着蝙蝠,我兴奋地喊道:“爷爷,福临人间啦!”爷爷开心地笑了。
世间百味皆可见经典,游山看水时可吟“⑤____,山是眉峰聚”; 贺知章离家多载,感慨万千:“少小离家老大回,⑥____”;苏轼岁高心不老,尽情抒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⑦____;而正值青春的朱自清再飞逝的时光里反复追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⑧____;……语文教会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1)、补充完整横线上的内容。(2)、仿写“泪水如雨,撒了一地”的表达,修改“爷爷开心地笑了”这句话。下面哪句修改符合要求?( )A、爷爷开心地笑了,皱纹都舒展开来了。 B、爷爷开心地笑了,仿佛绽放的花儿般灿烂。 C、爷爷开心地笑了,笑容照亮了整个世界。 D、爷爷开心地笑了,笑了很久也没停。 -
10、小书法家王刚很喜欢你整理书四大水的作品,他们的字体各有特点:欧阳询“平正端庄、险劲生动”;颜真卿“筋肉丰满、浑厚有力”;柳公权“瘦硬坚挺、骨力遒劲”;赵孟頫“圆润多姿、有行书笔意”。请你判断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对应的书法来是( )A、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B、①柳公权 ②赵孟頫 C、①欧阳询 ②赵孟頫 D、①赵孟頫 ②颜真卿
-
11、我们搜集“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革命诗,制作了红色诗集。以下不适合选用的诗词是( )A、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着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
-
12、场景一:课堂里的语文学习
回首六年的语文学习,我跟着语文老师从识字学词开始,掌握了很多本领。自从遇见语文,有多少难忘的shùn jiān ____;难忘我和同学yī wēi____在一起阅读古今中外经典 shū jí____;难忘我跟着课文去旅行,pān dēng____黄山,走过草原;难忘我在老师的指点下妙笔生花 , 写下佳作。我和同学轻叩诗歌大门,zhěng lí____、创作诗集,我们给封面配上了栩栩如生的插画,诗集漂亮极了;班长在汉字分享会上粉墨登场 , 发言漂亮极了;小书法家王刚笔走龙蛇 , 作品漂亮极了;我们读革命故事,搜集“奋斗的历程”为主题的红色诗文,rè xuè fàng téng____。我的小学语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1)、看拼音写语词。(2)、遨游汉字王国,判断下列选项,字形、加点字字音、加点字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掺和(chān) 辨论 司空见惯 探汤(热水) B、间断(jiàn) 防御 精兵破敌 自愧弗如(不) C、榛子(zhēng) 拔弄 见微知著 不以为然(然而) D、坚劲(jìng) 严峻 别出心裁 少选(不一会儿)(3)、场景一中划线的成语,哪一个运用不恰当?( )A、妙笔生花 B、栩栩如生 C、粉墨登场 D、笔走龙蛇(4)、“诗集漂亮极了”“发言漂亮极了”“作品漂亮极了”,下列哪组词语可替换这三个“漂亮极了”?A、精美 精彩 气势磅礴 B、精美 精巧 惟妙惟肖 C、精妙 精彩 鬼斧神工 -
13、海报右下角要放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请你补充。(日积月累)
奇奇:我们可以放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文房四宝”和“雅人四好”。
妙妙:“文房四宝”和“雅人四好”是什么呢?
甜甜:“文房四宝”是 , “雅人四好”是。
聪聪:“中医四诊”或者“花中四君子”也很具有代表性。
妙妙:我知道“中医四诊”是 , “花中四君子”是。
-
14、根据下面传统泥塑的图片,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词句段运用)
一个个泥塑小人生动有趣,形态各异: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15、包粽子的步骤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序,并提取动词补全流程图。(词句段运用)
先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摊开摆放在手掌上。
最后封口,用绳子绑住,粽子就包好了。
再用勺子把米压紧一点儿。
接着把叶子的大头叠成一个漏斗形。
然后用勺子把红豆和泡好的糯米放进去。
流程图:(摊放)→→→→(绑住)
-
16、请给下面标牌上的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场所。(识字加油站)
①咖啡馆 ②文具店 ③税务局 ④阅览室
首先,你先去查找了传统文化的资料,接着去买了杯饮品,随后去买了些做海报所需要的材料,最后去帮妈妈领取了一张发票。(填序号)
-
17、《数学“探险”》中陈景润“专注”的样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选择了相应的事例来介绍这个特点,事例中还有语言、动作等描写。请你以“专注的样子”为题,写一篇250字左右的习作。写之前想一想:谁喜欢专注地做什么,相应的一次事例是什么,专注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写好后再评一评。
-
18、海鸣之谜
在广东湛江硇(náo)洲岛的东南海面,每当天气变化或风暴来临前,海面会传来有规律的“呜呜”声,渔民们称其为“海鸣”。这一神秘现象引发了多种猜测。第一种是“水鼓”说:相传法国人在硇洲岛建导航灯塔时,在海中央装了“水鼓”装置,用于预测风暴并发出预警声。然而,关于它史料记载稀少,后人也未找到实物。第二种是“海猪”说:“海猪”可能是海豚或江豚。70年代后,硇洲岛附近“海猪”活动减少,海鸣也逐渐减弱。有人认为,海鸣是“海猪”感知天气变化的信号,或是它们的联络声。当“海猪”迁徙,海鸣便消失。但从未有过直接观测证据。还有一种是“风暴声”说:科学解释为,远处风暴的声音在海面和海水中传播速度快于风暴移动,到达硇洲海域就形成“海鸣”。不过,为何风暴声仅在特定区域出现,且1976年后逐渐消失,仍需深入研究。“海鸣”现象至今仍是海洋科学的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不断探寻自然的奥秘。
(1)、结合关键词,写一写短文主要介绍了:。(2)、根据短文,填写下表。种类
主要观点
存在疑问
“水鼓”说
装置预测风暴发出预警声
史料稀少,未找到实物
“海猪”说
海洋生物发出的某种信号
“风暴声”说
在特定区域出现,消失原因不明
(3)、阅读后,有同学提出疑问:“‘海鸣’现象的研究对现代科技有何启发?”根据要求完成练习。①这个问题是针对____的问题。(A.文本内容 B.生活应用 C.写作手法)
②下列选项的说法不能回答以上疑问的一项是( )。
A.如果弄懂风暴声为啥跑得比风暴快,就可能造出预报台风的警报器
B.如果证明“海猪”能预感风暴,可以模仿它们发明预报天气的设备
C.研究法国人的“水鼓”到底有没有,能知道一百年前的灯塔是怎么修的 -
19、数学“探险”
陈景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图书馆是他最珍贵的“秘密基地”,而他就是基地里最专注的“探险家”。
①铃声也唤不动的“石头人”
有一次,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得又长又急,管理员扯着嗓子喊了好几遍:“锁门啦,锁门啦!”可角落里的陈景润,真像一块石头。他的耳朵好像“关”上了,身体纹丝不动,只有手指还在飞快地演算。管理员无奈地摇摇头,锁上门走了。等天色暗得看不清字了,陈景润才疑惑地望望窗外:“____”他摸索着拉亮昏黄的电灯,脸上没有懊恼,反而像发现了新大陆,笑着拍拍脑袋,又一头扎进了数字的海洋,直至深夜。
②____
还有一次,在秘密基地“探险”的陈景润又入了迷。他演算得口干舌燥,习惯性地伸手去抓桌上的杯子,眼睛却还牢牢地盯在草稿纸上那道复杂的公式上。他看也没看,端起杯子“咕咚”喝了一大口。“噗——!”下一秒,他猛地咳嗽起来,整张脸都皱成一团。原来,他太投入,竟然把旁边放的墨水当茶水喝下去了。管理员闻声过去,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哎哟,你瞧你这迷糊劲儿!”陈景润咧开嘴,笑着回应道:“____”
最终,他的“探险”获得巨大的成功,攻克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1)、以下选项对文中“探险”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陈景润痴迷于数学研究,把图书馆当作“秘密基地”,自己就是其中的“探险者” B、陈景润在图书馆中潜心探索数学奥秘,闭馆时“纹丝不动”,继续演算直至深夜 C、为了攻克世界的数学难题,陈景润总是习惯于冒险潜入图书馆中,搜寻机密档案(2)、仿照第一部分的标题,为短文第二部分拟一个小标题:。(3)、联系上下文,先将以下陈景润的语言分别填入短文中对应的横线上,再选择其中的一句,写一写你的感受。(填序号)A、哦?太阳今天下班这么早? B、好在这迷糊没影响我解题。(4)、陈景润专注于数学“探险”时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一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写一写你的体会。 -
20、体会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再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并评一评。
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①活泼的鹦鹉 ②勤劳的妈妈 ③“小男子汉”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