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拼音写字词,开启探索之旅。
天气qíng朗,小探险家们gāo xìng地wǎng海biān走去。他们kàn见海水很qīng , shā子很xì , yú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他们捡起měi丽的bèi壳,一起chàng着歌,xiào着,kuài lè极了。
-
2、图中正在画画的同学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用了什么好办法来劝告别人要爱护花草?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试着用用下面的词语。
鲜艳 美丽 劝告 爱护 一模一样
-
3、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lù)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说:“这只蜘蛛真愚(yú)蠢(chǔn),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zào)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lǚ)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容易— 潮湿—
(3)、蜘蛛总是从墙壁上掉下来的原因是。(4)、三个人看到蜘蛛爬墙的情景,他们的态度不同,变化也不同:第一个人很伤感变得消沉,第二个人积极思考变得 , 第三个人被蜘蛛的精神感动,变得。 -
4、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节选)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____年迈的大娘,
____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白处。(填序号)①踏着 ②背着
(2)、“晶莹”一词的意思是( )。(填字母)A、水晶 B、光亮而透明(3)、画横线的句子把雷锋洒下的“汗滴”比作。(4)、读完选段,我仿佛看到了雷锋叔叔的画面。 -
5、我会读一读,连一连。
予人玫瑰 天下之结也 春节 赛龙舟 诚信者 手有余香 元宵节 贴窗花 春种一粒粟 散作满河星 中秋节 看花灯 微微风簇浪 秋收万颗子 端午节 吃月饼 -
6、我能把下列诗句、名言补充完整。(1)、接天莲叶 , 映日荷花。(2)、不知细叶谁裁出,似剪刀。(3)、与其锦上添花,送炭。(4)、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
-
7、我会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2)、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弟弟 , 跑进了房间。
-
8、我会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经过:①从某处通过 ②经历的过程
(1)、每次我经过小区的花园,总能闻到阵阵花香。(2)、经过三个月的准备,这次展会终于顺利开幕。 -
9、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炎黄孙 ②世隔绝 ③世界大
④奋图强 ⑤彩斑斓 ⑥人注目
我不能再贪玩了,要 , 争取取得好成绩。
-
10、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1)、“神、祖、福、礼”这几个字都是示字旁,与祭祀有关。(2)、清明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3)、为了让小鸡快些生出来,弟弟便想去敲(qiāo)开母鸡肚下的鸡蛋。这时,我们可以用“揠苗助长”的故事劝告他:不按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办坏。
-
11、我会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1)、大象的耳朵像扇(shān shàn)子似(sì shì)的耷拉着。(2)、小马想尽(jǐn jìn)力把麦子驮(tuó)到磨坊(fáng fǎng)去。(3)、这个不倒(dǎo dào)翁的(de dí)颜色的(de dí)确很漂(piāo piào)亮。
-
12、我会看拼音写字词,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我和伙伴们摘cāng ěr , 我没liú shén , 一pì gu 坐进了泥坑,伙伴们赶紧bāng máng , shǐ jìn将我拉出来。唉,gān jīng的衣服全脏了!
-
13、我会听老师读故事,选择正确的答案。(1)、小青蛙跟(蝴蝶 黄鹂)学跳舞,除了会蹦(bēng)几下,什么动作也没有学会。(2)、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本事 本领) , 小青蛙每天跟着妈妈用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捕捉(虫子 害虫)的高手。
-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走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话文取得 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 10分,还有 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⑪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⑫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2)、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3)、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4)、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5)、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雅趣说“镜”,镜鉴千秋
①镜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照面饰容的用具。从最初的以水当镜到打制石器时代的石镜,再到四千多年前齐家文化第一面铜镜的诞生,镜子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②中国有着悠久的用镜历史。《说文》有载:“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被称为“监”。商代初期开始铸造铜鉴,此时的“监”字才有了“金”字旁,作“鉴”。“监”“鉴”的本意都是镜子。
③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常常以镜鉴引喻一些人和事。《庄子》中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为有修养之人应当像一面镜子,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而不去刻意掩藏,就能始终保持心境平和。成语“前车之鉴”“前车可鉴”,则意为前面车子翻倒,可以作为后面车子的鉴戒,鉴为镜子,引申为教训,此成语源于《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④当镜的功能与鉴的哲思相互碰撞融合,这件实用器物便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从此成为悠远精深中华文化中璀璨的人文意象。
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商周铜镜大多为圆形,镜面或微凸,镜身较薄,镜钮有弓形、半环形、长方形多种,可分为素镜、重环镜、鸟兽纹镜三类。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铸造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铜镜铸造中心由北开始向南迁移的重要时期,当时是因为战国时期最重要的铜镜产地。到了汉代,汉镜出土数量最多,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相较战国时期有了很大发展。
⑥铜镜的流行在唐代达到鼎盛,唐人“咏镜”之风盛行。恢宏气象的大唐,社会各个阶层均对镜偏爱有加,文人雅士更将其融入于情感之美、炉炼于艺术创造,形成一种“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艺术境界。从一些诗词文献中可以看出,此时期不少文人目光集于“镜”这一物象,它的映衬、比拟、寄寓,都蕴含着读书人普遍的生存状貌。“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咏镜”便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⑦随着镜文化在唐代空前发展,加之制镜工艺改良进步,加入大量锡的铜镜更加明亮,其造型也更显华丽。唐镜在造型上突破了传统圆形的特征,不仅出现了各种样式的花式镜,更有人开始制造有把柄的手镜,除了日常功能外,更增添了把玩观赏的雅趣。唐代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的多样化,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有代表性的镜子图案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宝相花图案镜,包括写生图案、佛教宝相图案等;二是珍禽奇兽花草图案镜;三是串枝葡萄鸟兽蝴蝶镜;四是故事传说镜,包括人物、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
⑧时至今日,随着时代发展,玻璃镜早已取代了铜镜,但方寸铜镜凝聚着的浓郁文化气息却将变换着形式继续长远流传。古时,藩邦之间、百姓之间互相赠送铜镜的礼俗依然延续至今,比如,镜子常用作爱情婚姻的信物,寓圆满、团圆、吉祥之意,象征婚姻美满。再如,历史这面镜子永远无法取代,“铜镜正衣冠”寓意影响深远,作为自醒自警的方式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镜子经历了“水镜”“石头镜”“铜镜”和“玻璃镜”四个阶段。 B、根据第③段内容,第④段加点词语“鉴的哲思”指的是“吸取教训”。 C、中国早在四十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就有了铜镜,是最早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 D、第⑦段画线的使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镜造型华丽、样式多样。(2)、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以文章第③④段为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唐人“咏镜”之风盛行,请探究原因。(5)、阅读下面的物品简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其所属朝代,并简述理由。物品简介:
嫦娥玉兔菱花镜,直径19.1厘米。镜为八瓣菱花形,伏兽钮。铜镜背面是宫图。钮右上方饰一株桂树,枝繁叶茂;嫦娥身姿飘逸,一手托盘,一手托幅,上有“大吉”二字。镜钮下方有一潭池水,左侧玉兔正持拈柄,池水右边为一跳跃的蟾蜍。镜边缘花朵及云纹。整个纹饰突出了月宫的主题,且构图十分新颖。
-
16、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以?”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
C.白雪纷纷何所以 何所以:像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风:因为风。(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道韫的才华在“咏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
17、诗词欣赏。(1)、借月抒怀。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 , ”(《水调歌头》)的祝愿;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 , ”(《月夜忆舍弟》)的设想。(2)、用典言志。用典巧妙,可使诗词意蕴丰富。李白的“ , ”(《行路难》),暗用姜太公得遇文王和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想要施展抱负的强烈愿望: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借向秀《思旧赋》和“玉质烂柯”的典故,表现了对故人已逝的悲痛及自己遭贬后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3)、直抒胸臆。国难当头,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那个时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发出的最真挚的告白。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
①波涛或迎着旭日,或跃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
②湖水永远清澈透明,如云,如梦,如诗。
(2)、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为反问句)(3)、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缩句) -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在这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迎来了中秋佳节,也迎来了祖国母亲的生日——国庆节。 C、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和转机。
-
20、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生疏 闲暇 耀武扬威 目不窥园 B、怀恋 恳切 垂垂暮老 泱泱不乐 C、别扭 遗撼 天涯海角 海阔天空 D、包揽 累赘 毛骨耸然 不耻下问